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道家除恶务尽

道家除恶务尽

时间:2022-09-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毛泽东最早谈论道家的特点,是他初上井冈山。向井冈山进军时,毛泽东即患足疾。道家除恶务尽的精神倒值得学习,它从不畏惧妖魔鬼怪,敢斗魑魅魍魉。认为最不好的是儒家,毫无革命精神;佛教主张我心则我佛,普度众生,但把希望寄托在来世,认为要不得;唯有道家除恶务尽,所以,老百姓还是喜欢道教的。按毛泽东的说法,道家有除恶务尽的精神,深受人民的喜欢。

毛泽东最早谈论道家的特点,是他初上井冈山。

1927年秋天,毛泽东组织和领导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

是年8月7日,中共中央于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的最主要任务。

会后,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身份回到湖南,贯彻“八七会议”精神,改组中共湖南省委,领导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参加秋收起义的部队主要有原武汉政府警卫团,安源工人武装和浏阳、平江的农军,组成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由卢德铭任总指挥,毛泽东为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

9月9日,起义军向长沙进攻受挫后,毛泽东命令部队到湖南浏阳文家市集中。月底,部队进至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三湾改编”。10月27日,抵达井冈山的茨坪,创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向井冈山进军时,毛泽东即患足疾。毛泽东收编井冈山共产党员王佐和袁文才领导的农民军后,见到了永新县的革命者贺敏学与贺子珍兄妹。毛泽东刚上山时脚伤正重,由于连续作战奔波,得不到应有的治疗,脚背肿得像透亮的紫茄子,脸上烧得烫手。贺子珍很痛惜,几乎是命令似的要毛泽东把脚伸向自己手里,小心翼翼地揭下脚上的药膏后,便立即忙着熬药煎汤,给毛泽东洗脚热敷。这时,毛泽东还强忍剧痛,开玩笑似的说道:世间万物都是物极必反,这脚痛过了也就不痛了。贺子珍被毛泽东的刚毅和乐观深深感动了。

闲暇之时,毛泽东为转移足疾伤痛的注意力,就南朝北国地闲聊。有一次,在谈到中国的文化特点时,毛泽东曾这样说过:

中国的传统文化由儒、道、佛三大家组成,最不好的是儒家的孔孟之道,中国历代尊儒,尤其是皇帝老子把孔子奉为至圣先师。其实,它的三纲五常、男尊女卑、上智下愚的主张,毫无革命精神,不值秕糠。道家除恶务尽的精神倒值得学习,它从不畏惧妖魔鬼怪,敢斗魑魅魍魉。历代造反的百姓都打着“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的旗帜,我看老百姓还是喜欢道教的。

毛泽东看看贺子珍那专注与企盼的目光,继续说道:

佛教属于外来进口文化,从印度传入中国后,虽然受到儒家的影响,但也有不少辩证法。它主张我心则我佛,普度众生,是要大家自己觉悟,为众人消灾灭难,这还是可取的。只是它不分好人坏人,把希望寄托在来世,死后升西天,谁个见过它的极乐世界?这是放弃现实斗争,要不得,要不得……(刘恩营:《从井冈山走进中南海——陈士榘老将军回忆毛泽东》,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132页)

令贺子珍敬佩的是毛泽东言谈之间,总是那么幽默和富寓哲理。这次,在谈到中国的文化特点时,毛泽东对中国儒、释、道三大宗教分别进行了评论。认为最不好的是儒家,毫无革命精神;佛教主张我心则我佛,普度众生,但把希望寄托在来世,认为要不得;唯有道家除恶务尽,所以,老百姓还是喜欢道教的。

道教,是在我国土生土长的一种传统宗教。道教自东汉顺帝时(126—144年)沛人张道陵于鹤鸣山创立,一直便奉《老子》(《道德经》)为道经,宣传以“道”和“德”为其根本教义,用神仙信仰去解释和阐发《老子》。道教之所以皈依“老子”,固然与《老子》含意深奥有关,这正给神仙方术之士提供了穿凿附会、向宗教引申的条件,并因之而建立以神仙信仰为核心,以《老子》之学为外饰的道教义理体系。

道教在它的长期发展过程中,与儒学和各种外来的宗教尤其是佛教既互相排斥、互相斗争,又互相渗透、互相融合。所以,它和世界三大宗教一样,对我国封建时代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生活、民族关系、农民运动等各个方面,都曾产生过极为深刻的影响。

在社会下层广大群众中传播的道教,它与民间巫术符咒结合得比较紧。农民起义也往往利用道教这个组织形式。黄巾起义就是第一次道教与农民运动相结合的例子。在中国封建社会数百次的农民起义中,有相当多的起义曾使用了宗教这一武器。如以参加起义的人数上百万的农民战争为例,从组织发动、胜利战斗一直到失败,把宗教作为反对封建统治的主要思想武器的,就有东汉末黄巾起义、宋代方腊起义、元末红巾军起义和清代的太平天国运动。

这四次规模比较大的利用宗教进行起义的农民战争中,事先都通过秘密传教的方式,进行了起义的准备,培养了起义的骨干,所以起义后力量比较统一和集中。

如东汉末年张角曾利用传布太平道,进行了革命的宣传和组织工作,“十余年间,众徒数十万”,所以起义后“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后汉书·皇甫嵩传》)

北宋的方腊起义,也利用了“吃菜事魔”教进行了宣传组织工作,起义前还召集百余人骨干商讨了起义大计,后虽因敌人的发现而提前举行了起义,但在艰苦的斗争条件下,直到起义的失败,起义的队伍都比较勇敢团结。

元末红巾军起义的组织者韩山童,从其祖父时就利用白莲教进行了秘密的组织工作,到韩山童时已“江南及江淮愚民,皆翕然信之”(《元史·顺帝纪》),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当黄河民工起义后,韩山童立即召集三千骨干在白鹿庄誓师,以后虽然发展成徐寿辉、张士诚、朱元璋三支对立的起义力量,但属于红巾军系统的一直居主导的地位。

太平天国在起义前,洪秀全就利用他创立的拜上帝会,进行了秘密的宣传组织工作。起义后内部虽然有过分裂与斗争,但都没有脱离太平天国这一旗帜。

农民战争所利用的宗教,主要有道教、佛教、基督教和巫教等。利用道教起义的,在封建社会前期比较多,如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太平道”、汉中一带张鲁的“五斗米道”,西晋末年的李特起义,东晋末年孙思、卢循起义利用的“天师道”等,都属于道教的系统。

按毛泽东的说法,道家有除恶务尽的精神,深受人民的喜欢。东汉末年黄巾起义,首领张角就是太平道的创始人。太平道为早期道教的一支。太平道信仰“中黄太一”,崇尚黄色,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目的就是要行大顺之道,以教救世赈民,实现天下太平。

又如北宋的方腊、宋江起义,都打着“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的旗帜,这都表明老百姓是喜欢道教的。

“替天行道”的意思是说,代上天主持公道。这句话就来源于《老子》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老子这段话,讲了“有余者”与“不足者”的对立。用今天的话说,所谓“有余者”,就是大量占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剥削者,他们吃不完、穿不完、用不完,皆“有余”;所谓“不足者”,就是只有简单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被剥削者,他们少米少衣少房少用具,什么都处于“不足”状态。

老子这段话,讲了“天之道”和“人之道”的对立。用今天的话说,所谓“天之道”,就是剥夺剥削阶级(损有余)而让劳苦大众变成富裕者(补不足);所谓“人之道”,与天之道相反。

老子这段话,讲了谁是“天之道”的行道者,答案是:唯有道者!也就是,只有道家之流才能“替天行道”。

道家的“替天行道”,道教的驱妖斩魔,农民起义利用道教的反抗官府、劫富济贫,构成了道家的好传统、正能量,所以毛泽东对道家总的评价是:道家除恶务尽的精神倒值得学习,它从不畏惧妖魔鬼怪,敢斗魑魅魍魉。历代造反的百姓都打着“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的旗帜,我看老百姓还是喜欢道教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