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方法分析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方法分析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时间:2023-07-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的价格低,产品中工人工资所占的比重小,工资成本的增加不足以形成通货膨胀。根据主成分因子分析结果,货币发行过量、总需求增加是形成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的价格低,产品中工人工资所占的比重小,工资成本的增加不足以形成通货膨胀。改革开放到20世纪末,我国还没有加入世贸组织,进出口额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较小,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国内总需求的增长来带动,因此,进口商品价格的升高也难以引起我国通货膨胀的产生。根据经济学理论,从国内外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来看,产生通货膨胀的原因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财政支出增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居民消费水平提高、流通中的货币(M0)增加以及狭义货币(M1)增加等原因。下面利用这些宏观经济变量,用提取主成分因子分析方法来分析我国通货膨胀形成的主要原因。

表4.1 通货膨胀形成原因的主成分分析数据

续 表

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方法,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处理得出结果如下:

表4.2 因子描述性统计

表4.3 因子相关矩阵

表4.4 因子特征值

表4.5 主成分矩阵

由主成分因子分析结果,我们可以提取一个主成分Z1,该主成分的解释效果达到了99.533%,效果很好。其中:

Z1=0.999X1+0.996X2+0.998X3+0.999X4+0.997M1+0.996M0

因子Z1的解释效果达到99.53%,因子Z1由X1、X2、X3、X4、M1、M0这六个变量组成,M0、M1这两个变量可以用来反映货币发行量的情况,X1、X2、X3、X4这四个变量可以用来反映总需求的状况。

根据主成分因子分析结果,货币发行过量、总需求增加是形成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经济增长伴随着货币发行量的增加和总需求的增加,而货币发行过量、总需求增加是形成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那么,我国的经济增长同我国的通货膨胀有什么关系呢?对于这一问题,本章第四节将做具体的讨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