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李太白能屈能伸

李太白能屈能伸

时间:2022-08-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李太白能屈能伸在历代人们的心目中,李白是一位傲骨十足的文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这一类警句早已脍炙人口,成为有些人的座右铭。可以说,李白是读书人中不受束缚的典范。这便是李白的聪明处。尽管李白能屈能伸,也善周旋,终因生不逢时,在“安史之乱”后误入永王幕府,终身受累,被放逐夜郎。

李太白能屈能伸

在历代人们的心目中,李白是一位傲骨十足的文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这一类警句早已脍炙人口,成为有些人的座右铭。而且他以白衣入翰林,历抵卿相,遍干诸侯,盖世英姿,能使高力士之类权贵脱靴,使唐玄宗称赏。可以说,李白是读书人中不受束缚的典范。

其实,李白的性格是多方面的,他处事的方式也不是一味高傲。有时为了实现自己的雄心,也有放低眉目之事。这一点我们只要读一下他的《与韩荆州书》便可明白:“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见韩荆州’”,“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这些句子一副恳求的样子,读起来有些低声下气,但全文在写到自己时还是很自负的,这便是李白的矛盾性。一方面有大志,一方面身处下层,为了一展怀抱必须采用一些策略。利用唐代流行的“温卷”手段,希冀名人提携,这大约是唐代文人的一种“处事智慧”吧。

李白的处事方式有时很有些随机应变。宋王谠《唐语林》卷三,有一则写李白的事条:

某日,唐玄宗一时兴起,在宫殿内宴请诸位学士,席间玄宗问李白说:“我与天后(即武则天)在挑选人才方面相比如何啊?”李白应声回答说:“天后任人好像小孩子在市场上买瓜一样,不辨香甜与否,只管取大的,而陛下你选人则有如沙里淘金,剖石采玉,得到的都是精粹。”玄宗听了很高兴,其他大臣也很高兴,于是都大笑起来。

请看,李白回答得多么巧妙,既说了皇帝老子的好话,又不曾贬低自己,而且还抬高了出席宴会的诸位名公,真可说是不卑不亢,进退裕如。读了此文,方知他自称“日试万言,立马可待”一类的大话可能是真的。在封建社会,皇帝是至尊,回话必须谨慎小心,如一言不慎,触犯龙颜,小者断送了仕途,大者连性命也难保。与李白同时代的孟浩然就遇到过这样的事。

据《唐摭言》卷十一记载:有一次孟浩然被王维邀至内署,恰遇唐玄宗,玄宗久闻孟浩然诗名,就向他索诗,孟就将《岁暮归南山》读给玄宗听。当他读到“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时,玄宗很不高兴,他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弃卿,奈何诬我?”就为这区区一联,孟浩然被放还,终身未仕,白白断了“终南捷径”。如果当时孟浩然稍微机敏一些,不要念这首诗,情况也许要好一些。

比李白、孟浩然晚的大书法家柳公权也遇到过同样的事。唐穆宗时,柳公权以“书记”(掌管文书工作)身份入朝奏事。穆宗对他说:“我曾在佛庙里看见过你的字,早就想召见你了。”就任命柳公权为右拾遗侍书学士,专门负责书法工作。有一次穆宗向柳公权请教用笔方法,柳公权回答说:“心正则笔正。”皇帝听出了弦外之音,明白了柳公权是在“笔谏”。虽然当场没有发作,但柳公权这样一个有才华且出身名门的文人,“自祖父郎中芳以来,奕世文学居清列,久在名场淹屈,及擢第首冠诸生”(《唐语林》卷四)终老只做到“太子少师”,管管书法,辅导一下太子读书,恐怕与此事不无关系。

唐代到穆宗朝已进入晚期,其时党争不断,穆宗是驯服在宦官手下的傀儡,只知服长生药。对这种人去“讽谏”,无异于对牛弹琴;不唯如此,这类皇帝另一根神经倒很敏感,在大庭广众之下,受一个小官的嘲讽,他岂能善罢甘休?

由此看来,李白能得玄宗青睐还是有一点道理的,如果他从不肯“摧眉折腰”的话,恐怕也不会有《清平调三首》了。宋代洪迈《容斋随笔·四笔》卷三有一篇《李太白怖州佐》,讲的是李白曾经写过一篇《上安州裴长史书》,在此书里李白叙述自己的生平,谈到过两件事。一件是:他曾与蜀中友人吴指南同游于楚,后来这位朋友死在洞庭湖边,李白“礻覃服恸哭,炎月伏尸,猛虎临前,坚守不动”,最后将朋友葬在湖边后才离开。另一件事是:他曾与逸人东岩子隐于岷山,“巢居数年,不迹城市。养奇禽千计,呼皆就掌取食,了无惊猜。”这都是李白自己讲的,说明他看重朋友情义,很想远离尘嚣,真正实施文人们推崇的“隐逸”和“高蹈”。但在同一封信中他却向这位裴长史申诉自己被人诬陷的实情,语言委婉恳切几近苦求:“愿君侯惠以大遇,洞开心颜,终乎前恩,再辱英眄,必能使精诚动天,长虹贯日。若赫然作威,加以大怒,即膝行而前,再拜而去耳。”——从这几句看,李白又很害怕这位裴大人,因裴大人似对李白握有生杀大权,所以李白不惜曲笔陈情。《容斋随笔》在分析原因时很体谅李白,说他这样做乃出于不得已,“盖时有屈伸,正自不得不尔,大贤不偶,神龙困于蝼蚁,可胜叹哉。”李白是聪明人,心怀大志,有时也难免有困踬的时候,甚至还要受小人之气。倘如以匹夫之勇“拔剑而起,挺身而斗”,则不啻是以卵击石,此不足为勇也,不如尺蠖之屈以求伸也,因为他还有远大的理想要去实现,不必为暂时的屈辱而去拚命。

这便是李白的聪明处。

尽管李白能屈能伸,也善周旋,终因生不逢时,在“安史之乱”后误入永王幕府,终身受累,被放逐夜郎。真是“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不曾开”。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纵有独立的人格,却没有独立的地位,一生荣辱要视靠山而定,因此悲剧终是难免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