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管理的对象就是组织各种资源对吗

管理的对象就是组织各种资源对吗

时间:2022-06-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1 什么是管理1.1.1 管理的定义管理是现代人类各项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它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小至家庭、学校、企业,大至国家、社会等等。凡是一个由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集体就离不开管理,管理是一切有组织的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世界上既不存在无目标的管理,也不可能实现无管理的目标;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协调的中心是人。

1.1 什么是管理

1.1.1 管理的定义

管理是现代人类各项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它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小至家庭、学校、企业,大至国家、社会等等。凡是一个由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集体就离不开管理,管理是一切有组织的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的创办人托马斯曾经给他的部下讲过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个男孩第一次自己买了一条长裤,穿上一试,裤子长了二寸。他请奶奶帮忙把裤子剪短二寸,可奶奶说眼下的家务事太多,让他去找妈妈,而妈妈回答说,今天她已经同别人约好去玩桥牌。男孩又去找姐姐,但是姐姐有约会,时间就要到了。男孩子非常失望,他就带着这种心情入睡了。奶奶忙完家务事,想起了孙子的裤子,就去把裤子剪短了二寸;姐姐回来后心疼弟弟,又把裤子剪短了二寸;妈妈回来后同样也把裤子剪短了二寸。可以想象,第二天早上男孩起来后会是怎样的一个情景。这就是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管理问题,要么都不管,要么都来管。

追溯管理的渊源,应该说,有了人群活动,就有管理。管理是由于人们在共同劳动中需要进行协作而产生的,而且协作劳动的规模越大,复杂程度越高,持续的时间越长,就越表现出管理的重要性。应该说,在机器大工业出现以前,就有过大规模的协助劳动,如古埃及金字塔和中国万里长城的建成,都是人类大规模协作劳动的结果。但是,这些协作劳动还不是当时社会劳动的基本形式,只能说是一些零星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思想的结晶。但是到了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工商企业的迅速发展,工厂制度成为社会劳动的基本形式,管理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管理开始得到系统的研究和普遍的重视。

从19世纪末至今,各种管理运动和管理热潮可谓层出不穷,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同时形成了较完整的管理理论体系。那么,什么是管理呢?长期以来,中外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许多观点,各自在不同的背景下,从某个侧面反映了管理的内涵。

科学管理之父泰勒(Frederick W.Taylor)提出:“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他认为:管理就是指挥他人能用其最好的工作方法去工作。泰勒在其名著《科学管理原理》中讨论和研究:(1)员工如何能寻找和掌握最好的工作方法以提高效率?(2)管理者如何激励员工努力地工作以获得最大的工作业绩?

现代经营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法国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Henry Fayol)提出:“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该定义于1916年提出,明确了管理的过程和职能。他的观点经历了近90年的研究与实践,虽然在这过程中对管理职能的提法各有不同,但基本上没有本质的变化,并已成为现代管理理论的基础。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提出:“管理是一种以绩效为基础的专业职能。”他认为:(1)管理是专业性的工作,与其他技术工作一样,有自己特有的技能和方法;(2)管理人员是一个专业管理阶层;(3)管理的本质和基础是负有执行组织任务的责任。德鲁克的观点注重强调管理的自然属性,淡化管理的社会属性。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A·西蒙(H.A.Simon)提出:“管理就是决策。”他认为:管理者所做的一切工作归根到底是在面对现实与未来以及面对环境与员工时,不断地做出各种决策,使组织的一切都可以不断地运行下去,直到获取满意的结果,实现令人满意的目标要求。

复旦大学芮明杰教授提出:“管理是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他认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行为是有效整合资源所必需的活动,应归于管理的范畴之内,但它们又仅仅是帮助有效整合资源的部分手段或方式,因此它们本身并不等于管理,管理的核心在于对现实资源的有效整合。

南京大学周三多教授提出:“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他认为:(1)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世界上既不存在无目标的管理,也不可能实现无管理的目标;(2)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协调的中心是人。

管理定义的多样化,反映了人们对管理的多种理解,以及各自不同的研究重点和特色。但是,也应看到,不同的定义,只是观察角度和侧重点不同,在总体上对管理实质内容的认识还是共通的。以上不同的定义,对我们全面和深刻地理解“管理”这一概念是极其有益的。

管理是由心智所驱使的唯一无处不在的人类活动。

——〔美〕戴维·B·赫尔茨

在人类历史上,还很少有什么事比管理的出现和发展更为迅猛,对人类具有更为重大和更为激烈的影响。

——〔美〕彼得·德鲁克

我们认为,所谓管理,是在特定的环境下,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活动,协调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以有效的方式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这一定义包含以下六个方面的含义:

(1)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环境既为组织提供了机会,也对组织形成威胁。管理需将所服务的组织看作一个开发的系统,它不断地与外部环境产生相互影响和作用。正视环境的存在,一方面要求组织设计和维持一种良好的环境,这种环境相对稳定同时又具有适应性;另一方面,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必须因环境条件的不同而随机应变,没有一种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奏效和通用的管理办法。

(2)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目标。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进行的活动过程。管大师睿智理不能为管理而进行管理,只有在目标明确的基础上,才能组织并实施管理。

(3)管理的作用在于它的有效性。管理者的最终责任是取得高的绩效,即以有效益和高效率的方式使用资源来实现组织的目标。组织的效益是指组织实现其既定目标的程度。组织的效率是指投入与产出之比,它要求用比较经济的方法来达到预定的目标。效率与效益是相互联系的,效益是解决做什么的问题,它要求我们确定正确的目标;效率是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它要求选择合适的行动方法和途径,以求比较经济地到达既定的目标。

(4)管理的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所构成的。这些活动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它们作为实现目标的手段,成为管理的基本职能。

(5)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协调就是使个人的努力与集体的预期目标相一致。每一项管理职能、每一次管理决策都要进行协调,都是为了协调。

(6)管理的对象是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一方面,指出管理的对象是组织中的各种资源;另一方面,强调人是管理的核心因素,所有的资源和活动都是以人为中心。管理中最重要的是对人的管理。

组织管理过程与资源配置和管理职能之间的关系如图1-1所示。

img3

图1-1 组织管理过程

1.1.2 管理的特征

管理活动不同于文化活动、科学活动和教育活动等其他活动,它有自己的特征,管理的特征具体体现在动态性、科学性、艺术性、创造性和经济性五个方面。

一、动态性

现实生活中,管理具有许多不确定性。(1)管理客体的不确定性。比如在管理过程中,作为管理客体的员工会由于当时的心情、思想、偏好等的影响,造成其原本可以发挥的能力和技巧在与其他资源配合时的失误或差错。(2)管理运行时空的不确定性。时空本身在运动变化,在设定未来的发展方案时,未来的时空将发生什么样的与当前时空不同的变异,是不确定的。时空不确定性是战略管理中最难以把握和解决的。(3)管理工具手段的不确定性。比如人际沟通的方法、精神激励的办法等,其运作效果是难以确定的。(4)管理实施结果的不确定性。管理活动的结果有可能偏离目标或部分实现目标,带有不确定性。由于存在上述诸多不确定性,管理必然是一种动态创造性活动,不存在一个标准的处处成功的管理模式。

二、科学性

管理的动态性并不意味着管理这类活动没有科学规律可循。管理活动尽管是动态的,但还是可以将其分成两大类:一是程序性活动,二是非程序性活动。所谓程序性活动,就是指有章可循,照章运作便可以取得预想效果的管理活动。所谓非程序性活动,就是指无章可循,需要一边运作一边探讨的管理活动。这两类活动虽然不同,但又是可以转化的。实际上,现实的程序性活动就是由以前的非程序性活动转化而来的。这种转化的过程是人们对这类活动与管理对象规律性的科学总结,管理的科学性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对新管理对象所采取的非程序性活动只能依据过去的科学结论进行,否则对这些对象的管理便失去了可靠性,而这本身也体现了管理的科学性。

三、艺术性

由于管理对象分别处于不同环境、不同行业、不同的产出要求、不同的资源供给条件等状况下,这就导致了对每一具体管理对象的管理没有一个唯一的完全有章可循的模式,特别对那些非程序性的、全新的管理对象,则更是如此。具体管理活动的成效与管理主体技巧发挥的程度有很大的相关性。事实上,管理主体对这种管理技巧的运用与发挥,体现了管理主体设计和操作管理活动的艺术性。另一方面,由于在达成资源有效配置的目标与现行责任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管理方式、手段多种多样,因此,在众多可选择的管理方式中选择一种合适的方式用于现实的管理之中,也是管理主体进行管理的一种艺术性技能。艺术性这种东西更多地取决于人的天赋与直觉,是一种非理性的东西,管理有时就是一种非理性的活动,因此有许多人也在一定意义上认为“管理没有理论”。

四、创造性

管理的艺术性特征实际上与管理的另一个特征相关,这就是创造性。既然管理是一种动态活动,既然对每一个具体的管理对象没有一种唯一的完全有章可循的模式可以参照,那么,为达到既定的组织目标与责任,就要有一定的创造性。管理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正因为它的创造性,才会有成功与失败的存在。试想,如果按照程序便可管好的话,或如果有某种统一模式可参照的话,那么,岂非人人都可成功,成为有效的管理者?管理的创造性根植于动态性之中,与科学性和艺术性相关,正是由于这一特性的存在,使得管理创新成为必需。

五、经济性

管理的对象是组织中的各种资源,管理的实质就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手段,实现组织内部各要素的合理配置,资源配置是需要成本的,管理就是要使资源成本最小化。因此管理就具有经济特性。首先,管理的经济性反映在资源配置的机会成本上。管理者选择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是以放弃另一种资源配置方式的代价而取得的,这里有个机会成本的问题。其次,管理的经济性反映在管理方式方法选择的成本比较上,因为在众多可帮助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方法中,其所费成本不同,故如何选择就有个经济性的问题。再次,管理是对资源有效整合的过程,选择不同的资源供给和配比,就有成本大小的问题,这是经济性的另一种表现。

管理的上述五个特性是相互关联的,是管理性质的五个不同方面的反映,其相互关系如图1-2所示。

img4

图1-2 管理特性相互关系

资料来源:芮明杰编著.《管理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