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从网络信息匮乏到信息爆炸

从网络信息匮乏到信息爆炸

时间:2022-07-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上面我们讲述过的,在互联网寻找信息的各种方式,IP、域名、目录式搜索、门户、网址站、地址栏,这些方式的发展和变化也是互联网从小到大的变化过程。信息爆炸了,网站多如牛毛了,普通网民就晕了,突然从信息匮乏到信息垃圾海洋的时代,用户选择信息的时代来临了,那么替代用户寻找和选择信息的工具时代也就开始了。

上面我们讲述过的,在互联网寻找信息的各种方式,IP、域名、目录式搜索、门户、网址站、地址栏,这些方式的发展和变化也是互联网从小到大的变化过程。从非常少的接入主机,用IP地址寻找信息,到大量接入改用域名时代;从科技人员“指令式”时代,到WWW界面式和浏览器时代;从科研人员小网络时代,到大量商用化万维网时代。人们得益于各种新技术的快速推出,得益于网络基础设施的普及,还有硬件成本的不断下降,大量涌进互联网的寻常百姓上了网,他们开始主动寻找信息。而当年互联网信息的匮乏现象成就了目录式搜索,也成就了门户。

但随着门户的惨烈竞争,大量的服务商开始推出各类免费资源,除了免费的邮箱外,最重要的是免费的空间和免费的二级域名,甚至免费的顶级域名赠送服务。当然,这与随着国际域名注册费用的降价,以及各个老牌IDC提供商不断对虚拟空间和服务器主机价格的下调有关。这个时代,除了各种门户大量创造信息外,大量的个人或小公司也进入到网络信息的创造大军之列,“百万站长”时代开始了,也就意味着信息爆炸时代的开始。信息爆炸了,网站多如牛毛了,普通网民就晕了,突然从信息匮乏到信息垃圾海洋的时代,用户选择信息的时代来临了,那么替代用户寻找和选择信息的工具时代也就开始了。

通用搜索引擎

面对每日成千上万的新增网站,面对数以亿计甚至数十亿的网页暴增,网民只能靠页面搜索引擎了。经历了互联网泡沫时代的GOOGLE正在快速发展,这也是我第一个接触的网页搜索,据说没有花过一分推广费就几乎覆盖了全球,这点我有点相信,因为我也是被一个网友推荐后,就再没有离开过GOOGLE。

几乎就在同时,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带着ERIC(徐勇)、带着搜索的技术基础和理念回到了中国,李彦宏抗住了风投的压力,从为几个如日中天的门户提供区别于目录式搜索的网页搜索技术支持,转为学习GOOGLE的独立搜索入口。上面提到过的周鸿祎的“一搜”也快速发展,但很快又夭折了,因此中国进入了百度和GOOGLE的主导搜索双雄时代,我们叫通用搜索引擎时代。

这个历史时期,门户们几乎在短短时间内便失去了目录导航的领导地位,只剩下地址栏和搜索了。同时,几大门户并不甘心,纷纷进入这个有不少技术门槛的领域,相继有网易的有道、新浪的IASK、搜狐的搜狗腾讯的SOSO,但几乎都没有看到什么特殊的崛起,像微软的BING也好,上面提到过的一搜的快速崛起,却又因为老周的离开,导致YAHOO的搜索市场在中国也快速陨落。

同时,百度和GOOGLE的成功力量的影响,也带动了中国不少其他专业的搜索技术公司的发展,有北大天网的天网搜索,还包括分类信息鼻祖的郭凡生(慧聪网),旗下也由陈沛推出的中搜。中搜后来从慧聪独立分拆出来后还曾获得联想等相关资本投资2000万美金。

顺便说说中搜相关的故事,我在《258集团战略理论》和《258集团渠道价值》两篇文章中有提到过,“一直忙于更换产品的陈沛的中搜”。话说,中搜原本叫“中国搜索联盟”,原来的域名是chinasearch.com.cn。推出之初,主要是联合了不少新闻门户和平台,但是发展并不如意,流量和用户群体一直难以有一定的建树,这个结果除了跟中搜的技术不够扎实、用户感受一般、推广手段没有创新等原因外,还跟域名有很大的关系。你想象一下,作为服务中国市场的一个中文搜索引擎,用的是英文组合词组(这个方面,我们已经在域名章节有详述),别说很多不懂英文的使用者拼不出china,甚至不少有一定基础的人,都不一定可以准确而快速地输入search,可以想象的是,就算一个新用户听说过中搜,但在尝试输入域名而无果时,自然会放弃。并且,它的后缀是.com.cn,关于域名后缀我们也说过了,一个英文域名,用的竟然是国内域名,不但失去了大量的中国用户,还不可能在国际市场上有大的发展,并且一个号称第三代搜索引擎的技术厂商,使用的域名竟然没有.com的后缀,如何让用户联想到它是有实力的呢?

最大的败笔是,中搜后来更换了域名,但还是有严重缺陷的域名,尽管现在用的是中文拼音的组合,但又犯了我们在域名篇强调过的错误了,zhongsou.com带ZH,用户输入时很容易误判成不带H的“Z”而非“ZH”,最大的错误是“SOU”和“SUO”相对很多中国人,特别是南方人来说几乎是无法快速准确区分的。

再说它的产品,我已经不记得它有多少次变化了,只记得当年我跟陈沛交流的时候就说过了,产品不能闭门造车,号称技术很牛,但要贴合用户需求,不要随大流,别的厂商推什么,你就跟风推什么。当年流行IGOOGLE,但那是美国人的习惯,西方人的思维是个性化,可是中国用户的基础水平和思维方式不同,中国人不希望定制,更喜欢简单、方便,越少“操作”动作越好,你看看百度的个人定制就知道了,如果不是有百度强大的网盘支持,我看也没有几个人真正会去使用百度的定制,何况是没有多少流量的中搜。可当年中搜推出的“网络猪”,就是一款桌面搜索,是需要用户“动手操作”设置的,结果可想而知。尽管取名很有创意叫PERSONOL INFORMATION GATE,中搜的本意是个人信息门户,取三个单词之首,组合成英文的PIG,叫作“猪”。

中搜的本意是可爱的猪,可以让使用者轻松如懒惰的“猪”,可是哪个中国人喜欢被人说成猪呢?因为猪,还有笨蛋的意思,是否让用户联想到使用了网络猪,自己就是笨猪呢?当年不少新闻稿说陈沛获得联想投资2000万美金以后,准备两三年后就拎着“猪”去纳斯达克上市,我第一时间分析后就同业界朋友说了,最多18个月中搜就要面临转型压力了,果不其然。

后来中搜又换了不少模式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但今天中搜提供的行业门户,不得不提,因为这个涉及中小微企业。号称为各行各业的所有企业提供属于自己“行业门户”服务,其实是回到了企业模式的“个人网站”的原始阶段的概念了,想象一下,如果中国的所有中小微企业都用了这个所谓的“行业门户”,那么是不是应该有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门户?别说中搜自己有多少流量可以分享给这些门户,就算真的有这些数量如此之庞大的门户,对用户来说价值何在呢?一个时不时号称搜索技术进入第几代的搜索厂商,如果真正地去研究技术和用户的需求,为用户提供真正刚需的产品和服务,何至于沦落到要靠百度和GOOGLE的优化结果带来流量,再去弥补对已经被忽悠来的所谓“行业门户”做客户感受呢?

话说,中搜推出搜索服务时就高调地开始做企业收费服务,收费模式是固定年费的模式。推出之初,便是由我当年的厦门书生主导福建和广东的华南市场。由于陈沛善于产品、技术和演讲,市场营销和企业推广交由赵舸负责。通过不到3个月的合作时间,书生快速在华南建立了大量的销售渠道代理商,眼看月消耗额即将突破百万,中搜自以为市场打开了,可是跟书生签订的代理合作协议有太多优惠政策,自觉吃大亏了,后悔了,突然单方面终止了书生的代理权限。由于这个事件,我发誓一定要干出比中搜更好的搜索引擎,这也是为什么有258搜索的故事。

话题回到搜索竞争的历史,尽管基于网页搜索的公司大量出现,但直到2012年也没有看过哪家公司有点成就,就算是由国家队知名人士邓亚萍领衔主演的即刻搜索jike.com,甚至这个月(2014年3月)高调重组以后的chinaso.com,我们都很难看到可以跟百度相提并论的潜力和未来。反正国内页面通用搜索就数百度一枝独秀,因为GOOGLE迫于种种我们了解也不了解的、各种道听途说的原因离开了中国,俄罗斯的后起之秀YANDEX还没有来到中国。倒是周鸿祎内心一直没有放弃搜索之梦,“一搜”的悲剧一直未曾忘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