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盐商藏书家马曰琯

盐商藏书家马曰琯

时间:2022-07-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当我们漫步在扬州著名的东关街时,一座名叫街南书屋的园林会醒目地出现在我们面前。当时马曰琯已经去世,其子马振伯恭进藏书。藏书之外,轶事颇多除藏书外,马曰琯在其他方面也卓有贡献。据统计,经马氏兄弟之手的刻书,数量高达五六百卷之多。其弟马曰璐是与马曰琯齐名的诗人、藏书家,兄弟二人并称为“扬州二马”。马振伯在马曰琯去世后,向朝廷献书,并继续资助梅花书院的发展。马曰琯墓志盖拓片

当我们漫步在扬州著名的东关街时,一座名叫街南书屋的园林会醒目地出现在我们面前。它昔日的主人就是扬州城里著名的盐商世家马家。马家祖籍安徽祁门,从马曰琯(1687—1755)的祖父马承运开始,迁居到扬州经营盐业。论资产,马氏家族可能比不上扬州其他的名门望族,但在历史上,马氏家族的掌门人马曰琯却因收藏典籍、广交士人、修建书院、著书立说而享有盛名。

藏书之富,著于东南

马家的故乡安徽祁门有着浓厚的儒学风气,对程朱理学十分推崇,形成了“贾而好儒”的特色。马氏家族的祖辈也非常重视对子弟的儒学教育。在这种传统熏陶下的马曰琯,好学博古,对文学、史学乃至金石学都有一定研究,还曾编著了一部六卷本的《沙河逸老诗集》。

扬州东关街

雍正年间,马曰琯同他的弟弟马曰璐(1701—1761)在东关街马府对面修建了名曰“街南书屋”的别墅。其中拥有小玲珑山馆、看山楼、红药阶、透风透月两明轩、七峰草堂、清响阁、藤花书屋、丛书楼、觅句廊、浇药井、梅寮等景。他修建街南书屋最大的目的就是便于藏书。乾隆皇帝南巡时,曾幸莅此地。

马家藏书之富,著于东南。清代文学家全祖望(1705—1755)专门写有《丛书楼记》,盛赞扬州马氏藏书。他说:“百年以来,海内聚书之有名者,昆山徐氏、新城王氏、秀水朱氏,其尤也。今以马氏昆弟所有,几几过之。”文人姚世钰(1730—1751)在《丛书楼铭》中称马氏藏书是“楼若干楹,书若干万卷”,将其同宁波范氏天一阁、山阴(今绍兴)祁承㸁澹生堂、常熟钱谦益绛云楼、南京黄虞稷千顷堂、嘉兴曹溶倦圃、昆山徐乾学传是楼、嘉兴朱彝尊曝书亭等著名藏书楼相提并论,甚至认为它们也不及马氏藏书楼。

马曰琯画像

街南书屋

献书之多,名冠全国

马氏藏书在清代赫赫有名,不仅因为其数量多,还因为其中的古籍善本有着重要的学术和文献价值。乾隆三十七年(1772),清廷修《四库全书》,马氏奉旨献书。当时马曰琯已经去世,其子马振伯恭进藏书。当时清廷采进图书主要通过六种途径,分别是敕修本、内府本、《永乐大典》本、各省采进本、私人进献本和通行本。马氏一家被采进多达776种,属全国私人献书之最,可见其藏书规模之大、版本之精。

乾隆三十九年(1774),朝廷对进献图书最多的江浙藏书家给予奖赏。其中被采进超过500种的四家——鲍士恭、范懋柱、汪启淑和扬州马家,被赏予《古今图书集成》各一部。得此殊荣,也算不负马曰琯、马曰璐兄弟殚精竭虑收藏典籍的一片苦心了。

藏书之外,轶事颇多

除藏书外,马曰琯在其他方面也卓有贡献。雍乾时期,扬州文化繁荣,官私刻书发达,而马曰琯以其精细娟秀的刻书工艺,在众多刻书家中脱颖而出,世称“马版”。据统计,经马氏兄弟之手的刻书,数量高达五六百卷之多。对于一些他们赏识的作品,如朱彝尊的《经义考》,马氏更是毫不吝啬,为其投入巨资来刊刻发行。

小玲珑山馆

《四库全书》书影

位于扬州广储门外始建于明代的甘泉书院,因年久失修,早已失去其原有功能。雍正年间(1723—1735),马曰琯用自己经营盐业所得的银两重建了该书院,并将其命名为“梅花书院”。梅花书院在乾隆年间发展成同安定书院、广陵书院并称的扬州三大书院之一。经学家、文学家洪亮吉(1746—1809)曾任教于梅花书院;扬州知名学者刘文湛(1789—1854)、凌曙(1775—1829)等曾受业于梅花书院;“扬州学派”前期代表人物任大椿(1738—1789),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汪中(1744—1794),训诂学家、经学家段玉裁(1735—1815),音韵学家、训诂学家王念孙(1744—1832),藏书家、目录学家、经学家孙星衍(1753—1818)等人也可能曾受业于梅花书院。

值得一提的是,马曰琯还经常资助身处困境的寒士。马氏兄弟所建的街南书屋除拥有藏书功能外,也成为贫寒布衣士子遮风避雨的广厦,当时的著名学者厉鹗(1692—1752)、全祖望(1705—1755)、郑燮(1693—1765)、金农(1686—1763)等人都是街南书屋的常客。当贫穷的历史学家全祖望感染恶疾时,马曰琯花费了1000多两白银为他聘请最好的医生。当看到诗人厉鹗年近六旬仍孑然一身时,马曰琯为他聘娶了一位妻子。马曰琯还曾帮助郑燮还清了债务。袁枚(1716—1797)赞扬马曰琯“横陈图史常千架,供养文人过一生”,对马曰琯乐于收藏典籍和接济文人的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

正是由于马曰琯对扬州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乾隆皇帝南巡时,曾两次亲临其住所,赐予其御书墨宝,并为其填诗作词。马曰琯本人也曾进入慈宁宫为太后祝寿。

其弟马曰璐是与马曰琯齐名的诗人、藏书家,兄弟二人并称为“扬州二马”。乾隆二十年(1755),马曰琯去世,但是马家注重文化的传统并没有断,而是被其后人继承了下来。其子马振伯十分擅长诗词写作。马振伯在马曰琯去世后,向朝廷献书,并继续资助梅花书院的发展。马氏一家真可谓是亦儒亦商的盐商代表。

马曰琯墓志盖拓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