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生态经济贡献神农架逾半

生态经济贡献神农架逾半

时间:2022-07-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湖北省神农架林区财政局 饶公言 余海远初秋的神农架,群山竞秀、满目葱茏。1982年,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经省政府批准成立。处在十字路口的神农架是束手无策、坐以待毙,还是另辟蹊径、谋求突破,林区党委、政府毅然选择了后者。“绿色中国”第四届神农架论坛、首届中国名山论坛先后举办,《神农架绿色责任蓝皮书》率先发布。

湖北省神农架林区财政局 饶公言 余海远

初秋的神农架,群山竞秀、满目葱茏。这里,曾经是华中地区最大的木材基地,为新中国每年提供10万立方米以上的优质木材。如今,这里每年释放氧气300多万吨,吸收大气中的灰尘100多万吨,蓄水30余亿立方米,成为整个华中地区的“肺”和“肾”。神秘、神奇的神农架,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迎着科学发展的朝阳,正在生态文明建设大道上阔步前行。

“对神农架价值的逐步发现,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从《神农架区情》可以看出,神农架发展历程被总结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发现神农架具有开发价值、特别是木材价值;第二阶段,发现神农架具有保护价值、特别是生态价值;第三阶段,发现神农架从单一保护向全面发展的价值、特别是过渡价值;第四阶段,发现神农架具有和谐发展价值、特别是科学发展价值。

作为全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神农架建区的初衷是利用其丰富的木材资源。然而,森林的迅速衰退拉响了警报。1982年,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经省政府批准成立。1986年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9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批示:“神农架生态价值十分重要,应纳入天保工程。”2000年3月,神农架天然林全面停伐。2003年,“保护第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建设方针确立。

一、保护神农架,践行绿色责任

在一个生态资源富集但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求解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其艰辛可想而知。处在十字路口的神农架是束手无策、坐以待毙,还是另辟蹊径、谋求突破,林区党委、政府毅然选择了后者。在“保护第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建设方针的指导下,及时转变思路,主动践行绿色责任,做出了实施战略性结构调整、构建生态经济体系的重大决策,决心举生态旗、走开放路、唱旅游戏、发绿色财,把神农架建设成生态优美、自然和谐的国家公园,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生态增量、林业增效的国家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区,城乡一体、文明富裕的全省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区和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区。

(1)全区上下牢固树立全面保护、全员保护、全程保护的理念,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把保护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在地方财力十分吃紧的状况下,就算勒紧腰带,神农架每年也会加大对保护经费的投入,为神农架的保护事业提供保障。

(2)神农架人没有关起家门来搞保护,而是积极推进保护工作国际化,提升保护的层次和水平。“绿色中国”第四届神农架论坛、首届中国名山论坛先后举办,《神农架绿色责任蓝皮书》率先发布。全球环境基金“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项目”、世界银行支持的全国首批绿色GDP核算试点顺利实施,全球永久性生物多样性示范基地、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和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先后建成,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正在积极申报

在神农架人的精心呵护下,到2010年底,林区已连续31年无重大森林火灾,森林覆盖率上升到88%,自然保护区内高达96%,活立木蓄积量年净增29.02万立方米,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丝猴数量从不足800只增至1300多只。

二、建设神农架,财政杠杆给力

财以政为本,政以财为基。财政作为庶政之母,既是政府履行职能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更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作为名副其实的“穷财政”,神农架林区如何把有限的资金花在刀刃上,花出效益来,是财政部门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

如何破解这个难题?神农架林区有自己独到的办法,打生态牌,发绿色财,走绿色生态经济之路,创造绿色财富,探索出了一条促进林区经济长足发展的道路。

财政资金是有限的,但市场则是资金的海洋。对于发展资金短缺的神农架来说,仅仅依靠财政资金‘包打天下’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必须通过机制创新,使财政资金在保基本、保稳定、促发展中,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学会在市场中找钱,才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寻得一席之地。

他们不仅敢想、敢说,更敢干。按照“积极聚财、均衡进财、科学理财、动态研财”的思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财政在稳定经济、调节分配和维持市场公平竞争等方面的宏观调控功能,对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前景看好的产业和企业给予扶持,杜绝效益差的企业挤占扶持资金。以服务为纽带,对财政行政行为进行细化规范,确保资金支付有紧急支付通道,行政审批有限时办结制度,减少支付环节,缩短拨付时间,大力提高财政服务效能,使窗口部门成为连接服务对象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加快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助力。以民生为依归,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推动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发展,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建设成果。以发展为目标,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目标制定财政政策,不偏离,不动摇,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发展充实财力。以保护为根本,按照“保护第一”的原则,发展地方经济、推进地方建设始终服从于生态保护这个大局,把生态保护放在重要地位,汲取经验教训,不引进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产业,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以创新为手段,彻底摆脱旧的思维方式,改革不适应时代要求的运转机制,推陈出新,敢为人先,改变过去单纯资金扶持老路,以创新的思路,应用综合手段推进区域发展。以法制为保障,依法制定财政政策,规范行政行为,建立健全制度,严肃财经纪律,落实为民服务职责,为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法制保证。

三、发展神农架,创造绿色财富

神农架是“富饶的贫困”,生态资源很富饶,但人民生活很贫困。只有保护好神农架,才能推动神农架社会的生态环境平衡,最终实现生活的富饶。经过神农架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已找到了自己的可持续发展途径,这就是培育和壮大旅农林产业链,促进神农架旅游裂变式发展,体现独有的生态价值,创造绿色财富。

旅农林产业链,旅游发展首当其冲。随着木鱼旅游名镇、神宜生态旅游公路、武神公路等一个个改善基础设施工程的建成,神农架机场、十宜铁路等服务旅游配套设施的积极建设与申报,神农架旅游的裂变式发展已成井喷之势,神农架绿色财富的积累已日进斗金。一罐蜂蜜,从简单过滤、粗包装出售,到科学加工、精包装上市,让蜂农收入增加倍多。围绕蜂蜜、茶叶、干果、药材、奇石、盆景等产业,在“企业+协会+农户+基地”模式下,老百姓手中的山货变成了游客行囊里的旅游商品,旅农林产业链就这样通过旅游市场连接起来。神农架,发绿色财的梦终于圆了。

实践证明,保护就是发展,绿色就是财富,只有更好地保护好神农架,提升绿色GDP,神农架的明天才会更加美丽富饶,神农架才会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丰收。2010年,神农架以旅游为龙头的生态经济产值已占到全区GDP的一半以上。2010年,神农架旅游经济总收入达到75020万元,带动农民直接从业4000余人,间接从业1万余人。2010年,在没有一分“木头钱”的情况下,神农架林区实现生产总产值123043万元,是全面禁伐前1999年的4.1倍,年均增长13.6%。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008万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是1999年的7倍,年均增长19.3%。按照现行市场价值核算,神农架的绿色GDP价值达到300亿元以上。

千嶂叠翠,奇兽出没,这是大自然赋予神农架的神奇景色。祥和人家、开心游客和日夜守护这片森林的人们,展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从资源消耗型向生态保护型转变,从资源导向型向生态优势资源与市场导向型转变,从片面追求只注重物质财富增长的传统GDP,向以资源和环境永续利用为先导的绿色GDP转变,神农架在解决保护与发展这一长期困扰我国生态良好地区的矛盾问题上,做出了有益尝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