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名利经营的长短线

名利经营的长短线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知道有位名律师走的就是这种以名养利的路。正是这部“黑帮片”,成了他以及电影史上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可谓名利双收。或许正因为这种名利关系难以捉摸,才使得名利场更有趣。等到“大拿”发现门庭冷落想放低身价出来接活儿的时候,发现曾经被自己拒之门外的那些项目都已经实施了,并且捧红了不少新人,而新人们的性价比远在自己之上。以无招胜有招,或许这才是经营名利的最高境界。
名利经营的长短线_不会穿衣的教授:名利场生存法则

因为参与过一部电视剧的拍摄工作,我得以了解这个行业的大概。中国年产电视剧1畅4万集,为世界第一,但仅有3000集有机会播出,剩下近80%的剧集直接做成DVD了。你我都知道这种不知名的正版DVD有多少人会买。

我无意探讨电视剧行业的产业规律,只是想知道出演这些80%未播出剧集的演员、明星们的星途与前途将会如何。据我所知,虽然投资人有可能血本无归,但演员每集的身价是不变的,而且大多先收钱,后来剧组。通常的规律是,对越是不知名、没经验的制片方,要价越是狠,付款方式越是不可商量——因为这意味着这部戏将来播出与否的命运更为叵测,既然不确定能不能在将来叫好,不如先落袋为安吧。

只是如果在两三年内一直在出演这种直接做成DVD的剧集,“名气”不仅不会越来越大,反而会越来越小,直至最终没人再找你来拍戏。有人问过因枟外来妹枠一片蹿红的演员陈小艺:“为什么枟外来妹枠走红后,就没见你演戏了?”她说:“其实我一直在演,只是那些戏都没播出过。”有的时候,零片酬出演的一部文艺片带来的声誉,会让一个新人迅速升级为一线明星;但20万元一集的电视剧却很可能因为无法上映或者反响太差导致知名度严重缩水,沦落为过气明星。

不只是演艺圈,靠知名度吃饭的专业人士都面临着这种选择。有的项目有扬名立万的可能,却没什么收益,接项目图的是别人叫个“好”。有的项目,根本就是重复劳动,毫无挑战,接下它,图的是个实惠。我知道有位名律师走的就是这种以名养利的路。那是一件帮众多小股东与一家国有企业争权利的案子,因为对方是国企,官司比较难打,而一众小股东又出不起律师费。唯一的收益是,这件事是当时财经圈的新闻热点,引来众多记者的采访报道。终于,在舆论的关心与律师的努力下,小股东们赢了。这位律师也成了著名的维权律师,如今他的客户当然不仅仅是中小股东,而是有不少大公司了。

只是再牛的人也未必生着一双慧眼,能识辨出哪个项目里有名,哪个项目里有利。也有另外的可能就是,你一直在亏本出演以为会得奖的低成本作品,结果却无人待见;你以为接到的是纯粹为赚钱的项目,结果却成为一生的代表作。比如著名的美国影片电影枟教父枠。对于这部马里奥·普佐撰写的黑手党史诗片,大导演科波拉是有点看不上眼的。这完全不是他想拍的“伟大电影”,他纯粹是为了钱,才接受了派拉蒙电影公司给他的这份工作,他回家对老婆说,“我接了个黑帮片”。正是这部“黑帮片”,成了他以及电影史上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可谓名利双收。而他之后费尽心机拍的几部自己想拍的、以为是“伟大电影”的作品,却乏人问津。

或许正因为这种名利关系难以捉摸,才使得名利场更有趣。

很少有人能够一直处在名利场的巅峰。通常攀上巅峰的人,要么是身价太高,要么是变得过于挑剔,成为业界大拿。“拿”得太久了后,众多的追求者就肯定会知难而退。等到“大拿”发现门庭冷落想放低身价出来接活儿的时候,发现曾经被自己拒之门外的那些项目都已经实施了,并且捧红了不少新人,而新人们的性价比远在自己之上。本来只是想拿一拿架子,结果一拿就拿成过气明星了。

也有例外。比如说葛优,对这个电影圈的大腕来说,好像名利从来都跟他无关。他只是凭借自己日积月累的专业经验,挑选喜欢剧本,挑选喜欢的导演,然后一门心思去演戏,不挂念成败,或者至少是装作不再挂念成败。以无招胜有招,或许这才是经营名利的最高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