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曾宪梓——香港人的骄傲

曾宪梓——香港人的骄傲

时间:2022-08-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  曾宪梓,1934年出生于广东梅县,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靠奖学金以优异成绩读完大学。改革开放以来,曾宪梓捐助家乡、祖国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公益事业,捐款已逾数亿元。根据曾宪梓对社会所作的卓著贡献,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协会审议,紫金山天文台将发现的3388颗星命名为曾宪梓星。曾宪梓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但是曾宪梓并不满足,

  曾宪梓,1934年出生于广东梅县,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靠奖学金以优异成绩读完大学。1968年,移居香港后,与夫人黄丽群女士一道,靠一把剪刀,艰苦创业,创立了享誉世界的“金利来”名牌,享有“领带大王”之美誉。

  1.曾宪梓的成才成功史

  1934年,曾宪梓出生在广东省梅县的一个贫农家庭

  连年的战乱加上灾荒,使曾家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为了维持全家人的生活,他的父亲不得不背井离乡,远走南洋,最后定居在泰国的曼谷,做一个小商人。从中学到大学,曾宪梓都享受着助学金。他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刻苦攻读,顺利完成了学业,1961年,他从中山大学生物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工作。

  1963年,曾宪梓从广东到香港谋生,不久去泰国和家人团聚。曾宪梓的哥哥是一个家庭领带店的店主。曾宪梓最初就是从这里接触到领带生产和销售工作的。但哥哥的领带店规模太小,没有什么发展前途,对于胸怀创业大志的曾宪梓来说,也很难有用武之地。于是,曾宪梓开始寻求新的发展道路。

  从1981年开始,曾宪梓就不断利用中国最有影响的传媒,连续展开“金利来攻势”,不惜花费数以百万计的人民币,使“金利来领带,男人的世界”长期占据报纸的重要版面和电视的黄金时间。这种大张旗鼓的广告战一直持续了整整两年,崇尚时髦的男士们为了增添光彩,纷纷四处寻觅金利来领带,却始终不见它的踪影,原来曾宪梓根本就没把金利来领带投放中国内地市场。

  直到1983年,曾宪梓认为,大陆的求购者对金利来领带的渴望程度已经够高,才不慌不忙地将首批金利来领带送到了中国各大城市的大商场中。结果立刻引发了一场争购金利来领带的小风潮!1985年,曾宪梓担任了亚洲领带协会的主席。1990年,金利来领带仅在中国内地的营业额就达4亿多人民币。曾宪梓把金利来领带推向“世界之最”,金利来领带也把他推上了亚洲领带业的顶峰。

  曾宪梓靠一把剪刀和聪慧的头脑起家,以客家人具有的“敢为天下先”之创业精神,为民族工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从离开祖国的那天起,就暗暗发誓,一旦事业有成,就要终身报效祖国的培育之恩。改革开放以来,曾宪梓捐助家乡、祖国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公益事业,捐款已逾数亿元。根据曾宪梓对社会所作的卓著贡献,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协会审议,紫金山天文台将发现的3388颗星命名为曾宪梓星。

  从19841219日,中英签署《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到1997年香港回归,中间13年的过渡时期,国务院一直聘请曾宪梓为港事顾问,同时作为基本法咨询委员会成员,他主动团结香港各界人士,为香港顺利回归做了大量工作。

  作为一个中国人,曾宪梓有一颗可贵的中国心。早在1992年,曾宪梓就曾捐资1亿港元设立了“曾宪梓教育基金会”;2003年又捐资1亿港元设立“曾宪梓航天科技发展基金”。改革开放以来,曾宪梓捐助祖国、家乡的航天、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公益事业,捐款高达63亿港元。

  2008年,曾宪梓以74岁高龄坐着轮椅当北京2008年奥运会香港区火炬接力火炬手,其儿子亦是深圳火炬接力的火炬手。

  45年来,曾宪梓一直居住在香港。在这里创业、经商、发达、从政,对这片土地的兴衰更替和政治风云,他看得清清楚楚。

  2.曾宪梓是怎样创业成功的

  1968年,曾宪梓带着母亲、妻子和3个孩子,再次来到香港。香港永远是个竞争激烈的地方。每个人都在做发财的美梦,然而,真正能发财的人,那就简直如凤毛麟角!

  曾宪梓在商业圈子里打听信息,分析行情,从商品橱窗、电视广告以至街谈巷议中,捕捉机遇,选择着自己的突破口,最终他将自己的目标锁定在领带上。

  当时,香港的服装业很发达,香港人爱穿西装,很多人都有好几套西装。在香港有句俏皮话:“着西装,捡烟头。”意思是捡烟头的流浪汉都穿西装,可见西装之流行。经营过领带的曾宪梓发现了一个商机:西装那么普遍,但是作为西装最重要的配件——领带却没有多少像样的,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市场!

  经过调查,曾宪梓发现,当时香港的领带大多从外国进口,本地的领带业还很落后。他盘算,假如香港人每人有一套西装,配一条领带,那么领带的销量也是非常可观的了!

  当时曾宪梓手中只有6000港币的本钱,但他还是决定咬紧牙关,创立自己的事业。他曾在哥哥的小领带店里,看到过领带生产的大致情形,现在便着手进行筹备。没有厂房,他将租来的住房一隔为二,前面做店铺,后面做居室。没有工具,他买回了一架蝴蝶牌缝纫机。没有工人,他自己动手。曾宪梓的“一人工厂”就这样诞生了。他为自己定下每天生产、销售5打(每打12条)领带的目标,因为只有这样,他得到的利润才够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然而,命运对曾宪梓没有一点同情心。曾宪梓日夜操劳,自己购材料,自己设计,自己剪裁,自己缝制,自己熨烫和包装,几乎投入了自己仅有的6000港元,生产出了第一批领带;自己抱着到各家商店去推销,没想到人们像约好了似的,对曾宪梓生产的领带,不要说买,连看都不愿看一看。曾宪梓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他察觉自己从主观想象出发,认为生产档次较低的廉价领带,会比较容易进入市场,事实证明他想错了!廉价产品所换来的不是利润,而是别人的歧视与羞辱。细想起来,这也不奇怪,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最受欢迎的当然是名牌。

  创造名牌,是曾宪梓立下的雄心壮志,他一步步扎扎实实往前走,经过几年实践,积累了许多制作领带的经验。但他并不满足,他花大价钱从商店里买回各种外国名牌领带一一拆开,琢磨用料、裁剪造型、花色等等,他还作了大量市场调查,了解领带的品种、款式、花色的新趋向,研究不同年龄男士所戴领带的不同风度,从而使他制作的领带赶上新潮流。

  有一次,他把自己精心制作的一批高级领带和那些高价购进的外国名牌领带一起交给一位专门经营领带的老板,请他分辨哪些是名牌产品哪些是他亲自制作的,而具有经验的老板竟分辨不出。这位老板信服这一高质量的领带,当即表示愿意以较高的售价销售。

  一开始,曾宪梓给自己的领带的名字叫“金狮”,“金狮”在香港站稳了脚跟。但是曾宪梓并不满足,总认为“金狮”产品的销售量在香港还不够大。他不断征求商店和顾客的意见改进产品质量。同时,他还注意到一个现象,就是有的顾客把“金狮”领带拿在手里左看右看,似乎无可挑剔,可是最后还是丢下来没有买。后来,他在从一个朋友口里得知,在粤语发言中,“狮”与“蚀”很相近,“金狮”很容易被听成“金蚀”,也就是赔本的意思。这样不吉利的名字,自然不会被人看好。

  曾宪梓在了解到这一点儿后,毅然决定,放弃“金狮”这个容易被人误解的名牌,另选商标。他想到,香港人多半熟悉英语,“金狮”的英文拼写为goldlion,而后半部分的lion读音很像粤语的“利来”两字。“金利来”,金也来利也来,这个商标不但符合人们的发财思想,而且上口好记,于是他决定改用“金利来”作为新的商标。他又想到,中国人很少用毛笔写英文,如果用毛笔写下goldlion,字型就显得很特别,于是他就在白纸上用毛笔写下这个英文词,又用一枚钱币画了个圆,用三角尺画上个角,一个优美的商标构图就形成了。曾宪梓得意地说,这个商标构图完全是他自己设计的,没有花一分钱。

  后来,金利来商标先后在香港及新加坡注册成立。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金利来销售的产品由单一领带迅速扩展至优质时尚的皮具及男士配饰,并开始将业务拓展至中国及东南亚等地。19926月,金利来集团有限公司在香港注册成立,同年9月正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金利来生产、经营和特许经营的产品包括衬衫、T恤、西装、裤、机恤、毛衣、领带、皮包、皮箱、小皮件、皮带、五金饰物、内裤、袜子、皮鞋、珠宝等。

  金利来对质量和品味一丝不苟的追求,奠定了金利来多年来在国际服装界的地位,走在了潮流的前端。

  3.曾宪梓的经商之道

  曾宪梓的发家秘诀之一就是采用了灵活多变的销售手段。

  曾宪梓刚进人领带市场时,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似乎人人都在想方设法、竭尽全力地争取客户、争取市场。一些外国的名牌产品纷纷采取了降价处理剩余货品、大打折扣的方法出售货品,希望以此扩大产品的销路。

  不仅如此,这些名牌产品甚至采取了更为保守的经销方法,那就是在世道不景气的时候,将所有库存的领带减价出售套取现金,减少人货的数量,或者不再购入新花色、新款式的领带,造成领带品种严重短缺不全的状况。

  但曾宪梓却完全不是这样,他另辟新径,采取了反其道而行之的做法,不仅没有减少入货、降价处理自己的货品,反而在货品的售价维持不变。

  接着,曾宪梓又马上派人到欧洲市场选购花色款式更新、品种更齐全的货品投放市场,尽可能照顾到不同年龄、不同消费阶层、不同性格人士的喜好。而且在生产的时候,采取花款多、数量少的政策,即使顾客有更多挑选的机会,同时又使金利来所有的专柜呈现出与众不同、特别是与那些外国名牌领带决然不同的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由于金利来领带的花样和款式比外国名牌领带新颖而且又品目繁多,所以金利来的货品一上市之后,便马上销售一空。

  20世纪70年代中期,香港社会又开始风靡牛仔裤制品,西装领带生意一落千丈,曾宪梓和金利来再次面临严峻的考验。

  曾宪梓仍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市面不好,并不表示人们就永远不用领带。他始终认为除非世界上再没有人愿意穿西装,否则,金利来领带的生意仍然大有可为。

  面对市场的严重萎缩,曾宪梓宁可自己少赚一些,也要确保金利来产品在香港的名牌地位。

  他仍旧采取他的与众不同的一贯作风,一方面,不间断的广告宣传,除了电视、电台等宣传媒体之外,一些报纸、杂志、路牌、球场等等都是他利用的广告媒体。

  另一方面,他增加花款、增设除了领带之外的男装服饰和意大利真皮皮带等品种,以多种形式占领市场,引导人们的消费兴趣。

  曾宪梓终于再次顺利地渡过难关,而且,金利来的货品销量越来越大,名声也越来越响。

  曾宪梓以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商业手段,充分利用每况愈下的经济环境,一次又一次地化腐朽为神奇、一次又一次地化危机为他和他的金利来走向成功的转机。

  曾宪梓是这样解释他当时采取那种比较冒险决策的原因的:“市场是淡了,如果一百个人中只有五十个人买东西了,并且这五十个人是一定要买东西的。问题在于剩下的这五十个人买谁的东西,假如这五十个人中大多数买的是我的牌子的产品,那么买其他牌子的人就相对减少,这就是占领市场打败竞争者的最好的机会。所以我会想方设法,全力出击,一方面增设品种,一方面扩大广告宣传,争取剩余的顾客,令其他的牌子无法立足,于是在销售市场上就可以顺利地淘汰竞争对手。所以我认为,市场淡并不一定是坏事,在我看来,它极有可能变成一件大好事。”

  曾宪梓的这一新颖的销售手法,令金利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香港经济复苏、市场淡风吹过的时候,曾宪梓已经赚得盘满钵满了,而那些数十年来在香港不可一世的外国名牌产品,不仅仅是被淘汰出香港市场而已,从此销声匿迹。

  依靠灵活的营销手段,曾宪梓的金利来不仅在低潮的境况中仍然发展壮大,而且还在香港名牌中独领风骚,成功地处于雄霸香港市场的地位。

  曾宪梓经商成功除了具有灵活的销售手段外,还因为他讲礼貌,对人真诚,广交善缘。这也为他的事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他在发迹前,曾有一次背着领带到一家外国商人的服装店推销,服装店老板打量了一下他的寒酸相,他还操着一口浓重的客家话,就毫不客气地让曾宪梓马上离开店铺,曾宪梓碰了一鼻子的灰,只好怏怏不快地离开。

  曾宪梓回家后,认真反思了一夜。第二天早上,他身着笔挺的衣服,又来到了那家服装店,恭恭敬敬地对老板说:“昨天冒犯了你,很对不起,今天能不能赏光吃早茶?”服装店老板看了看这位衣着讲究、说话礼貌的年轻人,顿生好感,欣然答应,老板问曾宪梓:“领带呢?”曾宪梓真诚地说:“今天是专门来登门道歉的,不谈生意。”那位老板终于被他的真诚和谦恭感动了,敌对情绪顿时烟消云散,敬佩之心油然而生。老板诚恳地说:“明天把你的领带拿来,我给你推销。”从此以后,这家服装店的老板和曾宪梓竟然成了好朋友。两人真诚合作,促进了金利来事业的发展。

  4.曾宪梓的成功经营理念

  曾宪梓在艰创业中形成的商业经营管理理论:一是独立人格的立世之本,二是“志当存高远”的人生视界,三是“创名牌”的商业战略,四是“以人为本”的人才管理机制,五是“正合奇胜”的经营方式,六是“见利思义”的人生坐标,这正是是儒商曾宪梓的特色。

  曾宪梓坚信,只有自己劳动创造的才是自己的,嗟来之食,不可接受。对父亲的遗产问题的处理,他是从这一信念出发的;对于叔父的施舍,他也采取同样的态度。他在泰国时生活陷入困境,只好替叔父打工做领带来维持生活。他做了60打领带,叔父给他相当于一万元港币的工钱。曾宪梓数到900元,将钱收下,并将多余的9100元退还给叔父,说:“这是你的,这900元才是我的,其余的钱我不能要。”曾宪梓可以忍受贫困,但不能忍受人格的贬值。

  曾宪梓深深懂得:你要有独立人格,你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得学会做人。而做人处世的基本点就是“诚实”二字。曾宪梓认为,诚实是金,是人生的最闪光的东西;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实”二字,也就失去了自己,失去了人格、人性。

  诚实是曾宪梓的生活信条。无论是贫穷困苦的时刻,或是成为亿万富翁之时,曾宪梓都未曾忘记诚实两字。他认为,牢记诚实两字,就会在贫穷时不使人夺志谄媚,在富贵时也不使人骄横跋扈;诚实能使人奋起,使人警醒,使人对事业有所追求和有所作为;诚实是人格光辉的体现。

  曾宪梓是客家人,虽然客家的传统文化存在着重文轻商的思想,但一旦“学而优则仕”的大门被堵塞时,客家人就会发扬独立自强、白手起家的精神,毅然走从商之路,以证明自己的社会价值。

  相比于其他商人,客家商人除具有“艰苦奋斗、勤劳俭朴、勇于开拓、白手创业”的客家精神外,还深受“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思想影响及做人要忠厚老实的祖宗教诲,在商业活动中坚持诚实守信、义利并重的从商原则,不唯利是图、不见利忘义,乐善好施,所以在东南亚普遍得到认可,客家商人的队伍迅速壮大。在现代,领带大王曾宪梓就是公认的客家儒商杰出人物,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新一代的客家儒商在海内外异军突起。他在取得成功之时,热心桑梓,不忘捐资回报祖国、回报社会。

  可以说,在客家文化的熏陶下,曾宪梓真正地做到了以儒经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