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优化农村信用社结构

优化农村信用社结构

时间:2022-07-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优化农村信用社结构的目标,就是要使农村信用社内部熵变减小、交流熵变增加、总熵变始终保持小于零。2003年以来的农村信用社改革成功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花钱买机制”改善农村信用社治理结构。通过建立全国性的农村信用社三层法人机构,降低农村信用社宏观结构熵,提高农村信用社宏观结构的运行效率。

优化农村信用社结构的目标,就是要使农村信用社内部熵变减小、交流熵变增加、总熵变始终保持小于零。

10.5.1.1 完善农村信用社的法律体系

通过立法,从法律上对农村信用社的合作原则、组织性质、成立条件、组织体系、业务范围、经营原则、服务宗旨、管理制度等予以细化的规定,把农村信用社的原则、组织、产权、治理结构、经营管理、分配等结构性问题纳入法制轨道,使农村信用社能依法经营,为其稳定运行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保证农村信用社结构的有序性。

10.5.1.2 农村信用社治理结构的完善和深化改革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在2007年12月7日的以“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的2007中国农村金融论坛上,就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进展作了专题发言,指出“2003年以来的农村信用社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任务还非常艰巨,三个高于预期,化解历史包袱,改善资产质量的难度明显高于预期;加强内部管理,转换经营机制的难度明显高于预期;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艰巨性明显高于预期”。因此,完善和深化改革农村信用社治理结构是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亟待完善的课题。

2003年以来的农村信用社改革成功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花钱买机制”改善农村信用社治理结构。在“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扶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改革总体要求下,实行“国家宏观调控、加强监管,省级政府依法管理、落实责任,信用社自我约束、自担风险”的监督管理体制,通过中央银行票据、专项借款给农村信用社,“花钱买机制”改善农村信用社治理结构,使农村信用社治理结构经历了基核机制、涨落机制和反馈机制综合作用,出现农村信用社治理结构的分叉现象,形成了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使农村信用社治理结构发生了自组织演化。因此研究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必须继续推进农村信用社治理结构的自组织演化。

推进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其核心是建立农村信用社治理结构的长效机制,关键是农村信用社治理结构的完善和深化改革。第一,继续推进农村信用社治理结构的完善。根据农村信用社治理结构是由社员(代表)大会或股东大会、理事会或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经营管理层(主任)等与治理机制综合形成的相互制衡的权责利关系的制度化表现,从静态治理结构(三会一层)和动态治理机制(制度设计)进行综合治理。其中静态治理结构包括内部治理结构如三会(社员代表大会或股东大会、理事会或董事会、监事会)一层(经营层)是否单设并相互制衡,是否设立了职工代表大会等监督机制;外部治理结构分为行业管理体制和监管体制两部分。其中行业管理体制是二层管理还是三层管理,监管体制的内容包含资本情况、资产质量、治理结构、内部管理及控制、信息透明度、履行服务“三农”职责情况、非现场监管、现场监管等;动态治理机制包括股本结构如资格股、投资股的数量及金额;自然人股东、企业股东的数量及金额;内部管理及控制内容包含制度健全、内部审计、自我评估等;激励机制包含对股东的金融服务、股金分红,对经营层、独立董事的薪酬设计等;内外部治理结构协同包含“外部人”干预、被监管方的配合。

第二,采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建立数据库和农村信用社信息管理系统。将内部治理结构、外部治理结构,动态治理机制包括股本结构、内部管理及控制、激励机制,以及内外部治理结构协同信息纳入管理信息系统规划中,建立功能/数据(U/C)矩阵,对农村信用社治理结构、治理结构机制进行流程分析,建立业务流程图、数据字典、数据流程图,设计农村信用社治理结构的功能模块,建立数据库和农村信用社信息管理系统,以便于对农村信用社治理结构进行管理和改进。

第三,加强对农村信用社治理结构的监管。监管变量包含农村信用社资本情况,细分为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资本金补充机制,包括增资扩股与自我补充两个渠道;资产质量细分为贷款风险五级分类质量和真实性、防范大客户贷款与集团贷款风险、总资产净回报率、股本净回报率、不良资产比率等。

第四,采取问卷调查、典型调查、访谈法、分析上报报表、实地考察以及对农村信用社抽样等方法观测和收集数据,如社员代表大会每年召开的次数,发挥作用的程度;职工代表大会每年召开的次数,发挥作用的程度;理事长(董事长)、主任的产生方式:上级联社任命、社员选举、上级联社提名—社员选举、上级联社提名—理事会聘任等;上级联社对农村信用社是否存在经营干预、干预程度大小;地方政府对农村信用社是否存在行政干预、干预程度大小;管理层对社员(股东)和监管部门的信息披露是否充分,对经营管理人员和职工的激励—约束机制是否有效等,以确定农村信用社治理结构有效性即治理结构满足要求的程度。

10.5.1.3 推进三层法人的农村信用社宏观结构

建立全国性的农村信用社管理机构——农村信用总社。在结构上实行三层法人机构,每一层的法人彼此都是独立的。三层法人机构的关系是自下而上以产权为纽带,采取层层参股的办法,实行行业自律管理,消除浓厚的行政管理色彩。第三层结构农村信用总社的主要职能是经济合作、管理、协调和指导。通过建立全国性的农村信用社三层法人机构,降低农村信用社宏观结构熵,提高农村信用社宏观结构的运行效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