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知名高新企业家创新人格的案例分析

知名高新企业家创新人格的案例分析

时间:2022-08-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3.7 知名高新企业家创新人格的案例分析3.7.1 史蒂夫·乔布斯:奋斗,缔造苹果神话2010年7月,史蒂夫·乔布斯被英国枟卫报枠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传媒人物。6个月后,乔布斯做出了他人生中最重大的决定——休学。

3.7 知名高新企业家创新人格的案例分析

3.7.1 史蒂夫·乔布斯:奋斗,缔造苹果神话

2010年7月,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被英国枟卫报枠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传媒人物。过去的10年,乔布斯引领苹果公司迈入了被业界公认的“苹果10年”。2001年,苹果音乐播放器(iPod)横空出世,乔布斯把苹果公司带到了音乐的世界;2007年,乔布斯推出苹果触摸屏智能手机(iPhone),颇具前瞻性地把苹果带到了手机业;2010年,乔布斯又推出了苹果个人平板电脑(iPad)和第四代苹果智能手机(iPhone4)。短短10年,在乔布斯“永不满足,不断创新”理念引导下,苹果公司从濒临破产边缘转而飞跃发展成为了一个庞大的企业帝国。这位“IT狂人”“设计天才”的创新让世人折服,仅在中国,仅在外观设计方面,乔布斯就拥有191件专利,远远多于盖茨。

回首这位“创新达人”的人生履历,我们不得不感叹,乔布斯的人生充满了劳苦愁烦,但他奋斗的步伐却从未停止。

他的母亲未婚先孕,私生子乔布斯没做好准备,就来到了人间,他甚至找不到自己的父亲在哪里。母亲没有能力抚养他,就决定将小乔布斯送给别人抚养。养父母家庭条件非常一般,他们节衣缩食,用微薄的工资来养活他,他们辛苦储蓄,为的是将来小乔布斯长大了,能有钱供他上大学。

17岁那年,乔布斯终于考上了里昂大学。这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学校,但是学费几乎和斯坦福大学一样的昂贵。于是乔布斯的养父母几乎将所有的积蓄都花在乔布斯的学费上。日后他回忆说,那时他完全看不到读一所这样的大学能有什么价值,而父母却在寒风中因为缺少一件厚实的大衣瑟瑟发抖。6个月后,乔布斯做出了他人生中最重大的决定——休学。

休学后的乔布斯没有宿舍,只能睡在友人家的地板上,靠着回收可乐空罐的5分钱退费买食物。每到星期天的晚上,他就步行7里路,绕过大半个镇子,去印度教的Hare Krishna神庙,而这样做的目的,只是为了吃一顿像样的饭。

期间乔布斯常常与好友沃兹一道,在自家的小车库里琢磨电脑。他们梦想着能够拥有一台自己的计算机,可是当时市面上卖的都是商用的,且体积庞大,极其昂贵。于是,他们准备自己开发。制造个人电脑首先必需的就是微处理器,可是当时的8080芯片零售价要270美元,并且还不出售给未注册公司的人。两个人不灰心,仍继续寻找,终于在1976年度旧金山威斯康星计算机产品展销会上买到了一款芯片,功能与英特尔公司的8080相差无几,但却只要20美元。

两个狂喜的年轻人回到乔布斯的车库,开始了他们伟大的创新。他们设计了一个电路板,将微处理器和接口及其他一些部件安装在上面,通过接口将微处理器与键盘、视频显示器连接在一起,仅仅几个星期,电脑就装好了。乔布斯的朋友们都被震动了,但他们都没意识到,这个其貌不扬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会给以后的世界带来巨大的影响。但是精明的乔布斯立即估量出这种自制电脑的市场价值所在。为筹集批量生产的资金,他卖掉了自己的大众牌小汽车,同时劝说沃兹也卖掉了他珍爱的惠普65型计算器。就这样,他们有了奠基伟业的1 300美元。

但在开始的时候,“苹果”机的生意却很清淡,毕竟它是一个全新的东西,除了对电子产品感兴趣的人,谁也不知道这个东西会有什么用处。而原先对“苹果Ⅰ号”感兴趣的朋友们现在开始持观望态度,等待更好的“苹果Ⅱ号”面世。

一个偶然的机遇给苹果公司带来了转机。1976年7月的一天,零售商保罗·特雷尔来到了乔布斯的车库,当看完乔布斯熟练地演示电脑后,他认为“苹果”机大有前途,决意冒一次风险——订购50台整机,但要求一个月内交货。乔布斯喜出望外,立即签约,拍板成交,这可是做成的第一笔“大生意”。

时间太仓促,任务又繁重,乔布斯和沃兹冒着酷暑,没日没夜地干了起来,为了公司的生存,他们豁出去了。他们每天几乎都在挥汗如雨、顽强拼搏中度过,每周工作66小时。终于在第29天,他们奇迹般地完成了任务,把50台苹果电脑如数交给了商人特雷尔。

50台整机在特雷尔手里很快销售一空,有了良好的开始,苹果公司名声大振,开始了小批量生产。乔布斯和沃兹开始意识到,他们的小资本根本不足以应付这般急速的发展。乔布斯后来回忆道:“大约是在1976年秋,我发现市场的增长比我们想象的还快,我们需要更多的钱。”为此,他们分头去找资金支持,包括沃兹就职的惠普公司。

之后,伴随着苹果公司的日益壮大,乔布斯的经营理念与当时大多数管理人员产生了分歧,加上蓝色巨人IBM公司也开始醒悟过来,也推出了个人电脑,抢占了大片市场,公司董事会认为乔布斯缺少能力,竟然将乔布斯开除了。乔布斯的这段遭遇使他更加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吸取教训,也为今后重回苹果并拯救它做好准备。不久,乔布斯又创办了“NeXT”电脑公司,继续他的事业之旅。多年后,在苹果公司濒临绝境时,乔布斯重新归来,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又推出了新一代的个人电脑。

就在乔布斯的事业达到巅峰期时,他竟然被诊断出患有癌症。医生告诉他,这几乎是一种不治之症,预计乔布斯大概活不到3~6个月了。在回忆这段经历时,乔布斯还记得医生带着同情的目光对他说,年轻人,回家吧,好好跟亲人们聚一聚。这几乎是给乔布斯的死亡通知书。那天晚上,他做了一次切片检查,从喉咙伸入一个内视镜,穿过胃进到肠子,将探针伸进胰脏,取了一些肿瘤细胞出来。后来乔布斯的妻子告诉他,当医生们用显微镜看过那些细胞后,所有人都哭了,因为那是非常少见的一种可以用手术治好的胰脏癌。

一周之后,乔布斯接受了手术,他康复了。手术后的恢复期中,他已经开始投入工作,已经55岁的乔布斯偏执地将工作视为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就连老对手比尔·盖茨都称赞他为“神经高度紧张的工作狂”,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乔布斯的成功源于他不懈的追求和奋斗[44-45]

3.7.2 松下幸之助:佛心成就事业

松下幸之助是日本著名的企业家,他的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备受世人重视,享誉全球。也正因为如此,松下幸之助被称为日本的“经营之神”。他在自己70余年的经营管理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可供借鉴的经营经验,也有不少值得后人吸取的教训。他在晚年对自己一生的经验教训进行了彻底而又科学的整理,道出了令亿万人为之倾倒叹服的一系列经营秘诀,为人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经营成功的大门。而他将一切的成功,归因于他的佛心,在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他多次强调,自己的成功,不仅仅靠执着,也靠用真诚谦和的品质,他会用一颗佛心对待每一个人,包括家人、员工和对手。

松下幸之助的整个经营思想都是建立在对人性的了解和对自然法则的掌握之上的。他认为,企业是“人”的事业,任何经营和管理都不能离开人,因此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都必须要以人性为出发点。在人性问题上,幸之助没有从“经济人”假设到“社会人”假设的学术考究,也没有从“X理论”到“Y理论”再到“超Y理论”和“Z理论”的学理推演,而是以一名成功企业家的身份,提出了“人是万物之王”的人本观念,在人本理论的发展中独树一帜。

幸之助认为,“人类是万物之王。它顺应了生成、发展这一法则,并被授予了将自身及同万物的共同生活无限地发展下去的权能和责任。”所谓人是“万物之王”,并不是说人是世界万物的主宰,可以任意根据自己的欲望和感情来支配万物;而是说在人与万物的关系中,人具有顺应性、主动性和责任性。也就是说,人必须遵循并顺应自然法则来驾驭万物,通过物质和精神的生产来改善人类及万物的共同生活。同时,人对自然法则具有能动性,这也是人和动物的区别所在,动物没有思维能力,不能去发现自然界的生成发展规律,而人可以运用自己的认识能力,去认识这种规律,“不仅保障自己的生存,而且有效地利用万物”。正是人的这种可以利用万物的权能,使人类必须承担起不同于动物的社会责任。

根据这种人性的本质观来进行经营管理,则要求经营者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并努力满足人的需求,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能够自我实现、自我发展。幸之助认为,在自然界中,只有人能顺应自然法则,认识并有效地利用自然法则,也只有人能当之无愧地承担维护自然法则的责任,人的责任性要求人必须要成为与自然界中的万物共生存共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真正认识到并了解人的本质和责任,因此,这就给经营者提出了一项任务,企业经营中不但要激发人的主动性,而且要给予员工一定的指导,使员工能够明确“万物之王”的责任和义务。人要认清自己的本质,认清自己的使命,才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社会,才能在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使大众形成同心同德的整体力量,最终实现“万物之王”的使命,这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任务。

基于这种对人性本质的认识,松下幸之助强调,松下公司的最大产品是人。好的企业,应该在出产品前先出人才,在制造产品前先培养人才,“造人”先于“造物”。松下公司是培养人的公司,只是在培育人才的同时兼做电器而已。为了使松下的员工能够认识到人性的本质和责任,幸之助为松下公司制定了一整套“精神法则”。

松下公司的信条是:“唯有全部员工和睦相处,共同协力,才有进步和发展可期,全体员工应本着至诚、团结一致之精神,为社务尽力。”需要强调的是,所有这些精神法则,在幸之助眼里,不是培育对公司的愚忠,而是要造就员工的自主性,使员工能够明明白白做人。人才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唯有顺其自然,给员工最大的关怀与帮助,容忍与自己个性不合的人,并尽量发挥其优点,才能造就人才,实现企业的发展。

3.7.3 马云:果断出击,迎来阿里巴巴的美丽新世界

2005年,百度在美国上市引起业界轰动。当时马云曾说:阿里巴巴上市一定会超过百度。两年后,马云的话变为了现实。以眼下的股价和融资规模计算,阿里巴巴的市值已经超过了百度。同时阿里巴巴的业绩也超过了百度。高盛集团预计今年阿里巴巴网站的利润可达8 380万美元,比2006年大增186%。而华尔街预计,百度今年的利润可增长105%至7 700万美元。阿里巴巴超越百度已经成为事实。

15年前还默默无闻,甚至有些落魄的马云,却成为中国互联网界果敢的追梦人之一。15年前,马云靠着仅剩的0.25美元玩吃角子老虎赢来的600美元买了回国的机票,也带回了他对互联网懵懂的认识。

马云从美国回到杭州。下飞机的当晚,他就迫不及待地把24个朋友邀到家里,面对一屋子人,马云掏出笔记本电脑,开始激情演说。他大侃互联网,侃互联网企业,侃如何通过互联网把中国企业介绍给全世界。云山雾罩侃了两小时,最后,马云坚定地说:“我现在就准备辞职做这个企业了,这个企业叫做Internet。”马云侃了半天,屋子里的朋友都没听懂。尽管马云的动员充满激情并极具煽惑力,尽管马云的宏图大业前景远大,但结果是24人中23人反对,只有一人表示愿意试试。这个人就是马云日后的合作伙伴何一冰。

一周以后,马云自己拿出了6 000元,又从亲友那借了几万,再加上海博翻译社办公家具的折价和另外两个股东的钱,一共凑出了10万元。这几乎是马云多年来所有的积蓄,周围的人面对他义无反顾地投入当时根本知之甚少的互联网的行动时,都无不感叹,他是个疯子。就在所有人的质疑中,马云夫妇和何一冰3人一起创办了浙江海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公司的实体就是中国第一家商业网站——中国黄页

在最开始的几年里,中国黄页的发展非常艰难,为了让中国黄页继续活下去,马云最后选择了同杭州电信合作。但是,不是建立在双方都心甘情愿基础之上的合作注定不能长久,双方很快就不欢而散。马云带着初次创业未果的创伤,离开了重组后的“中国黄页”。

1999年初马云又打起电子商务的主意,这依旧是当时普遍不被看好的产业,但在马云眼里,却是滚滚商机,于是他又一次果断的拿出了所有的积蓄,带着50万的创业资金,开始了第二场赌注——开发阿里巴巴网站。他押宝在B2B(Business to Business),虽然他倾尽所有,但也顾虑重重,因为当时的他还不知道阿里巴巴能靠什么盈利。一个月之后,马云确定将“中国供应商”作为主打收费产品,成立直销队伍在浙江省内开展拉网式“直销”。这一次,马云赢了。两年的时间里,阿里巴巴迅速成长为亚洲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

2003年马云出人意料地介入到C2C(Consumer to Consumer)领域,正面挑战美国eBay。没有人认为马云会赢,但马云居然又赢了,将eBay易趣挑落马下。马云的三场豪赌,赢两场输一场。

创业时期,他经常挂在嘴头的一句话是:“想做就要去做,失败有什么可怕,大不了从头再来。”马云是抱定愿赌服输的心态去经营淘宝网的。没想到,短短几年时间,淘宝的C2C模式,完全改变了中国人的商业生活和观念,也成为阿里巴巴旗下的摇钱树。

2006年,又是马云,又是豪赌,但这次,他选择的竟然不是网络,不是商务,而是几乎完全无关的领域——电影市场。5年过去了,马云用300万股套现的金额高达9 012万元,相较其不足1 000万元的入股成本,盈利已近10倍;若算上剩余2 464.8万股零成本持股市值,浮盈超过百倍。

马云成功了,也许今天看来,他当初的一个个决定是多么明智,多么富有洞察力和远见,但细想他做每一个决定时面临的困难、压力和他人的质疑,我们又不得不佩服,他的果断与执着[4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