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南北两方的困窘财政

南北两方的困窘财政

时间:2022-06-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南北两方的困窘财政_中国近代经济史(上)一、南北两方的困窘财政辛亥革命前夕,清朝财政已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与此同时,清廷力谋作垂亡前的挣扎,决心大动干戈,抵制革命,应需饷械,用款浩繁。响应武昌起义的一些省份,继宣布独立于清王朝的统治,先后组成以省(或地方)为名的军政府。

一、南北两方的困窘财政

辛亥革命前夕,清朝财政已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武昌起义爆发前数年,每年赤字都在2000万~7000万两之间。[85]平均赤字额超过同时年均岁入的1/3,财政困窘的深度于此可见。还须指出一点,武昌起义一爆发,列强借口中国关税在此之前充作多项借款等的担保,悍然宣称:这笔税入“确系各国债券所有人的财产” ,[86]予以扣留。关税一项在当时财政收入中是仅次于田赋的大宗收入;[87]一旦被列强劫持,对南北两方困窘的财政,尤其对南方的财政[88]更是雪上加霜。

先述北方实况。

武昌起义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日益增多的独立各省,先后不再解交“京饷” ;依然接受其统治的一些省份,则趁机各为各自地方谋,多以筹办戒严、设防为借口,截留例解中央的税收。少数照常征解的,也鲜有解足的。与此同时,清廷力谋作垂亡前的挣扎,决心大动干戈,抵制革命,应需饷械,用款浩繁。在收入剧减,支出激增的交迫中,户部向清廷奏报警讯:财政“势将不支” 。[89]这未始不是实情,但也需指出一点,清王室在268年的统治中。毕竟积累了难以估计的巨额财富。财政在一定意义上虽属难以为支,远不意味着便库空如洗。辛亥革命爆发前的数十年间,中国历经外患内祸,如支应中法战争、中日战争、八国联军战争等侵略战争的军费以及其他紧急需要,为数甚巨,而“内帑”从来没有触动过。这时,清室作出了非常之举,抬出“三十三箱黄金” 。[90]据估计,这些黄金折合银约300万两,交给度支部变卖了1/3,转交陆军部供作购买枪械、军火和支付兵饷的国用。当年知情者认定:这些黄金在慈禧太后“所遗留下来的财产”中,只占“一个很小的比重” 。从这一点看,清朝财政又可以说是犹似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南方则完全不同。一方面是库存空虚,它从清朝地方政府金库中接收的,几乎是一文不名;而另一方面税收又几陷于断绝。最简捷易集的关税既被列强所劫持,其他税项匆促之间又难以征集。独立各省掌握实权的都督,在财政上除了个别的以外,不但不支持于临时政府,反而频频索取饷项。临时政府事先注意到财政问题,设想发行内国公债来缓解,据此,在其成立的当月,即经临时参议院通过,向公众发行民国元年军需8厘公债1亿元。可是,债票发行需要一定时间,事实上又未能如预期,承购者寥寥无几。南京临时政府为保障军政大事的运作,决定举借外债,实在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

响应武昌起义的一些省份,继宣布独立于清王朝的统治,先后组成以省(或地方)为名的军政府。一般说来,它们都能从原清地方政府的藩库和银钱局等库存中,多少不等地接收到一些库款。但遗存的库帑,无论多少,都只能是一次性的。在大动荡的岁月里,赋税中如田赋、钱漕以及厘金等,由于种种原因,或需作出一些“豁免” ,或因税源壅塞,征取减少,而需支出的经费能够减省的往往有限。这样,财政拮据也成为地方军政府的普遍现象。

总之,辛亥鼎革之际,中国的南方和北方财政承袭清末的困窘之余,又横遭列强的控扼,都处于竭蹶难堪的境地;就南北两方而言,南方又甚于北方,再就南方一方而言,中央又甚于地方。双方都只有一条出路,举借外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