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内涵阐释

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内涵阐释

时间:2022-06-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城市综合承载力将承载力概念同城市研究领域结合在一起,是经城市规模、城市容量等概念引申而来的一个综合性的概念。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具体来看,一个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可以从城市绿化率、森林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以及大气环境和水环境容量等方面看出。

城市综合承载力将承载力概念同城市研究领域结合在一起,是经城市规模、城市容量等概念引申而来的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从宏观角度来看,它既包括自然资源、环境容量、地质构造等物质层面的承载能力,又包括城市影响力、包容力、吸纳力、带动力等非物质层面的承载能力;从微观角度来看,它是指城市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对其人口、经济社会等活动的承载能力。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综合承载力对城市建设与管理的约束引起了越来越多国内学者的关注,他们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对城市综合承载力进行界定。

罗亚蒙(2006)认为,城市综合承载力包括城市的地理基础承载能力(如土地和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和决定城市发展空间的城市功能。吕斌(2006)认为,城市综合承载力须要强调三方面的承载力:一是基于粮食安全的土地承载力,二是有关生态或环境安全格局的环境资源承载力,三是关乎社会和谐的就业岗位承载力。王东(2006)认为,影响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因素在于人口资源的合理配置(如人口密度、环境容量以及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等),而城市多中心的发展是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和整体竞争力的需要。叶裕民(2007)认为,城市综合承载力已经超出原来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其内涵中应该包含城市对经济社会活动的承载能力,并将城市综合承载力界定为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经济承载力和社会承载力的有机结合体,是城市的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对城市人口及经济社会活动的承载能力。李东序等(2008)认为,城市综合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和一定社会、经济、生态与科技条件下,城市资源在自身功能完全发挥时所能持续承载的城市人口各种活动规模和强度的阈值,它是社会、经济、环境协调作用的中介和协调程度的表征。谭文垦等(2008)认为,城市综合承载力中还应该考虑作为主要承载对象的人的忍受能力。傅鸿源等(2009)认为,城市综合承载力应该是城市资源、环境、生态系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以及安全等六个方面的承载力的有机结合。总的来看,我国对城市承载力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综上可以看出,城市综合承载力概念中涉及“城市”“综合”和“承载力”三个分概念。因此,其定义应该体现“城市”的特点,符合“承载力”的要求,并具有“综合”的特性。城市综合承载力区别于其他承载力的地方在于,它不仅包括城市的硬承载力,还包括了软承载力。这里的“综合”指的是多种因素而非一种因素作用下的承载力,“综合”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对于载体而言,城市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外在地理结构,还应该包含文化、制度、政治等;二是就承载对象而言,应该是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如交通发展、城市规模、区域生产总值等,而不仅仅是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人口总量。城市综合承载力应该是社会、经济、环境在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情况下所表现出的协调程度。因此,本部分在借鉴前面所述承载力理论和大量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将城市综合承载力界定为城市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容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对城市人口及经济社会活动的承载能力。一般情况下,城市综合承载力包括城市资源承载力、城市环境承载力、城市经济承载力和城市社会承载力等四个方面。资源和环境是城市发展的基础要素,经济和社会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具体来讲,城市综合承载力主要包括良好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充足的就业机会,完善的基础设施,高效的公共服务和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等。

1.资源承载力

在资源承载力中,城市可利用的土地、水、电力、燃料等资源量可以反映其资源承载能力,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承载力和水资源承载力。土地承载力一般是指区域土地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即土地人口承载量,除最初将粮食因素考虑进来之外,环境、人口和土地可持续利用发展的理念也被逐渐纳入土地承载力理论的范畴。水资源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水资源供给工农业生产、人类生活以及生态环保等用水量的最大能力。例如,可利用的城市建筑用地面积可以反映该城市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以及未来可利用的潜力等,可利用水资源量可反映城市可以利用的水资源的丰度、分布特征和未来可利用潜力等。

2.生态环境承载力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保障。生态承载力是在确保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条件下,某一特定地区和时间点的生态系统可持续承载人口数量、经济强度及社会总量的能力。生态承载力是自然体系调节能力的客观反映,是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能力,资源与环境的供容能力及其可维系的社会经济活动强度和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生态承载力可以用一个地区所能提供给人类的生态生产性土地总面积来反映。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具体来看,一个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可以从城市绿化率、森林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以及大气环境和水环境容量等方面看出。环境容量是指自然环境容纳污染物的一个功能,它并不能完善地概括环境承载力,但是可以看作是环境承载力的前期雏形,可以用大气环境容量承载指数和水环境容量承载指数来度量环境容量(刘晓丽,2013)。作为人口大国,我国人均资源的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急剧膨胀、资源过度消耗、城市无限制扩张等问题愈发凸显,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3.基础设施承载力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经济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也是城市居民生活的根本保障。城市基础设施的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和范围内,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对于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对人们在数量和质量等各种需求的满足程度,也就是基础设施对于被承载对象的一种支持程度。排水、供水、供气、供暖等设施,道路和交通设施,邮电通信设施以及防灾设施的数量、质量以及利用效率都是衡量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的重要方面。例如,一个城市的人均道路面积越多、人均邮电业务量越高、电话和互联网普及度越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该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越高。完善且运行良好的城市基础设施可以保障城市人员、物资、能源、信息等高效流动,是城市社会承载能力的重要体现之一。当城市的经济生活需求超过了这些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水平时,城市会遭受生产或发展瓶颈,严重制约城市生产和生活的正常进行。

4.公共服务承载力

除了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之外,城市综合承载力还包括一个很重要但目前依然很弱的一个方面,那就是公共服务承载能力,即政府可以为公众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最大数量。良好的社会公共服务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关键。一个城市的社会公共服务主要包括公共教育、公共文化、公共体育、公共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服务、环境保护以及社会福利等方面,是政府通过权力介入或公共资源投入,为满足人们的衣食住行、生产、生活和发展等社会性直接需求提供的服务。随着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提升,他们迫切需要政府为其提供有保障且更加多样化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因此,城市公共服务承载力亟待提升。为此,城市可以通过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适当开放公共服务市场,让公共服务业供给主体更加多元化等途径,提升城市公共服务的承载能力。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重要体现。社会保障是政府为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对因年老、疾病、伤残等丧失劳动能力或就业机会,以及因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等而面临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等方式为其提供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保障问题愈发严峻,城市承载力面临新的挑战。鉴于此,构建覆盖面广、层次多样且更加社会化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满足不同阶层城市居民的多样化需求,是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的有效路径。

5.就业承载力

城市综合承载力已经超越了原来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对整个城市不仅看其能容纳多少人口,还要看其能提供多少就业机会,能提供什么程度的生活质量。就业承载力也被称为“就业支撑力”或者“就业容量”,通常指某一地区所能容纳的最大就业人数。就业承载力概念最早是在2003年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提出,其根据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划分区域就业情况,认为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高经济增长率显然已经不能创造足够的就业岗位。人在城市中生存的首要需求便是就业需求,充足就业机会是保障城市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给城市就业岗位供给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当一个城市因无法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即城市就业承载能力受限)而出现大量的闲置劳动力时,便会引发高失业、高犯罪率等问题,进而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城市就业承载力是城市综合承载力的重要体现之一。为了提高就业承载能力,城市(尤其大城市特大城市)需要从问题根源入手,通过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等方式,引导人口向周边地区转移,解决城市人口过度集聚问题。此外,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人口向吸纳能力更强的第三产业转移,也是提高城市就业承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城市综合承载力主要包括资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就业承载力。在城市综合承载力内涵的基础上,本书结合国内外对承载力现有的研究,进一步对衡量承载力的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来更好地完善对城市综合承载力内涵的描述。由表2.1可以看出,水资源、土地、环境和基础设施承载力都具有较为详细的衡量方法,综合各方面影响因素,从多要素角度出发,运用仿真、系统动力学方法、多目标模型最优化方法等进行分析,衡量结果比较可靠。而对于公共服务和就业承载力这方面的研究较少,直接和较为准确的衡量方法较少,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和就业承载力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需要一个系统、全面的衡量方法。

表2.1 城市综合承载力衡量方法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