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创业是一个创造新事物的过程

创业是一个创造新事物的过程

时间:2022-08-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经济学意义上,创业已经成为理解未来社会经济变化的一个关键概念,已成为研究创业家(企业家)和企业活动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主题。而基于工艺创新、市场营销创新等非技术创新手段而创建企业,以及随着“创业家”阶层的出现,具有创业特长的创业家还往往通过购买专利的方式直接创建企业。

第一节 创业的内涵

哲人们常说:创业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方式;创业者常说:因为一无所有,所以才要创业;因为走投无路,所以才要创业。到底如何理解创业,本节将对创业以及创业的特征进行理论上的诠释。

一、创业的基本含义

当今中国正处在伟大的社会变革时期。20多年的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它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了各种陈腐的思想观念,为各种创业活动提供了最有利的条件,最优良的创业环境和最佳机会。人们对自主创业已从“冷眼相看”变成“刮目相看”,创业者也作为“改革者”、“企业家”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尊重和钦佩。创业一词出自《孟子·梁惠王下》中:“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我国《辞海》中对创业的定义:“创业,创立基业。”从字面上理解,创业可以泛指一切开创性的社会活动,“创业”的一般性含义即指“开拓、开创业绩和成就”,“包括个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各项事业,与‘守成’相对应”。在经济学意义上,创业(Entrepreneurship)已经成为理解未来社会经济变化的一个关键概念,已成为研究创业家(企业家)和企业活动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主题。自1987年《Journal of Management》正式开辟创业研究专题以来,许多学者对创业研究领域给予关注,不同的学者也给出了不同的定义。

斯蒂文森(Stevensen,1989)认为:“创业是个人(不管是独立的还是在一个组织内部)追踪和捕捉机会的过程,这一过程与当时所控制的资源无关。”(1)这一定义强调了创业的过程性,强调察觉机会、追逐机会的意愿及获得成功的信心和可能性。

蒂蒙斯(Timmons,1999)认为:“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和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是机会驱动的,注重方法和与领导相平衡。创业导致价值的产生、增加、实现和更新,不只为所有者,也为所有的参与者和利益相关者。”(2)

李志能(2000)等对创业的定义是:“创业是一个发现和捕捉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或服务和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3)

许玫(2003)认为创业是“创办企业”的意思,是一种以创新为基础的以创造价值及提高生产力为目的的综合性社会活动(4)

另外,还有大量的关于创业的定义,每种定义都描述了创业的一个或几个侧面,如Kirzner(1973),Leibenstein(1978)等强调了识别机会的能力,正确地预测下一个不完全市场和不均衡现象在何处发生的套利行为与能力。Conner(1991)从识别机会的能力和创业家个性和心理特质定义创业,Bygrave(1991)从识别机会的能力、个性和心理特质及创业机会三方面来定义创业,西方有影响和有代表性的创业定义主要立足于四个方面,即创业家个性与心理特质、识别机会的能力、获取机会、创建新组织与开展新业务的活动,而其中的两个方面涉及创业机会。而Vesper(1983),Gartner(1985)和Low and MacMillan(1988)强调的则是创建新组织与开展新业务的活动,等等。

总之,创业是指发现和捕捉机会并由此而创办企业提供新的产品或服务从而创造财富的过程,或者说创业是发现、创造和利用商业机会,组合生产要素以谋求获得商业成功的过程或活动。

二、创业的特征

创业作为人类发现机会创造财富的社会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一)创造性

创业是一个创造新事物的过程,是创造出一种新的产品或服务来满足社会的某种需要。拥有或继承前人的事业,管理已有的企业都不是创业。创业对于任何创业者来说,都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事业,也许这项事业别人已经尝试过,虽然他可以借鉴、模仿前人的经验和方法,但自己必须从头做起,这就意味着创业的开拓性和创造性。

(二)自主性

创业就是运用自己的资本、知识与技能,自主进行产品开发、生产或提供服务的过程,是一种独立自主的行为,创业者是自己命运的主人,他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靠自己力量开创完全属于自己的事业,做自己的主人的过程。创业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社会行为,也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过程,是人们自立、自强的实践活动,是把人生理想转化为社会现实、实现自身价值的有效途径,是靠自己的自觉自愿和自主行动来实现的。

(三)风险性

创业是一个发现、创造和利用商业机会,组合生产要素并创造价值以获得商业成功的过程,虽然可以借鉴、模仿和学习前人的经验、教训和方法,但对创业者来讲,仍然面临很多的风险,这些风险可能有多种形式和来源。由于创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创业机会与创业企业的复杂性,创业者、创业团队与创业投资者的能力与实力的有限性会导致创业活动偏离预期目标。

(四)功利性

创业是一个创造财富、积累财富的过程。创业者尽管会有各种不同的创业动机,但追求财富几乎是创业的最原始、最直接的动力。如果没有利益的追求,人们就不会甘冒风险而去创业。无论创业者采取什么手段或方式创业,其目的只有一个——获取利润,这是创业的共性。

三、创业的类型

创业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领域,不同的个人和团体,都会有不同的创业活动,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创业进行划分。

(一)根据创业主体的性质分类

1.个人独立创业

所谓个人独立创业,指创业者个人或创业团队,白手起家完全独立地创建企业的活动。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技术周期的缩短,个人完全可能经历“从理论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研究开发和创建企业”这种技术创新成果商业化的全过程,因此,个人独立创业也就成为一种很普遍的社会现象。而基于工艺创新、市场营销创新等非技术创新手段而创建企业,以及随着“创业家”阶层的出现,具有创业特长的创业家还往往通过购买专利的方式直接创建企业。

2.企业内创业

企业内创业通常是由一个企业内的具有创业愿望和理想的员工发起,在组织支持下,由员工与企业共担风险、共享创业成果的创业形式。由于现代社会仅靠高薪、高职以及高福利,似乎并不能满足优秀员工的心理,建立企业内部创业机制,用事业来满足优秀员工的成就感,并以此吸引人才的新模式出现了。企业内部出现两个或者多个老板,就是“内部创业”。目前,国内已有越来越多的知名企业开始把创建内部体系纳入公司发展规划之中。例如华为集团,为解决机构庞大和老员工问题,鼓励内部创业,将华为非核心业务与服务业务以内部创业方式社会化,通过提供一些资源给公司的优秀人才,帮助他们走出去创办企业。

3.公司附属创业

公司附属创业是指由一家已经相对成熟的公司创建一家新的附属企业,公司附属创业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1)通过创建一家具有更高效率的企业组织体系的附属新企业,构建新的经营与销售模式,促进创新产品的商业化。(2)通过创新的企业,建立起能够对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的窗口,以保持公司的总体创新活力。(3)通过创建新企业所体现的成长性,吸引社会资本的投资。正是在上述三大动力的推动下,公司附属创业日益成为现代创业经济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二)按照创业对市场和个人的影响程度分类

依照创业对市场和个人的影响程度,可以区分为四种类型:

1.复制型创业

复制原有公司的经营模式,创新的成分较低。例如某人原本在餐厅里担任厨师,后来离职自行创立一家与原服务餐厅类似的新餐厅。新创公司中属于复制型创业的比率虽然很高,但由于这种形式的创新贡献太低,缺乏创业精神的内涵,不是创业管理主要研究的对象。这种类型的创业基本上只能称为“如何开办新公司”,因此很少会被列入创业管理课程中学习的对象。

2.模仿型创业

这种形式的创业,创新的成分也很低,但与复制型创业的不同之处在于,创业过程对于创业者而言还是具有很大的冒险成分。例如某一纺织公司的经理辞掉工作,开设一家时下流行的网络咖啡店。这种形式的创业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学习过程长,犯错机会多,代价也较高昂。这种创业者如果具有适合的创业人格特性,经过系统的创业管理培训,掌握正确的市场进入时机,还是有很大机会可以获得成功。

3.安定型创业

这种形式的创业,虽然为市场创造了新的价值,但对创业者而言,本身并没有面临太大的改变,做的也是比较熟悉的工作。这种创业类型强调的是创业精神的实现,也就是创新的活动,而不是新组织的创造,企业内部创业即属于这一类型。例如研发单位的某小组在开发完成一项新产品后,继续在该企业部门开发另一项新产品。

4.冒险型创业

这种类型的创业,除了对创业者本身带来极大改变,个人前途的不确定性也很高;对新企业的产品创新活动而言,也将面临很高的失败风险。冒险型创业是一种难度很高的创业类型,有较高的失败率,但成功所得的报酬也很惊人。这种类型的创业如果想要获得成功,必须在创业者能力、创业时机、创业精神发挥、创业策略研究拟定、经营模式设计、创业过程管理等各方面有很好的配合。

(三)依据创新层次的不同分类

按照企业制度层次模型,企业是由产品、营销模式和组织管理体系等三个不同的层次所组成的经济实体,而其中任何一个层次的创新如果涉及了企业组织管理体系的建设就必然构成“创建企业”这种意义上的创业活动。

1.基于产品创新而创立企业

产品创新既可能是基于技术创新的成果,也可能是基于工艺创新等非技术创新的成果。但无论哪种类型的产品创新,都只有创新的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某种需求,继而涉及企业组织管理体系建设的时候,才有必要“创建企业”。

2.基于运营模式创新而创业

·市场营销模式的创新而创建企业。对于新创建的一个企业而言,它所经营的产品或许是市场上已有的产品,但如果它采取了一种有别于其他厂商的市场营销模式,因而有可能给消费者带来更为高效的满足,则同样是在成功创业。例如,美国联邦快递公司所提供的邮包服务,虽然在产品和服务这个层次上并没有创新,但由于在市场营销模式上实现了重大创新(小包裹运输的“轴心概念”和辐射状航空运输送配系统),因而照样创建起了新型企业,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联邦快递公司现在已是世界500强企业之一)。

【案例1-1】戴尔——网上个人电脑直销的“科技金童”(5)

戴尔是著名的个人电脑品牌“戴尔”的创始人,“戴尔”是全球发展最快的计算机系统公司,他开创了网上直销电脑和为用户量身定做电脑的方式,带来了最新的全球革命,被公认为是最大的计算机系统的网上供应商,每天在线销售额达3 000万美元。他是最年轻的首席执行官,拥有个人资产为214.9亿美元。

1965年,戴尔出生在美国休斯敦,16岁上中学时,戴尔找到一份差事——替休斯敦《邮报》拉订户,他设想新婚夫妇是这种报纸的最佳订户,于是雇同学抄录下新领结婚证者的姓名和地址。他将这些资料输入电脑,并向新婚夫妇们寄去一封封颇具特色的信,并免费给每对夫妇赠阅两周的《邮报》,结果他大获成功,赚了1.8万美元并买了一辆宝马汽车。

1983年,为了不辜负父母对他的一片期望,戴尔进入了得克萨斯大学,成为了一名医学预科生。但事实上他只对电脑行业感兴趣,很想大干一场。他从当地的电脑零售商那里以低价买来了一些积压过时的IBM的PC电脑,开始做起了二手商。

下课后,他宿舍门口总是排满了来买他装的电脑的人。他组装的电脑质量好,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价格便宜。同样一台电脑,IBM当时卖2 000美元,他只卖700美元。因为IBM电脑最后售价中的2/3让中间商、代理商给赚走了。后来,戴尔回忆说:“由于批发商的高价与用户得到的服务有差距,这给我做直销创造了机会。”

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戴尔在组装、升级电脑方面已是名声远扬,并屡屡获得合约。从这件事上,这个虽然年轻但已经有好几年市场经验的人看到了商机,针对传统销售组织的不足之处,戴尔开始了自己的事业:把电脑直接销售到使用者手上,除去零售商的利润剥削,把这些省下来的钱回馈给消费者,从而改进电脑的销售过程。

这个想法看起来很简单,但是,从来没有一个人尝试过。而年轻的戴尔发现了,他要开始这个伟大的冒险尝试。

1984年1月2日,戴尔凭着1 000美元的创业资本,注册了“戴尔电脑公司”,辍学创业经营起个人电脑生意,“戴尔电脑”成为第一家根据顾客个人需求组装电脑的公司,而且不经过批量销售电脑的经销商控制系统,直接接触最终用户。

戴尔成功的惟一秘诀就是,电脑直销,取消中间环节,成为一个不生产零件只搞组装的商人,其根本诀窍就是把原来的中间商的利益归为己有。

“让客户自己来,最快乐!”这是戴尔战略的一项法宝。在戴尔公司的网站上,每个顾客都能根据自己的要求找到所需电脑的规格,所需的内装组件,下单后,也能随时在网上确定所买东西的组装流程。这招让客户自己来的策略,不仅让戴尔的库存周期降到6天,也减少因层层通路关系所需的费用,使其能以降低7%~10%的价格策略打遍电脑产业无敌手。

戴尔的创业从一开始就不是依靠领先的技术,它依靠的是一种观念、一种商业模式,而且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是一个并不被普遍看好的模式。实际上,戴尔公司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被各种非议和潮流所包围,但是戴尔却不为潮流所动,而是抓住市场新苗头,预测市场变化,引导新的需求,正所谓取人之弃,独得其利。

正如戴尔主页上的广告词——“直接走进卓越”,在网络为王的今天,直接也意味着未来,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和未来,戴尔用自己独特的思维,冒险的精神,雄心勃勃地开创着自己的直销电脑事业。

·基于企业组织管理体系创新而创建企业。对于新创建的一个企业而言,它所经营的产品或许是市场上已有的产品,所运用的市场营销模式也可能是市场上已有的模式,但由于它采取了一种有别于其他厂商的企业组织管理体系,同样也是创业。对于一个已经设立的公司而言,如果它所经营的产品仍是老产品,原有的市场营销模式也没有大的问题,而仅仅是企业组织管理体系不适应产品以及营销模式的要求,那么,对企业组织管理体系进行重大创新就成为必然。在这种情况下,同样会涉及“重新创建企业”这种企业组织管理体系再创建问题,或是将那些必须实行市场营销模式创新的部分进行剥离,并另外创建新的企业的问题。

另外根据创业的主体人数和人员关系来看,创业可以划分为独自创业、合伙创业、家族创业和集团创业四种类型。从创业的发展阶段划分,创业又可以划分为初次创业、再创业、持续创业等三种类型,依照创业的形式分类,可以分为公司、合伙制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个体工商户四种形式,等等。

四、创业的一般过程

创业是以创造价值,形成实际生产力为出发点的综合经济活动,简单来讲,就是要创建一个新的企业或者发展一个新的经营模式,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

(一)发现和评估市场机会

创业者初创企业的动力往往是发现了一个新的市场需求或者发现市场需求大于市场的供给能力,或者认为新产品能够开启新的市场需求。但是,这样的市场机会并非只有创业者自身认识到了,其他的竞争者也许同样准备加入这个行列。因此,并不是每个市场机会都需要付出行动去满足它,而是评估这个机会所能带来的回报和风险,评估这个市场机会所创造的服务或产品生命周期,它能否支持企业长期获利,或者能够在适当的时候及时退出。

【案例1-2】索尼巨子井深大和盛田昭夫的眼光(6)

1949年的一天,井深大前往日本广播公司办事,偶然在那里看到一台美国造的磁带录音机,他不禁怦然心动,马上意识到这种高科技商品的巨大潜力。他回去后与盛田商量,决定买下其生产专利。试制录音机并不难,而磁带却是个大问题,因为当时日本根本没有。盛田和井深大亲自动手,研制出以日本传统的“和纸”为底、上面涂磁性粉的录音粉带。他们经过一年多的奋斗,公司的第一代电子产品——磁带录音机开始走向市场。接着,盛田开发了一种H型录音机,它的体积只比公文包大一点。这种H型录音机非常适合用来充当学校的教学工具,盛田就用它很快打开学校的销路,并且普及到全国。

盛田和井深大并不满足,进一步研制更具吸引力的新产品。正在这时从太平洋彼岸传来一个信息: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晶体管,美国西方电子公司仅仅把这种晶体管用于助听器的生产。井深大和盛田闻讯后,敏感地意识到这项伟大的发明具有良好的发展远景。1952年以2.5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西方电子公司的这项专利。西方电子公司的工程师殷勤地向他们建议,这东西可以也只能用于制造助听器。当然盛田和井深大对助听器不感兴趣,而是想运用它生产人人可用的电器产品。

后来,他们欣喜地发现,晶体管和使用了40年的电子管一样能够放大信号,而且反应快、体积小、耗电省、可靠性强,非常有可能取代电子管。不知经过多少次试验和失败,盛田和井深大终于在1957年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台袖珍式晶体管收音机。

(二)准备和撰写创业计划

创业计划是说服自己,更是说服投资者的重要文件。同时,创业计划也将使创业者深入地分析目标市场的各种影响因素,并能够得到基本客观的认识和评价,使创业者在创业之前,能够对整个创业过程进行有效的把握,对市场机会的变化有所预警,从而降低进入新领域所面临的各种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的可能性。

(三)确定并获取创业所需要的各种资源

创业企业需要对创业资源区别对待,对于创业十分关键的资源要严格地控制使用,使其发挥最大价值。而且对于创业企业来说,掌握尽可能多的资源有益无害。当然还有一个问题是如何在适当的时机获得适当的所需资源。创业者应有效地组织交易,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少的控制来获取所需的资源。

(四)管理新创企业

从企业发展的生命周期来说,新创企业需要经过初创期、早期成长期、快速成长期和成熟期。在不同的阶段,企业的工作重心有所不同。因此创业者需要根据企业成长时期的不同阶段来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和方法,以有效地控制企业成长,保持企业健康发展。比如,在初创时期和早期成长期,创业者直接影响着创业企业的命运,在这一时期,集权的管理方式灵活而富有效率,而到快速成长期和成熟期,分权的管理方式才能使企业获得稳步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