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自然资源核算

自然资源核算

时间:2022-06-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七章 国民经济账户及附属核算表第一节 国民经济账户一、国民经济账户与基本核算表SNA是“国民账户体系”的简称,很显然国民经济核算与账户有着多么密切的联系。国民经济账户是以账户的形式对国民经济活动及其结果进行的描述。国民经济账户更侧重于对经济循环过程的核算,更多地反映经济运行各环节之间的有机联系。

第七章 国民经济账户及附属核算表

第一节 国民经济账户

一、国民经济账户与基本核算表

SNA是“国民账户体系”的简称,很显然国民经济核算与账户有着多么密切的联系。账户是进行国民核算的重要方法和工具。在中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中,国民经济账户则是核算框架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它与基本核算表一样,属于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方法与工具。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重点介绍了利用基本核算表对国民经济的五个子系统进行的核算。其中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表、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表、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表和国内生产总值总表系统揭示了生产的过程以及GDP的不同核算思路;供给表、使用表、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则是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对各部门之间存在的技术经济联系及其影响结果进行反映;实物交易表、金融交易表全面反映了资金运动的过程及相关交易行为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增加值经过分配、再分配如何转变为可支配收入,进而实现消费、进行非金融投资、金融投资的全过程;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投资头寸表主要核算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之间发生的交易活动及由此引发的一国拥有的国外资产负债总量;期初资产负债表、期末资产负债表则系统记录了国民经济总体或部门在一定时点所拥有的资产、负债、净值的存量及其变动结果状况。上述五个子系统涵盖了国民经济的生产、收入分配、消费、投资、积累、对外贸易等社会再生产的所有过程,也涵盖了几乎所有的经济存量和流量。这些子系统的核算既自成体系,相对独立,但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基本核算表虽然已经基本能够全面地描述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各种联系及运行结果,但由于表式比较单一、对经济现象之间的复杂关系反映不足,因此需要同时运用另一种核算工具——国民经济账户。

国民经济账户是以账户的形式对国民经济活动及其结果进行的描述。从核算内容上,它与基本核算表所涉及的核算内容并无本质区别。它也是对包括生产活动、收入分配活动、消费活动、投资及资金筹集活动、对外交易活动在内的整个国民经济活动过程进行描述和反映。与基本核算表核算不同的是:基本核算表大多采用矩阵表的形式,每张基本表侧重于经济活动某一方面内容的核算,所有的基本核算表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国民经济账户主要采用账户形式,利用不同的账户来反映经济活动及相应的经济存量。这些账户包括生产账户、收入分配及支出账户、资本账户、金融账户和资产负债账户等等。国民经济账户更侧重于对经济循环过程的核算,更多地反映经济运行各环节之间的有机联系。

当然基本核算表和账户之间存在着许多的关联,无论是账户还是核算表,涉及的指标含义及计算方法是一致的。很多核算表的设计本身就是在账户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事实上,在前面的核算内容中已经出现过不少有关账户的内容。

二、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组成

(一)账户形式和记账原则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对各种经济业务进行分类和系统、连续记录的记账实体。账户的本质区别就在于记录的经济内容不同。在会计中按经济内容不同通常分资产类账户、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收入类账户和费用类账户。每个账户起码要划分出两个方位:即一方登记增加额,另一方登记减少额,这是一切账户的基本结构。为方便理解,账户的基本结构可简化为左右两方,即“丁字形”账户形式。

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结构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账户统一分为借方和贷方。借方一律在左方,贷方一律在右方,一切账户都用借和贷的概念来代表账户结构中的两个部位。

(2)不同类型的账户中借方和贷方的含义不同,不同类型的账户呈现相反的结构。例如:资产类账户的借方记录经济业务增加的内容,贷方记录其减少的内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贷方记录经济业务增加的内容,借方记录其减少的内容。

(3)“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所表示的经济内容归纳为:“借”表示:资产的增加,费用的增加,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收入的减少或转销。“贷”表示:资产的减少,费用的减少或转销,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收入的增加。

(4)借贷作为记账符号,指示着账户记录的方向。一般地说,账户的期末余额与记录增加额的一方都在同一方向,即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在借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在贷方。因此根据账户余额所在方向可以判定账户的性质。

国民经济账户借用了企业会计的丁字账户形式。丁字账户的右端称为来源方,左端称为使用方。收入、负债变动和负债存量计入来源方;支出、资产变动和资产存量计入使用方。见下表:

国民经济核算的账户记账原则有复式计账和四式记账法。对每一个部门来说,每一笔交易往往涉及该部门的两个账户,需要记录两次。一次作为实际资源的来源,计入某一账户的右方,一次作用实际资源的使用,计入另一账户的左边;也可以是记录在两个账户的同一端,但符号相反。这就是复式计账法。但由于一笔交易涉及的是两个部门,每个部门记录两次,那么两个部门就要记录四次,这就是所谓的四式计账。例如:生产者通过生产活动获取劳动报酬,在核算中体现出来的就是:住户部门记录应收雇员报酬、金融资产增加;企业部门记录应付雇员报酬、金融资产减少。也就是说这笔交易在每个部门分别记录了两次,两个部门共记录了四次。

通过复式或四式计账法,国民经济中的各部门及各个账户之间形成了一个严密的整体,从而全面地反映国民经济的各项活动。

(二)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组成

国民经济账户包括机构部门账户、经济总体账户和国外部门账户。机构部门账户与国内机构部门划分相对应,包括非金融企业部门账户、金融机构部门账户、政府部门账户、住户部门账户。经济总体账户是就整个国民经济设计的账户,是国内机构部门相应账户的汇总账户。国外部门账户是为反映国内机构部门与国外部门之间交易及由此引起的资产负债存量变动而专门设立的账户。

将国民经济账户区分为机构部门账户、经济总体账户以及国外部门账户,这是根据编制账户的主体不同来区分的。如果从编制账户的经济内容看,就涉及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构造问题。

构造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基本依据就是关于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概括。即以资产负债存量为起点和终点的生产、分配、消费、投资过程。与此相对应,账户体系的内容就涵盖了以下8个子账户:

1.生产账户:反映生产过程及其成果。

2.收入分配账户:反映收入分配过程及总收入的形成。

3.收入支出账户:反映收入用于消费支出以及结余形成的储蓄。

4.资本账户:反映基于储蓄进行的非金融投资。

5.金融账户:反映通过金融交易形成的金融投资。

6.资产其他物量变化账户:记录非交易活动引起的资产负债物量变化。

7.重估价账户:记录价格变化而引起的资产负债价值变化。

8.资产负债账户:反映期初或期末的资产负债存量及其结构。

上述子账户中,第1—3涉及生产、分配、使用,它不直接引起资产负债存量的变化,故称为经常账户;第4—7反映期初、期末资产负债的存量的变动情况,称其为积累账户;第8个子账户就是反映存量的资产负债账户。

在整个账户体系中,账户第1—7(即经常账户+积累账户)属于流量账户,第8个属于存量账户。显然国民经济账户体系将流量和存量结合起来,全面反映了经济运行过程。

在流量账户中,将经常账户、资本账户、金融账户结合起来,称为经济交易账户,资产其他物量账户和重估价账户则属于非经济交易账户,因此属于其他经济流量账户。

而在经济交易账户中,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属于非金融账户,记录非金融交易,金融账户则记录金融交易。

此外,如果将积累账户和资产负债账户合在一起(第4—8),则又可以全面反映某一时期资产负债的存量及其变化。

可见,国民经济账户体系既有存量核算、又有流量核算;既核算经济交易,也核算非经济交易;既记录金融交易,又记录非金融交易;既反映资产负债存量,又反映资产负债流量变动。这套账户体系对于全面描述整个经济体系及其相互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三、国民经济账户的基本结构

根据国民经济综合账户体系的分类原理,下面我们将按照经常账户、积累账户、资产负债账户的归类方法对这些账户的基本结构进行介绍。由于国民经济账户的核算内容与之前涉及的国民核算内容完全一致,故下面重点介绍各主要账户的功能和关系,对账户中出现的核算指标的概念、计算不再重复叙述。

(一)经常账户

经常账户涉及生产账户、收入分配账户和收入使用账户。其中收入分配账户又包含收入形成账户、原始收入分配账户和收入再分配账户;收入使用账户则是指可支配收入的使用。

1.生产账户

表7-1 生产账户

生产账户是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首个账户,来源记录各机构部门或经济总体在一定时期生产的总产出,使用方记录各部门或经济总体在生产过程中的中间消耗。总产出减中间消耗就是增加值(总增加值)。增加值就是生产账户的平衡项。如果将各部门的增加值合计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如果减去固定资本消耗就是净增加值。各部门净增加值合计就是国内生产净值)。

2.收入形成账户

表7-2 收入形成账户

表7-2收入形成账户反映各部门所创造的增加值在生产部门内部进行的收入的初次分割(初次分配的第一层次)。来源方记录增加值,使用方记录的是增加值的分割,即一部分用来支付雇员报酬,另一部分用于缴纳生产税(也有可能得到政府补贴)。将增加值扣除雇员报酬和生产税净额后就是企业的总营业盈余(如果扣除固定资本消耗,就是净营业盈余)。营业盈余是这个账户的平衡项。

3.原始收入分配账户

表7-3 原始收入分配账户

表7-3原始收入分配账户记录了各机构部门原始收入的形成过程(初次分配的第二个层次)。增加值经过劳动者报酬收支、生产税收支形成营业盈余后,再通过财产性收支分配后,就得到了各部门的原始收入(扣除固定资本消耗,为原始净收入)。账户的来源方记录原始收入及各种初次分配收入,使用方记录初次分配的财产性支出。营业盈余加初次分配收入减初次分配支出(财产性支出)就得到了各部门的原始收入。原始收入就是该账户的平衡项。从经济总体看,各部门原始收入之和就是国民总收入。

4.收入再分配账户

表7-4 收入再分配账户

表7-4收入再分配账户记录原始收入经过转移收支后形成可支配收入的过程。来源方记录原始收入及各种转移性收入,使用方记录各种转移性支出。原始总收入+各种转移性收入-各种转移性支出=可支配总收入。可支配收入是这个账户的平衡项。就经济总体来讲,各机构单位的可支配收入合计就是国民可支配收入。现实中,还存在政府部门对住户部门的实物社会转移行为,所以还可以编制调整后的可支配收入分配账户(略)。

5.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

表7-5 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

表7-5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记录可支配收入的使用去向。即消费和储蓄。账户的来源方记录可支配收入,使用方则记录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可支配收入扣除最终消费就是总储蓄,因此储蓄又是这个账户的平衡项。就经济总体而言,各部门储蓄的合计就是国民总储蓄。值得注意的是,使用账户的编制主体是居民和政府部门,因为企业部门不存在最终消费,企业部门的这个账户不存在(或虚拟账户)。

由于最终消费有最终消费支出和实际最终消费两个概念,所以还可以编制调整后的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略)。

将上述五个账户联系起来看,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每个账户的使用方最后一个指标就是下一个账户的来源方的第一个指标,这个指标就是作为平衡项的指标。可见,账户与账户之间通过平衡项完成了上下呼应。上述账户都属于经常账户。

(二)积累账户

积累账户涉及资本账户、金融账户、资产物量其他变化账户和重估价账户。其中资本与金融账户属于交易账户;资产物量其他变化账户和重估价账户,是对其他积累活动的记录。下面分别叙述。

1.资本账户

表7-6 资本账户

资本账户反映非金融投资过程。即储蓄如何转化为投资的过程。账户的来源方(右方)记录了非金融投资的资金来源,即储蓄和资本转移净收入,使用方记录了非金融投资的使用,即固定资本形成、存货变动和贵重物品等。储蓄+资本转移净收入-非金融投资=储蓄投资差(净贷出或净借入)。储蓄投资差(净贷出或净借入)就构成了这个账户的平衡项。当某个部门投资性来源大于投资性支出时,这个部门的资金就有剩余,表现为净贷出;而当一个部门的投资性收入来源小于投资性支出时,说明这个部门的投资支出中有一部分是借来的,即发生了资金短缺,表现为净借入。从经济总体看,其净贷出或净借入就是该经济体对国外的净金融投资。

各部门在非金融投资过程中出现的资金余缺需要通过金融交易来进行调剂,这些金融交易就需要在下面的金融账户中记录。

2.金融账户

金融账户记录了各机构部门通过金融工具解决的资金调剂余缺过程。在资本账户中,平衡项可以表现为资金净贷出,也可以表现为资金净借入,这反映了不同机构部门的资金余缺状况。资金盈余部门(净贷出)将形成金融资产或者偿还对其他部门的金融负债,把资金使用权让渡给其他部门;相反,资金短缺部门(净借入)将形成金融负债或者需要处置其所拥有的金融资产,从而从其他部门获得资金使用权。于是,有些部门发生金融资产的净增加,有些部门发生金融负债的净增加,各部门的金融资产净增加和金融负债净增加的差额就是净借入或者净贷出。因此,金融账户的来源方记入净贷出(借入)和负债的净发生,使用方记录金融资产的净增加,金融负债净增加+净贷出(借入)-金融资产净增加=0。可见,金融账户不再形成待结转的平衡项,整个资金运动过程到这里得到终结。

表7-7 金融账户

3.资产物量其他变化账户

资产物量其他变化账户记录非交易因素中非价格变动因素对资产负债存量的变化。来源方记录负债其他变化和负债上发生的持有损益;使用方记录资产其他变化和资产持有的损益。资产其他物量变化减去负债净变化就是由于资产其他物量变化引起的净值的变化,作为平衡项记录在右边(见表7-8)。

表7-8 资产物量其他变化账户

4.重估价账户

重估价账户记录由于价格变动而对资产负债存量的变动影响。右边记录由于持有负债的价格变动而导致的持有收益的变化,左边记录由于持有的资产的价格变动而导致的持有收益的变化。资产价格变动引起的持有收益变动减去负债价格变化引起的持有收益变动的差额就是重估价导致的净值变动。重估价账户的基本结构见表7-9。需要说明的是:账户中名义持有收益或损失反映在负债方和资产方的符号相反,这是因为由于价格变化对资产所有者和负债所有者带来的损益方向正好相反的缘故。

表7-9 重估价账户

(三)资产负债账户

资产负债账户主要是编制期初、期末的存量账户,而期末存量与期初存量的变化则由积累账户来记录,因此可以将资产负债账户和积累账户结合起来,形成资产负债变化表。表7-10、表7-11就是对应的两种账户结构。

表7-10 资产负债账户

表7-11 资产负债变化表

(四)国外账户

上面介绍的这些账户构成了机构部门账户体系的全部内容。但就国民经济综合账户而言,还需要设置国外部门账户,以反映常住单位与非常住单位之间的经济关系。国外部门账户也包括经常账户、资本账户、金融账户和资产负债账户。但与机构部门账户中的类似账户相比,存在一定的区别。如国外的经常账户包括货物与服务账户(记录与国内之间的货物进出口往来)、原始收入与经常转移账户(记录与国内之间的收入分配活动),而没有生产账户和收入使用账户;国外的资本账户仅记录与国内发生的非金融性无形资产的交易。另外几个账户与国内机构部门账户基本相似。即国外的金融账户记录与国内发生的金融交易;资产物量其他变化账户和重估价账户记录交易以外的活动和价格变化所引起的对国内资产负债的变化;资产负债账户记录国外对国内的资产与负债存量(但国外的非金融资产不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项目)。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设立国外账户进行核算时,是站在国外的角度来看的。因此相关的指标所对应的方向与站在本国(常住单位)角度看问题的国内核算完全不同。例如在国外账户来源(使用)方记录的内容,从国内角度看就是使用(来源);在国外账户记录的资产(负债),从国内角度看就是国内的负债(资产);顺差和逆差的概念在国外账户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意义也完全相反。

下面仅列出与国内账户明显不同的几个国外账户结构。其中表7-12是国外部门的货物服务账户;表7-13是国外部门的原始收入与经常转移账户;表7-14是国外部门的资本账户。其他国外部门的账户形式可以参考相关书籍。

表7-12 国外部门:货物服务账户

表7-13 国外部门:原始收入与经常转移账户

表7-14 国外部门:资本账户

在中国的国民经济核算账户体系中,国外账户的首个账户是经常账户,实际上是货物服务账户、原始收入和经常转移账户的合并。它与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账户相一致,是适应国内经济账户而设立的,见表7-15所示。

表7-15 国外部门:经常账户

综上所述,国民经济账户体系是对国民经济核算内容的另一种系统表述,除了基本核算表、国民经济账户体系外,国民经济核算的内容还可以用矩阵方式加以表达。有兴趣的读者还可以查阅有关国民经济核算矩阵表的具体内容。

第二节 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本核算

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是进行国民经济活动的前提条件和客观基础,如果离开人口和资源,前述的所有经济运行过程都不复存在。前面所述的五大子系统核算显然没有考虑核算的前提条件,为了弥补此缺陷,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中将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列入其中,以附属表的形式作为补充,因此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本核算同样是国民经济核算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于自然资源和人口的特殊性,目前这两部分核算仅限于实物量核算。下面主要介绍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的实物量核算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一、自然资源核算

(一)自然资源核算的对象及特点

1.自然资源的类别及特点

自然资源是自然界赋予的,能为人类利用形成财富,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天然物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自然资源的定义是:在一定的时间和技术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

自然资源的种类十分丰富,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其分类:

按其是否有形,自然资源存在有形的自然资源(如土地、水体、动植物、矿产等)和无形的自然资源(如光资源、热资源等)。

从可利用程度看,自然资源中有的属于可再生自然资源,如气候资源(太阳辐射、风)、水资源、地热资源(地热与温泉)等,它们的特点是可以被反复利用。有的属于可更新自然资源,如生物资源,这类资源的特点是可生长繁殖,但其更新速度要受自身繁殖能力和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还有的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例如矿产资源等地质资源,它们的形成周期大多可以长达数百万年,属于不可再生的;而土壤资源的形成周期虽然不如矿产资源长,但与其消费速度相比,仍然十分漫长,故也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

从自然资源的内容看,包括土地、空气、水等环境资源、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资源以及金属、非金属等矿物资源。

从自然资源的经济用途看,通常可以区分为: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矿物资源、旅游资源等。

此外还可以从自然资源的探明和利用程度分为一、二、三等不同等级的自然资源。通常等级数字越大,表明其探明或利用的程度越高。

国民核算中最常用的往往是按其内容或经济用途进行分类。

不管从哪个角度对自然资源进行划分,我们都可以感觉到自然资源的两个重要特征。第一是其自然属性。与我们之前核算的国民财产不同,自然资源并非人类劳动创造,而是自然界赋予的。正因为此,价值理论无法在自然资源中得以应用,所以自然资源的价值是难以衡量的,对它估价存在很大的困难。目前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核算尚以实物量核算为主。自然资源的另一个特点是其有用性。即自然资源能为人类利用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起到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如果我们能够合理、有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就可以为社会发展、经济增长带来正向效益,否则则可能破坏整个生态、社会的平衡,对人类生存带来威胁。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有必要对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利用情况进行相应地观察、记录和评价。事实上,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就有很多研究者和政府部门开始呼吁对资源与环境进行核算,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开发SNA的同时也开始致力于对自然环境、资源实物及货币核算可行性的研究,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system of integrated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accounting,SEEA)的问世足可以证明环境核算的重要性,虽然SEEA在理论和实践上还有许多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探讨,但它仍不失为进行环境核算的有效工具。

2.自然资源核算的统计对象及其原则

从统计角度讲,列入核算中的自然资源除了符合上述两个特点外,还需符合可观察性的特点,即统计的自然资源必须是已经发现或者储量已经探明或掌握了的自然资源。如果资源客观存在,但尚未发现,或虽然已经发现,但在当时的生产技术条件下仍无法确定其储量或经济应用价值的,则无法进行统计,自然就不能列入自然资源核算的范畴。此外从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生产和发展的关系看,只有对人类生存、生产、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关系的物质或非物质才能列入统计核算的范畴。否则也不予考虑。

目前,我国在国民核算附属表——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中进行核算的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和水资源四类。

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时需遵循以下核算原则:

在记录时间上:土地、矿产、森林资源期初期末实物存量以编表时点数据记录;水资源的本期与上期实物量则以核算期累计数据记录。对于资源数量变动的记录,如果是交易引起的数量变动,核算记录时间就是所有权变动的时间;对于非交易因素引起的变动要区分增加变动和减少变动,增加时,矿产资源应以经济发现时记录,其他自然资源应假定其增加是连续均匀的,在被调查时记录;减少时,包括突发性减少和均匀性减少,在物量减少、质量下降时或被调查时记录。

在核算的空间上,要遵循地域原则。自然资源具有很强的空间性,不同的自然资源在各地的分布不同,因此需要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划定自然资源核算的地域范围,地域范围划在哪里,自然资源的存量就核算到哪里,其增加、减少与调整变化就以哪里为界限。

在计量原则上,由于是实物量的核算,因此不同的自然资源应选用不同的实物量单位作为核算单位。如土地资源一般计量为万公顷或万亩;森林资源为百公顷或百立方米;矿产资源为亿立方米、吨等;水资源为亿立方米。

(二)自然资源核算的具体内容

这里仅简单介绍我国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核算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指标。

1.土地资源统计

土地资源是指我国领土范围内自然形成的,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被开发利用以提高人们生活福利水平和生存能力,并同时具有某种“稀缺性”的内陆土地及相连地表水和滩涂的总称。土地资源不包括低潮位时海水覆盖的土地(此部分为海洋资源)。对土地资源进行核算原则上可以对其总量、构成、利用情况、土地变动情况等方面进行反映。

我国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中涉及土地资产与非资产性土地资源的核算。土地资产是指所有权已经界定,能够被所有者有效控制并能够在目前及可预见的未来产生预期经济收益的土地资源。土地资产属于经济资产范畴,包括农用土地、房屋及建筑物占地和其他土地资产。

农用土地: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及其他农用地。其中耕地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轮歇地、草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耕地中还包括南方宽小于1.0米,北方宽小于2.0米的沟、渠、路、田埂。

房屋及建筑物占地:指用于社会经济活动的房屋建筑物和构筑物所占用的土地。包括城镇与乡村房屋建筑物用地、交通设施用地等。

其他土地资产:主要是可养殖水域,指天然或人工淡水水域中可用于养殖水生动植物的区域,包括河流养殖、湖泊养殖、水库养殖和坑塘养殖等。

非资产性土地资源:指不同时具备所有权已经界定、所有者能够有效控制或处置,并在目前和可预见的将来能够产生经济收益两个条件的土地资源,包括未利用陆地和未利用水域,如沙漠、荒草地、盐碱地、沼泽地、冰川及永久性积雪区域等。它不属于经济资产范畴。

核算表核算了上述土地资源的期初存量、报告期增加、减少及调整变化数量以及期末存量。

根据上述核算数据可以了解土地资源的总量、构成、变动情况,并可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分析。例如计算垦殖率(耕地面积/土地总面积)、土地开发利用系数、土地生产率等。还可以对不同土地的变动原因进行分析。

2.森林资源统计

森林资源是指我国领土范围内自然形成的,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被开发利用以提高人们生活福利水平和生存能力,并同时具有某种“稀缺性”的木本植物资源及相关土地,包括林木以及林区内其他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林地(注:此处林地与土地资源中的林地重复)。

我国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中的森林资源包括森林资产与非资产性森林资源。其中森林资产是指符合经济资产定义的森林资源,即所有权已经界定,能够被机构单位有效控制并能够在目前及可预见的将来产生预期经济收益的森林资源。森林资产既具经济价值,同时还具有生态保育功能。非资产性森林资源是指不同时具备经济资产两个条件的其他森林资源,包括林地、林木和其他野生动植物。非资产性森林资源的主要功能是维持水土平衡、供氧固碳、净化大气、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非资产性的森林资源对生态环境具有巨大的正向效应,也极大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福利水平,因此亦被称为“森林环境资产”。

森林资产包括培育资产和非培育资产。

培育资产:指生产一次性产品或生产重复性产品,其自然生长或更新在机构单位直接控制、负责和管理之下的森林资产,包括人工林、苗圃地和四旁树等。其中具有存货性质的人工林,如用材林、薪炭林等称为培育资产在制品,具有固定资产性质的人工林,如防护林、特用林、经济林等称为培育固定资产。

非培育资产:指生产一次性产品或生产重复性产品,但其自然生长或更新不在机构单位直接控制、负责和管理之下的森林资产,如天然林、灌木林等。

核算表同样对上述森林资产和非资产性森林资源的期初存量、报告期增加、减少及调整变化数量以及期末存量进行了记录。

森林资源核算数据可以帮助了解森林资源的总量、构成、变动及其利用情况。森林资源的分析统计的常用指标包括:森林覆盖率(森林面积/土地总面积)、森林密度(森林覆盖面积/森林总面积)、木材蓄积利用系数(木材采伐量/林木蓄积量或采伐蓄积量)、森林营造采伐比例(当年人工营造的林木面积/当年采伐的各种森林面积)、森林规模、森林面积构成(经济用途、树龄,地域等分类)等。此外还可以对不同森林资源的变动原因进行分析。

3.矿产资源统计

矿产资源是指在一国领土及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范围的地壳内或地表由地质作用自然形成的,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被开发利用以提高人们生活福利水平和生存能力并同时具有“稀缺性”特征,根据特定的地质依据和地质知识计算或估算的固体、液体和气体自然富集物。

我国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中的矿产资源包括矿产资产与非资产性矿产资源。其中:矿产资产是符合经济资产定义的资产,即指所有权已经界定,能够被机构单位有效控制,并能在目前及可预见的将来产生预期经济收益的矿产资源。矿产资产是已经查明的矿产资源的一部分,能满足现行采矿和生产所需的指标要求(包括品位、质量、厚度、开采技术条件等),该资源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非资产性矿产资源则是不能满足经济资产定义要求的其他矿产资产,是一部分查明矿产资源和潜在矿产资源的总和。

核算表对上述矿产资产和非资产性矿产资产的期初存量、报告期增加、减少及调整变化数量以及期末存量进行了记录。通常按具体的矿物名称分类核算。

矿产资产一般具有有限性、枯竭性、不丧失性、分布不均匀等特点。统计分析中常通过以下这些指标进行分析。即探明储量、开采量、损失量、保有储量、采储比(开采量/保有储量)、回采率(开采量/损失量)等。

4.水资源统计

水资源是指一国领土范围内自然形成的,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被开发利用以提高人们生活福利水平和生存能力,并同时具有某种“稀缺性”的,由大气降水和永久冰川溶化形成的地表、地下淡水总量,通常称为水资源总量。

水资源总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两者互相转化的重复计算量。

由于水资源总量中含有天然不可用水(如某种元素的超高含量而对身体有害的不可用水)和严重污染导致生产生活均不可用水(如劣V级以上水质的水量),所以可利用水资源量等于水资源总量扣除天然不可用水量和劣V级以上水质的水量。

我国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中的水资源包括水资产与非资产性水资源。其中,水资产就是指所有权已经界定,能够被机构单位有效控制并能产生预期经济收益的可利用水资源,属于经济资产范畴。包括地表水可供水量、集雨利用量、污水处理回用量和地下水供水量。水资产从利用情况看,又分初始利用量和重复利用量。水初始利用量是指社会经济活动对水资产(包括地上水和地下水)的一次利用量。重复利用量则是对已进入社会经济活动使用领域的水资产的二次及以上的再循环利用量。

非资产性水资源是指不同时满足所有权界定、所有者能够有效控制,并产生预期经济收益两个条件(即非经济资产)的水资源,包括生态水资源和其他未利用、不能用的地表水、地下水资源。

我国自然资源实物核算表对水资源的核算就是对水资产和非资产性水资源的期初存量、报告期增加、减少及调整变化数量以及期末存量分别进行统计。

水资源统计分析中,还可以分别就水域资源(包括陆地和领海资源,如年降水量、径流量等)、水力资源(将水的流动转化为能源使用,如水力蕴藏量,有效利用量,有效利用系数等)、水面养殖动植物资源(海水、淡水可养殖或已养殖面积,各种鱼类,藻类储藏量)、水运资源(开通客运或货运的公里里程数)的不同情况进行分析。

(三)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

表7-16就是中国的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表的主栏反映自然资源的期初、期末存量及变动因素。有期初存量、本期增加、本期减少、调整变化和期末存量五大指标。其中,“期初存量”反映自然资源在核算期初试的实物存量状况;“本期增加”反映的是由于自然、经济、分类、结构变化等因素引起的自然资源物量的增加;“本期减少”反映的是由于自然、经济、分类、结构变化等因素引起的自然资源物量的减少;“调整变化”反映在核算期内由于科技进步、核算方法变化等因素影响而引起的自然资源的增减变化;“期末存量”反映自然资源在核算期终结的实物存量状况。为了平衡数据,还增加了“统计误差”行。

表的宾词按自然资源的内容分类,目前主要核算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和水资源四大类。每一种资源下又分资源资产和非资产性自然资源。将自然资源区分为资源资产和非资产性自然资源是进行经济和资源综合核算的基础,也是国民核算与自然资源业务统计的最本质区别。

整个表式存在以下基本平衡关系:

期末存量=期初存量+本期增加-本期减少+-调整变化

自然资源=资源资产+非资产性自然资源

表7-16 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

续表

二、人口与人力资源核算

(一)人口及人口范畴

人口,是具有生命现象的个人总和。更准确地说,社会经济统计中的人口是指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在特定的区域内,具有一定数量和特定标志的个人的总称。在经济社会中,人口至少具有以下两方面的特征:第一,人口同时具有质与量,人口的量是指人口的绝对数量、规模,很容易定义及统计,人口的质则是指附加在人口个体中的内在的各种素质,如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很难一概而论,更难以用价值量统计,也正因为如此,常规核算中一般仅对人口的实物量进行核算。第二,人的一生中会经历出生、成长、结婚、生育、衰老、死亡的自然循环过程,也会因为经济、政治、社会等各种原因实现地理上的位移(迁移),因此人口又是一个变动的总体。鉴于人口的上述特征,在进行人口核算时,首先应该明确特定的人口范畴。

1.人口统计的时间范畴:由于人口是一个变动的总体,要对一定范围内的人口数作确切统计,必须确定统计的时间标准,才能消除因出生、死亡、迁移变动可能带来的影响,也才能避免由于统计时间不一致而造成的人口数计算的重复和遗漏。正因为人口具有时间范畴,所以人口数指标属于时点指标。不同时间的人口数值不能直接相加,人口数的取得通常采用不连续统计。

2.人口统计的空间范畴:即人口统计必须具有明确的地域空间范围。人口普查、人口经常性登记等一般以国家行政管理区划为准来进行统计。在研究人口行政地区分布的动态变化时,要注意行政区划变动对人口数的影响。

3.人口统计的人口范畴。所谓人口范畴是指人口统计中有常住人口和现有人口两个概念。常住人口是指经常居住在某地区的人口,而不管统计时是否仍住在该区域内,目前人口统计中以居住时间在半年以上作为经常居住的标准。现有人口则是指在规定的调查时点上在某地区实际居留的人口,而不管其是否经常居住在该区域。常住人口与现有人口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现有人口=常住人口+外来暂住人口-常住人口中暂时外出人口。

在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的年代,我国经常居留地人口与户口所在地人口高度一致,因此人们常常将常住人口视同为户籍人口。但是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和各种人口流动障碍的消除,目前我国有越来越多的人口离开户籍所在地(不发达地区尤甚),常住人口和现有人口的数量差距不容忽视。通常情况下,常住人口是基本的人口指标,也是计算一些相对指标的基础,但在经济发达的地区,由于大量流动人口的涌入,常住人口与现有人口在数量上会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制定商业、旅游、公共设施等规划时,应以现有人口数为参考。在实际的管理、政策制定过程中,也要根据实际的人口状况,正确选择人口数量指标,以避免由于人口数据应用的偏差而导致社会、经济政策的失误。

明确了上述人口的基本范畴,在实际中就可以准确把握人口的基本状况,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事实上,人口以及在人口基础上形成的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的第一构成要素,是社会再生产的基本条件之一,人口还是社会消费的主体,是人类物质文化需要的承载者,体现着社会生产活动的终极目的。对人口(包括人力资源)进行核算是国民经济核算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二)人口核算的具体内容

人口统计涉及的内容很广,但其基本内容主要涉及人口数量、结构及变动核算。以下简要介绍这三方面的统计核算内容。

1.人口数量统计

人口数量就是一国或地区处于某一时点上或时期内具体的总体人口数目。反映人口的总规模和水平。是人口核算和分析最基础的指标。由于人口是一个变动的总体,所以在实际计算人口数量时有两类指标,一类是时点人口数,另一类则为平均人口数。

时点人口数是反映在某一时刻或某一瞬间状态下的人口数量,为静态指标。例如,人口普查中的标准时间人口;人口经常性登记中的年初人口、年末人口等都是时点指标。例如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得到的全国总人口数1370536875人,就是指2011年11月1号零点的人口规模。而通常讲的年初人口是指每年1月1日零时的人口;年末人口是指每年12月31 日24时的人口(当年的年末人口数就是下一年的年初人口数)。此外,人口统计中常用的还有年中人口,即每年7月1日零时的人口(或6月30日24点的人口)。

如果要反映在一段时间范围内的人口数,例如一月、一季、一年内的人口数量,则需要采用平均人口数指标。平均人口数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在一定时期的平均规模,在计算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率、自然增长率、人均GDP等统计分析指标时必须采用平均人口数这一概念。一段时期内的平均人口数属于序时平均数,其计算参照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原则。具体可以分以下几种情况:

(1)当取得的人口数资料为每日人口数时,计算公式为:

式中表示平均人口数;Pi表示时间为i的人口数;n表示日历天数。

用这一计算方法,能够得到很准确的人口数。但由于要取得每天人口数变化的资料,在实际工作中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一计算方法只有理论上的意义,实际统计中是难以做到的。

(2)当取得的资料为期初(P0)、期末(P1)两个时点的人口数时,计算公式为:

这一方法又称为两点平均法。由于该方法计算简便,所需资料少,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两点平均法计算结果的精确度取决于期初资料和期末资料在该时期的代表性,因此,期初和期末相距越近,由两点平均法得出的值越接近于实际。通常,该方法只适用于人口变动不大或人口变动比较均匀的地区。

(3)当取得的人口数资料为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时,采用首尾折半法。即计算公式为:

(4)当取得的人口数资料为间隔不相等的时点数列时,则以间隔为权数加权计算。计算公式:

式中,fi表示第i个时间间隔长度。

由于序时平均法所用的时点人口数资料较多,计算结果比两点平均法精确些。两点平均法实际上是序时平均法的一个特例。利用序时平均法计算平均人口数时,在同一时期内所取时点越多,相邻两时点的人口数变动越小,计算的平均数越接近于实际。

此外,人口统计中还有以某时期期中时点上的人口数作为该时期的平均人口数,称为期中人口数法。这种方法计算简单,适合时期人口变动比较均匀的情况。我国前四次人口普查采用的标准时点都为7月1日零点,就是采用年中的人口数资料。联合国的《人口年鉴》中,也常用年中人口数来表示年平均人口数。当计算较长时间(如5年以上)的年平均人口数时,还可以根据积分中值定理得到平均人口数的计算公式:

(假定人口变动成指数曲线)

以上讨论的是人口数量指标。实际上,在人口分析中,还有一个间接反映人口规模的指标,就是人口密度。它通常用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上拥有的人口数来表示。即:

人口密度=某地区人口数/该地土地面积

人口密度的大小除了反映当地的相对人口规模外,还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地的社会经济发达程度。一般而言,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其收入、生活的便利程度高,人口密度也相对较高。例如上海、东京、纽约都是人口密度极高的城市,其社会经济的发达程度很高。而我国的西藏、新疆等地人口密度很低,经济也相对落后。当然地理原因也是影响人口密度的重要原因。地理因素与经济、社会因素一起决定了该区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2.人口构成统计

人口构成就是根据人口的不同特质对人口进行分类,从而了解其分布及构成,人口构成包括自然构成、社会经济构成等。

(1)人口的自然构成

从生物学角度看,人口具有性别和年龄,这是人的自然属性。因此人口的自然构成就包括性别构成和年龄构成。

①性别构成

反映人口性别构成的统计指标通常有两种,即性比重和性别比。后者具有更广泛的应用。性比重是一个结构相对数,它是指男性或女性人口数在总人口数中所占的比重,用百分数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计算结果分别有男性人口的比重和女性人口的比重之分。例第五次人口普查中男性人口的比重为51.63%,女性比重为48.37%。

性别比则是指总人口中男女人口数之间的对比关系,属于比例相对指标。通常以女性人口数为100计算相对应的男性人口数。其计算公式为:

其计算结果的意义是:当性别比大于100时,表明男性人口数多于女性人口数;当性别比小于100时,表明男性人口数少于女性人口数;当性别比等于100时,表明男女两性人数相等。对于一个规模足够大的人口总体来说,性别构成的正常值一般应为男性人口数略多于女性人口数。根据某种标准可对某一实际人口的性别构成做出合理的评价。

性别比可以按全国范围的总人口来计算,也可以按地区范围的人口来计算;可以按全体人口来计算,也可以分年龄组计算,甚至按照某种特定研究目的分组计算性别比(例如计算不同行业的性别比)。在实际分析中,年龄性别比和出生婴儿性别比最具实际意义。

年龄别性别比就是对人口按年龄进行分组后,计算不同年龄段的人口的男女比例。即

人口性别比的正常值一般应为男性人口略多于女性人口。但由于不同年龄组两性人口的死亡水平的差异,不同年龄组人口的性别比也存在着差异。一般的规律是,低年龄组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而到了高年龄组,女性人口要多于男性人口。当然由于人口的死亡水平要受到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不同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的人口的年龄别性别比也会有所差异。分析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表7-17是第五次人口普查得到的不同年龄性别比的有关资料。

表7-17 2000年人口普查中各年龄段性别比资料

资料显示,那个时期我国总人口的性别比基本保持平衡,但各年龄组人口性别比有较大差异,低幼年龄组人口性别比偏高,20—24岁组人口性别比基本平衡,其他年龄组男性人口始终多于女性人口,直到70岁以后,人口性别比才低于100,也即男性人口数少于女性人口数。表明女性人口的寿命相对男性要长。

出生婴儿性别比:出生婴儿性别比反映某年出生的婴儿中男女两性间的数量对比关系。婴儿性别比是影响总人口性别比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世界各国出生婴儿性别比的正常值一般在105—107左右。如果出生婴儿性别比严重偏离正常值范围,对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会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应该引起足够的注意。

②年龄构成

人口的年龄构成是在按年龄标志将人口划分为若干个年龄组的基础上,计算各年龄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对人口的年龄分组一般有三种方法,即按年龄分组(单项式分组)、组距式分组和按特定用途标志分组。按年龄分组即以一个自然年龄为一个组的单项式分组。由于人口自然年龄的变量值太多,除非特殊需要(如编制人口金字塔或生命表),一般不会采用单项式分组。组距式分组一般按组距为5岁(或10岁)进行分组,考虑到0岁组的特殊性,常将0岁单独列出。即分组为0岁,1—4岁,5—9岁,10—14岁……按特殊研究目的分组是指一些有特定意义的异距分组。例如,为了反映人口再生产的状况,将人口分为0—14岁,15—49岁,50岁以上三组,其中15—49岁组为生育年龄组,通过计算各自的比重,可以反映人口再生产的类型。瑞典人口学家圣德巴(Sundbarg)根据对欧洲等国大量人口资料的观察分析,发现年龄在15—49岁组的人口大约占总人口的50%左右,因此,总人口中0—14岁组同50岁及以上人口间的不同比例分割,即预示着不同性质的人口再生产类型。根据这三组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同,圣德巴把人口划分为增长型、静止型、缩减型,以观察人口再生产的趋势(见表7-18)。

表7-18 圣德巴划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标准  单位:%

圣德巴模式说明了不同的人口年龄构成,对今后的人口再生产将会产生极不相同的影响。即:在一个人口总体中,当少年儿童人口所占的比重较大时,即意味着未来进入婚育年龄的人口将会增多,未来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就会增高,人口总数就会增长,故这种人口类型称为“增长型”;反之,当一个人口总体中,少年儿童人口所占的比重较小时,即意味着未来进入婚育年龄的人口将会减少,未来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就会降低,人口总数就会减少,故这种人口类型称为“缩减型”;当少年儿童人口和5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接近时,这种人口类型则称为“静止型”。

国际上通常还会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将人口总体划分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个年龄组,其中0—14岁为少年组,15—64岁为劳动年龄人口组,65岁以上为老年组。各组人口数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称少年系数、壮年系数和老年人口系数,据此可以说明现有的人口类型。人们常说的人口老龄化就是指老年人口系数超过7%的情况。

根据这种年龄的特殊分组还可以得到以下一些常用分析指标:

负担系数=(0—14岁人口数+65岁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

负担少年系数=0—14岁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

负担老年系数=65岁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

人口老化指数(又称老少比)

类似地,如果要研究学龄儿童情况、健康情况、育龄妇女情况等特殊需要,也应该按特定组距进行分组。

对于人口总体年龄特征的计量,统计上常用平均年龄、年龄中位数、年龄众数、少年儿童人口系数、老年人口系数、老化指数等指标来反映。

如果将性别与年龄结合起来进行交叉分组,就可以据此绘制人口年龄金字塔图,反映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人口状况。

(2)人口的社会构成

人口社会构成是指由社会因素、社会性质、社会发展水平等所决定的不同社会属性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分布及比例。常见的人口社会构成指标包括民族构成、教育构成、地区构成、职业构成等等。

其中民族构成常用各民族人口数占总人口的比重来反映。人口的教育水平构成可以通过计算文盲率、各种文化教育程度构成、平均受教育年限等指标来反映。常用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文盲率(半文盲率)[1]

初等教育就学率=

中等教育就学率=

高等教育普及率=

平均受教育年限=

此外,社会构成还可以涉及家庭、婚姻、种族、信仰、语言、地域等各个方面的内部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对人口的社会构成进行统计的目的在于了解人口在社会特征上的特点与变化,从而反映出整个社会的变化、发展和进步。

(3)人口的经济构成

人口的经济构成是针对不同的经济标志分类后,计算得到的结构相对指标。从经济标志出发来划分人口,分类繁多。

我国人口及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中,将全部人口按年龄区分为16周岁以下及以上两部分。16周岁及以上人口又可以划分为经济活动人口和非经济活动人口两类。经济活动人口包括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非经济活动人口包括在校学生、家务劳动者、无劳动能力者以及其他非劳动力等。以下仅对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经济活动人口与非经济活动人口进行说明。

①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

就业人口是指16周岁及以上的常住人口中,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那部分人口。有固定职业或虽无固定职业,但在规定时间前一天有临时性工作,并在此时间前一个月从事社会劳动累计16天或16天以上的人均属于在业人口。

失业人口我国目前只指城市,即有城镇户口且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无业且要求就业而非就业的人口。虽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但劳动报酬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视同失业。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失业人口称登记失业人口。

就业人口加上失业人口就是经济活动人口。人口统计中围绕就业与失业还可以计算就业率、失业率、登记失业率等。其中:

就业率=在业人口/(在业人口+失业人口)或 就业率=符合劳动年龄实际参加劳动人数/劳动力资源中符合劳动年龄人数

失业率=1-就业率

就业人口负担系数=被抚养人口/就业人口

此外,对于就业人口,还可以进一步按劳动者的经济活动部门、职业性质、行业、地域等进行分类,计算结构并进行分析。

②经济活动人口和非经济活动人口

经济活动人口就是指年龄在16岁及以上的人口数。也就是之前提到的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之和。

非经济活动人口则是指16岁及以上的常住人口中,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以外的未从事社会劳动的那部分人口资源。具体包括在校学生、家务劳动者、离退休人口、丧失劳动能力人口以及其他未列入就业或失业的人口。

对经济活动和非经济活动内部的人口结构进行分析可以及时了解我国的就业规模,就业质量,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我国人力资源实物量核算时,对人口的分类首先考虑的就是经济构成,即将人口资源分成0—15岁、16岁及以上两大类;后者又进一步划分为就业人口、失业人口、非经济活动人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按人口的性别、年龄、地域、教育等进行分类核算。

当然,由于社会、经济的不可分割性,以上对社会构成与经济构成的划分不是绝对的。有时两者交织在一起,所以也可以统称社会经济构成。

3.人口变动统计

人口的变动理论上可以包括数量上的变动和质量上的变动。这里仅指数量变动。一定时期内某区域内的人口数量发生之所以会发生变化,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由于人口自身的再生产,即出生和死亡所致;另一个变化来自于人口的迁移,包括迁入和迁出。通常称前一种变动为自然变动,后一种变动为机械变动。人口变动统计就是要对人口的出生、死亡、迁入、迁出以及由此造成的人口数量变动情况进行分析,反映人口增长及与之相关的社会经济问题。

(1)人口自然变动

人口自然变动包括出生和死亡两个方面,出生和死亡,是人口再生产的两个基本现象,出生使人类社会得以延续,死亡则促进了人口的世代更替。出生作为死亡的前提,在人口再生产中意义更大。

与人口的出生、死亡相联系,反映人口自然变动统计的主要指标有: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等。需要注意的是,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均属于时期指标。其他几个相对指标的含义及计算如下:

人口出生率:表示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内平均每千人中出生人数所占的比例,它反映一定时期内按全部人口计算的人口出生状况,属于强度相对指标。计算公式为:

式中,CBR为人口出生率,B为年出生人数,为年平均人口数。

上述指标又叫总出生率或粗出生率。该指标的分母是平均人口数,也即包含了与出生人数没有直接关系的男性人口数、尚未成年和已退出育龄期的女性人口数等。因此它只能粗略地反映某一人口总体在某一时期内的出生相对水平,一般不可用于不同人口间进行直接比较。但由于粗出生率指标计算简单,资料容易获取,因此仍不失为一个具有一定实用意义的指标。

除了计算粗出生率外,还可以联系女性人口数,特别是育龄妇女人口数以及婚姻、生育胎数等资料计算育龄妇女生育率(含一般生育率、总和生育率等)以更确切反映人口出生情况。

人口死亡率:指一定时期(通常一年)内死亡人数与平均人口数对比所得到的相对数。说明每千人中死亡人数所占的比例。反映该地区人口的死亡强度。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CDR为人口死亡率,D为年死亡人数,P为年平均人口数。

与粗出生率类似,由于人口死亡率也是由死亡人数与总人口数比较而得,故又称为总死亡率或粗死亡率。该指标只能粗略地反映人口总体的死亡强度和水平,而不能了解人口总体年龄结构对死亡的影响。所以,如需针对性分析死亡原因,还应计算特殊的死亡率,如年龄别死亡率、婴儿死亡率[2]等。

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2)人口的机械变动

人口机械变动是指人们出于某种目的或动机而有意识地改变常住地,从而引起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移动。人口迁移的特点是:第一必须改变常住地,如果是临时居住地点的变动只能叫人口流动;第二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动因,从而使人口迁移具有稳定性和永久性倾向;第三迁移必须越过特定的地域范围,如果人口在乡、镇内部、或者城市的区与区之间流动显然不是迁移变动。人口迁移从地域看,包括国内迁移和国际迁移;从迁移原因看,有政治性迁移、经济性迁移和社会性迁移等;从迁移的动力看有自愿性迁移和强制性迁移等。可以分别进行统计。

人口迁移的主要统计指标有:迁入(迁出)人口数,迁入率、迁出率,总(净)迁移率等。其中:

将自然增长率与净迁移率相加就是人口总增长率。

综上所述,对人口的数量、构成、变动情况进行统计核算,可以帮助我们及时把握一国或地区人口发展规律,协调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关系,并可以据此编制人口平衡表、人口与人力资源实物量核算表。

(三)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及其表式

1.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

一国或地区在特定时点上具有生命的常住自然人的数量,可以称之为一国或地区的人口资源。可见人口资源包含了所有的人口。我国的人口资源从年龄上可以分为0—15岁、16岁及以上两大类。

人力资本是生产者受到教育、培训、实践经验、迁移、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由于这种知识与技能可以为其所有者带来工资等收益,因而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资本——人力资本。换句话说,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表现在蕴含于人身上的各种生产知识、劳动与管理技能和健康素质的存量总和。与物质、货币等硬资本相比,人力资本具有更大的增值空间。因为作为“活资本”的人力资本,具有创新性、创造性以及灵活应变的能力。现代社会,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增加对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增加重要得多。也正因为如此,对人力资本的研究、包括人力资本的核算问题成了近年来非常活跃的一个课题。

如果从人力资本的初始定义看,人力资本仅对应人口资源中的劳动者。但从广义看,人口从出生到进入劳动年龄之前属于劳动力的后备军,又是潜在的经济活动人口,所以这部分人口具有人力资本特征。同样已退出劳动市场的人口在退出之前本身就是劳动者,而且他们还具有消费和资本积累的特征,因此这部分人口也属于人力资本范畴。由此,我们可以对我国的人力资本作一个广义的解释——我国所有常住自然人所具有的科学文化知识、健康、技能和能力等素质的总和。

由于与人力资本密切相关的教育、教育产品,不能像商品、经济组织那样进行严格而准确的成本核算和费用分摊,更难以计算它的即时“利润”,因此人力资本的价值量核算至今仍存在很大的障碍。目前对人力资本的核算仅停留在实物量核算阶段。也就是人口的期初、期末数量及变动情况。

为了反映各类人力资本独特的经济和自然特征,人口和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可以在总表的框架下分别编制:0—15岁人口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就业人口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失业人口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以及非经济活动人口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

2.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

表7-19就是中国的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由于排版原因,表中将主词和宾词的位置作了调换),表的主栏(表中指列)反映人力资源的期初、期末存量及变动因素。有期初人口、本期增加、本期减少、组内项目流动和期末人口五个大项。其中,“期初人口”反映人力资本在核算期初始的存量状况;“本期增加”反映的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人力资本数量的增加;“本期减少”反映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人力资本数量的减少;“组内项目流动”反映在某一标识分组内,由于内部人口流动而产生的人口增加或减少;“期末人口”反映人力资本在核算期终结的实物存量状况。

表的宾词(表中指行)首先按人口资源的年龄标志分类,分为0—15岁人口、16岁及以上人口两个基本部分;其次按照人口的经济属性,将16岁及以上人口分为就业人口、失业人口和非经济活动人口;再次按照人力资本的本质特征将各类人口按教育程度和年龄等分组标志进行平行分组,这种分组是为了突出人力资本核算特征而设的,也是国民核算与一般的人口、劳动力统计的最本质区别。

整个表式存在以下基本平衡关系:

期末人口=期初人口+本期增加人口-本期减少人口+-组内项目变动

本期增加人数=本期出生人数+本期迁入人数+本期其他因素增加人口

本期减少人数=本期死亡人数+本期迁出人数+本期其他因素减少人口

总人口=0—15岁人口+16岁及以上人口

16岁及以上人口=就业人口+失业人口+非经济活动人口

经济活动人口=就业人口+失业人口

表7-19 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

续表

根据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可以对人口的数量、结构及变动情况进行全面的观察和分析。

目前,无论是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还是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都是通过直接法来编制的。即充分利用统计部门现有的数据直接编制。

练习与思考

一、名词解释

借贷记账法  经常账户  资本账户  交易账户  自然资源  人力资本

二、思考题

1.借贷记账法有什么特点?

2.国民经济账户体系包含哪些子账户?

3.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有什么不同?

4.自然资源核算的对象有什么特点?要核算哪些内容?

5.人口统计包含哪些基本内容?

三、单项选择题

1.与其他账户相比,对外经济账户是立足于 编制的。      (  )

A.国内           B.国外

C.国内和国外        D.以上都错

2.“增加值”是哪个账户的平衡项                (  )

A.收入形成账户       B.收入使用账户

C.生产账户         D.资产负债账户

3.下列哪个账户属于存量账户                 (  )

A.生产账户         B.收入分配账户

C.资产负债账户       D.重估价账户

4.收入再分配账户的平衡项是                 (  )

A.原始收入         B.可支配收入

C.总收入          D.储蓄

5.下列哪个账户属于经常账户                 (  )

A.资本账户         B.资产负债账户

C.金融账户         D.收入分配与使用账户

四、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经济交易账户的有                 (  )

A.经常账户         B.资本账户

C.金融账户         D.重估价账户

E.资产负债账户

2.按照国民经济核算对经济账户的定义,下列属于积累账户的是  (  )

A.生产账户         B.资产其他物量变化账户

C.资本账户         D.金融账户

E.重估价账户

3.我国自然资源核算的内容有                 (  )

A.矿产资源         B.水利资源

C.森林资源         D.土地资源

E.人力资源

4.将人口分组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可以反映      (  )

A.人口老龄化程度      B.劳动力再生产状况

C.人口抚养比        D.人口再生产状况

E.老少比率

五、综合分析题

查阅资料对我国人口、自然资源情况进行简要统计分析,说明存在的问题。

【注释】

[1]是指不识字和识字很少的人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考虑到文盲或识字的确认与年龄有关,所以国际上一般以15岁作为临界点(个别以12岁为界)。

[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