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如何加快外贸增长方式

如何加快外贸增长方式

时间:2022-06-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平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一、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11年,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紧紧围绕降能耗控物价保民生促发展的宏观调控目标,加大产业开发和项目建设力度,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

平凉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报告

一、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1年,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紧紧围绕降能耗控物价保民生促发展的宏观调控目标,加大产业开发和项目建设力度,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76.19亿元,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5亿元,增长21.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3.15亿元,增长19.02%;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6.01亿元,增长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3354.59元,增长13.5%;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3581元,增长14.19%。

(一)农村经济平稳发展。积极应对低温、干旱、冰雹等自然灾害,着力调结构、兴产业、促增收,草畜、果菜等农村主导产业扩量提质增效步伐进一步加快。粮食总产量突破100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牛饲养量、出栏量分别达到103万头和38.6万头;新植果树经济林25.3万亩,果品总产量达到90万吨;集中连片发展蔬菜产业,蔬菜产量达到102.33万吨。农村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完成造林绿化22.3万亩,新修梯田2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220平方公里,建成户用沼气池1.2万座,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778户8158人,建设人饮工程18处,解决了16.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劳务经济稳步增长。输转劳务46.9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44亿元。抓建新农村试点村20个、“三清五改”示范村100个。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40个,减少贫困人口3万人。

(二)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积极争取国家、省地质勘查基金投入和企业投资,实施了东部煤田资源勘探,新增煤炭探明储量44.1亿吨。狠抓电煤协调,全力保障供给,煤电产业支撑带动有力。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89.51亿元,增长17%,其中煤电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74.8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3.61%。煤炭产量达到2307.38万吨,发电量达到189.25亿千瓦时,水泥产量达到328.08万吨,分别增长5.08%、80.39%和25.32%。

(三)项目建设扎实推进。重大项目快速推进。西长凤高速、静庄二级公路年底建成通车,西平铁路、天平铁路以及泾川至渗水坡、韩店至张家川二级公路建设、312线平凉城区过境段、灵台330千伏变电站、110千伏变电站改造增容、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展顺利。一批工业项目建成或正在加紧建设。重点工业项目快速推进,大柳煤矿、60万吨煤制甲醇海螺二期全面投产,邵寨、黄庄煤矿加快建设。平凉电厂三期、华亭、崇信电厂二期、60万吨煤基烯烃、20万吨聚丙烯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光伏产业园一期投入试生产,碳纤维产业园加快建设,酒钢集团平凉煤电化循环经济项目启动实施。

(四)商贸旅游繁荣活跃。消费环境进一步改善,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活动的深入开展,城乡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15亿元,增长19.02%。崆峒古镇、世博家居广场投入运营,陇东农产品批发交易中心等一批物流项目启动实施。以“神奇崆峒·养生平凉”为主题,组织开展了西安、兰州旅游推介会和“中国旅游日”等系列旅游推介活动,成功举办“中国·平凉崆峒旅游文化节暨中华武林大会”,大力营造养生氛围,游客数量显著增加,全年接待各类游客531万人(次),综合收入超过25.31亿元。对外贸易大幅增长,进出口总额达到2492.1万美元,增长67.1%。

(五)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以“两基”迎“国检”为统揽,开建校安工程180个45.7万平方米。平凉技师学院挂牌招生,平凉医专“升本”和平凉师范整合资源“升专”工作有序推进。加快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市妇幼保健院综合楼已建成,市精神病院和50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开工建设,5个县级医院和7个中心乡镇卫生院扩建工程进展顺利。市广电新闻中心、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市图书馆、市博物馆二期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良好。积极创建全国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示范区,进一步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48‰。

(六)民生持续改善。积极开展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活动,就业工作得到加强,新增小额担保贷款2.37亿元,城镇新增就业2.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平均参合率达到98.8%,累计为180万人(次)参合农民报销医药费3.3亿元。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4829套,主体竣工1387套,1149套棚户区改造住房正在建设,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7万户。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已建成,15所幼儿园、2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7个乡镇体育健身中心、17所基层邮政所、市社会福利院及4所中心敬老院项目建设进展顺利。认真落实稳定价格总水平的政策措施,着力促生产、畅流通、增储备,全力保障市场供给,有力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机制,深入开展食品市场专项检查和集中整治活动,有序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店创建工作、严厉打击制假、售假、非法使用添加剂等行为,确保了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七)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成勘界确权633.5万亩,确权到户率100%。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全市流转土地32.3万亩。全面完成“村财乡管”和“乡财县管”财政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范围进一步扩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实现全覆盖。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交流合作更加广泛深入。全市整体融入关天经济区、陕甘宁革命老区、蒙陕甘宁能源“金三角”等3个国家级发展规划。组团参加了第十五届西洽会、第二届宁蒙陕甘毗邻地区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等全国性节会,与11户央企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投资总额达505.8亿元。全市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67项,到位资金106亿元,增长25%。

二、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2012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进出口总额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1‰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4%左右;节能减排控制在规定范围以内。

(一)突出煤电扩能延伸,推动工业经济提速。继续抓好煤电产业。加快煤矿新建、技改进度,力争灵台唐家河、南川河和崇信赤城、五举煤矿开工建设,邵寨煤矿完成项目核准并加快建设进度,促进大柳、新安煤矿达产达标,百贯沟煤矿60万吨改扩建项目投入试生产,推进平凉电厂三期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坚持把发展新兴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举措。加快光伏产业园、半导体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园建设进度,开工建设2.8万兆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全面提升新型建材业发展水平,壮大新型建材业集群,鼓励企业科技创新。着力加快园区建设。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吸引企业、集体、个人、融资机构等到园区投资建设园区道路、供水、污水处理、网络通讯等各项配套设施,优化园区服务、推进管理创新,全面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二)突出农民增收致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农业投入和科技创新力度,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增强农产品供给能力。狠抓粮食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发展旱作农业、高效节水农业,加强农产品安全体系建设,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种植148万亩,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100万吨以上。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新建规范化肉牛养殖小区20个,牛饲养量达到100万头以上;新植果树经济林25万亩,巩固提升标准化生产基地114万亩,果品总产量达到92万吨;新增设施蔬菜5000亩,蔬菜总产量达到100万吨以上。大力发展劳务经济。通过完善信息网络、开展技能培训、提供政策保障等措施,有效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效,提高农民劳务收入。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各类水利工程60项,完成10座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灾害防治工作,加快推进引洮工程静宁受水项目区、兔里坪补偿水库前期工作,建成静宁西干渠灌区、崆峒泾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新建集中供水工程19处,解决15.87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实施通乡油路6条80公里,完成1万户沼气建设任务。通过实施以工代赈项目,新建、改建县乡村道路140公里,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10亩,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145户5788人。

(三)突出商贸旅游带动,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依托区位交通优势,加快物流园区、仓储设施、配送中心、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步伐,加强农村市场流通网络体系建设,着力在搞活流通、完善服务、保障供给上下工夫,促进商贸流通等服务业在质和量上有更大提升。开工建设平凉工业园区综合物流中心,抓好陇东农产品批发交易中心、风尚吉伍国际建材、新天地购物广场等专业市场和商贸设施建设,加快窑店粮库仓储、方盛公司蔬菜冷藏保鲜储运、源润公司果蔬气调库等农产品龙头企业建设进度。挖掘消费潜力,拓展消费领域,扩大农村消费,积极推动连锁经营模式向乡镇延伸。按照建设全省东西两翼连接周边的区域旅游集散中心和休闲度假旅游圈的要求,以打造崆峒山百万人景区为目标,重点打造“一个中心、四个基点”,打响平凉养生文化名片,以举办第六届世界养生大会暨第二届中华武林大会为契机,加大宣传促销,推动区域协作,促进旅游业加快发展。全年接待游客63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8.5亿元。

(四)突出重点项目建设,努力改善基础条件。加快西平铁路、天平铁路和泾渗、韩店至张家川二级公路建设进度,力争年内建成通车;实施平泾、崇白公路改建工程,加快推进平庆铁路及惠宝、平天、静庄、华崇灵高速前期工作,力争平凉机场立项批复。新建平凉客运枢纽站、快客客运站和市道路运输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加快建设灵台什字、华亭尚家塬330千伏和崆峒、静宁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抓好农网改造升级,提升电力保障能力。

(五)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继续实施泾渭河流域百万亩生态防护林基地、小流域综合治理、林业“三大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等项目,完成造林16万亩。全力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切实抓好冶金、煤炭、电力、造纸、制革、建材等重点行业节能工作,实现降耗增效。组织实施好重大节能环保项目,支持工业废渣资源化利用、余压余热发电、中水回用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抓好重点行业“三废”治理和烟气脱硫。开工建设灵台等3个县城污水处理工程,加快华亭等3个县城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进度,确保按期建成运行,完成平凉天雨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进循环型农业、循环型工业、循环型社会建设。

(六)突出改善民生,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政策措施,促进民生工作取得新进展。认真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全面落实促进就业各项政策,尤其解决好城镇新增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和城镇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新增城镇就业2.7万人,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0%以上。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实现全覆盖,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率分别达到90%和80%以上,建成市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新建保障性住房4012套35万平方米,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2万户。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以加强教育薄弱环节为重点,继续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成泾川特殊教育学校,完成15所幼儿园和41个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成市精神病院综合楼,建设市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和市级儿童专科病区,确保5个县级医院、7县(区)急救中心、7个中心乡镇卫生院和30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建成投运。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改造,推进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抓好市博物馆二期及延恩寺宝塔维修工程。加快市科技企业孵化器暨生产力促进中心综合楼建设步伐,建成市广电新闻中心主体工程,完成平凉体育中心项目前期工作,完成19所乡镇邮政所建设项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健全维护群众权益和基层管理服务机制,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完善事故灾难、公共卫生、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安全等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白堆仓 王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