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自我情绪调节

自我情绪调节

时间:2022-07-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自我情绪调节1960年,著名心理学家瓦尔特米歇尔进行了一次试验,对象是幼儿园的一群儿童,试验一直进行到这些孩子完成中学学业。发明糖果试验的米歇尔同时发明了一个冗长的名词:“目标导向的自发式延迟满足”,这或许可代表自我调节情绪的根本意义,亦即克制冲动以达成某种目标,所谓的目标可能是建立事业、解决一个数学难题或成为有名的运动选手。

自我情绪调节

1960年,著名心理学家瓦尔特•米歇尔进行了一次试验,对象是幼儿园的一群儿童,试验一直进行到这些孩子完成中学学业。试验是这样进行的,假如你是一个4岁的孩子,一个大哥要外出办事,如果你耐心等待他回来,就可以得到两块糖果。如果你不愿意等,便只能拿一块,但立刻可以拿到。这的确是个足以试验孩子灵魂的难题,象征冲动与自制、本我与自我、欲望与克制力、追求满足与延迟满足的永恒难题。这个试验很能看出孩子的性格特征,甚至可以由此略窥孩子未来的人生走向。

有些孩子一直耐心等待大哥办事归来,在等待的十几分钟过程中,这些孩子想方设法让自己等下去,或闭上眼睛不去看诱人的糖果,或将头埋入手臂中,或自言自语,或跳舞唱歌,或玩弄自己的手脚,甚至努力让自己睡着。最后这些勇敢的孩子终于得到了两块糖果。相反,有些小孩则比较冲动,大哥刚一走开便马上拿走糖果。十几年后这些孩子成为青少年,这个试验的预言能力才逐渐明朗。两种反应的孩子在情绪与社会方面的差异非常大。4岁时就能抵抗诱惑的孩子到青少年时期显得社会适应能力较佳,较具自信,人际关系较好,也较能面对挫折;在压力下不会崩溃、退却、紧张或乱了方寸,能积极迎接挑战,面对困难也不轻易放弃,在追求目标时也和小时候一样能压抑立即得到满足的冲动。沉不住气的孩子则约有三分之一缺少这类特质,反倒表现出较消极的共同特征,如让人觉得怯于与人接触,顽固而优柔寡断,易因挫折而丧志,认为自己是坏孩子或无用,遇到压力容易退缩或惊慌失措,容易怀疑别人及感到不满足,易嫉妒或羡慕别人,因易怒而常会与人争斗,而且和小时候一样不易压抑立即得到满足的冲动。

发明糖果试验的米歇尔同时发明了一个冗长的名词:“目标导向的自发式延迟满足”,这或许可代表自我调节情绪的根本意义,亦即克制冲动以达成某种目标,所谓的目标可能是建立事业、解决一个数学难题或成为有名的运动选手。他的研究成果说明了情商是一种基本生存能力,决定一个人其他心智能力的表现。

你希望有更多的乐趣、更多的贡献、更多的享受、更多的财富、跟邻居相处得更好、更健康、家庭更幸福吗?只要有正确的情绪,这些事情都能做到。

世界上没有一所学校,可教你如何比平常人更好,除非你具有正确的情绪。当你负起一项责任时,情绪是决定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简言之,你的情绪比你的适应性或才能更重要。

纵然有“压倒性的事实可以说明正确的情绪之重要,但从幼儿园到研究所整个教育体系,几乎都疏忽了或未察觉到这个重要的因素”。90%的教育是在于获得事实与数字,仅有10%集中于“感觉”与情绪,而这10%还有点估计过高,因为大部分集中在运动及相关的活动上。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成功、成就、升迁等等原因的85%是因为我们的正确情绪,而仅有15%是由于我们的专门技术(事实)。简单地说,这意味着我们花费90%的教育时间与金钱,来学习15%的成功机会;而仅花10%的时间与金钱来学习15%的成功机会。

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说,这一划时代的重大的发现,是我们可以从控制情绪来改变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