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经济一体化的新模式

经济一体化的新模式

时间:2022-07-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经济一体化的新模式_开放的区域经济一体化_应用型本科规划教材国际经济学三、经济一体化的新模式——开放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开放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种新型的区域经济合作形式。这一点与传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排他性有本质上的差别。该组织是成员间经济差距最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开放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实际上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种积极影响。

三、经济一体化的新模式——开放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开放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种新型的区域经济合作形式。开放性是指这类经济一体化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和机制化的贸易安排,成员间的所有优惠性措施或安排也适用于非成员经济体。这一点与传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排他性有本质上的差别。这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型形式是亚洲与太平洋地区经济合作组织(简称亚太经合组织)。

随着欧共体走向欧洲统一大市场并进一步走向欧盟及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形成,亚太地区的有识之士提出了众多的构想,而这一地区的经济活力是最强的,地域辽阔,经济差距也很大,在这种情况下,亚太地区要向何处去,要组织一个什么样的经济一体化组织,这也成了举世关注的问题。现在这一地区比较定型且已开始官方活动的组织是亚太经合组织。亚太经合组织是1989年11月在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三国的倡导下成立的。当时的成员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和东盟6国共12个国家,现已有成员21个,其中发达国家成员有5个,发展中国家成员有16个。中国于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该组织是成员间经济差距最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刚成立的亚太经合组织类似于一个经济论坛,1993年,亚太经合组织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根据亚太经合组织的规定,这次亚太经合组织部长级会议在美国的西雅图召开。当时美国提出,在召开部长级会议之后,召开成员经济体的非正式首脑会议。在成员经济体第一次首脑会议上,形成了亚太经合组织的基本目标,即在该地区实现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并确定这种自由化是非排他性的。1994年,亚太经合组织部长级会议和非正式首脑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茂物召开,在这次会议上,成员经济体一致同意,规定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时间表。各国最后商定,亚太经合组织中发达的成员经济体最迟在2010年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发展中成员经济体最迟在2020年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1995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重要进展是,成员经济体一致同意将加强相互经济技术合作作为该组织的另一个重要支柱。因此,亚太经合组织有两大支柱,一是贸易投资自由化,二是经济技术合作。1996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成员经济体商定,成员经济体的贸易投资自由化从1997年1月1日开始启动。

开放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与GATT/WTO的基本原则——非歧视原则是一致的,它标志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上的一次创新,同时也是对传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一次挑战。开放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实际上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种积极影响。

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之初,关于亚太经合组织的性质和模式曾有很大的争论,这些争论集中在两个问题上,即亚太经合组织是否应成为制度性和排他性的组织。除日本外的发达国家成员希望亚太经合组织成为类似于欧盟性质的排他性、制度性的集团,例如美国曾提出将亚太经合组织建成亚太地区共同体,作为与欧盟相抗衡的“壁垒”,所以美国希望亚太经合组织成为一个排他性和机制性的区域组织。另外美国希望将亚太经合组织制度化也是为了更好地打开亚太其他国家,尤其是东亚国家或地区的市场,并在区域框架下解决它与东亚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但日本和东盟反对亚太经合组织成为制度性、排他性的区域组织,这些国家一方面担心制度化后受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制约,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这些国家长期以来走的是外向型经济道路,出口增长曾经是或现在仍是这些国家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所以这些国家不希望亚太经合组织成为排他性的区域贸易集团,担心这样做的结果会损害其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特别是形成两大区域集团对垒的局面,有可能会引发全球贸易战,从而使这些出口导向型的东亚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经过近三年的争论,最终亚太经合组织成员达成共识,自此开放的地区主义就成为亚太经合组织的一面旗帜。

此外,一些新型的区域间经济合作也在逐步发展,如1996年3月启动的亚欧经济合作,在亚洲的东盟及有关国家(中国、日本、韩国)、欧盟的积极推动下,正处在探讨合作领域、加强合作的阶段。如果能够成功,亚欧经济合作将开创另一种范围更广泛的经济一体化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