首页 百科知识 突破妨碍发现问题的阻力

突破妨碍发现问题的阻力

时间:2022-08-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突破妨碍发现问题的阻力上一节我们介绍了发现问题是创造之父,满足需求是创新之母。问题意识是创新思维的起点。妨碍发现问题的阻力有许多种,囿于过去的经验,安于现状,是影响提出问题的第一种阻力。胆小往往使已经出现的问题与机遇流失掉。

第二节 突破妨碍发现问题的阻力

上一节我们介绍了发现问题是创造之父,满足需求是创新之母。问题意识是创新思维的起点。发现问题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发现问题呢?下面几节我们将分别加以介绍,而首当其冲的就是突破阻碍发现问题的阻力。

妨碍发现问题的阻力有许多种,囿于过去的经验,安于现状,是影响提出问题的第一种阻力。如第一个案例讲的那个卖猫的老太太就是如此,她始终把包铁的金猫看做一块铁疙瘩,根本没有想过别的,也没认真审视过,就把金子当生铁卖了。

第二种阻力是习惯性思维,思维定势,打不开思路,只能发现某一类问题,看不到其它问题,应付日常问题可以,一旦需要创新就比较难了。如那个能辩别出猫眼是珍珠的工程师即是如此。

第三种阻力是储备知识不够,看不到问题,即使遇到问题也识别不出来。如市场上那些匆匆过客和留连忘返的旅游者,他们看到了珍珠也以为是玻璃珠,看到包铁的金猫也只知道是铁猫,没有必要的知识是难以提出推动创新的问题与新发现的。

第四种阻力是缺乏必要的魄力与胆量。缺乏自信,不敢象笛卡儿、李四光等人那样敢于“怀疑一切”,“不跪在上帝面前”。胆小往往使已经出现的问题与机遇流失掉。如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虽然首先提出了“能量子假说”,但是由于胆怯,对自己的发现表示怀疑,不相信世纪性的突破就在自己面前,结果未能进一步发展出量子理论,成为千古憾事,因为能有这种机遇的人是少之又少的。

以上四种阻力,第一种是最普通的最基本的,第二种是最难突破的,要想在创造性思维领域有所作为,必须突破以上各种阻力。

一、要想突破影响创新的阻力,首先应有一种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不安于现状。

作为一个人,我们来到世上,在有限的生命中,我们不能只是索取,应当对抚养我们的祖国和人民给予子女般的回报。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生存价值,给这个哺育我们的社会留下些什么?古人言,“春山处处春禽鸣,此间不可无我声”。俄罗斯文学大师屠格涅夫说过“……在一切天才之上,重要的是我敢称之为自己的声音的一种东西。是的,重要的是自己的声音,重要的是生动的,特殊的自己个人所有的音调,这些音调在其他每一个人的喉咙里是发不出来的……”所以作为一个“自我”存在的个人都应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出光和热,展示自己对于社会的价值。而不能象蝼蚁一样虚度一生。虽然客观上我们难做到美国费城人类研究所所下的结论:人皆可以为天才。但是我们却可以肯定,当每个人的自我意识觉醒,有意识地开发自己的潜能,那么不管他是从事脑力劳动,还是从事体力劳动,人皆可以成为人才,皆可在实践中发现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创新成果。日本提建议协会1984年统计,464个企业中的183万职工共提建议2353万项,人均12.8项,采用率为30%,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他们能做到的,我们也一定能做到,关键在于人要有一点创新的精神。

作为一个企业,面临着实现现代化的重任,而且任重而道远。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史,十二亿人口,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然而1840年以来,曾经历了耻辱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悲剧,八国联军蜂拥而至,瓜分中国财富。今天,我们解放了,独立了,但是经济上尚未翻身,世界公认的现代化国家人均GND(国民经济总产值)应为3000美金,发达国家已超过30000美金,新加坡也达到2400美金,而我国仅490美金。过去八国联军以武力瓜分中国市场,今天,在中国的市场上却出现了一场没有销烟的战争,国外资本企图以他们的商品占领中国市场,先进的科技和良好的形象已使中国的很多名优产品败下阵来,中国名牌饮料被“水淹七军”,大部分被合资,仅剩健力宝一家苦苦支撑。洗涤剂行业也是孤掌难鸣,只剩活力二八一家坚守阵地。轮胎这种国家战备物资,若不是国家行政干预,恐怕一家也剩不下,都被外国占领。这是一场新的民族生存的战争。这里没有使用枪炮等武器,而是以品牌、技术为武器。我们加工一件皮尔卡丹衬衫仅得加工费4元,他们拿到市场上却卖400元,这样,我们怎样才能追上他们呢?我们的辛勤劳动,却增加了竞争对手的财富,因此,我们再也不能满足于已取得的成就,再也不能只是一味引进而没有自己的创新。现在我们处于世纪之交,以什么样的姿态进军21世纪,是对每一个企业的挑战。人们常说,21世纪是“太平洋的世纪”、“亚太的世纪”、“亚洲的世纪”、“中国的世纪”,为什么呢?因为这里过去落后,有一个刚刚苏醒,尚待开发的人口最多,面积最广的大市场。是让“洋货”、“洋军”去占领它,让“八国联军”再瓜分一次,还是不安现状,奋起报国?历史给企业展示了新的严峻的课题,回答只能是重唱《国歌》,振作起来,振兴中华,用我们的智慧,我们的创造去夺回失去的市场,这是我们不可推御的历史使命。

二、对创新思维影响最大的阻力是思维定势,它是悬在我们头上的一柄达摩克利斯利剑。

科学创造心理学告诉我们,所谓思维定势,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结论沿着同一思路进行。或者说,是过去的思维影响当前的思维。

思维定势的形成是有其客观依据的。因为,人类的思想是有继承性的,成功的经验与思路,是无数人经无数次实践摸索出来的。利用它可以少走许多弯路,提高效率。整个人类就是在不断学习继承前人已经积累的经验和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如果后代人不去学习继承前代人积累的经验和知识,而是一切靠自己重新去摸索,那么人类很可能还处在洪荒时代。学习继承前人经验和知识,无疑是极其必要的。但是,如果处理不当,形成了某种片面性,就会出现思维定势。

在长期的思维实践中,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所惯用的、格式化的思考模式,当面临外界事物或现实问题的时候,我们能够不假思索地把它们纳入特定的思维框架,并沿着特定的思维路径进行思索和处理。思维定势的形成,与现实社会的文化传统和个人的独特的生活经历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支撑思维定势的,是思维主体所具有的实践目的、价值模式和知识储备等内在因素。

思维定势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形式化的结构。思维定势是一种“纯形式化”的东西,就是说,它是空洞无物的模型。这个模型有两个特色,一是只有当被思考的对象填充进来后,只有当实际的思维过程发生以后,才会显示出思维定势的存在,显示出不同定势之间的差异。这个模型的另一个特色是它的包容性,可以说在“空间”方面是巨大的,只要形成了这一模式,这一思路,遇到什么样的事,不管多么新奇,前人遇到过的也好,未遇到过的也罢,它都会照原有的定势去进行思维。所以说,它可容纳一切事物并把它们纳入既定轨道。

思维定势的第二个特点是它具有无比强大的惯性。这种惯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定势的建立,二是旧定势的消亡。一般来说,某种思维定势的建立要经过长期的过程,反复的验证、巩固。而一旦建立之后,它就能够“不假思索”地支配人们的思维过程、心理态度,乃至实践行为,具有很强的稳固性,甚至是顽固性。

另一方面,思维定势的改变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且常常要伴随着巨大的痛苦。有时一旦误入歧途,往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才能“迷途知返”,这种惯性甚至可以称其为“顽固性”,它往往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来,左右我们的思想与态度。

思维定势之所以成为创新思维的最大阻力,不仅仅在于它的惯性与顽固性,而且还在于它固有的价值和指导实践效果中的两重性,是一柄双刃剑,益处与害处并存,工具与枷锁同在。

思维定势的益处与优势在于它是长期实践与经验的积累,我们用来处理日常事物和一般性问题的时候,能够驾轻就熟,得心应手,提高效率,节省成本,使问题得到完满解决。

而且,一些学者还经过分析指出:不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市场即战场”的地方,常规思维是不可替代的,创新思维的运用都是有限的,不论是在运用的数量、频率上,还是运用的范围、规模上。只有在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旧的方式需要突破了,已不再具有充分的合理性时,才需要新的方法和新的措施,这时,创新思维才能派上用场。相比较而言,新情况,新问题毕竟不会太多。大量涌向我们的,是一般的情况,惯例性的事务,老问题,职业日常规范之类的东西,处理这类问题,一般不需创新,只需运用思维定势就可以了。在不需要创新的时候用了创新,往往显得很滑稽,搞不好会弄巧成拙,误了大事。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在大多数人的大脑中,思维定势大行其道,根深蒂固,使人类少走许多弯路。

但是从另一方面讲,思维定势的弊端就在于,当我们面临新情况、新问题,而需要创新开拓的时候,思维定势的包容性和强大的惯性就会顽强地表现出来,过去的思维模式,走“捷径”的工具,就会变成“思维的枷锁”,前进的羁绊,阻碍新观念的形成,新点子的构想,也阻碍头脑对新知识的吸取,新事物的发现,新问题的探讨,扼杀创新的思维。正如法国生物学家贝尔纳所说:

“妨碍人们学习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思维定势的种种特性。要想突破思维定势,解放思想,开发创新思维能力,还应对各种思维定势的典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方能自觉有效地加以避免。

人们头脑中的思维定势有许许多多种,其中与创新思维有关联的、影响较为普通的定势主要有以下几种:权威定势、从众定势、唯经验定势、唯书本定势、非理性定势、自我中心定势等。下面我们分别加以分析。

1.权威定势:指在思想领域中,对权威的迷信。习惯引证权威的观点,不加思考地以权威的是非为是非,以权威的标准为标准,一旦发现与权威相违背的观点或理论,便想当然地认为其必错无疑,并大张挞伐。

权威定势是外界权威对思维的一种制约。思维中权威定势的产生来自于后天的社会环境。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一是儿童在走向成年过程中所接受了的“教育权威”。一是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和知识技能方面的差异所导致的专业权威。

“人是教育的产物”,教育使人学到知识,学到前人的经验,这是基本的方面,但如果教育方法不当,也会使人逐渐习惯以权威的是非为是非,对权威言论去记、去背、去考、不加思考地盲信盲从。其结果,正如传统的“听话”教育那样,在家听父母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在单位听领导的话——而唯独缺少“自我思索,突破权威,勇于创新”的意识。

权威定势形成的第二条途径是由深厚的专门知识所形成的权威。庄子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一般地说来,由于时间、精力和客观条件等方面的限制,一个人在一生中能够接受的知识是有限的,通常只能在一个或少数几个专业领域里拥有精深的知识。对其它浩如烟海的知识领域,只能知之甚少或全然无知。因此,在多数情况下,按照专家的意见办事,总能得到预想的成功,违反了专家的意思,有时就等同于违背了科学,总要招致或大或小的失败,于是人们逐渐开始迷信专家,试图通过权威的力量,把自身的有限性,上升为无限性。于是在思维中形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思维屏障。

要想突破权威定势,就要加强训练,打破对权威的迷信。坚信任何权威都要受到一定的时间限制,任何权威都只是一时的权威,没有永久的权威。每个时代都在呼唤自己的权威出现,“各领风骚数百年”。任何权威也都是一定国度中的权威,美国的管理专家未必能管好中国的企业,他们也有力所不能及的地方。

任何权威都有一定的专业局限,在一定领域中是权威,在另一个领域中可能不如常人。著名节目主持人,羽西化妆品创始人靳羽西就坦白地承认自己不太会整家务。那么一个歌星就有资格推荐润喉片吗?一个名运动员就肯定能选出高质量的运动鞋吗?面对权威的泛化现象,我们应清醒地问一下,他是那个领域的权威吗?不要被权威的光辉照花眼睛,要看他们的意见是基于自身的专业知识,还是借助外力。他们说的话是出于客观立场,还是被某种利益操纵。总之,打破对权威的迷信才能突破权威定势。

2.从众定势:是指服从众人的意识,思考问题随大流,不“冒尖”,不“个色”。在从众定势指导下的结果,就是别人怎样做,我就怎样做,别人怎样想,我也怎样想,用孔夫子的话说,就是乡愿之类的人物。前面那些不成功的企业就是受了这种影响。

从众定势的产生是与人类历史发展有密切关系的。人类从其产生时起,就是具有社会性的。喜欢一群人呆在一起,小到一个部落,大到一个国家。为了维持群体的稳定性,就必然要求群体内的个体保持某种程度的一致性。一旦发生了不一致时怎么办呢?为了不使群体破裂,有两种解决途径,一是整体服从某一权威,二是群体中少数服从多数。本来,在事实上,“少数服从多数”的准则只是一个行为准则,是为了维持群体稳定的。而群体的一致性客观上有三个层次:一是在实践行为方面;二是在情感和态度方面;三是在思想和价值观方面。由于这三个层次不是截然分开,有其内在联系,因此,本来为了维护群体稳定性,本应只表现为行为方面的“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却被泛化,超出个人行动的领域,而成为普通的社会实践原则和思维原则。再加上历代统治阶级都不断强化人们的从众定势,维持社会一体化,惩罚那些“鹤立鸡群”者,形成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滩出于岸,浪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的局面,扼杀了创新的动机。

要想突破从众定势,首先要摆正个体创新与群体稳定的关系,不要使之成为绝然对立的两方,应分清三个层次,在行动上不违社会常规,但保持情感与思维的独立自主。思维上的突破,往往能给群体带来更大的利益,在更高的层次上达到新的稳定和谐。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追赶福特公司时,新总裁斯隆作出一项规定,每当大家一致通过时,决策就停止,一定要有人提出反对意见,并想出解决办法时,才作出新决策。所以他们新招叠出,决策高超,终于超过了福特公司。

日本成功地提出维尼纶工业化计划的大原总一郎董事长信奉:“一次新事业,在十个人当中,有一两个人赞成就可以开始了;有五个人赞成时,就已经迟了一步;如果有七八个人赞成,那就太晚了。”

笔者在给一些企业策划时,有两次新方案只有总经理一个人同意,成百上千的职工不认同。可实行后,取得了扭转乾坤,意想不到的成功,可见突破从众定势不仅必要,而且越与众不同的突破,成就往往越大。当然,这决不是说在形成新方案之前,不要广泛搜集材料,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科学地进行论证。

3.唯经验定势:是指基于以往经验而形成的一种思维模式。要想突破它也是比较难的。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验是过去实践的总结。我们从一出生就生长于一个经验的世界中,从幼儿到成年,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亲身经历的多种多样的现象和事件,它们都进入我们的大脑,构成了丰富的经验。

这些经验为什么会成为定势呢?一般情况下,经验是我们处理日常问题的好帮手;只要我们具有某一方面的经验,那么在应付这一方面的问题时就能得心应手。特别是一些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工作,非要有丰富的经验不可。

而且随着时间推移,我们经验有不断增长,不断更新的特点,从而有可能使我们看到经验自身的相对性,经过经验之间的比较,可发现其局限性,进而引发思考,找到问题,使创新思维产生出来,甚至在有些场合下,经验本身就蕴育着创新。

经验是如此的有用,甚至比权威效应,比从众定势更令人坚信不移,而且有直接实践,亲身体验的品质。但经验有其天生的弱点,这就是它的相对稳定性和狭隘性。

经验具有很大的狭隘性,它限制了思维的广度,这种狭隘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经验具有时空的狭隘性。任何经验都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中产生的,而且往往也只适应于一定的时空范围,一旦超出这一个范围,这种经验是否依然有效,就要打一个问号。长城饭店请来里根轰动全球,香格里拉饭店请来布什却连北京也没轰动。

(2)经验具有主体狭隘性。经验是个人的体会,每一个思维主体,不管经验多么丰富,阅历多么广,从数量上来说总是十分有限的,充其量是沧海一粟,任何个人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总是无穷无尽的。面对变化万千的世界,但凭已有经验去应付新生事物,其结果往往会出现错误。

(3)经验具有范围的局限性。一个人的经验,一般人的经验,在内容上往往仅仅抓住了常见的东西,而忽略了少见的、偶然的东西。但是在每一个具体的,现实的环境中,总会有不少平时很少见的,偶然出现的东西。事物的必然性往往通过偶然性来为自己开辟道路。当矛盾的特殊性展示出来,我们用共性的经验去处理时,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偏差和失误。经验使我们难以处理“常见”以外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对经验加以一分为二的辩证分析,不能否认经验的价值,搞虚无主义,也不能搞经验主义,用以往成功的经验束缚迈向新成功的步伐。而且要搞一些“逆经验反应”训练,风险意识培养训练,弱化经验定势,培养创新意识。

(4)唯书本定势:指人的思维受书本知识的控制,以书本的是非为是非,按书本所讲授的模式去思考的方式。

书本是一种系统化的理论化的知识,是人类千百年经验的结晶与升华。应该说,书本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前辈们可以通过书本很方便地将自己的经验、知识、现象、思想,总之一切文化知识传递给后代,使新的一代能够从一开始就站到巨人肩膀上去继往开来,而不必每件事都重新摸索一通,从零开始。

但是书本的功效也是一分为二的。凡事有利必有弊。当书本给我们带来无穷好处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处理不好,同样妨碍创新思维的发展,其原因表现为三方面:

一是书本知识与客观现实之间存在一段距离,书本知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经过思维加以抽象化了的东西,而不是现实存在的事物本身。书本表现的往往是一些定理,一种理想的,规范的状态。现实世界则是由无数个别事物所构成的,其中每一个事物都具有无数属性,每个事物的每个属性又不停地发生着无数的变化,已经印好的书是难以反映出这些变化的。

二是知识的专业化局限。随着人类知识的积累,专业分工越来越细。由于人生有限,专业的划分使人有能力把知识深入研究下去,但却造成了专而不广,使人局限在某一特定领域内。

三是对知识运用的局限。孟子讲过“尽信书不如无书”。知识本身不是力量,对知识的运用才是力量。书读得多应该有知识,但能纸上谈兵的人却往往折戟沉沙于疆场,兵法可以告诉我们许多战术,但任何兵法都不能告诉我们眼前这场战斗该如何打。另外,如果形成教条主义,到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的地步,那么创新思维就不可能产生出来。

因此,我们在强调要学习知识时,还应弱化唯书本定势,了解书本与现实的差距,把书本当拐棒而不要当枷锁,牢记列宁的教导“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和陆游的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5.非理性定势:即指我们的思维受到了非理性因素的影响,而沿着特定思维走下去的一种思维方式。能够影响思维的非理性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有:感情、欲望、情绪、一时的冲动、潜意识等等。

人是一种感情动物,非理性的因素常常是无形的,暗中操纵着思维的过程,使我们无法察觉。它会使我们在产生偏差时依然认为是正确的,一些毫无科学根据的联想竟往往阻碍了正确的思维。当我们对某件事情注入了太多的感情、产生了强烈的欲望,就往往陷入非理性定势,“利令智昏”,极易上当受骗。且莫说变幻万千的市场经济,就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界,达尔文也曾说过,“大自然是一有机会就会说谎的”。这个“谎”其实是人类自己在骗自己。

因此创新思维要冲破感情的樊笼,不要在感情冲动时下结论,要学会从反面,不好的一面,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想问题。创新意味着破旧,意味着放弃,而破旧与放弃包含着感情上的割舍,创新思维要求我们拿得起来,放的下去,战胜情感,坚持科学,不自欺欺人,勇于开辟新领域。

三、敢于克服胆怯是不可缺少的心理条件。

科学创造心理学指出,“胆怯会熄灭人的创造动机,丧失科学创造的热情,阻碍人的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想象的发挥。”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为什么没有把他率先提出的“能量子假说”发展为量子理论呢?他在给一位物理学家的信中对此谈到,“一言以蔽之,我所做的事情可以简单地叫做孤注一掷的行为。我生性喜欢平和,不愿意进行任何吉凶未卜的冒险。……这纯粹是一个形式上的假说,我实际上没有对它想得太多……。”这种不敢冒险,对自己的发现持怀疑心态的思想方式,限制了他的创造性。

美籍华人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则是经常警惕自己,是否失去了胆魄。他说:“当你老了,你就会变得越来越胆小……因为你一旦有了新思想,马上就会想到一大堆永无止境的争论,害怕前进。当你年轻力壮的时候,可以到处寻求新的观念,大胆地面对挑战。我常常问自己;是否已经失掉了自己的胆魄?”杨振宁博士的这种心态绝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有了这种心态,突破旧知识的重围,摘取诺贝尔奖金应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因此,我们今天应学习杨振宁的胆识,学习布鲁诺为捍卫“日心说”面对烈火焚身,壮志不改的精神,去坚持真理,探讨创新之路。

实际上胆怯、骇怕,分析起来,可以说与私心杂念有关,怕无非是表现了两种意识:一是怕失败,自己心理承受有问题。二是怕人说,怕标新立异,环境不容。当我们放下私心,就会觉得“心底无私,天地宽”了。也只有这时,创新的思路才会宽起来,思维的源泉才能喷涌,畅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