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费雪的经济理论

费雪的经济理论

时间:2022-07-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生平、著作与成就欧文·费雪,是稍晚于约·贝·克拉克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毕生虽以数学与经济研究为主,但在优生学、健康卫生学及人口统计学诸方面也很有研究。现金交易说的货币数量论费雪在经济学说史上的最大影响,是他的现金交易说的货币数量论。

生平、著作与成就

欧文·费雪(Irving Fisher,1867—1947),是稍晚于约·贝·克拉克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毕生虽以数学与经济研究为主,但在优生学、健康卫生学及人口统计学诸方面也很有研究。他除了从事教育事业,还兼营企业,因发明便于查阅的卡片索引系统而发财。他积极投身世界和平事业,以及禁酒、预防疾病、人口优生、稳定币值等活动。他的著作以论述异常透彻而著称,他力求将抽象的经济理论应用于企业经营。他在数理经济学、价值和价格理论、资本理论、货币理论以及统计学诸方面都有重大贡献。

费雪的著作有《价值和价格理论的数学研究》(1892)、《资本与收入的性质》(1906)、《货币的购买力》(1911)、《指数的制定》(1922)、《货币幻觉》(1928)、《利息理论》(1930)、《繁荣和萧条》(1932)、《通货膨胀》(1933)等。下面仅选资本理论、利息理论和货币理论作些评述。

资本与收入

费雪关于当前资本的价值与资本预期未来收入的价值之间关系的理论,是他把经济学抽象理论和企业经营管理思想联系起来的一大创造。他的《资本与收入的性质》一书,包含了会计学的理论基础,也包含了保险精算学的理论基础。

以往的经济学家已提出,资本要产生收入。费雪提出,资本产生收入,只有在实物意义上才是正确的。而在价值意义上,则正好相反,是收入的价值决定了资本的价值,即资本的价值乃是预期收入的贴现值。可见,从因果关系说,不是资本到收入,而是收入到资本,不是从现在到未来,而是从未来到现在,一句话,资本的价值决定于从该资本获得的未来收入的目前价值。他还明确指出,未来收入是流量,现今资本是存量。这些理论,为以后所有经济学家所采用,因为它清晰地阐明了资本和收入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利息理论

费雪提出,利率是现在财货与将来财货交换时的一种贴水的百分率。若今年我借给你1 000元现在财货,明年你还我1 050元未来财货,50元就是贴水,5%就是利率(50/1 000)。费雪指出,利率作为现在财货与未来财货相交换的价格,由两大因素决定:一是时间偏好(time preference),他有时又以人性不耐或无耐性(impatience)一词取代时间偏好,但由于他用这个词表示人们对现在财货评价高于未来财货,因此,他常用时间偏好一词;二是投资机会(investment opportunity)。这两大因素中,时间偏好更起核心作用。

首先,他认为,各人的时间偏好不一样,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各人彼此各异的时间偏好被借贷市场联系起来,有人偏爱现在从而借入,有人偏爱未来从而贷出,借入或贷出都是为了使自己获得更大的价值。把市场上所有借者和贷者的供求综合起来,得到了资金的总供求,利率就是在供求均衡点上被决定的。

然后,再研究投资机会如何影响利率。费雪认为,所谓投资,指为获取未来收入而牺牲目前收入,投资决定于投资的边际收益率等于利率之点。

最后,费雪还分析了风险情况下的利率决定,认为金融市场上形成不同的利率,是由于各种金融资产承担的风险不同,风险的存在倾向于提高不安全贷款的利率,降低安全贷款的利率,而贷款和债券的期限又是构成风险的重要因素,短期利率承担的风险较小,其利率水平往往较低,长短期的利率变化又是依据预期。

在利息论方面,费雪的另一个贡献是区分了真实利率和名义利率。在物价上涨时,如果名义利率要按通胀利率加以调整,以使真实利率不变,则名义利率应这样调整:i=r+pe+rpe。这里i是名义利率,r是真实利率,pe是预期通胀率。由于rpe一般数值较小,因此,名义利率也可大致用实际利率加通胀率来表示。

现金交易说的货币数量论

费雪在经济学说史上的最大影响,是他的现金交易说的货币数量论。这一理论是他在《货币的购买力》一书中提出的。它既是对传统货币数量论的总结,又构成以后货币数量论发展的一个新起点。

关于物价与货币数量关系,费雪从简单的商品交易入手,认为物价水平决定于流通的货币数量、货币流通速度及商品的交易量三因素。如果用E表示一年内用以购买商品的货币总量,M表示同期内货币流通的平均数量,则E/M为货币流通速度V,即E=MV。再假定一年内所交易的各种商品的平均价格为P1,P2,P3…,其交易量为Q1,Q2,Q3…的加权平均数,Q表示各种商品交易量。如果用T作为Q1,Q2,Q3…的总计,则T表示社会交易总量,则上式可改写为下列交易方程式:MV=PT。如果再考虑存款货币对交易的影响,那么,存款货币也影响物价,而且通过银行信用的创造(派生存款),存款货币可达数倍于现金的数量。故存款货币也应引入交易方程。若用M′和V′分别表示存款货币的总额和流通速度,则交易方程可改写为MV+M′V′=PT。

费雪提出,在交易方程中,现金和存款货币的流通速度V及V′受支付制度(包括收入与支出次数、收入与支出的规则、收入与支出在时间上和数量上的配合等)和支付习惯(包括个人节俭与储蓄、定期存款、支票的使用等)的影响,在短期内不会发生迅速变化,可看作一常数。社会交易总量T在充分就业水平上,也基本保持稳定(因为一定期间内影响劳动交易量的因素大体有自然资源的分布、分工、技术、资本积累等影响生产的因素,包括人类欲望在内的影响消费的因素以及包括运输设施、交易的自由度、货币及银行的制度、商业信心等同时影响生产及消费的因素,所有这些因素除商业信心外,在短期内一般不变)。于是,在交易方程式中,当V、V′和T稳定不变时,P就和M和M′同方向变化,而且由于存款货币M′与现金M常保持固定比例,因此,归根到底,影响物价水平最活跃,最变化无常,因而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货币数量。物价水平会随流通中货币数量变动而正比例变动。物价变动是货币数量变动的结果。

费雪的货币数量说同样排除了货币的价值储存功能,认为人们需要货币仅仅是为了交易(支付),不存在投机需求。这一理论后来为凯恩斯所否定,又被现代货币主义者弗里德曼有分析批判地继承和运用。实际上,现金交易方程式和马克思的货币流通公式也有某些相似之处。但马克思认为,商品和货币都是带着价值进入流通的,因而不是货币数量决定物价,而是商品交易总额(包括物价)决定需要多少流通的货币,只有在纸币流通条件下,超过流通需要的纸币泛滥才会导致通货膨胀。

货币幻觉

费雪还在经济学说史上最先提出“货币幻觉”一词,以表示未能觉察币值的变动,亦即人们只看到货币的名义数量而没有注意到物价水平的变动已引起货币购买力发生变动,从而产生了对币值的错误估计。例如,假定某人原先不肯接受月工资为2 000元的某工作,现在若工资提高到3 000元,物价水平也涨了50%,这时他如果只看到工资涨50%而没有看到物价也上升了50%从而愿意接受这份工作了,则他就有了货币幻觉。

货币幻觉含义在费雪以后有了一些变动与发展。一些经济学家(包括丁伯根和萨缪尔森等)把它视作与经典经济学中商品需求函数的零阶齐次性同义。就是说,商品需求只与商品相对价格(与别种商品价格相比的价格)有关,而货币数量只影响商品的绝对价格。因此,他们把需求函数的这种零阶齐次性质看作是没有货币幻觉,并由此得出结论:货币是实物经济部分的“面纱”,而不是一种资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