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隋代对张掖的经营开发

隋代对张掖的经营开发

时间:2022-06-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继两汉之后,隋代张掖的经济开发与内外交流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隋代张掖的畜牧业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由于隋代最高决策者根据河西的历史传统,自然条件以及社会现状,及时调整开发对策,张掖因此而得到了进一步开发,当时,其地居民以“勤于稼穑,多畜牧”著称于世,这足以证明隋代河西张掖等地农牧经济并重这一史实。

第一节 隋代对张掖的经营开发

公元581年,北周大将杨坚代周建隋,八年后又一举消灭了偏居江南的陈王朝,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出现了大一统的中央王朝。隋朝的建立,对河西地区的经济开发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为了对付突厥与吐谷浑的侵扰,中央王朝对河西经济开发始终都很重视,甚至将其置于立国的高度来认识;大量军队驻守河西,为这里正常的生活与生产创造了一个比较安定的社会环境;对突厥、吐谷浑的军事胜利,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活跃了张掖的民族民间贸易;为张掖的经济开发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地广人稀的现状。同时,隋代由于长期在河西对突厥及吐谷浑用兵,使张掖经济纳入了战时经济的轨道,屯田相当发达,均田制却比较萧条;农业相对繁荣,畜牧业却大为逊色。

随着西北安定环境的出现,隋王朝加强了河西地区的政权建设,设武威(治姑臧,领四县)、张掖(治张掖、领三县)、敦煌(治敦煌,领三县)。河西健全稳定的地方行政机构,与驻军组织互相补充,改变了长期以来河西地区行政废弛、隶属迭变的历史,有利于张掖经济的全面发展。

另外,隋朝对河西地方官吏的选用也十分重视,或以精明干练著称,或以廉洁奉公见长,或以推广先进耕作技术为矢志,或以发挥本地优势称誉朝野。这就为张掖经济开发的决策及措施的落实创造了极其重要的条件。

继两汉之后,隋代张掖的经济开发与内外交流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张掖作为丝绸之路重镇,有较好的资源条件,有悠久的开发传统,是西北的经济发达地区之一。隋代张掖的经济开发内容相当丰富,包括农业、手工业、畜牧业、交通、商业等方面,而农牧业经济的开发,则是张掖开发最主要的内容。

一、大兴屯垦与发展畜牧业

屯田,是封建国家利用兵士及居民垦种荒芜土地,以保证军队给养、减轻人民馈运负担的一种特殊的生产形式,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作用。例如早在西汉设置河西四郡时,就同时开展屯田。曹魏时徐邈在今武威地区、仓慈在今敦煌一带屯田,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隋代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屯垦的。应强调的是,隋代河西地区屯垦的发展,还与当时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平密不可分。从敦煌莫高窟壁画中可以看出,隋代河西走廊地区使用的耕犁,已由魏晋墓中所描绘的那种犁铧较大的长辕长床犁,变成了长辕无床犁。这种犁结构虽然比较简单,没有犁床、犁壁等装置,而是将犁铧直接安装在犁梢上,但耕地时却能与土壤自然形成一个角度,既可破土又可翻土,因此非常适应于河西一带比较松散的土壤。耕犁的这种变化表明,张掖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不仅对当地的自然条件有了充分的认识,而且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际需要来利用和改造已有的生产工具。

隋代全国的屯垦制度比较健全,在尚书省的工部尚书下设屯田侍郎二人,专掌全国的屯田事宜。“缘边交市监及诸屯监,每监置监、副监各一人”。至于各地方的屯田,则分别由司农寺及州县管理。隋在张掖的屯垦,与隋政权相始终。究其原因,主要是隋朝建立后,强大的突厥、吐谷浑部族就不断在北边犯塞,军事形势吃紧。为了对付这个笼罩北边的强大军事弧形,隋王朝不得不罄全国之力养重兵于北方。但是当时的军事供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以致造成了当地百姓“转输劳敝”。在这种情况下,隋炀帝便于开皇三年(583年)令赵仲卿等在长城以北大兴屯田,“塞北盛兴屯田,仲卿总统之”。这主要指以军队为主的军屯。这样,大规模的屯垦在广大北方地区正式开始了。屯垦的结果是,“收获岁广,边戍无馈运之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开皇四年(584年),隋朝大将军贺娄子斡在陇右、河西一带见到情形是:“广为田种”。但子斡却上书文帝说:“陇右、河西土旷民稀,边境未宁,不可广佃。虚役人功,卒逢残暴;屯田疏远者请皆废省。”隋文帝毅然接受了贺娄子斡的建议,调整了在河西等地的经济决策,一改片面发展屯垦,强调农牧并重。

隋代在张掖的屯田分为军屯、营田与犯屯三种类型。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里以军屯、犯屯为主,以营田为辅。

张掖的屯垦之所以能在隋代得到长足的发展,还与当地政府重视这里的水利建设有关。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屯垦能否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主要取决于水利设施及其配套措施。祁连山雪水,为张掖的屯垦提供了必要的水利灌溉资源,这是隋代张掖屯垦兴旺发达的原因所在。为了保证屯垦的大规模开展,隋政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大修水利,开掘新渠,修复疏通旧渠,充分利用这里得天独厚的雪水资源,交错纵横的水渠网络,灌溉着日益增多的屯垦耕地。

隋代末年,随着统治阶级腐败程度的日益加深,加上在全国范围内爆发了以反对劳役为主要内容的农民大起义,因而严重地影响了屯垦的正常发展。屯垦管理混乱,屯垦者大量逃亡,撂荒现象日趋严重,使本来已相当繁荣的张掖屯垦,走到了屯军失控、屯地荒芜、管理混乱、囤粮锐减的地步。

伴随着农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畜牧业经济在整个社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相对减轻了。但由于军事上的需要,养马仍是隋代的要政之一。就全国的情况来看,隋代的马政比较完备,并将全国最重要的官营牧区设在包括河西在内的陇右。当时的陇右牧除统辖诸牧外,还设有骅骝牧、二十四军马牧、苑川十二马牧等,陇右牧总监“视同五品”。

隋代张掖的畜牧业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一是开皇二年(582年),突厥曾大举对河西地区侵扰,以致“六畜咸尽”,使隋代河西地区的畜牧业在立国之初就元气大伤。二是隋初政府没有充分认识到河西地广人稀、宜农宜牧的特色,而是片面地强调屯垦,结果使保证农业生产、高产的自然生态失去平衡,影响了张掖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正常发挥。

后来,贺娄子斡通过深入调查后,正确地指出了片面屯垦的弊端,强调在当地发展畜牧业的必要性。其建议被文帝采纳后,并制定出将河西等地开辟为畜牧业基地的决策。

由于隋代最高决策者根据河西的历史传统,自然条件以及社会现状,及时调整开发对策,张掖因此而得到了进一步开发,当时,其地居民以“勤于稼穑,多畜牧”著称于世,这足以证明隋代河西张掖等地农牧经济并重这一史实。

随着张掖畜牧业的发展,畜产品加工业也相应的有所发展。其中尤以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所作出的贡献最为突出。如以“畜牧为事”的突厥,其俗是“穹庐毡帐”、“食肉饮酪”、“身衣裘褐”。畜产品加工业已经涉及到日常生活必需品、毛织帐蓬、衣物等。张掖等地的物质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发掘与利用。大业五年(609年),隋炀帝在张掖主持大型交易会时,曾令诸国、各族王及使节身披类似毡的高级毛织品——金罽,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隋朝张掖畜产品加工业的发达。

二、手工业的发展

隋代统治中国仅有38年,但手工业发展很快。新中国成立后在黑水国古城内出土的有铜镜、陶壶、罐鼎、五铢钱、古兵器、子母砖等,说明隋时张掖的手工业生产已有多种行业,产品也比较齐全。隋开皇二年(582年)建造的张掖木塔,高32.8米,八面九级,每级八角,上有木刻龙头,口含宝珠,下挂风铃,主体为木结构,外檐系楼阁式,全塔不用一钉一铆,以斗拱、大梁、立柱相互拉结,塔上层有一古钟,扣之“钟声隐约若天际,四野皆闻”。诗云:“塔势凌霄汉,钟声扣白云”,体现了我国独特的楼阁建筑特点。波斯使者到甘州观看木塔后称赞说:“此塔制作之工,可为世界之木工、铁工、画师取法”,木塔充分显示了当时张掖高超的建筑水平。

三、民族贸易与张掖互市

1.民间民族贸易

历史上民族间的贸易,一般是先有民间自发的零星贸易,尔后才有由政府组织的大规模的贸易。就隋代张掖来讲,像互市这样的官府贸易影响固然很大,但各族之间的贸易主要还是在民间进行,民间贸易仍是这里民族贸易的主流。

隋代河西地区民族成分复杂,农耕生产与游牧生产相间进行。这种生产方式决定了当时张掖民间贸易异常活跃,牲畜及其加工成品与农产品的交换,是民族贸易的主流。同时外籍商人在张掖与当地居民、商人进行贸易,张掖充当了中外贸易的中转站,“西域诸胡多至张掖交市”。正是由于西域商人等在张掖等地的民间贸易十分活跃,炀帝才令大臣裴矩“于武威、张掖间往来”,以“引致”外籍商人与官府交易。

2.官府控制的张掖互市

互市亦称交市,是指国与国,以及不同民族之间的互相贸易往来。在河西民间民族贸易十分活跃的前提下,隋炀帝即位后便采取有效措施,由中央政府在河西地区直接控制民族贸易,这样,以互市为主要内容的张掖国际性贸易就全面开始了。

裴矩既是隋代对外开放决策的主要制定与执行人之一,又是张掖互市的具体主持者。裴矩(548—627年),字弘大,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其家族“世以文学显,五举秀才,再举孝廉,时人美之”。裴矩幼年丧父失怙,勤勉好学,擅长作文,智略过人,并留心于时事政治,志向高远。年少即步入仕途。杨坚代周建隋后,裴矩任内史省给事郎。在平陈战争中,曾任晋王杨广元帅府记事,与高颖同收陈朝的图籍。后在平定岭南王仲宣、周师举叛乱中,才引起文帝的重视,赐以闻喜县公爵位。从此青云直上,后被任命为民部侍郎,旋即改任内史侍郎,成为隋政权中的一个重要人物。裴矩一生中曾为抵御突厥、进攻吐谷浑做出过重要贡献。相对而言,他对隋代历史的影响最大者莫过于在张掖主持互市,为加强中外文化与经济联系,增强隋朝的开放意识,发展河西地区的商品贸易等做出了巨大贡献。

裴氏到张掖赴任伊始,就充分利用与“胡商”接近的便利条件,倾心交结西域官、商,注意了解诸国的自然地理、风土人情、服饰礼仪等,同时还翻阅了大量的图书典籍,积累了丰富的文字和第一手访问资料。在此基础上,他潜心著成图文并茂的《西域图记》三卷并上奏朝廷。遗憾的是此书已佚,但《隋书》、《北史》本传均保留了《西域图记》的序言。今天仍可以从这仅千余言的序言中,大体了解当时通西域的道路及隋代经营西域的整体方略。

大业五年(609年),张掖经济开发史上发生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件。此年六月,隋炀帝亲临张掖并登燕支山(今山丹境内)。高昌王麴伯雅、伊吾吐屯设及西域27国使者在道旁参见。这是我国封建社会唯一的一次中原王朝天子西巡张掖的活动。为了显示帝王的威严与帝国的实力,炀帝下令各国国王及使者均佩戴金玉,披一种类似毡的毛织品——金罽,焚香奏乐、歌舞欢呼。同时还令武威、张掖一带的百姓着节日盛装,前来夹道欢迎。数十里间,车水马龙,人肩相擦,气氛热烈非凡。隋炀帝还陈设了豪华的观风行殿(一种可以拆卸组装的活动宫殿)与麴伯雅等开怀畅饮,观赏鱼龙戏和具有民族特色的《清乐》、《龟兹》、“西凉”等九部乐。这次交易会规模之大、规格之高、人数之多、耗资之巨,堪称史无前例。

张掖互市是由隋炀帝亲自主持的盛大交谊会,实际上是由隋王朝主持的国际贸易。通过这些活动,前来的各国使节、商贾等比以前大为增加。他们除了驻足长安、洛阳外,还络绎不绝地前去扬州、广州等地从事活动。总之,以互市为主要内容的国际贸易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张掖经济的发展,刺激了张掖商品经济的繁荣,加强了当地与中原和西域诸国的联系,扩大了张掖的对外影响。对于隋王朝来说,通过张掖互市,将张掖等地变成了国际性贸易的都市、西北经济开发的重心及隋代对外开放的窗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