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最有效率的组织制度建设

最有效率的组织制度建设

时间:2022-07-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解放军是个具有崇高使命的组织。现在重提这句口号,主要缘于这样的思考——解放军是中国近代160余年来最有效率的组织。1.最有效率的组织也曾弱小解放军创立之初,只有几个人、一个信念、一面旗帜。没有使命的组织走不远,忽视组织成员物质利益的组织无法生存。解放军是中国近代最早认识到文化建设重大作用的组织。

解放军是个具有崇高使命的组织。在极端困苦的条件下,它没有拘泥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孜孜以求自己的组织建设。

“向解放军学习”在中国曾是一句非常流行的口号,但当中国从政治时代步入经济时代后,这句口号渐渐被淡忘了。现在重提这句口号,主要缘于这样的思考——解放军是中国近代160余年来最有效率的组织。与汗牛充栋的国外管理理论相比,也许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对中国企业的实践意义、启迪意义更大。

1.最有效率的组织也曾弱小

解放军创立之初,只有几个人、一个信念、一面旗帜。但近80年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世界上任何一支堪称强大的军队作战,从无畏惧。半个多世纪以来,顶级装备的美国军队在和解放军的几次直接、间接交手中,从未占过上风。也是这个组织,他们同中国几乎所有的旧军队作战,并最终消灭、改造了他们。

但解放军在建立的头20年,却一直处于劣势,而且也并不是一开始就受到人民的拥护。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解放军从各个解放区陆续抽调10万人到东北。当时,这些来自各解放区的人,不仅服装不统一,而且可以说经过8年艰苦抗战,衣衫褴褛。与此同时,国民党动用美国的飞机和军舰,紧急调运了40万大军到东北抢夺日本人投降后的地盘。

当时的东北,由于被日本人统治30年,在殖民地统治下热盼自己军队的东北人民,在国共两党军队中自然先选择了国民党。所以,最初一年多时间,东北的解放军处于极端艰难的境地。但是,仅仅过了两年,国民党军队的武器就到了解放军手中,他们中绝大多数也成为解放军队伍中的一员。

同样在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和跨国公司相比,显然我们中国的企业这20年大部分也是处于劣势的地位,中国企业应该好好向解放军学习如何以弱胜强的方法。

2.“管理层”同样中西合璧

解放军从初创时起,就是一个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组织。她不仅积极汲取世界上最先进的军事思想和军事理念,而且,她的创建者和指挥者中的许多人就是中国近代第一批走出国门、接受西方科学思想的英才。为保证部队的战斗力,解放军从建军初始就十分注重借鉴世界上最先进的军事组织、训练思想和方法。可以这样说,解放军的效率和作战能力,来源于他把世界上最先进的军事思想和管理理念与中国实际有机结合起来。

今天的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上有许多“海归”,这些人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经营管理阶层中一个特殊群体。其实,中国海归的“老祖宗”应该在军队。1894年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基本就是一个“海归群体”,丁汝昌、刘步蟾等将领均是英国海军军官学校毕业。非常有意思的是,他们与作战对手很多是同学。而北洋海军的全军覆没提示我们:在中国近代组织建设上,没有“海归”是不行的,但仅有“海归”更是万万不行的。

3.“为人民服务”

在解放军近80年的历史中,从缔造者到今天的新统帅,从士兵到高级将领,从几乎赤手空拳到“小米加步枪”,从单一兵种到现代化种类齐全的合成军,解放军时时刻刻在发生着变化,但唯有一点不变,这就是缔造者们赋予它的“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企业也一样。现代企业经过100余年发展,企业理念已发生了根本变化——企业不仅是经济组织,而且是“社会公民”。企业通过创造财富,一方面为员工服务,另一方面又通过产品和税收,更大化地为社会服务。1985年,靠20万元钱(还被人骗去14万元)带着11个人创业的柳传志,如果仅仅追求赚钱这个目标,联想能有今天这个规模、这种影响、这种局面吗?

4.关心士兵“物质利益”

人类任何形式的组织,其基本目的都是为了使组织成员能够生存、生活得更美好。邓小平曾说: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奉献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解放军是个非常重视成员物质利益的组织。这也是在动荡的社会中,为什么解放军能够吸引聚拢成千上万成员的主要原因。

没有使命的组织走不远,忽视组织成员物质利益的组织无法生存。在人类组织中,一个具有理想主义色彩又有现实主义精神的组织,是不可战胜的。解放军正是这样的组织。

5.“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在现代企业发展的100年间,有一个现象非常有意思:一方面,外部环境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市场化发展成为企业家追求和努力的目标;另一方面,主导世界经济主要力量的大企业,由于竞争和垄断需要,其内部资源的配置、计划性却越来越强。在企业外部,是市场配置资源;在企业内部,则主要是计划配置资源。由于这个特性,在企业内部,强调了一致和统一,强调了服从。在企业中,不是你愿意做什么,更多的是企业需要你做什么。而正是高度的纪律性,使解放军具有极高的战斗力。企业的效率,同样必须有纪律与执行作保证。

6.天下是“谈”出来的

解放军在内部建设上,很重要的一条是以“谈心谈话”为主要方式的沟通。用谈心谈话的制度和方式,简单便捷地实现了任何组织都希望达到的建立组织沟通,从而提高组织效率的目的。人类组织的出现就是沟通的结果。其实,财富也是谈出来的。在企业,领导的责任很大程度是身体力行地“干”。待企业有了一定规模,领导的主要职责便是沟通,与投资者、与员工、与客户、与供应商等沟通。

7.一个“有文化”的组织

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解放军是中国近代最早认识到文化建设重大作用的组织。对文化建设的专注与倾心,使这个组织具有比同时期其他组织更高的效率。解放军的文化建设包含了三个层次的含义:第一,建立一个具有忠诚信仰的组织,使这个组织的成员从一个单纯的战士,变成自觉执行组织使命的战士。这主要通过对组织成员的政治思想灌输来实现。第二,文化知识的学习。第三,通过文化体育活动,把解放军建成一个快乐的组织,并以此感染了群众。解放军从文化建设上取得了巨大的收益:要知道,解放军是“扭着秧歌”进城的,这在世界军事史上是个奇观。

8.将“党性”建立在基层

当今人才流动已属于正常。但在中国企业界,核心人才及其团队的“编制式”流失甚至叛变,却对企业构成了极大伤害,而且很多企业对此无可奈何。

在解放军近80年的历史上,也出现过高层叛党、将领叛变的事情,但几乎没有出现过叛军。张国焘变节后,竟连自己的贴身警卫也没带走;林彪是解放军中的著名战将、元帅,叛逃时他同样也没有能够带走自己的警卫员。可见,解放军在制度建设上做到了能够防止坏人做坏事、做大的坏事。政治委员制度在制度建设上是个创造,而它的本质,正是“将党支部建立在连队上”,使军队是全党的军队,而不是某一个人的军队。

9.保持“准战争”状态

解放军的效率在于这个武装集团始终处于“准战争”状态。这种时刻做好战争准备的氛围,使这个组织对环境具有高度灵敏的反应,因而使军队具有强大的活力。这让我们想到了所有军人都经历过的“紧急集合”。“紧急集合”是军队作为战斗组织的标志之一,军队是要时刻准备打仗的。很难想象,如果部队没有了“紧急集合”,还能够打好仗吗?

企业从创立到奠定在行业内具有话语权力的地位,需要15年到20年的时间,而15年到20年这个时间段常常成为企业生命周期中从上升变为下降(衰败)的转折期。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不能时刻处于备战状态,势必难逃企业自然周期的法则,而自然衰败下去。因此,张瑞敏提出,海尔的每年都是一个马拉松长跑,每天都是一个百米冲刺。

10.成绩是“总结”出来的

当一件事情反复出现的时候,我们就要问个为什么了。商场如同战场。在日益激烈的全球化企业竞争中,中国企业管理的规律是任何从事中国企业管理实践和管理研究的人不能不解决的问题。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宣告了照搬国外革命成功经验的失败。这时,毛泽东提出,在中国搞革命,不能不研究中国革命的规律。中国企业建设同样应该研究中国的规律。

“成功的企业善于总结”——这是被誉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在成立松下电器研究院时讲的话。他说:“企业做到这个规模一定要总结。我们要看看,我们究竟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对的,我们坚持;错的,我们改正。”

中国企业发展20多年来,成功者都是善于总结的!

总之,重视“组织”而非“战术”!

解放军从南昌起义到对越反击战,留给外人印象最深的往往是诸如四渡赤水、平型关大捷、三大战役、上甘岭这样的战役及其战术。殊不知,中国人民解放军最大的法宝,绝不仅仅是会打仗,否则就解释不了我们为什么能对抗强大的美国军队,要知道西点军校的毕业生绝对也都会打仗。我们的法宝,其实在于并不显山露水的组织内部建设!“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所谓“养”,就是渗透到平时每一刻每一处的管理工夫。

我们很多民营企业早在20世纪80年代,也热衷于军事化管理,但依然难逃惨败厄运,为什么?问题就出在——他们学习的都只是战术!而战术,诚如兵书所云“兵无常形”,拷贝本就无形的战术,就注定难逃刻舟求剑的狼狈。华丽的战术,永远不如朴实的规律对我们更有启发。所以,我们要向解放军学习的,不应是“农村包围城市”之类的外在战术,而应是“将党支部建在连队”这样的内部组织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