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金融抑制作用的模型构建

金融抑制作用的模型构建

时间:2022-07-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综上所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着严重的金融抑制现象,主要表现为金融价格被扭曲,金融市场供给不足。因此本章将通过模型构建解释这一传导机制的作用过程。假设1:金融抑制下的规定利率低于市场利率。金融抑制时,政府强行规定低于无金融抑制时市场出清的利率,全体企业从市场获得的资本利率r2<r0,且首先用于生产。

综上所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着严重的金融抑制现象,主要表现为金融价格被扭曲,金融市场供给不足。但两者又相互联系,共同形成了对新兴产业企业技术选择的限制,即从“金融抑制”传导成为“技术抑制”。这对于全面理解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章将通过模型构建解释这一传导机制的作用过程。

1)模型基本假设和内容

模型基于前文所述的金融抑制基本定义,以及其给科技型企业融资带来的影响,因此构建模型前作如下基本假设。

假设1:金融抑制下的规定利率低于市场利率。

假设2:国有企业可以按照规定的利率获取贷款,而民营企业只能按照市场利率获取外源性融资。

假设3:研发资金全部来源于内源性融资,而内源性融资的使用成本趋近于市场利率。

假设4:国有企业金融漏损出的资金只会流向民营企业,这使得市场利率构成了国有企业自持资金的机会成本。

除以上假设之外,由于不涉及对劳动要素的讨论,因此在不影响结论一般性的前提下考虑生产资本与研发资本两种生产要素,且与Ju,Lin和Wang的模型设定相同,假定企业的生产函数为里昂惕夫形式,即

其中,fn表示第n种技术的生产,n为连续变量,分布在1和N之间,并且N足够大,涵盖了企业所有可能的技术选择范围。K1为研发资本量,K2为生产资本量。

当给定a时,n越大表示产品技术含量越高,技术密集度越高,所需研发资本占比越大,即

另假设企业的技术生产率,即当选择相同技术n,γ越高表示企业的自身生产效率越高。且企业的最终产值为。因为本章的讨论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生产和研发问题,所以为了保证企业研发资本投入不为零和技术选择的存在,还需要有:

假设5:对于不同技术密集选择都有1<γ<a。

因为当γ≤1时,给定生产资本使用量,研发行为将消耗更多的资本,但是最终产值不变甚至更低,这时市场就不存在对研发资本的需求,也不存在技术选择问题。而当γ≥a时,企业没有对生产资本投入的动力,市场只存在对研发资本的需求,这显然与事实不符。只有当1<γ<a时,市场才存在着对于不同研发资本和生产资本比例所代表的不同技术的选择问题。

企业决策为给定研发资本和生产资本利率r1、r2以及产量要求yn的约束条件下,通过选择合适的技术,最小化资本使用总成本:

模型求解分为两步:

第一步:首先假定企业已经选择了技术n,因此有企业的产量yn=An K2,进而有生产资本使用量为K2,以及研发资本使用量为K1=an K2=。将两项资本使用量的表达式代入式(83),可得其化简形式为

第二步:根据对技术水平n求得的一阶条件可知企业的最优技术选择需要满足:

可以看出,研发资本相对使用成本r1/r2越低,an越大,企业去追求更高技术的成本就越低,企业将越倾向于选择技术密度较高的产品,也就越有动力将资源配置向研发倾斜。

2)模型的解

根据式(85),可以得到如下系列命题:

命题1:当没有政府干预和制度障碍时,研发资本融资与生产资本融资使用利率无差异,企业将只根据自身的生产效率来决定技术的选择。

r1=r2=r0命题显然成立,且此时,每个企业的技术选择为

这时企业技术选择an只与γn有关。而当存在金融抑制时,企业用于生产的资本为金融抑制下的利率,研发资本的使用利率为内源性融资成本,两种资本的使用利率会产生落差,而导致企业的最优技术选择并不由自身生产效率这一因素唯一决定,因此有以下命题2。

命题2:对于全体企业来说,金融抑制会限制技术选择范围,使得整体技术选择水平较低。

金融抑制时,政府强行规定低于无金融抑制时市场出清的利率,全体企业从市场获得的资本利率r2<r0,且首先用于生产。过低的价格导致资本市场供给不足,根据假设2,内源性融资的成本r1等于市场利率,并高于无金融抑制时的出清水平r0,因此研发资本的相对价格为

均衡时的技术选择为

即企业普遍会以低于无金融抑制情形下的技术水平进行生产。因此根据我们的模型分析,金融抑制抬高了研发资本的相对价格,相比较于无金融抑制情形缩小了符合企业利益最大化的技术选择范围,从而造成了前文所述的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动力不足,技术选择偏低的现象。

命题3:对不同所有制企业来说,金融抑制会导致国有企业没有动力追求高技术的研发投入,而民营企业更倾向于选择技术密集度较高的产品,但是生产规模较国有企业小。

假设国有企业生产效率rs低于民营企业生产效率rp,但是国有企业可以因为纵向信贷按照官方规定获得资金支持,民营企业要么求助于自有资金要么就是高于无金融抑制时的市场出清利率水平的民间借贷。因此国有企业的技术选择为

而民营企业的技术选择为

由于企业用于研发的资金来自内源性融资,因此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根据假设(4),其金融漏损的获益就是自融资或是研发资金的机会成本。而金融漏损假设只会流向民营企业的资金需求缺口,由于资金的流向需要实际利差的存在,即国有企业的自持资金成本要大于民营企业的资金自持成本,因此必有r2s>r2p,即国有企业将自有资金用于研发的机会成本较高。又As<Ap,r2s<r2p,因此必有an<am。国有企业对于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投入热情比不上民营企业高,民营企业在数量上会超过国有企业。但是由于技术选择水平较高,因此即使在相同研发资本投入规模(K1p=K1s)的情况下,

即民营企业的总体生产规模会小于国有企业。而实际中国有企业往往拥有比民营企业更为庞大的投入,因此民营企业的生产规模远不能和国有企业相比。这种规模上的差别既源于不同所有制企业本身体量的差异,但更重要的是因为生产技术的差别影响了量产的规模。正如前文所述的民营企业数量众多,但是规模较小,基本以中小企业为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