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从“三苦”精神到“三个顺应”

从“三苦”精神到“三个顺应”

时间:2022-06-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有益的探索:从“三苦”精神到“三个顺应”实施扶贫开发工程,解决260万农民的温饱问题,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是历届党委政府的政治追求。“三苦”精神已成为干部群众苦干实干的真实写照。

有益的探索:从“三苦”精神到“三个顺应”

实施扶贫开发工程,解决260万农民的温饱问题,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是历届党委政府的政治追求。它不仅是农民的事情,而且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概括定西扶贫开发18年的发展历程,之所以能够发生如此巨大的历史性变化,主要得益于以下六个方面的推动,特别是定西干部群众的“三苦”精神以及在历届领导班子的探索和实践中总结出的“三个顺应”的发展思路,发挥出了巨大的主观能动性作用。

1.得益于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并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正是在这一思想路线的指引下,才有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从而充分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实施大规模的扶贫开发,解决260万农民的温饱问题,是党在经济工作中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集中体现。如果不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就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无法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如果不能消除贫困并缩小贫富差距,就难以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如果百姓的生活困难和经济落后的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我们就没有精力实现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的转移。18年来的扶贫开发,定西贫困面貌的改变,群众生活的改善,充分说明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无比正确,我们的感受更为深刻。可以说,没有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就不可能有定西的今天。

2.得益于邓小平理论的成功实践。定西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推进扶贫开发的过程,是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的过程,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这一思想的过程,也是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标准判断得失、推动发展的全过程。江泽民同志指出:“如果不能尽快让那里的群众吃饱穿暖,我们就无法向为建立新中国英勇牺牲的千百万烈士交代,无法向人民、向历史交代。全党同志都要从坚持党的宗旨的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都要把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义不容辞地完成好。”定西260万农民基本解决温饱,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重大社会实践,扶贫攻坚的实践证明,改革和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出路。不集中精力抓改革、谋发展,定西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一个新面貌。

3.得益于中央和省上的关怀和支持。党的历代领导集体为定西人民早日摆脱贫困付出了巨大努力。早在1972年,身患重病的周恩来总理在听取了宋平同志关于定西地区农民生活困难情况的汇报后,十分难过。他指出:“我们一定要帮助那里的人民,扶持那里的生产,一定要把那里的贫困面貌改变过来。”这一年,周恩来还亲自安排中央工作组来定西济贫帮困,送来了救济粮食和物资。宋平同志在甘肃工作期间,为了解决定西人民的吃饭问题,先后于1973年、1977年、1978年三次来到定西,深入定西县的大坪村,与农民同吃同劳动,搞调研,作批示,写文章,召开现场会,树立先进典型,领导和指挥了定西农业开发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农田基本建设,找到了发展基础农业,解决农民吃饭问题的新路子,定西人民铭记于心。1983年,中央把定西列入“三西建设”的范围,从此拉开了定西大规模扶贫开发的序幕。1993年、2000年,宋平同志两次来定西看望定西人民,为定西人民艰苦创业改变贫困面貌的精神所动容,挥笔题写了“艰苦创业,贵在坚持”的题词,给定西人民极大的鼓舞。1995年以来,江泽民、朱镕基先后两次来定西视察,鼓励定西人民与自然灾害作斗争。江泽民同志题词“群策群力,定西大有希望”,给扶贫攻坚中的干部群众以巨大的精神力量。近年来,胡锦涛温家宝李鹏、乔石、田纪云、邹家华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定西视察;国务院扶贫办、中央和国家各部委的领导同志多次深入定西农村检查指导工作,在定西这片热土上留下了他们深深的足迹,表达了党中央和全国人民对定西扶贫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关注和支持,并对定西的扶贫开发事业给予政策上的优惠、资金上的倾斜、物资上的重点扶持。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定西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地区来抓,历届领导同志都在定西建立了自己的联系点,经常来定西检查工作,对定西的发展给予悉心指导,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为了恢复植被,制止“三乱”,解决农民的薪炭问题,省委原领导李子奇和韩正卿亲自提着泥瓦刀深入农户,实施“改灶”工程,为改变定西的贫困面貌留下了不朽的业绩。

4.得益于全国各地对定西的热情关注和支持。20世纪80年代初期,全国各地的青少年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给我们采集寄来了大量的树种和草籽,有力地支持了植树种草。20世纪90年代后期,天津市的6个县(区)与定西的7个县结对帮扶,从各方面进行了无私的援助。全国妇联、国家进出口银行以及广东汕头等许多兄弟地市都为定西的扶贫开发工作办了实事,做了贡献。省直各部门对定西的发展也倾全力支持帮助,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5.得益于“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和“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创业创新精神。为改变定西贫困落后的面貌,从历届省委省政府领导到地、县、乡各级干部,都把扶贫济困和扶贫开发列为头等大事,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党政一把手负总责,领导抓,抓领导,地区领导包县,县上领导包乡,地、县直部门、单位包村,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抽调大批干部进村入户帮困扶贫,不脱贫不脱钩。18年来,我们长年有近万名干部深入农村一线,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三苦”精神已成为干部群众苦干实干的真实写照。与此同时,我们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在各行各业大力倡导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标准,树立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进取意识,使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机遇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发展意识大大增强,特别是“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6.得益于我们走出了一条符合定西实际的“三个顺应”的发展思路。通过历届地委、行署班子和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和积极探索,在进一步深化对区情认识的基础上,我们找到了“三个顺应、三个遵循”的发展思路,即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时代、遵循科学规律。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就是根据定西干旱和降雨时空分布的实际,积极引导群众压夏扩秋、压粮扩经,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使农作物种植结构与自然气候特点之间由对抗性结构转变为适应性结构。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就是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走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之路。现在,定西的洋芋、药材两大产业,从种植到加工销售,已初步形成了产业化的格局,被誉为“洋芋经济”、“药材经济”;花卉产业以其显著的经济效益,被称作“黄金产业”。顺应时代、遵循科学规律,就是我们要讲究树立科学思维,重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重视各类适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重视各类农业高新技术的引进和示范。全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已迅速起步,有的已初具规模。我们还与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科院兰州分院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校地、院地合作关系,借助他们的智力,来加快定西的发展。

定西虽然有了历史性的变化,但要稳定解决温饱并实现小康目标,任务还十分艰巨。这就要求我们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围绕把定西建成西部开发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试验示范区,努力走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不懈地改善农业基本条件。到2005年左右,全区实现梯田化,重点干旱山区实现集雨补灌化,植被覆盖率达到46.9%;力争到2005年实现乡乡通公路、村村通道路,在全区形成便利的交通网络;同时实现村村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发展条件和环境有显著改观。二是发挥区域优势,调整农业结构。重点是建成300万亩洋芋生产基地、100万亩中药材生产基地、100万亩优质牧草基地、50万亩蔬菜基地和3万亩花卉基地,力争把定西建成全国最大的洋芋生产、销售和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中药材生产基地,西北最大的花卉生产基地。三是大力发展高新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力争在一两年内在各县都建成一处设施先进、技术高新、品种优良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在全区范围内广泛推广应用以日光节能温室、塑料大棚、暖棚养畜、地膜覆盖等为重点的农业适用技术,积极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四是大力推进产业化、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形成对农业的支持体系。着力抓好洋芋、药材、畜牧、果菜等支柱产业,并通过兴办龙头企业,建设专业市场,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积极开发水电、矿产等资源,发展各类加工业,以工业化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五是大力实施“科教兴定”战略,提高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继续强化基础教育,发展职业教育,狠抓成人教育,大力普及实用技术。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强企业和科研单位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引进和采用先进设备、技术、工艺。通过上述努力,力争在“十五”期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元,县城郊区、水川区和部分条件较好的地方率先实现小康,其余条件较差的地方在巩固扶贫成果,稳定解决温饱的同时,积极稳步地推进小康建设;到2010年全区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全区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户实现小康,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元,全区整体达到小康水平。

(根据2000年10月《继往开来团结奋进努力实现定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一文整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