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循环经济的产生

循环经济的产生

时间:2022-07-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当时阿波罗登月计划中宇航员“物质循环的生存方式”,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了经济发展的“宇宙飞船经济”理论,并成为循环经济理论的雏形。

2.1.1 循环经济产生的社会形态背景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崇拜自然的原始文明、改造自然的农业文明和征服自然的工业文明三个阶段,并将进入第四个阶段——协调自然的生态文明(马拥军,2007)。从时间序列上看,人类历史上每一种文明形态都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形成的,每当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变革而形成新的社会生产方式,原有旧的社会文明形态就必然进化为新的文明形态。也就是说,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提高促进了文明形态的更替。与农业文明相比,工业文明极大程度地丰富了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同时将人类社会的发展推向了一个巅峰。

在工业文明阶段,随着工业革命引发的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达到了极致。然而,一系列不容忽略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表明,单纯依靠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资源来谋求人类社会发展的模式已经不能再应用于当今社会的发展。以人类征服自然为基本的价值取向,最大限度地追求经济增长和经济利益,以获取最大的利润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发展模式在为人类社会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给地球施加了无法负荷的沉重压力(郑锋,2002)。工业文明危机四起,它既不是人类最完善的终极文明,更不是人类共享的普世文明(张孝德b,2009),人类需要开创一个新的、能够与环境长期和谐共存的文明形态来支持人类社会的发展、延续自身的生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追寻与摸索之后,人类逐步发现这个新的文明形态就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潘岳,2006)。

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其主要区别体现在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上。王宁红和吴国荣(2005)、何青等(2007)认为,传统工业文明是“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排放”的单向流动的线性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并且在长时间的工业化发展后积存了大量的废弃物,如老旧汽车、废家电、废纸张等,而在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生态文明,旨在构造一个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就要求人类在社会生产中减少自然资源的使用,对废弃物进行再生利用。这就为循环经济理念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形态背景。

2.1.2 循环经济理念的提出

循环经济理念的产生,是人类反思社会发展模式的结果。该理念不是直接从具体的经济学中提取,而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不断发展完善形成的内涵丰富的新思想。与循环经济类似的思想在人类历史上一直都存在,并以其独特的形式发展着。早在19世纪末,马克思就对类似循环经济的思想与实践展开过相关的论述。他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是通过人类劳动实现的,同时,劳动也应该是人类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统一,因此,人类应当而且必须通过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式谋取发展。马克思还专门对“生产排泄物的利用”展开了论述,这也是具体的循环经济类似思想的实践。他首先指出通过利用“生产排泄物(即生产上所说的废料)”,可以实现不变资本的使用上的经济,提高利润率,实现循环经济类似思想的“经济性”,同时,防止生产排泄物的发生,也可以获得不变资本使用上的经济,即能提高生产过程中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1]。尽管马克思没有明确地使用过“循环经济”一词,但在人类社会刚进入机器大工业阶段,他就意识到人类社会长期稳定的发展应与自然保持协调。马克思关于该思想的相关论述,主要是从不变资本的经济效益和利润率提高的角度提出,而该类似思想作为一种严格的经济发展理念开始丰富并发展,则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的“宇宙飞船理论”。

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一系列技术革命引发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人口急剧增长,人类社会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而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认识不够充分,对人类自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破坏、污染毫不关心,导致开采过度、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全面普及,这一系列问题开始迅速恶化,污染事件更是频频发生。

1962年,美国生态学家雷切尔·卡尔逊在其警世巨著《寂静的春天》中描述道:“合成杀虫剂使用不到二十年,已经传遍动物界及非动物界。”“施用喷雾药剂的人,或者偶尔跟随风飘扬的药雾、跟覆盖有这种药剂的植物、跟已被抛掉的容器稍有接触的人急性地中毒。”卡尔逊将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呈现在人们的面前,生动地阐述了杀虫剂的大量使用给人和环境带来的巨大危害,给人们敲响了工业社会环境危机的警钟。该书同时也成为促使环境保护事业在美国和全世界迅速发展的导火线。环境保护思潮和运动在这一时代迅速崛起,“循环经济”理念在该时代背景下开始萌芽。

根据当时阿波罗登月计划中宇航员“物质循环的生存方式”,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了经济发展的“宇宙飞船经济”理论,并成为循环经济理论的雏形。他指出,在封闭的太空飞行环境中,延长飞船飞行寿命的有效途径就是实现飞船内资源的循环,即在充分利用资源的同时,减少废物的排放,并类比指出地球系统等同于一艘宇宙飞船,只不过地球资源系统更大,寿命更长。同样地,也只有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人类才能与地球生态环境系统长期和谐共生。虽然鲍尔丁在Earth as a Speceship一书中首先提出了地球人必须“循环其废物”的观念[2],但他并未明确提出“循环经济”这一概念。1970年4月22日,美国“保护地球环境”的大规模游行,意味着人类开始高度关注地球环境问题。1972年,罗马俱乐部[3]发表了《增长的极限》,第一次系统考察了经济增长与人口、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科学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首次正式向世界发出警告:“如果让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按照现在的趋势继续下去,这个行星上的增长的极限有朝一日将在今后一百年中发生。”这一研究报告的发表,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人类命运和未来发展模式的思考,促生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并成为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形成的直接动因。从此,生态环境作为制约经济增长的要素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同年,联合国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郑重声明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同时,也承担着维护自然的义务。1990年,英国环境经济学家大卫·皮尔斯和图奈首次使用了“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这一术语,并在其专著《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中从资源管理的角度讨论了循环经济。

可见,循环经济理念并非一开始就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是伴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才得到重视进而在全世界推广开来。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其内容覆盖了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相关的可持续发展行动方案和政策措施,宣告了文明形态的转变。此后,“永续利用、持续发展”成为新世纪全人类共同的发展战略目标。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实践的成功,使得循环经济迅速发展为一股潮流和趋势,并迅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重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