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得主华西里·列昂惕夫

得主华西里·列昂惕夫

时间:2022-06-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华西里·列昂惕夫美国 马萨诸塞州剑桥市哈佛大学教授列昂惕夫教授是投入产出技术的唯一的和没有挑战的创始人。在德国的学习经历一直令列昂惕夫终身难忘,因为在那里真正开启了列昂惕夫探索经济学的道路。列昂惕夫在柏林大学学习期间一直与德国的许多大学有联系,特别是与德国的基尔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联系十分密切。可以说,列昂惕夫不仅作为一位经济学家从事经济学理论工作,开创了

华西里·列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

(1906~ 1999年)美国 马萨诸塞州剑桥市

哈佛大学教授

列昂惕夫教授是投入产出技术的唯一的和没有挑战的创始人。这项重要发明给了经济科学一种经验上有用的方法,以阐明一个社会的生产系统中的一般相互依赖关系。特别是,这个方法能够用来系统地分析一个经济中的复杂的产业之间的交易。

——瑞典皇家科学院

1973年,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67岁的美籍俄裔经济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华西里·列昂惕夫。他独享510 000瑞典克朗(约合71 400美元)奖金。

诺贝尔奖委员会的颁奖词是,因为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的发展,并且因为它在重要经济问题上的应用。瑞典皇家科学院称赞他“不仅建立了投入产出方法的理论体系,而且还通过辛勤工作,对如何利用这个方法来研究重大经济问题和对各种经济理论的事实检验提供了所需要的实际经济数据”[1]

一、生平简介

1906年8月5日,列昂惕夫出生于俄罗斯圣彼得堡的一个富裕知识分子家庭。列昂惕夫的父亲是圣彼得堡一所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母亲是一位人文历史学家,他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特别是受他父亲的影响,列昂惕夫对经济学十分感兴趣。他勤奋好学,在校期间不断跳级,年仅14岁就完成了高中的学业。

1921年,年仅15岁的列昂惕夫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列宁格勒大学,学习哲学社会学和经济学。这位思维敏捷、性格内向的少年,仅用四年时间就读完了大学及硕士研究生所规定的全部课程,于1925年取得了社会学硕士学位。同时,在大学期间,列昂惕夫经常思考一些重要的经济问题,试图获得科学的解答,他对经济的敏锐和探索精神在大学期间就已崭露头角,曾经赢得“优秀经济学家”的称号。毕业后,被校方留任为助教。

1927年,为了能进一步学习经济学,列昂惕夫毅然决定去德国。尽管当时苏联与德国的关系十分紧张,但是为了学习经济学的新理论和新知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冒着很大的政治风险,去实现自己的经济学梦想,他终于来到德国的柏林,并在柏林大学攻读经济学。在德国的学习经历一直令列昂惕夫终身难忘,因为在那里真正开启了列昂惕夫探索经济学的道路。在德期间,列昂惕夫深受重农学派、马克思和洛桑学派的影响,这为他后来的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上的开创性工作打下了理论基础。经过严格的理论训练和方法论学习,他在1928年顺利地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获得了经济学博士学位。

列昂惕夫在柏林大学学习期间一直与德国的许多大学有联系,特别是与德国的基尔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联系十分密切。1927~ 1928年,在他准备博士论文期间就到了德国基尔大学的世界经济研究所工作,负责推导统计需求和供给曲线的研究,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1928~ 1929年,列昂惕夫以铁路顾问的身份在中国进行了为期12个月的工作。在中国工作期间,他四处旅行,并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帮助铁道部规划中国的铁路系统。这一工作使得他有机会了解到一个经济体系内部相互之间的关系,这为他以后在投入产出方面的贡献打下了基础。1930年从中国离开后,列昂惕夫又回到德国基尔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工作。

1931年初,列昂惕夫随父移居美国,在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任研究助理。

1932年,列昂惕夫到哈佛大学经济系,先后任讲师、副教授,1946年晋升为教授,1948年,列昂惕夫创办了哈佛经济研究计划室并任该室主任直至1973年。在哈佛大学执教期间,他先后培养了萨缪尔森、索洛等著名经济学家。

1975年,从哈佛大学退休后,列昂惕夫又到纽约大学任教授,于1978年创建纽约大学经济研究所并任所长,直至1985年。

列昂惕夫在青年时期的研究工作就开始涉及投入产出分析法的内容。在1925年,当他还在柏林大学读书时,曾在德国出版的《世界经济》杂志上发表了《俄国经济平衡——一个方法论的研究》的短文,第一次阐述了他的投入产出思想。1930年,他移居美国后,正式从事投入产出方法的研究。半个世纪以来,列昂惕夫在投入产出方面的工作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30、40年代。这期间,他的工作重点是编制美国的投入产出表,并建立投入产出分析法的理论体系。1936年,列昂惕夫发表了《美国经济体系中投入产出的数量关系》的论文,将自己的投入产出模型和投入产出理论的概要公布于众。随后,又先后主持和指导编制了美国1919、1929、1939和1947年的国民经济投入产出表。第二阶段是20世纪50、60年代。列昂惕夫把投入产出分析看作经济分析的一个全能工具,因此,他在解决了一国国民经济投入产出表的编制问题后,便进一步探索运用这一方法深入研究不同局部或个别环节的途径。1953年,列昂惕夫与人合著的《美国经济结构研究:投入产出分析在理论和经验材料中的探索》一书出版,为投入产出理论开辟了更加广泛的适用领域。1966年,列昂惕夫将自己的理论系统整理后,出版了《投入产出经济学》一书,这部书是一个重要的总结。同年,他又出版了《经济学论文集:理论和理论的形成》一书。第三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列昂惕夫的学说有了更大的发展,据1979年联合国统计,世界上已有89个国家和地区广泛采用这一理论。

1987年,列昂惕夫随美国总统尼克松来华访问。他很欣赏中国的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回国后发表了《社会主义在中国行得通》的评论文章,高度地评价了新中国建国以来的经济恢复和发展。这篇评论轰动了西方世界,对西方国家了解中国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学术贡献

列昂惕夫作为投入产出方法的创始人,对世界经济做出了卓越的理论贡献。列昂惕夫的投入产出方法为经济分析方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不仅如此,他还将投入产出理论体系广泛地用于分析研究各类实际经济问题:他将投入产出理论运用于国际贸易理论中,提出了国际贸易理论新理论;他运用投入产出理论提出了世界经济模型,对世界经济运行进行预测;他还努力帮助实现联合国的国际发展战略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可以说,列昂惕夫不仅作为一位经济学家从事经济学理论工作,开创了独具特色的投入产出分析法;而且还作为一位社会活动家,积极参加各种经济实践,通过运用理论方法处理实际经济过程。

1.关于投入产出分析理论的研究

早在20世纪30年代,列昂惕夫就提出建立投入产出分析的理论体系,并运用他建立的投入产出分析技术编制美国的投入产出表。这项重要发明给经济科学提供了一种经济研究的有用方法,用这种理论可以阐明一个社会的生产系统中的一般依赖关系。

列昂惕夫的投入产出分析是建立在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的基础上的。根据马克思经济部类划分的思想,一个社会中的各种经济活动或行为可以划分为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服务业等若干个“生产”部门和“最终需求”部门。按这些部门分类搜集具体事实数据,进行整理,反映部门之间的实际相互关系,由于部门的数量有限,统计比较容易,这就解决了瓦尔拉斯原来模型公式繁多、实际应用困难的问题。列昂惕夫投入产出分析的创新之处不仅在于用部门分类代替了瓦尔拉斯模型的繁杂的方程式,更主要的还在于它特有的分析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包括三个步骤:第一步,编制投入产出表,表中横行表示产出,纵列表示投入。数据可以以实物为单位,也可以按价值计量。这样的表就是这个经济实体在一特定时期的投入产出表。第二步,根据投入产出表中的数据计算投入系数。投入系数是指一个部门平均生产一单位产出所需作为中间消耗而投入的另一部门(包括本部门)的产品数额,并建立以需求为产出的函数的联立方程体系。第三步,对联立方程体系求解,得出逆系数,再根据逆系数建立以产出为最终需求的函数的联立方程体系。求逆分析也是列昂惕夫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上的一大创造性贡献。

列昂惕夫提出的投入产出理论是对传统经济理论的颠覆。列昂惕夫认为,传统的经济理论与现实经济生活之间缺乏联系,而投入产出理论可以把“经济理论的空匣”充实以有关的经济内容,是把经济理论与经济事实结合起来的一种手段。

列昂惕夫还建立了投入产出模型,并且明确,投入产出模型可分为静态模型与动态模型两种,静态模型只反映某个时点上的经济状况,而动态模型则要把时间因素包括进去,并将资本变化与产量变化的关系纳入模型。列昂惕夫在1953年出版的《美国经济结构研究》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用微分方程表达的动态模型。

列昂惕夫认为,投入产出表是进行系统统计分析的工具,也是预测整个国民经济与各部门发展变化情况的工具,可以被广泛地用来做市场预测。他认为,利用投入产出表所做的经济分析,可以分析消费需求、投资需求与生产量、就业量之间的关系,即当增加消费和投资时,各部门的总产量、就业量发生何种变化;可以用于分析每增加某些部门的生产量时,直接和间接需要其他部门的投入、投资及劳动力的情况;可以分析工资、利润、价格间的数量关系;分析技术结构改变对生产的影响;可以分析对外贸易对生产的影响,并分析与比较进出口产品对资本与劳动的需要;可以分析不同国家的经济结构;以及利用地区投入产出表,分析地区经济结构的状况等问题。

2.关于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

列昂惕夫把投入产出分析应用于国际贸易理论中,提出了国际贸易新理论。

列昂惕夫认为,国与国之间所以要发生贸易,是因为通过贸易,各个国家都能从中获得利益。根据各国的资源配置优势来解释这种比较利益的理论,是李嘉图提出的比较成本学说:每个国家对某种商品的生产拥有一种相对优势,并且用这种商品换取其他国家生产上具有优势的商品,能够获得比较利益。后来的“赫克谢尔—俄林理论”(HeckscherƽOhiln Theory)给出的国际贸易模式为:如果一个国家生产需要密集使用其较充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去换取需要密集使用其较稀缺的生产要素的进口商品,则能够获得比较利益。根据这一模式,如果仅考虑资本和劳动两个生产要素,美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之间贸易的性质,一种理所当然的推论是:美国应当主要出口“资本集约”商品,以换取其他国家的“劳动集约”商品,从中获得比较利益。

但是,列昂惕夫运用投入产出分析得出的结果,却与上面的推论相反。他认为,为了检验这种推论是否正确,有必要计算出口品和进口重置品的成本构成。他假定,美国由于某种原因,要减少它对外国的依赖,决定减少进口和出口各100万美元。为了置换100万美元的进口品,需要相应提高美国工业部门的产出。他以1947年美国的投入产出表为例,可以根据投入产出表所表示的部门间联系,求出每百万美元的美国出口和竞争性进口重置品对国内资本和劳动的需求量。当以平均价值100万美元的国内出口品来置换相同数额竞争性进口品的时候,出口品含有的资本要少得多,而劳动力则相对地多一些。因此,美国参与国际分工是以劳动集约度高而不是资本集约度高的生产专门化为基础的。换句话说,这个国家进行对外贸易是为了节约资本并解决过剩劳动力问题,而不是相反。许多人认为,同世界其他国家比较,美国经济的特点是资本的相对过剩和劳动力的相对不足,现在证明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事实上,情况恰好相反。这项经验研究的结果就是著名的“列昂惕夫之谜”(Leontief Paradox),也即“列昂惕夫悖论”。如何解开这个“谜”呢?传统观点的依据,一是经验观察,发现美国拥有的按工人平均配备的生产资本大于任何其他国家;二是假定如果按部门逐个比较的话,资本和劳动在国内和国外的相对生产率是相同的,即技术对等。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推出以下结论:资本数量较多,工人数目较少的国家通过发展那些按其生产可能性来说需要大量资本和较少劳动力的部门是有利的。但是,技术对等这一前提是脆弱的,事实上,与任何数量的资本相结合,美国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都等于,比如说,等于外国劳动力的3倍。那么,在比较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拥有的资本和劳动力的相对数额时,美国工人总数就必须乘以3,这样,资本数量未变,而劳动力增加3倍,则美国每“等量工人”的资本供给,比起其他国家来,就变得相对小一些,而不是多一些了。另外,美国同其他国家比较,其企业精神、优良管理和有利的环境,使美国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幅度一定大大超过了美国资本效率提高的幅度。这些都是列昂惕夫对经验研究结果的分析说明。

3.关于世界经济的结构与模型的研究

列昂惕夫运用投入产出理论分析、研究了世界经济结构,并构建了由世界投入产出体系组成的全球经济模型。为了研究世界经济结构,他曾经展开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工作,提炼出他对世界经济的观点。列昂惕夫认为,系统的投入产出研究,并不是针对一个简单国民经济,而是针对由许多相互关联部分组成为一个体系的世界经济而言的。

列昂惕夫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对世界结构进行了初步描述,他认为世界经济像一个国家的经济一样,可以作为一个相互依赖的过程,每一个过程都产生某些产出并吸收特定的投入组合。列昂惕夫认为,世界经济由发达和欠发达地区组成,而且每个地区的经济可分成三个部门:一个生产原料的专门部门,一个提供常用物品、服务的所有其他部门,一个污染处理部门,其中,污染处理部门的职能是减少生产性部门、消费者及其部门本身产生的污染;除了这三个部门外,每个地区还专门有一个消费部门。列昂惕夫运用两个投入产出表,分别描述了1970年发达经济和欠发达经济内部各部门之间商品和劳务的流量,而且这种流量是相互依赖的,它们满足三个条件:第一,在每个生产或消费过程中,在产出水平和所需各种投入量之间存在一种技术关系;第二,每种商品的产出和投入总量平衡;第三,每个产业每单位产出付出的一切货物和劳务的价格与产品增值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描述1970年世界经济结构的基础上,列昂惕夫通过三例图表:基本情况预测、不发达国家进行有污染活动后的预测、发达国家采用高成本采掘时的预测图表,来描述对2000年世界经济结构的预测,并与其他两个合作者共同建立了一个世界经济模型。通过运用该模型,列昂惕夫等指明了世界经济可能选择的未来发展之路。列昂惕夫所建立的这个世界经济模型涉及的国家十分广泛,它根据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口等基本经济指标,将世界经济划分为7个地区:4个发达市场经济地区、2个发达计划经济地区、6个发展中的市场地区,1个亚洲计划经济地区和2个中等以上收入地区,其中美国地区分别有15个经济部门,涉及农业、矿业、建筑业、公用事业、服务业等。这7个地区之间相互独立,通过15个部门间的各种货物、劳务、资金等流动相互联系。

在运用世界经济模型进行世界经济未来增长研究与预测时,列昂惕夫等提出了较为可行的经济发展方案。他采用了国际发展战略研究所为联合国制定的第二个发展十年的增长目标,即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总产值增长率分别为6%和4.5%,并略微降低发达国家的年增长率,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年增长率,分别降至3.6%,升至6.9%。

同时,列昂惕夫还对粮食环境、投资等也做了大量研究,并得出相关结论。

列昂惕夫还对未来经济增长和未来经济问题之间的关系做出预测分析,试图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指明一条可行的道路。

三、社会影响

列昂惕夫的一生是“投入产出分析法”发展和运用的一生,他的伟大成就波及了世界的每个角落,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论是市场经济国家还是计划经济国家。正如瑞典皇家科学院在颁奖词中所赞誉的:“投入产出分析不只在各种长期及短期预测和计划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适用于不同经济制度下的预测和计划,无论是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还是中央计划经济。”据报道,截至1976 年,约有89个国家和数以百计的小地区都公布了各自编制的一个或更多一些“投入产出表”,联合国已把“投入产出分析法”规定为会员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50~ 1979年,在列昂惕夫的指导下,已先后举行了七次“投入产出技术国际讨论会”。

“投入产出分析法”的应用范围很广,而且随着这个分析方法的发展,它的应用领域将越来越广。它可以被用来研究一个国家或整个世界范围内的经济问题,也可以用来研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或一个私营联合企业的经济问题,同时,它还可以用于分析国际经济关系。例如:一个经济体系的结构,各个部门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消费和投资需求与生产的关系,工资、利润和价格之间的关系;经济发展动态、技术机构改变对生产的影响,经济变化的预测,经济计划的制定,经济发展的调节,经济决策行为的指导;国内各地区之间商品生产和流通关系;一国对外贸易的关系;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裁军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核算环境污染;收入分配;财富资金流量;国际贸易和世界模型;在社会人口方面的应用;等等。

列昂惕夫早就宣称,他所创立的投入产出法“会把200英寸望远镜交给经济学学科”。现在,投入产出法已在全世界广为流传和应用,并有了很大发展,可以用来建立社会经济模型的资料越来越多,模型的规模也越来越大。1979年,在第七次投入产出技术国际会议上,巴尔克等提出的剑桥大学多部门动态模型的现行方案已包括2 759个方程式,其中759个是随机的,有7 484个变量和12 884个系数。当年参加列昂惕夫在哈佛大学时期领导的“经济研究规划组”工作的很多青年人现在均成为著名经济学家了,其中有阿尔蒙、伯格曼、钱纳里、埃克斯坦、艾沙德、曼内、索洛,以及其他留美学者。在第七次投入产出技术国际会议上,斯通在他的报告中总结道:“投入产出分析法具有巨大生命力,因为它能从简单的开始变成越来越复杂的形式,它能在其发源地以外运用于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它为计算机扩大新的使用方向做出了贡献,而计算机又促进了这个方法的成功。”

列昂惕夫的社会影响不仅体现在他所开创的“投入产出分析法”的热议和影响上,也体现在他的政治经济思想观点上。列昂惕夫是在苏联成长起来的,深受马克思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所以他信奉国家干预,也比较支持经济计划化。可以这样简单地来描述他的政治经济思想,即信奉政府干预,但不是凯恩斯主义者;支持经济计划化,但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列昂惕夫不是凯恩斯主义者,他从不认为简单地扩大或收缩总需求就能给政府提供一种解决资本主义国家的许多问题的办法,然而,他承认,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已被证明能够提供一种强有力的防御手段来对付像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所经历的那种类型的经济大萧条。尽管如此,凯恩斯主义的办法具有通货膨胀的倾向,它不能做到实现充分就业而又不产生通货膨胀。同时,列昂惕夫虽然同情社会主义和信奉经济计划化,但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他高度赞扬马克思的经济周期理论和经济危机理论,他在1938年发表的《马克思的经济学对于现代经济理论的重要意义》一文中认为:“现代经济周期分析显然要感谢马克思的经济学。”“马克思经济学对于现代经济理论的重要意义在于直接观察的取之不竭的源泉的重要性……如果在试图做出任何解释之前,有人想要了解利润、工资和资本主义企业实际上是怎样的,那么他能够在三卷《资本论》中获得较多实际的、有关的第一手的情报,远胜过他可能在每期发行十本的《美国普查》和论当代经济制度的一打教科书中,甚至在(我觉得很可能)索尔斯坦·凡勃伦的论文集中,希望找到的资料。”从1975年以来,列昂惕夫同里奥纳德·伍德科克(Leonard Woodcock,美国联合汽车前工会主席,美国驻中国第一任大使)一起积极倡议在美国建立“国民经济计划局”以代替现有的“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以便于加强美国经济的“计划指导”。然而列昂惕夫并不提倡在美国实施强制性的计划,他认为利润是企业的动机,这种动机,绝不能被中央集权的决策所取代。

列昂惕夫勇做学术的批判者。他在一篇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评论中抨击了凯恩斯和他的跟随者所构建的抽象的、理论性的模型,列昂惕夫认为,没有对经济实际运作方式的很好的经验性评估,建立的模型就不可能阐明现实经济中的任何问题。作为一个以经验为依据的研究者,列昂惕夫告诫那些远离实践的理论家要时时警惕。

四、代表著作

列昂惕夫的代表著作有:

1. Quantitative Input and Output Relations in the Economic System of the United States,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8,3,1936.

2. Implicit Theorizing: A Methodological Criticism of the NeoƽCambridge School,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51,1,1937.

3. The Structure of the American Economy,1919- 1929: An Empirical Application of Equilibrium Analysis,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41.

4. Wages,Profits,and Price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61,1,1946.

5. Domestic Production and Foreign Trade: The American Capital Position Reƽexamined,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97,4,1953.

6. Studies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American Econom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3.

7. The Economic ImpactƽIndustrial and Regional of An Arms Cut,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with other,47,3,1965.

8. Essays in Economics:Theories and Theorizi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6.

9. InputƽOutput Economics,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6.

10. Environmental Repercussions and the Economic Structure: An Inputƽ Output Approach,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vol.52,issue 3, 1970.

11. Theoretical Assumptions and Nonobservable Fact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61,March,1971.

12. Leontief’s Paradox: A Reply,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Vol.56,No.1,Feb.,1974.

13. The Economic System in an Age of Discontinuity:LongƽRange Planning or Market Reliance 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With Herbert Stein, 1976.

14. The Future of the World Economy: A United Nations Study,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

15. Military Spending:Facts and Figures,World Wide Implications and Future Outlook,Oxford University Press,With Faye Duchin,1983.

16. The Future of Nonfuel Minerals in the U.S.and World Economy:Inputƽ Output Projections,1980- 2030,Lexington,Mass.:Lexington Books,c1983.

17. Essays in Economics: Theories, Theorizing,Facts,and Policies,New Brunswick: Transaction Books,1985.

18. The Future Impact of Automation on Workers,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ith Faye Duchin,1986.

已在中国出版的著作有:

1.世界经济的未来——联合国的一项研究,梅明、卢韦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2.投入产出经济学,崔书香等译,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年版。

3.经济学论文集:理论、事实与政策,陈冰、解书森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4. 1919~ 1939年美国经济结构:均衡分析的经验与应用,王炎庠、邹艺湘等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注释】

[1]译自瑞典皇家科学院官方网站: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economics/laureates/1973/ presentationƽspeech.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