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为青春骄傲

为青春骄傲

时间:2022-0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提起土建学,能引以为豪的还有我们的系主任吴华庆,沈参璜教授等。我们就是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中度过了六年难忘的大学生活。到现在我仍然认为,没有实践就没有理论的升华。可悲的是,我们正在努力学习知识,正值青春年华之际,遭遇十年浩劫。在几十年中我参加了诸多国家和北京市的重点工程管理工作。为中国新的时代再贡献一分力量!1986年调到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工作,后被任命为工程管理室主任。

6461班 余叙耕

五十年前,我步入了北京工业大学——这所为首都培养建设人才的摇篮。

开学后的一堂数学课前,教室的讲台旁边坐着一位身着中式对襟上衣的老者,同学们都很奇怪,以为是学校的工友,他怎么坐在这儿?上课铃响,老人缓缓地站起来,任课老师介绍,这就是我们学校的校长,朱兆雪教授。大家的眼睛都亮了,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建筑学专家、比利时的驸马、数学竞赛的冠军。我们心中的偶像,这一幕至今还留在我的脑海中。

提起土建学,能引以为豪的还有我们的系主任吴华庆(留美建筑学专家),沈参璜教授(力学专家)等。我们就是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中度过了六年难忘的大学生活。他们的精神气质、人格魅力一直影响着我们这一代人,直到今天。我要感恩,感谢前辈用心、用血汗培育我们,他们立德树人的理念扎根于我们的脑海和心灵深处,并传承给我们的下一代。

回忆起在北工大的岁月,可喜,可悲,可叹,可赞。

可喜的是我们遇到了这么多的良师益友,对我们的教学方针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扎根于实际。我们这一届学生得益于半工半读的学制,从入学之初的认识实习,到之后的工厂实习、施工锻炼,六厂二校的教育实践活动给我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影响了我们一生。到现在我仍然认为,没有实践就没有理论的升华。

1966年3月邢台发生了强烈地震,第二天由北工大、凊华大学的师生组成的抗震救灾的大军就奔赴了灾区。眼望着大片的倒塌的房屋,我们都震惊了,到处都是受伤的人们。大家立刻投入到救人的行动中,说实在的当时不知哪来的这么大的力气,见到房柁底下压着的人,双手一叫劲就把房柁抬了起来,救出受伤的人。我们用双手挖瓦砾(怕用工具挖伤人),手磨破了,淌着血,我们都不知道。在这场战斗中我们和解放军战士、中国建筑科学院的专家共同奋斗,为救人争取了宝贵时间。吴华庆主任和我们同住一个席棚搭的窝铺,睡在茅草铺的地下,男女生都住在一个窝铺中。一个多月,我们没洗过澡,身上长满了虱子,喝的是用明矾沉淀后的污水。灾区没有厕所,为了女同学方便,我们面朝外围成一圈。这是一场灵魂的洗礼。我们除去救人,还帮乡亲们生产自救,帮他们平地、拉犁、播种……也是在这次救灾中,我学会了给老乡理发。抗震救灾使我们净化了灵魂,也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同样对建筑专业有了深刻的认识,我们根据地震对房屋破坏的特点,提出了房屋抗震设防的方案。

在半工半读教学活动中,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学校与施工单位协商,为每个同学都选配了一位德才兼备的工人师傅,结成一带一,并签立师徒合同。我的师傅是周龙兴,一位党员,一个优秀的技术能手。他教我做人,教我学艺。他是一位抹灰工,把所有的抹灰工艺都传授给了我,至今我都记忆在心。在半工半读教学活动中,沈参璜教授、黄泽昆班主任、关美梅老师始终跟我们在一起,边带学生边授课。这些教育实践活动拉近了我们和工人师傅的距离,提高了对专业的认知,更为毕业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几十年来我始终未脱离生产一线,受益匪浅。

有喜就有悲。可悲的是,我们正在努力学习知识,正值青春年华之际,遭遇十年浩劫。在错误的理论指导下,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被狂热和偏执冲昏了理性和清醒的头脑,而我们敬爱的老师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以至失去了生命,这是一生的遗恨和惋惜。

但更令人可叹的是,至今仍有一些人的记忆似乎还停留在那个年代,谈论起来还兴致不减。我们这一代人已年近古稀,应把过去的遗憾告诉后辈,把当年宝贵的精神财富继续传承,在今天这个中国伟大复兴的年代尽力发挥余热,和年轻人一起携手并肩!

而可赞的是,我们6461班这个集体,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仍然坚持复课闹革命,我们参加了五建、六建公司的施工活动。如此宝贵的工作经验使我们明确了身上的重担,并且在此后几十年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了重要的骨干作用。至今仍有不少同学还活跃在建筑的一线,桑榆不晚,老当益壮。

那场浩劫也给我自己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毕业后我们志在四方扎根农村,也没能躲过一些恶劣影响。因为“文革”,我下到最基层跟班劳动,整整三年不能与父母团聚,身体和心理都遭受到巨大的考验。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正是这种环境使我有机会向老师傅学艺,从抹灰工、压工、钢筋工、木工等学起,逐渐成为了师傅眼里的宝贝。我利用大学中的数学知识学会了钢筋放样、木工下料、钻研制图和测量等技术……我可以骄傲地说,从规划、施工到设计、管理,我成了多面手,为我后来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国家开始了新的时代,我也迎来了崭新的时光,1979年我终于回到北京。

在新组建的施工单位,我上班努力工作,下班给新学员讲课。我的爱人也在建筑行业从事成人教育,我们互相帮助,编写教材,相得益彰。80年代后,我又调入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工作,接受更多的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学习总结,上升到一个又一个的新高度。在几十年中我参加了诸多国家和北京市的重点工程管理工作。例如,在北京第十一届亚运会工程指挥部工作,北京西客站工程建设总指挥部工作……由此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极其宝贵的经验。我还参加了多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如京广中心、王府饭店、长富宫、中央电视塔等。由于工作需要,市住建委组建了首建工程咨询监理公司,我任总工程师,仍然肩负重点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退休了,我热爱自己的专业,更热爱建筑行业,那里有我的老师,有我的战友,我退而未休。

奋斗了几十年,但我的心不老,精神不减,我依然关注着建设领域里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关注着国家建设领域的新政策。退休后我还参加了中日抗震合作项目,被公派到日本研修。参加教材编写、讲课。为了国家的建设,退休后我还到罗布泊参加哈罗铁路的监理工作,到海南参加重点工程的建设。到现在我依然清楚地记得当年北工大老师发出的号召:要健康地为祖国工作五十年!老骥伏枥,再接再厉。为中国新的时代再贡献一分力量!

我可以骄傲地向母校汇报:我,我们,没有辜负老师们的教导、时代和国家的期待,我为青春骄傲!

余叙耕,1946年生人。

1969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建筑系工民建专业,1970年分配到河北省正定县,后调入正定县工业局,主要从事施工管理、规划设计、施工图设计及工程建设管理工作。1979年调回北京,在北京崇文区建筑工程公司技术科参加了蒲黄榆小区等数十项工程施工管理等工作。1986年调到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工作,后被任命为工程管理室主任。1994年至2004年任北京首建工程咨询监理公司总工程师,2004年至今在北京方圆工程监理公司任总工程师。

自己多年从事技术管理外,还在行业协会参与培训及教材编写工作。目前被建设部标准院聘为抗震设计编委会编委,到全国各省市讲授工程质量管理。先后讲授:工程招投标、工程施工技术资料、工程质量管理、工程质量监督、工程预算、测量等。还多次参加全国发生的工程事故的鉴定、处理工作。本人还是国家评标专家。在各个工作岗位都获得多次表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