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经验比较

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经验比较

时间:2022-07-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典型国家和地区对工业化、信息化人才的争夺和培养可谓绞尽脑汁,奇招尽出。印度之所以能够成为 “全球知识中心和知识及服务跨国流动的集散地”,就是以其目前的信息化人才优势为依托的。

典型国家和地区对工业化、信息化人才的争夺和培养可谓绞尽脑汁,奇招尽出。第一,各国很重视用创新的理念改革教育、培训或培养人才的体制。从根本上说,都注意到了信息化人才的主要来源与解决途径在于教育和培训,因此都以重点和加紧调整本国的教育和培训体制为着力点,改革旧的不合时宜的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加大对信息化人才的投入力度,以期从总体上满足和适应本国的信息化进程需要。美国为了培养 “21世纪的美国人”,早已成为教育投入最大的国家,不仅对改革教育体制加大投入,而且利用资金优势大力吸引国外学者和留学生为其效劳,仅1991—1992年60万名外国留美学生中就有65%毕业后留美工作;法国很早就创立了网络教育,还千方百计发展教育多媒体产业,并资助企业设立信息化人才培训中心;日本为了培养 “世界通用的日本人”,积极推行新型教育改革方案,推广跨国办学模式和人才流动;韩国制订了 “21世纪头脑开发”计划,投资1.4兆韩元,拟在7年内为科技和新兴产业部门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使其跻身于世界十大信息强国之列;印度推行教育改革较早,通过理工学院培养了大批技能型的人才,使软件业走在了世界前面,加上他们的母语为英语,有半数以上的人在30岁以前就受到了良好的信息教育,在知识创新方面成绩优异。印度之所以能够成为 “全球知识中心和知识及服务跨国流动的集散地”,就是以其目前的信息化人才优势为依托的。第二,用重金收买人才。如西欧一电子公司企图以200万美元高薪挖走美国硅谷一位研究1024K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专家未果,又不惜用3000万美元干脆连人带企业一起买下。第三,变相网罗人才。发达国家常常以援助发展中国家为名,搞一些项目到发展中国家研究,实际上是变相争夺人才。第四,就地利用人才。如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地办厂就是这种办法。第五,高薪聘请人才。如日本实施 “借脑工程”高薪聘请了不少人才。第六,实施科技移民和绿卡政策。美国通过发放H-1B签证,每年增加外籍移民75%;德国早在2000年就批准了旨在方便外国信息技术人才赴德国工作的计划,向两万名外籍信息技术人员提供了就业优惠条件;法国宣布高薪聘请信息工程师不受其移民法的限制;奥地利计划每年吸纳8000名移民,而其中1200名为高级信息技术人才;韩国通过发放 “金卡”,允许外国高级信息化人才在韩国居留10年,已经吸引了20万名高级信息化人才。第七,用优惠政策留住本国信息化人才。美国公司为吸引本国信息化人才,通常采取加薪、升迁、红利、带薪休假以及解决配偶工作等方法,甚至对高级信息化人才实行高额配股制度[1];印度通过高薪和优厚待遇吸引印度籍信息化人才回国工作;台湾大力兴建科技园,达到了吸纳人才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