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宁波港口全球第一大港

宁波港口全球第一大港

时间:2022-07-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截至去年底,市属国有企业共参与重大建设项目32个,总投资额2107.49亿元,占全市重点项目总投资额的61%。众多超大型集装箱船舶陆续交付使用,全球各航区运力面临“大洗牌”,宁波港集团充分发挥集装箱作业优势,积极吸引航线“落户”。目前,宁波港口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的600多个港口通航,月平均航班超过900班。作为承建单位,宁波交投首次尝试推行“三合一”建设管理模式。

朱 宇 包凌雁

他们有过光荣历史、承载太多责任,凝聚几代人几十年的心血和汗水,托起宁波从贫穷走向繁荣富强的梦想;

他们又饱经风霜,历经数载风雨,在改革中不断凤凰涅槃,成为宁波改革开放的“先锋”;

他们是19家市属国有企业,如今他们又是各领域各行业的领跑者,是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在保障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中举足轻重。

他们的信念朴实而庄严:宁波战略需要什么、经济发展需要什么、百姓生活需要什么,国有企业就应该干什么!

在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一线,在重要民生工程一线,在转型升级一线,在“走出去”一线,他们是责无旁贷的“排头兵”。

截至去年底,市属国有企业共参与重大建设项目32个,总投资额2107.49亿元,占全市重点项目总投资额的61%。

国际强港篇 世界大港新跨越

6月16日,在国家领导人王岐山的见证下,宁波港集团总裁李令红与丹麦马士基码头公司总裁签署协议——共同管理和经营梅山一期集装箱码头3号、4号、5号泊位。

马士基集团目前正打造全球最大的18000标准箱超大型集装箱船舶,需要有实力的港口才能靠泊。放眼全球,马士基最终将“橄榄枝”伸向了宁波港。

“这是宁波港从世界大港迈向国际强港的尝试,这一步走得并不顺利。”高兴之余,李令红依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21世纪初,宁波港已跻身世界大港,但大港虽“大”,却难称“强”。2008年,温家宝总理视察时曾语重心长地寄语:百年港口不落后。2010年,市委提出“六个加快”发展战略,首当其冲就是“加快打造国际强港”。

何谓国际强港?简而言之,就是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国际港口。

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港口群雄争锋时代,仅有量的突破和优势是不够的,吞吐量很大,不一定能长远持续发展,惟有强港才能拥有永续发展的竞争力。

打造国际强港,就必须从港口做大吞吐量延伸到高效益、高效率,提高“附加值”,提高“含金量”,改变传统的港口货物大进大出“酒肉穿肠过”的尴尬境地。提高“大港”效率,打造国际“强港”,必须从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宁波港大力发展智慧港口,推进港口物流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和信息化。

集装箱持续快速发展,从2006年的706万标准箱增加至2011年1451万标准箱,年均增幅高达15.5%,在世界30大集装箱港口中名列前茅。

以竺士杰为代表的新一代桥吊工人扛起“创新”大旗奋发图强,集装箱作业效率和服务质量领先全球。现在,他们依然保持着每小时223.7自然箱的桥吊单机效率世界纪录。

众多超大型集装箱船舶陆续交付使用,全球各航区运力面临“大洗牌”,宁波港集团充分发挥集装箱作业优势,积极吸引航线“落户”。目前,宁波港口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的600多个港口通航,月平均航班超过900班。

近几年,欧美等主要贸易区的经济情况不容乐观,对沿海各大港口外贸出口箱量增长造成较大影响。对此,宁波港集团积极应对,抓住国家继续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加强与内贸干线船公司的战略合作,形成与南北沿海、长江沿岸港口的呼应和对接,努力开拓内贸集装箱市场。

有了渠道,没有货源,港口未必能生存下去。“前有标兵,后有追兵”,港口之间的竞争呈现白热化程度,拓市场、赢货源成为国际强港的重要指标。

水水中转、铁水联运、双重运输、甩挂运输……宁波港针对不同货种、不同客户采取差异化营销策略,不断推出个性化物流方案。广大业务员冲在第一线,走南闯北每吨必争。没有条件创造条件,绝不轻易放弃一个客户。李令红曾经概括,“在集装箱运输发展过程中,我们的团队发扬的是四个‘千万’精神,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近年来,随着港口物流业的发展,穿行在北仑城区道路上的集卡车越来越多。这不仅挤占了城区宝贵的道路空间,还对道路产生了很大的破坏作用,过往的集卡车也给沿途居民带来了噪声污染。从某种角度来说,完善的集疏运交通网络是港口发展必不可少的硬件设施,更是衡量一个港口能够提供给客户优质服务的重要指标。

2008年,东接穿山四期码头,西连小港好思房,全长34公里穿山疏港高速公路开工建设。作为承建单位,宁波交投首次尝试推行“三合一”建设管理模式。宁波交投负责项目建设资金的筹措,并且在项目建设后期,从项目后期营运、养护的角度提早介入建设环节。宁波穿山疏港高速公路建成后,不仅直接服务于位于穿山港区的四、五期码头,还将使北仑港的疏港交通更便捷。

倚海而立、因港繁荣,宁波开投紧紧抓住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扩大临港大工业项目投资建设,服务海洋制造业发展升级。参与建设钢铁、石化、大乙烯等大项目,先后投产北电三期、大唐乌沙山等大型燃煤发电项目。宁波LNG、镇海动力中心等清洁型天然气能源电力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天然气资源加工、储备、应用和综合配置中心。

城市提升篇 国际港城绘新图

风雅南塘,青砖小瓦马头墙;月湖盛园,庭院深深现当年;和义大道,滨江休闲沁人心……近几年,随着历史街区保护开发力度的加大,那种或市井或优雅的旧时风貌,又重现在市民眼前。

天一广场、老外滩到和义大道、鄞奉路、郁家巷,从慈城古县城到东钱湖新城……近年来,宁波城投为城市容颜的改变和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一直未曾停止过自己的努力。

在“中提升”战略规划下,宁波城投对历史街区进行保护性规划改造:在保护与还原原本建筑格局和自然景观基础上,打造出一个个集历史古迹、旅游观光、文化休闲、民俗特色于一体,展现宁波特有历史文化特色的活力商业街区。

21世纪初期,宁波遭遇前所未有的资源要素制约:缺水、缺电、缺土地、缺资金。以重化工业为主要增长动力的二产逼近极限,第三产业却只占生产总值的37.7%,一直靠工业引领经济增长的格局面临严峻挑战。

宁波的新一轮发展靠什么来引领?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重大决策,首先瞄准会展经济。

位于东部新城的宁波国际会展中心,气势恢宏、空间宽阔、功能齐全,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承担着国展中心这一会展“巨头”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任务的,是一家成立于2006年、又于2007年重组的年轻国有全资企业——宁兴集团旗下国际贸易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在短短三年中,国际贸易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汲取了国际一流的办展理念,缩短了行业发展5至10年的距离。国际服装节、消费品博览会等服务于宁波块状经济的国际性专业会展,成为宁波展览业生存和发展的明智定位

目前,宁波已形成以浙洽会、服装节为龙头,以家电、家居、旅洽会、食博会等专业展会为代表的品牌展会群。以国际会展中心为依托,我市正在进一步延伸会展功能,为国内城市提供展会服务,帮助国内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邀请国外商家集聚宁波。

在热火朝天的东部新城开发地块,与国际会展中心遥遥相望的,是未来宁波文化发展的“航母”——宁波文化广场。

宁波文化广场是我市“十一五”规划建设的大型文化综合体项目。占地22公顷,总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0亿元人民币。宁波文化广场由宁波开发投资集团旗下的文化广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履行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职责。

“我们正在扎实推进项目工程建设,扮演好大型公共文化设施投资、建设主体身份的同时,更站在运营者的角度,积极探索项目经营管理新模式。”文化广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戴志勇介绍说,文化广场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的一体化管理上,实现了投资人与运营商双重身份的统筹。“这既打破过去大型公共文化设施政府全额拨款建设的模式,又摒弃了传统的建设指挥部定位。”

民生服务篇 民生优先迈大步

随着宁波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膨胀导致的民生需求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

出行难是伴随着城市化的必然产物。近年来,市公交总公司不断增加投入,优化线网布局,扩大公交线网密度,方便市民出行。

据悉,目前公交总公司所属公交线路144条,其中主线122条,支线20条,区间线2条。线路总长度达2249.61公里。宁波公交总公司每天有1600余辆公交车行驶在甬城的大街小巷,日行驶里程28万余公里,相当于绕地球7圈。

为不断改善市民乘车环境,近两年,宁波公交不断加大新型高档空调公交车的投放力度。从2009年至今,年均投放430余辆,70%以上的老旧车辆得到更新,空调车辆比例将达到96%以上,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公交行业的前列。

与市民出行需求同样困扰宁波发展的另一个问题是,市民的用水需求。

地处江南水乡,河网密布,但宁波的水资源并不丰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省、全国人均水平的59%和55%。为了缓解市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和保障供水安全,宁波原水集团有限公司实施“外引内联”工程,一方面积极通过钦寸水库建设,从境外引水,另一方面通过建设城市东西线原水联网工程,将现有及建设中的十座大中型水库原水管网互相联通。这种“扩张外部资源,挖掘内部潜力”的做法确保了水资源的利用总量。

有了优质的水源,还必须拥有安全的供水系统。近几年,宁波自来水总公司大力推进重大供水工程建设,相继实施了白溪水库引水工程、东钱湖水厂工程和水环境项目等省市重大供水工程,全面启动中高层住宅二次供水改造。

以往,家住灵桥小区的王先生开车从碶闸街经过,总会被拥挤的车流堵上好久,但前些天下班时,他发现街道一下子变得通畅了。一打听,原来是路东侧的新大世界市场开始“撤出”市中心了,前来交易的运输车辆大为减少。

水产品作为宁波市民餐桌上的保留菜,需求一直旺盛。但是水产品市场的脏、乱、腥也同样让市民们很“烦恼”。商贸集团公司自组建起,就把宁波市水产品批发市场项目推进当做首要任务来抓。

“一开始商户不理解,争议很大,工作推动很难。”商贸集团内部搁置争议共同推进,外联相关部门合力破难,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进展。2011年5月26日,工程顺利通过由市发改委牵头进行的竣工验收;8月17日金海水产品批发市场整体迁入,11月30日江东水产品批发市场顺利迁入市场,城区两大主要水产品批发市场搬迁实现无缝衔接,平稳过渡,无一户遗漏,目前生意红火,宁波市水产品批发市场正式投入使用。

产业转型篇“核心竞争”新领地

上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取向的改革逐步深入,宁波国有企业机制不活、效率低下的问题日益突出。在随后的数年中,以产权制度改革和理顺劳动关系为核心的两项制度改革势如破竹,不但为企业卸下了历史包袱,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更重要的是,新设立的企业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了全新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了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两项制度改革后,原来分属7大工业控股公司的10亿元资产全部集中到新成立的工投集团,“握指成拳”,投向战略性、引导性行业。近年来,工投集团主导了宁波和丰创意广场、宁波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重大战略性项目,为宁波工业转型升级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针对宁波制造业的创意和设计“短板”,去年工投集团建成投用了国内最大的工业设计和创意产业集聚区——和丰创意广场,推动宁波由“制造名城”向“设计名城”转型。

和丰创意广场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4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0亿元,开创了国内由政府为主导、由国有资本全资打造大规模、高水平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先河。

今年4月,首批7家企业获得了宁波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支持。成立于2011年10月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政策性基金,总规模为10亿元人民币,首期启动2.5亿元。该基金将重点投向新材料、新装备、新能源、海洋高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这是宁波创新金融体制加快产业升级的又一成果。

该基金由宁波工业投资集团公司全资设立的市创投引导基金受托管理机构,负责引导基金的日常管理与投资运作事务。“政府设立引导基金,是为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放大效应,增加创业投资资本的供给,克服单纯通过市场配置创业投资资本的市场失灵问题。”市引导基金管理委员会负责人陈克温说。

过去三十年,宁波依托港口优势,大力发展以临港工业为主体的港口经济。如今,从第二代港口向第三代港口转型的宁波港,努力补上港口服务业这一“短板”。今年8月,由宁波开投参与投资的宁波大宗商品交易所挂牌成立,该交易所力争通过5年努力,成为华东地区乃至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多商品交易中心和定价中心。

随着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出台,宁波开投又积极设立宁波海洋基金项目,为海洋产业提供金融服务。该基金是宁波第一个由政府主导的产业基金,完全按照市场化运作,以海洋及相关产业为主要投资领域,计划首期募资30亿元,基金最终规模将达到100亿元以上,将为我市海洋经济项目建设发展提供重要的资金支持。

(供稿:宁波日报报业集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