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优柔寡断,机会丧尽

优柔寡断,机会丧尽

时间:2022-08-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有一种性格叫优柔寡断。优柔寡断,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如果此次袁绍破了曹操,绝对不会有数年后的官渡大败、仓亭大败。李世民的谋臣武将均主张先发制人。议而不决、优柔寡断,拖延决策及所订方案的实施过程,就会时过境迁而使原来的最佳方案失去根据。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因决策优柔寡断而丧失良机,可能会悔恨终生。

有一种性格叫优柔寡断。这种性格的人在要做关键决策时,不果断,东顾西盼、左思右想。这么干不好,那么干也不好,前怕狼后怕虎,总是犹豫不决,在该出手时总是不出手,这类性格的人总是与成功无缘,因为他们总是抓不住机会,机会来了又会被他们放走。

优柔寡断,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曹操欲进攻徐州的刘备,谋士程昱说:“若我一旦东征,刘备势必向袁绍求救,袁绍一旦趁许昌空虚来袭,何以当之?”曹操对袁绍的性格太了解了,曹操认为袁绍力量虽然强大,但袁绍处事多怀疑不决,不足忧乎!曹操的另一位谋士郭嘉也认为:“袁绍性迟而多疑,不足忧也。”曹操于是起大军二十万,分兵五路下徐州。

袁绍的谋士田丰劝袁绍乘许昌空虚之机,发兵进攻许昌,上可保天子,下可以救万民。田丰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必须抓住这个机会。袁绍也知道这是讨伐曹操的绝好良机,十分难得,但是他最心爱的幼子患疥疮,他心中恍惚,不肯发兵,结果坐失良机。如果此次袁绍破了曹操,绝对不会有数年后的官渡大败、仓亭大败。

昔日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有坚毅的性格,不惜胯下受辱,忍小而图大谋,功成名就后,不但不报复那个小无赖,反而给了他赏赐,还封了个小官,好大的气度。韩信的性格也有负面的东西,关键时刻婆婆妈妈,明明可以利用天赐良机与刘邦、项羽三分天下,却犹豫不决,当断不断;刘邦建汉后却又听任别人挑唆,在叛还是不叛之间摇摇摆摆,莫衷一是,一个大英雄最后被吕后擒杀。

昔日唐初宣武门之变时的李世民,也曾出现过优柔寡断的性格障碍。太子建成与齐王元吉已定下密计,要杀世民及秦王府的骁将,态势十分紧张。长孙无忌说:“莫如先下手为强。”世民说:“骨肉相残,自古以来罪大恶极。虽知祸已临头,可是也要等他们开始行动,然后以义师之名讨伐之,才是上策。”李世民的谋臣武将均主张先发制人。尉迟敬德说:“处事疑虑不决,非智也;遇到困难踌躇不前,非勇也。”于是,李世民决定发动玄武门之变,除掉建成、元吉。假若在玄武门之变那种危机情况下,李世民不能当机立断,就不可能掌握先机制胜。中国唐朝那一段历史就会改写,贞观盛世也就不会出现了。

优柔寡断性格起因有三:

一为自卑、懦弱,不相信自己的判断,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做事没有信心。自卑使他们干什么都拿不定主意。优柔寡断性格的人大多数成不了大事,这并非他们缺乏做大事的能力,而是他们缺乏自信,在做与还是做之间举棋不定,在什么时候做的问题上举棋不定。其实,事情摆在面前时,如果你的第一反应是我行、我能,那么你就会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面对它。

二为惰性、拖延。需要做的事,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拖到非办不可的最后期限。其实,早干晚干都不能不干的事,不如早干;欠人家的情,早还情晚还情都必须还,不如早还。在某种程度上讲,拖延与惰性是相一致的,这是很多人的性格弱点。

三为苛求“万全决策”。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乏一些优柔寡断的人,他们无论大事小事都难以作出决定,究其原因,因为他们总希望作出正确的选择,他们以为通过推迟选择便可以避免犯错误,从而避免忧虑。

任何决策者都希望成功的把握大一些,失误少一些,方方面面稳妥一些,万全之策固然不错,但是决策的优越性和可行性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存在的。议而不决、优柔寡断,拖延决策及所订方案的实施过程,就会时过境迁而使原来的最佳方案失去根据。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因决策优柔寡断而丧失良机,可能会悔恨终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