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两淮盐商与地方文化

两淮盐商与地方文化

时间:2022-07-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影园遗址公园澳大利亚汉学家安东篱的《说扬州:1550—1850年的一座中国城市》是一部研究扬州的经典著作。扬州盐商可谓两淮盐商的代表,他们不仅推动了两淮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对地方文化的繁盛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史可法誓死保卫家国的精神早已成为扬州文化的一部分。两淮地区的盐商们,常常召集名流学士聚会。

影园遗址公园

澳大利亚汉学家安东篱的《说扬州:1550—1850年的一座中国城市》是一部研究扬州的经典著作。书中,她就盐商尤其是客居于扬州的徽州商人对扬州城市发展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并给予了高度肯定。扬州盐商可谓两淮盐商的代表,他们不仅推动了两淮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对地方文化的繁盛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盐商的英雄精神

在扬州人民的心目中,南明大臣史可法(1601—1645)是英勇忠烈的象征。清顺治二年(1645),清军大举围攻扬州城,南明兵部尚书史可法誓死保卫扬州城。直到扬州被攻破、自己被俘时,史可法仍拒绝投降,遂被清军杀害。史可法誓死保卫家国的精神早已成为扬州文化的一部分。可鲜为人知的是,同史可法一样,舍身保卫扬州城的还有一位盐商——郑元勋(1598—1645)。

郑元勋祖籍安徽歙县,晚明时期随家人来到扬州经营盐业崇祯八年(1635),郑元勋在扬州修建园林,因该园在山影、水影、柳影之间而得名“影园”。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为其题写了“影园”匾额。在李斗的《扬州画舫录》里,影园被列为清初八大名园之一。工诗善画的郑元勋也是扬州城里小有名气的文人。当扬州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时,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盐商也拿起了武器,成为一名保卫家园的战士。

郑元勋行书扇面

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攻破北京,明朝灭亡。当京城陷落和崇祯自尽的消息传来后,郑元勋将家里的资产全部拿出,号召民众,组成义军,并在通往扬州的路上设立重重障碍,以守卫他们共同的家园。

第二年,南明政权派驻扬州附近的镇守军官高杰欲进驻扬州城。一路骄横跋扈、烧杀抢掠的他,早已引起扬州民众的不满。为了扬州百姓的利益,郑元勋独自一人赶去高杰营帐与其谈判,不料却中了高杰的“离间计”,受到扬州百姓的怀疑,最后含冤而死。几十年后,当乾隆皇帝阅读郑元勋的诗作时,不仅高度评价了郑元勋的诗作水平,为《影园诗稿》题跋,还对这位英雄盐商的义胆忠肝赞叹不已。他下令修复破败的影园,这也算是对这位传奇盐商的告慰。

盐商与“扬州八怪”

“扬州八怪”是活跃于清代中期扬州地区的画坛巨匠,代表人物有金农、郑燮、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等。他们以独辟蹊径的立意、不落窠臼的技法和挥洒自如的笔锋,推动了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扬州八怪”早已成为清代中期扬州文化繁盛的代名词。

关于“扬州八怪”与盐商的故事流传下来的有很多,限于篇幅,这里只讲一个金农与盐商的故事。

以赋诗作对为主题的“觞咏”是古代文人墨客钟爱的一项娱乐活动。一次,一位仰慕金农之作的盐商同这位“八怪”之一共同参加了平山堂聚会。席间,主人要求以古人诗句“飞红”为觞政(酒令)。轮到这位盐商时,他久思不得,万般窘迫之下,说出一句“柳絮飞来片片红”。众客一片哗然,笑其杜撰。这时,金农说:“这是元代诗人赞颂平山堂的诗句。”众人不信,让他背诵全篇。金农道:“廿四桥边廿四风,凭栏犹忆旧江东。夕阳返照桃花渡,柳絮飞来片片红。”事实上,这首诗并不是什么元代诗人写的,而是金农口占来为盐商解围的。盐商大喜。第二天,这位盐商送了1000两黄金给金农以示答谢。

在“扬州八怪”扬名的背后,也离不开盐商巨贾经济上的支持。当时书画市场的繁荣,直接推动了画家们的创作,而这个市场的主要消费者就是那些财力雄厚、崇尚文化的大小盐商。有学者指出,盐商的精神需求也是“扬州八怪”这一特殊群体形成的不容忽视的原因之一。

两淮盐商与乾嘉学派

清朝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思想学术界形成了一个以考据为主要治学方式的流派,被后人称为“乾嘉学派”。一时间,涌现出戴震、惠栋、王鸣盛、钱大昕、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等一大批著名学者。乾嘉时期正是两淮盐业最为繁盛的时期,两淮地区的盐商们纷纷建书院、交名流、事学术,客观上促进了乾嘉学派的发展。

“扬州八怪”雕塑

“乾嘉祭酒”牌匾

康熙元年(1662),两淮盐运使胡文学同一些盐商共同筹款修建了安定书院。雍正年间(1723—1735),安定书院又进行了大规模的重修,出资者仍然是两淮盐商。康熙二十二年(1683),盐商们在扬州北桥地区创建了敬亭书院。雍正年间,盐商马曰琯独立出资,在荒废的明代甘泉书院基础上,建成了梅花书院。

盐商们凭借着自己丰厚的财产和广泛的人脉,聘请了桐城派创始人姚鼐(1731—1815)、“乾嘉性灵派三大家”之一的赵翼(1727—1814)、一代儒学大家王步青(1672—1751)等名流学者到书院讲学,培养出了一批杰出人才,其中著名的有《四库全书》纂修官任大椿(1738—1789),徽派朴学杰出代表段玉裁(1735—1815),深谙声韵训诂之学的王念孙(1744—1832),博极群书、勤于著述的孙星衍(1753—1818)。此外,焦循、汪中、王引之、李惇等人也曾在两淮地区各大书院学习。在这些精于训诂、善于考据的学者中,不乏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在他们推动学术发展的背后,显然有着来自两淮盐商的经济支持。

两淮地区的盐商们,常常召集名流学士聚会。例如,在盐商马氏的周围,就经常聚集着如全祖望、厉鹗、杭世骏等硕儒。

戴震画像

戴震(1724—1777)曾在扬州客居四年,深深感受到扬州城内的学术风气之盛,感叹于即便是精于盐务的商人们也附庸风雅、留心学术。他同寄籍仪征的徽州盐商汪棣及出身盐商望族的程晋芳都有着不错的交情,时常参与他们的文酒之会。

盐商们还乐于资助经济拮据的寒士,早年的汪中、任大椿、刘文淇等都曾接受过盐商们“膏火银”的资助。当惠栋生病却没钱买药时,是盐商汪棣花重金购买了上品的紫团参送来,惠栋才得以康复。惠栋病愈后,赠予汪棣自己所纂的《后汉书训纂》初稿及其缮本,以表答谢。当时盐商与乾嘉名流交情之深由此可见一斑。

在出身于盐商家庭的人物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这样的身影,他们热心学术、专研训诂,写出了大量的著作,成为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阎若璩和凌廷堪就是其中的典型。

阎若璩(1636—1704)是清代考据学发轫之初的代表人物,他于康熙年间参与了《大清一统志》的撰修。他一生的最大学术成就当属《尚书古文疏证》。在书中,他从文字句读、地理沿革、典章制度,以及古今行文异同等方面对《尚书传》和《古文尚书》进行了详尽的考证,受到学术界的普遍肯定和重视,奠定了他在乾嘉学派中的地位。

《尚书古文疏证》书影

海州(今连云港)板浦场是两淮地区最大的盐场之一,出生在这里的凌廷堪(1757—1809)是清朝另一位经学大师。24岁的他游历扬州时,受到时任两淮巡盐御史伊龄阿的赏识。乾隆四十八年(1783),在翁方纲的举荐下,凌廷堪参与了《四库全书》的修纂工作。乾隆五十三年(1788),凌廷堪受板浦场盐课大使李汝璜之聘,开馆授徒。一代名士李汝珍、乔绍侨、乔绍博等皆出其门下。

盐商与两淮饮食文化

以淮安和扬州为中心的地域性菜系——淮扬菜,是中国汉族传统的四大菜系之一。淮扬菜注重刀工,讲究火候,口味清淡微甜,素有“东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的美誉。明清是淮扬菜的繁盛时期,盐漕运输的枢纽地位使扬州雄踞东南美食中心的宝座。历史表明,两淮盐商在推动扬州饮食文化上功不可没。

明清时期,扬州富有的盐商家庭大都雇佣精于烹饪的厨师,主持掌勺之事。这些厨师被称为“家庖”。在当时的扬州有“烹饪之际,家庖最胜”之说。这些盐商家的专用厨师尤为注重选材的严谨,制作精细、风格雅丽,追求本味、清鲜平和。

在两淮盐商中,也产生过一些精于烹饪、专研厨艺的美食家。扬州名菜“肉笑靥”“玉练槌”皆是盐商吴楷的“代表作”。而另一位盐商童岳荐多年专研烹饪之技,搜集大量的食谱,写成了饮食名著《调鼎集》一书。

淮扬美食之所以能自成体系,名扬四方,除却它传统的技艺之外,同这些富甲一方的盐商崇尚肴馔之美也是分不开的。康熙、乾隆皇帝南巡扬州,味道鲜美、场面盛大的淮扬宴席成了接待他们的必需,而这其中自然离不开两淮盐商们的经济支持。正因如此,淮扬菜才能上惊天子、下动四方,形成独特的饮食风尚。

“扬州繁华以盐盛”,扬州城里的这些盐商们不仅给扬州带来了经济上的富裕,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影响了整个两淮盐区的文化风气,而这些精神气质和文化性格塑造了一代代两淮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