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层层剥笋的辩论艺术能增强说服力

层层剥笋的辩论艺术能增强说服力

时间:2022-08-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辩论是对立的两方或多方持不同立场,或对同一对象有争议的内容展开争论,以便得到正确认识的行为。虽然他不愿接受这种观点,但是在孟子层层剥笋的巧妙言说之下,也只有忍受了。运用层层剥笋辩论术,还可以给对方提出一连串的问题,一环紧扣一环,让对方被迫屈服。层层剥笋法的运用要靠你在实践中慢慢去领悟,只有不断实践,才能熟练运用,达到目的。

辩论是对立的两方或多方持不同立场,或对同一对象有争议的内容展开争论,以便得到正确认识的行为。在工作中,领导会因为一些事情与人进行辩论。要想让自己成功地说服对方,必须充分利用语言的优势来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只有把道理向别人说透,别人才会接纳你。

在辩论中,从一点切入,把握脉络,由小至大,由远至近,由浅到深,由轻到重,逐层展开,层层递进,穷追不舍,把道理说透,直至揭示问题的本质,进而使对方就范。这种方法就像是在剥笋,笋在成为竹子之前有多层外皮包裹,剥笋时总得一层层地剥开,才能剥到所需要的笋心。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层层剥笋”的辩论术。

在辩论时恰当地运用层层剥笋术,可使我们的论证一步比一步深化,增强语言的说服力。

有一天,孟子觉得齐宣王有些作为并不能与一个好国君相称,于是对齐宣王说:“假如你有一个臣子把妻子儿女托付给朋友照顾,自己到楚国去了,等他回来时,他的妻子儿女却在挨饿、受冻,对这样的朋友该怎么办?”

齐宣王不知道孟子的用意,非常干脆地回答说:“和他绝交!”

孟子又问:“军队的将领不能带领好军队,应该怎么办?”

齐宣王也觉得问题太简单,于是以更加坚定的口气回答:“撤掉他!”

孟子终于问道:“一个国家没有治理好,又该怎么办呢?”

齐宣王这才明白了孟子的意思——国家治理不好,应该撤换国君。虽然他不愿接受这种观点,但是在孟子层层剥笋的巧妙言说之下,也只有忍受了。

层层剥笋辩论术的运用方法,就是在开始的时候可以问对方一些看似与主题无关紧要的话,不明就里的被问者会很在意地回答这些问题,但到了最后,当对方突然意识到问话者话里有话的时候,为时已晚,他已经掉到你设的语言陷阱里爬不出来了。

故事里的孟子就是这样,他先给齐宣公提了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有递进的内在逻辑,与齐宣公的关联程度也越来越深。开始他没有意识到孟子问这些话到底是因为什么,因为前两个问题的目的性非常模糊,直到最后一个问题提出,他才恍然悟出,孟子是在用这样的方式提醒自己。

领导在与人辩论时要因人而异,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法,从与对方分歧不大、容易形成共识的话题入手,通过“层层剥笋”式的交谈因势利导,让对方感到你言之有理,或虽不完全赞同却也难以争辩而不再“强词夺理”,最后使其口服心服。

运用层层剥笋辩论术,还可以给对方提出一连串的问题,一环紧扣一环,让对方被迫屈服。层层剥笋法的运用要靠你在实践中慢慢去领悟,只有不断实践,才能熟练运用,达到目的。运用层层剥笋法时要注意两个问题:

①要明白“剥笋”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也就是说,你在说服对方时,要先明白说服对方的主题,而后在“剥”的过程中紧紧围绕这一目的,接下来的每一步都是为最后的目的服务的,不涉及最终目的或者与最终目的仅仅是有些牵连的问题最好不要涉及。

②在“剥笋”的过程中要有层次,即层层递进,前一步是为下一步服务的,中间不能脱节,否则会给人一种牵强附会、强拉硬扯的感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