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俄罗斯对外经贸政策新动向

俄罗斯对外经贸政策新动向

时间:2022-06-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俄罗斯对外经贸政策新动向普京上台后,力图富民强国,重振俄罗斯雄风。这里,侧重分析说明俄罗斯对外经济贸易政策方向呈现的一些值得注意的新动向。欧盟是俄罗斯最重要的经贸伙伴和投资者。普京对不同国家分别采取了胡萝卜和大棒政策。普京执政以来,努力重建俄罗斯千疮百孔的国防工业,增加向过去的客户国的常规武器出口。

俄罗斯对外经贸政策新动向

普京上台后,力图富民强国,重振俄罗斯雄风。据报道,俄为振兴经济,未来25年需要2万亿到2.5万亿美元投资。(1)这笔巨额资金哪里来?除加强国内积累、防止资金外流外,主要还得靠寻求和引进外资来解决。为此,俄罗斯尽力改善投资环境,以更多地吸引外商到俄创办独资、合资企业,购买俄国企业股份或俄发行的有价证券。普京总统还亲自召开座谈会,听取外商意见。俄还建立了“外国资本投资保险公司”,对包括政治风险在内的风险实行保险。这里,侧重分析说明俄罗斯对外经济贸易政策方向呈现的一些值得注意的新动向。

一、推行以能源为支柱的经济外交:“输能引资”

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丰富,年产量很大,是出口换汇的最大宗产品。但俄能源生产中也存在着设备老化、产量下降的严重问题,亟需增加资金投入,更新生产设施,开发新的生产基地,以维持和扩大能源生产规模,保证出口需求。为此,该领域每年需要引进外资约100亿美元。

欧盟是俄罗斯最重要的经贸伙伴和投资者。现在,欧盟市场占俄罗斯进口额的40%和出口额的30%,俄罗斯吸收的全部外资中有一半以上来自西欧。在能源合作方面,希望借助外资加强本国石油、天然气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俄罗斯也要寻求欧盟的支持,扩大与欧盟在这一领域的合作。普京说,俄欧能源合作是个十分重要的议题,俄罗斯不仅要向欧洲供应石油、天然气,还将向其输送电力,俄罗斯希望能为欧洲长远的能源安全提供保障。

俄罗斯的能源对欧盟有不小的吸引力。由于近年国际能源价格连番上涨,欧盟已不再把石油输出国组织作为天然气和石油资源的唯一来源。现在,它们对俄罗斯越来越感兴趣,并将其看作能源方面潜在的合作伙伴。

据报道,德国一家经营天然气业务的温特斯吃尔公司将投资几亿美元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联合开发俄北部北极圈内的一个近海油田。德国另有3家公司也与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签署了价值7亿多美元的投资协议。德国总理施罗德说,德国还将很快提供大约5亿美元的新的出口信贷。(2)

俄罗斯还想在东北亚各国建立以俄为供应地的能源网络。在俄罗斯和中国之间,除了从西伯利亚铺设天然气和石油管道外,还有向中国供应电力的设想。据透露,中国正规划“俄气南送”,其可行性研究报告已于2001年3月间分别报送中俄两国政府审批。整个项目投资逾500亿元人民币(折合60多亿美元)。中国将每年从俄罗斯进口300亿立方米天然气。俄罗斯还有建设向朝鲜、韩国以及日本供应萨哈林天然气管道的设想。据新华社报道,俄罗斯统一电力公司总裁丘拜斯宣布,俄日打算实施96亿美元的“电力桥”计划。将在萨哈林岛建造4 000兆瓦的发电站,用该岛盛产的天然气发电,通过1 400千米长的海底直流输电线,送到日本本洲。为此,将于2002年成立俄日联合股份公司,2004年动工,首期工程2010年投产,第二期工程2012年投产。预计11年即可收回成本。(3)

另外,俄罗斯与伊朗也达成了价值约5亿美元的扩大核电工程、石油和天然气方面合作的协议。伊朗还拟请俄罗斯在布什尔核电站建造第二座核反应堆,价值约10亿美元。俄罗斯与土耳其也达成了有关扩大双边贸易和向土提供电力、天然气的协议。(4)

独联体是俄罗斯的后院,加强与独联体国家合作一直是俄绝对优先的方针。而一些独联体国家则试图减少对俄罗斯的依赖,加强同欧美和土耳其等国的关系。普京总统到独联体各国访问时指出:“那样做也可以,但是与俄罗斯合作可以获得更多的实际利益。”关键是天然气和石油。普京对不同国家分别采取了胡萝卜和大棒政策。他主动提出与国内有资源的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等国联合开发资源,而对资源方面依赖俄罗斯的乌克兰、格鲁吉亚等国则以停止资源供给相威胁。(5)

二、努力扩大武器出口、抢占国际军火市场

大家知道,苏联的国防科研和军工生产的基础雄厚,实力很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急剧衰退,财政十分拮据,军费不足,国内武器订单越来越少,军工企业转向民用生产的设想进展迟缓,收效甚微,因此出口就成了一条至关重要的生命线。普京执政以来,努力重建俄罗斯千疮百孔的国防工业,增加向过去的客户国的常规武器出口。据报道,2000年俄罗斯的武器出口额已由1993年的18亿美元增加到43亿美元,仅次于美、英两国居世界第三。(6)普京表示,军火工业对俄罗斯财政贡献巨大,希望武器出口能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并且强调,在外交方面也要为军事技术合作提供保障。(7)

俄罗斯冒着受美制裁的危险,于2000年底撕毁了克林顿和叶利钦达成的关于禁止再向伊朗出售武器的协议,重新启动过去被冻结的一项金额高达15亿美元的合同。俄方将向伊朗提供两国在1989—1991年间签署的相关协定中尚未兑现的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俄方根据伊朗的要求,将向其提供520辆坦克、1 000多辆步兵战车、高射装置及配套的弹药、各类配件、器材和装备,以及米格-29和苏-24飞机的弹药和部件。俄罗斯还将恢复向伊朗提供技术援助,以修建和装备潜艇专用海岸部署设施,并向其提供海军器材。据报道,俄国防工业部门官员与伊朗方面商谈过总额达70亿美元的新型武器协议。俄伊(朗)还签署了第五个军事技术合作协定。从2002年起,俄方将开始向伊朗提供的武器有:“骄子”高射火箭系统、山毛榉-M对空导弹、雷神-M导弹。此外,协定还涉及雷达站、步兵战车、改进后的米格-29和苏-27以及导弹、登陆艇和巡逻艇等。(8)

印度一直是俄罗斯的一个主要军事技术合作伙伴。俄罗斯每年向印度出售的武器和军事装备约合10亿美元。(9)2000年10月普京访印时,更给印度带来了丰厚的武器装备“大礼”,其中包括价值7亿美元左右的俄罗斯“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航空母舰,以及俄最先进的坦克T-90等,总价值约10多亿美元。12月,俄罗斯与印度又签署了一项涉及金额达30多亿美元的防务协议。俄将向印度出售140架俄“苏-30MK-1”型多用途歼击机和米格-21BNC改进型歼击机以及310辆最新型T-90主战坦克。T-90坦克重46吨,装有高精度防护系统,具有超群的机动性、火力和夜视水准,将大幅度提高印度装甲部队的战斗力。(10)

另据报道,俄罗斯将向韩国出口价值7亿美元的军用和民用技术装备。韩国购买俄武器装备的种类包括军用运输机、教练机、空中加油机、直升机、气垫船等。这批军备将用于抵消俄罗斯拖欠韩国的部分债务。(11)

此外,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伊拉克为加强其防空能力,正扩大与俄罗斯的秘密武器交易。埃及也正在就购买核技术、导弹和侦察卫星事宜同俄进行谈判。俄还扩大对拉美武器出口。俄罗斯武器出口公司负责人表示,俄准备通过合作生产和易货等方式,拓宽俄武器在拉丁美洲的市场。

俄军火商为抢占国际武器市场,不断研制和推出性能高超、精湛的新型武器,如推出“圆点-Y”导弹与美竞争。据介绍,“圆点-Y”导弹在打击的准确程度、发射准备时间、导弹的弹道控制方法等主要性能方面,比美国的导弹高出1倍多,而“圆点-Y”导弹的发射装置重量比一般发射装置轻8吨。俄还研制出新型作战坦克T-95、新型战斗侦察车、新型鱼雷、新型舰载导弹、新式水陆两用冲锋枪、新型机枪、新型战斗机等。

三、积极开拓航天市场:从发射卫星到太空旅行

俄罗斯利用在航天开发上长期积累的技术可靠性和低成本优势,一边与外国企业进行合作,一边自行开拓航天市场。

在航天市场上,俄罗斯利用洲际导弹发射卫星最引人注目。俄罗斯利用根据《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决定废弃的旧式SS-19洲际导弹发射卫星,可以说是一箭双雕。

俄罗斯生产火箭的赫鲁尼切夫公司2000年5月成功地发射了载有模拟卫星的火箭。这家公司预定从2001年起进行商业发射。这种火箭的缺点是只能把小型卫星(最大1.8吨)送入轨道,但发射费用一次约1 250万美元,大约是欧美的一半,具有吸引力。赫鲁尼切夫还与德国公司合作设立了一家合资公司,瞄准移动电话用通讯卫星和资源勘探用科学卫星市场,努力推销这种火箭。(12)

在大型卫星的商业发射上,赫鲁尼切夫公司开发的“质子”号火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美、日、欧、俄等16国共同推进的国际宇宙空间站计划中,具有发射最大载荷21吨能力的“质子”号火箭自1965年首次发射以来,创下了270多次的成功发射纪录。(13)

经过不断改良的俄罗斯火箭具有简洁、结实的特点。俄正以由发射次数证实的可靠性和便宜约20%的低成本这些优势,在欧洲“阿丽亚娜”火箭占优势的大型商业发射市场发起攻势。

据俄通社-塔斯社报道,俄PC-20火箭将5颗外国卫星成功送上太空,其中:沙特阿拉伯卫星、意大利卫星各2颗,马来西亚卫星1颗。沙特阿拉伯与马来西亚两国都表示将继续扩大同俄罗斯在宇宙领域的合作。(14)另据法新社报道,俄罗斯从海上发射平台把一颗美国XM-2数字音频卫星(重4.7吨)送入预定轨道。这颗卫星将为美国提供数字无线电服务。(15)

此外,俄罗斯还史无前例地推进了“和平”号载人宇宙空间站的“太空旅行”项目。第一位太空游客——美国人丹尼斯·蒂托支付2 000万美元实现了自己幼年时的到太空旅行的梦想。在人类第一位太空游客丹尼斯·蒂托成功上天后,俄罗斯“能源”火箭航天公司总设计师谢苗诺夫呼吁,把开发国际空间站旅游确立为俄国家政策,以支持航天业的发展。谢苗诺夫说,俄罗斯的航天预算和实际所需经费之间存在较大缺口,弥补这一缺口的重要举措就是航天商业开发。2001年,俄有望在国际航天市场上创收约10亿美元。在俄罗斯所承担的国际空间站建设中,俄将力求使预算外资金所占比例达到30%~35%。他还指出,俄将蒂托成功送上国际空间站表明,俄拥有足够的技术力量对俄属空间站设施进行商业开发。(16)

在太空游客丹尼斯·蒂托平安返回地球后,还有大批后继者排队等待太空旅行。但据法新社报道,针对俄有意再次安排太空游的消息,俄罗斯航天局表示,因宇宙飞船上的位置已满,至少在今后两年内不再安排游客作太空游。(17)另据报道,俄罗斯又提出了建设一个可供3名游客停留20天的“太空酒店”。其建设费用预计为1亿美元,将通过预售旅游“门票”和赞助费来筹集。设计寿命为15年,争取在2004年开业。(18)

四、凭借独特的地理条件,构筑连接欧、亚、美三大洲的洲际运输通道

俄罗斯疆域辽阔,地跨欧、亚两洲。在其东北角,仅隔白令海峡与美洲相望。这一地理优势,为其构筑大陆桥洲际运输通道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

早在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当时的苏联政府就开辟了西伯利亚大陆桥。它是以西伯利亚铁路作为陆地桥梁,连接太平洋远东地区至波罗的海、里海沿岸以及西北欧大西洋口岸的运输线。这条大陆桥比海运全程缩短近一半,节省货运时间15~20天,运输费用比全程海运低20%~25%。

随着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和解并同意修复“京义线”(日本统治时期在汉城和新义州之间建设的铁路,朝鲜战争结束后由于南北分界而断通),俄罗斯打算将西伯利亚铁路同纵贯朝鲜半岛的“京义线”铁路连接起来。这项铁路连接计划已经结束了事前调研,目前俄朝两国铁路部门正就落实普京和金正日共同签署的《莫斯科宣言》中的相关条款进行事务性会谈。连接韩、朝、俄远东地区的这段铁路,还能同中国东北地区以及蒙古的铁路网相连,从而成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动脉,使很多国家受益。就俄罗斯而言,将可以大量增加对韩国的煤炭、石油、铁矿石、木材等原材料和机械产品的出口,而不必由海参崴运至釜山再进入韩国内地。目前,俄韩年度贸易总额总是在10亿美元左右徘徊,如果俄罗斯火车能通过“三八线”直达韩国经济中心汉城,那么将一扫双边贸易低迷的局面,并将促使许多亚太国家通过陆路向欧洲运输货物,以大大减少运输费用和时间,从而给俄罗斯带来巨额的铁路过境费用收入。

此外,在日本的资助下,一条经库页岛连接日本北海道和俄罗斯大陆地区的隧道工程已于2001年初正式开工。一旦建成通车,将大大有利于扩大俄日双边贸易,缩短货运里程、时间和降低费用。(19)

据俄罗斯新闻社报道,俄还将开通一条连接俄罗斯、伊朗和印度的新的运输走廊。经集装箱试运证明,从印度的孟买到俄罗斯的莫斯科只需花21天的时间。这条运输线路把印度西部的港口和伊朗南部的阿巴斯港连接起来,途经伊朗里海边的思泽利,直达俄罗斯的奥利亚和阿斯特拉罕,之后再同莫斯科、基辅、明斯克、鄂木斯克以及其他城市连接。

另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俄罗斯计划通过白令海峡修建一条海底隧道,把俄罗斯楚科奇自治专区的东部同美国阿拉斯加州的西部连接起来。从地图上看,美国和俄罗斯领土几乎相连的地方相距仅23海里。但依据可行性研究结果,为保证隧道的安全,它将比实际距离长一倍多。(20)据俄罗斯国有地方交通工程中心维克托·拉兹别金估计,俄罗斯和美国通过白令海峡隧道连接的铁路将使跨太平洋运输时间缩短两周,由此节省的运输费用也相当可观。他估计建设总费用约为500亿美元,历时20年完成。在俄罗斯一侧,需要铺筑从贝加尔-阿穆尔大铁路到白令海峡一段长约2 000英里的铁路。在美国一侧,需要铺筑从白令海峡到费尔班加斯的一段约750英里的铁路。据俄方透露,他们已准备在世界银行、美国和俄罗斯政府签署协议草案前进行勘测。(21)

五、严格控制外债,减轻还债压力和受西方制约程度

据俄罗斯新闻社报道,截至2001年初,俄罗斯所欠外债共计1 660亿美元,其中:前苏联债务为1 132亿美元,占68.2%;俄独立后新借外债528亿美元,占31.8%。为了偿付前苏联所欠债务,俄罗斯应该向巴黎俱乐部债权国支付387亿美元,向伦敦俱乐部债权国支付320亿美元,其余的还给其他国家或国际金融机构

1996年,俄罗斯与巴黎俱乐部债权国签署了债务结构重组协议,将偿还时间延长到25年,并有6年的优惠期,在优惠期内只需支付利息。一年半后,俄罗斯又同伦敦俱乐部债权国签署了类似的协议,优惠期为7年。虽然如此,俄罗斯的还债压力还是很重。2000年,俄预算收入250亿美元,而要偿还的债务为100亿美元。到2002年,预算收入预计可达300亿美元,还债达130亿美元。2003年更面临着还债的高峰。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前两年世界石油价格上涨,俄罗斯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保持强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营对外联系的官员认为,俄不应指望进行债务重组,更没有理由免去旧债。这样,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谈判正朝着不利于俄罗斯的方向发展。专家们指出,在发生经济和基金危机时,俄罗斯很容易与巴黎及伦敦两个俱乐部的债权国找到共同语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也同俄谈妥,在债务方面作出让步。然而,一旦俄罗斯经济出现增长势头,他们就开始向俄罗斯提出最后通牒。这使人觉得,他们是试图利用俄罗斯在债务上对西方的依赖,来阻止俄罗斯经济增长与复苏。

鉴于这种情况,普京强调指出,俄罗斯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借外债。借债只能是为了发展经济的生产部门,而且必须是在靠国内资金无法解决问题的情况下方可这样做。他说,任何增加开支而又无资金来源的项目申请都不能接受。

2001年4月初,俄罗斯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库德林表示,俄决定不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贷款,不与其签订当年的合作协议。据俄《消息报》报道,库德林在解释作出这一决定的原因时说,俄罗斯考虑了自己的能力,认为当年不需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因此没有必要签订这个协议,从而避免处于它的经常性监督之下。俄媒体普遍认为,政府的这一决定令人感到不解。俄在2000年就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讨论贷款计划。2001年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答应向俄罗斯提供贷款,但条件是俄政府必须按照它提出的标准进行一系列改革,并要求提高俄财政的透明度。有评论认为,俄政府的这一决定具有政治色彩,表明俄在极力避免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左右。鉴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政府间国际金融组织,美国是其大股东,所以俄罗斯实际上是在力图避免美国的左右。

(《寻求秩序、安全与发展——俄罗斯转型中的

挑战与对策》文汇出版社2002年)

【注释】

(1)参见《东欧中亚市场研究》2000年第4期,第52页。

(2)美国《纽约日报》2000年6月17日。

(3)转引自《东欧中亚市场研究》2000年第8期,第53页。

(4)据法新社、美联社、俄塔社电讯综合。

(5)日本《读卖新闻》2000年3月14日。

(6)德新社莫斯科2001年1月3日电;美国《商业周刊》2001年3月5日。

(7)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2001年3月21日电。

(8)俄罗斯《生意人报》2001年3月15日。

(9)俄通社-塔斯社新德里2000年9月22日电。

(10)据法新社莫斯科2000年12月26日电;俄通社-塔斯社印度班加罗尔2001年2月7日电。

(11)俄通社-塔斯社汉城2001年2月28日电。

(12)日本《读卖新闻》(晚版)2000年8月24日。

(13)日本《读卖新闻》(晚版)2000年8月24日。

(14)俄通社-塔斯社2000年9月26日电。

(15)法新社2001年3月20日报道。

(16)新华社莫斯科2001年4月30日电。

(17)法新社2001年5月8日报道。

(18)日本《每日新闻》2001年9月6日。

(19)参见《东欧中亚市场研究》2001年第3期,第47页。

(20)英国《泰晤士报》2001年1月2日。

(21)美国《纽约时报》2001年8月12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