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企业文化发展的新趋势

企业文化发展的新趋势

时间:2022-06-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学习型组织”文化知识和技术的更新正在以加速度方式进行,一个企业要保持持续发展,就必须要不断学习,不断地更新知识,学习型组织被视为竞争力最强、最具活力的组织形式。“以人为本”的管理是指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的,以实现人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任务四 企业文化发展的新趋势

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全球的政治、经济和20世纪初相比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世界格局正进行着全新的整合,知识经济初现端倪,市场竞争更为激烈,新的管理思想、方法也不断涌现,企业文化不断呈现新的特点和趋势。

操作指南

一、未来企业文化的主要特性

新经济的不断发展将导致社会资源配置方式和社会运行模式、人类工作及生活方式发生重大改变,旧的经营管理观念、意识和思维方式也将受到冲击,将导致企业文化产生根本变化,将具备以下主要特性:

(一)创新文化

新经济时代,管理创新是管理的主旋律。当前对管理创新发展趋势的研究主要有这么几个观点:①管理创新的内容:战略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观念创新和市场创新等几个方面。把创新渗透于整个管理过程之中。②组织中的个体都是创新的主体,随之而来的是需要一个适合其创新的环境和机制。③企业个性化,因为竞争的激烈性,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独特个性,模仿别人是难以生存的,所以,成功的企业必须注重自己的独到之处,即具有独特个性化的产品和个性化的经营管理方式。张瑞敏曾说过,创新是海尔文化的灵魂,是海尔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创新将是未来企业文化的主旋律之一。

企业管理创新中占据核心地位的是企业文化的创新,特别是在知识量、信息量急剧增长的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的创新更具有决定性意义。一般来说,创新文化具有以下特征:(1)外部控制少。企业将规则、条例、政策这类的控制减少到最低限度。(2)接受风险。企业鼓励员工大胆试验,不用担心可能失败的后果。错误被看作能提供学习的机会。(3)容忍冲突。企业鼓励不同的意见。个人或单位之间的一致和认同并不意味着能实现很高的经营绩效。(4)注重结果重于手段。提出明确的目标以后,要鼓励员工积极探索实现目标的各种可行途径,可能存在若干种正确的解决方法。(5)强调开放系统。企业应时刻监控环境的变化并随时作出快速的反应。

(二)“学习型组织”文化

知识和技术的更新正在以加速度方式进行,一个企业要保持持续发展,就必须要不断学习,不断地更新知识,学习型组织被视为竞争力最强、最具活力的组织形式。学习型组织可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从线性思维到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转变,在学习中通过潜移默化不断提高。“学习型组织”概念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他不仅要求企业中的每个人都要终身不断地学习,不断获取新知,不断超越自我,而且要求企业也要不断地学习和不断地超越。

要达到学习型组织需要有这几个方面的扎实的基础:①系统思维,这是五项修炼的核心。企业在处理问题时要扩大思考的空间,通过电脑模拟把事件的前因后果都考虑到,建立系统的处理模式。②自我超越,这是五项修炼的基础。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的最理想的环境,不是用降低理想来适应环境,而是用提升自己来达到理想,这需要创意和耐力,需要不断地学习和不断地超越。③改善心智模式。强调每个人都要以开放求真的态度,将自己的胸怀扩大,克服原有习惯所形成的障碍,不断地改善它,最后还要突破它,这样才能以一个全新的心智模式出现。④建立共同目标愿景,这里是在共同的理想、共同的文化、共同的使命的组织环境里,为了一个共同的未来的目标才能完成的。⑤团队学习。团队学习是组织中沟通与思考的对话工具,强调彼此不在本位,不自我防卫,不预设立场,在不敬畏的情况之下共同学习。团队学习是适应环境变化的最佳方法,唯有大家一起学习、成长、超越和不断地进步,才能让组织免于失败,创造出不断成长的绩效来。

因此,新经济环境下企业文化建设中将进一步按照“学习型组织”的要求,大力培育学习文化,更新学习和培训理念,对全体员工进行全员教育、全面教育、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树立“全员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观”,树立“终身教育观”,树立“全方位教育观”,树立“延伸教育观”,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企业文化。

(三)速度制胜文化

市场复杂多变,且变化的速度在日益加快,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的需要,是当今企业管理中的一大难题。企业只有快速反应、快速应变才能生存。企业行为不仅是比价格、质量和服务,还要比反应、比速度、比效率。企业快速反应能力的建立成为管理理论研究的新领域。管理工作效率的持续提高成为衡量组织效能的首要标准,敏锐的观察力是预测和预见未来的首要条件,抓住时机果断决策使企业始终和市场的变化同步,不但要建立效率高、适应性强的生产体系,而且还要尽可能建立高效率、有战斗力的团队,以期能迅速及时处理因为环境而产生的变化,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未来的竞争将演变为节约经营时间的效率竞争,演变为最先到达顾客的速度竞争,以尽可能短的时间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将成为新世纪企业竞争优势的轴心。有竞争力的速度文化将快捷地为顾客提供创新的产品或服务,还有能力确定行业的标准;技术创新速度领先于竞争对手,能缩短产品开发周期,获得价格上的最大利益,也能显著减少经营风险;快速反应有助于敏锐地把握住市场机会,迅速形成有效的产品销售渠道,提高顾客满意度;不断的、快节奏的创新有助于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四)“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尊重人的个性与自由,发掘人的潜能,激发人的创造力。人本文化的本质特征是倡导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哲学。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提出了“企业即人”,认为企业中人、财、物的管理应是一个有机系统,其中人处于管理的中心和主导地位,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员工素质。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企业间的竞争主要还是人才的竞争。现代企业提倡人本管理思想,提出企业管理要以人为中心,尊重人,关心人,调动人的积极性,依靠全体员工发展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是指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的,以实现人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工业经济时代,货币资本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追求的目标,人在其中丧失了自我,不能获得全面发展。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知识是人脑的产物,知识的本质是创新,因此,企业不是片面地发掘人的体力,更重要的是挖掘人的智力资源,发挥人的创造性,所以知识经济时代人本管理思想必将进一步发扬光大。

企业文化理论的本质特征是倡导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哲学,主张将培育进步的企业文化和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作为企业管理的主导环节。企业的成功取决于把员工的积极性和才干与企业的目标结合起来。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重视对员工的文化和技术的培训,满足他们更高的需求层次,为他们提供可能的发展机会,注重员工的专业特长;其次,要考虑企业对员工应承担什么义务和责任,如何实现对员工所作的承诺,员工能够分享企业成长所带来的好处,对员工进行相应的激励。只有这样,员工才能树立积极的工作价值观,才能真正感受到成功的乐趣,才能表现出敬业尽职的精神,企业才能真正培养起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才能建立起成功的企业文化。

(五)团队文化

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致,劳动之间的协作性要求越来越高,团队精神日渐重要,成为组织取得良好业绩的基本保证。团队成员间相互尊重和理解,彼此信任和忠诚,各个成员虽然性格爱好不同,能力素质各异,但为了共同的目标和追求走到一起,形成命运共同体。共同目标、优势互补是团队的黏合剂,同舟共济、互相帮助是团队的工作方式,共担责任、共同奉献是团队精神的灵魂。

团队必须有一个令人信服的、一致的目标。这个目标能够增进团队内部明晰的沟通和建设性的碰撞,是共同的愿景,它可以促进团队成员形成强烈的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团队的远大目标看作自己崇高的事业,团队成员牢牢地把自己的前途与团队的命运维系在一起,进而激发出对事业的热爱之情,尽心尽力而充满激情。根据团队目标需要、形势变化的需要及各自的特长,团队成员应当倾听并回应他人观点,不间断地进行有效沟通,灵活地采取互补行动,密切配合和相互协作,齐心协力地共创辉煌。坚持团队利益优先,个人服从团队。在对待责任和风险的态度方面,团队成员一致表现出倾心竭力、全力以赴,表现出最宝贵的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团队的核心成员通过浇灌团队精神而培养成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团队成员参与管理、共同决策、一致行动,以充分调动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六)竞争与合作的企业文化

全球化必然带来管理活动的国际化。管理活动受到价值观、伦理道德、行为准则、社会习俗的全面影响,当其与不同的文化相结合时,就形成了不同的经营文化。就经营文化而言,“竞争合作型模式”将会取代恶性竞争状况。在当今社会,企业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组织之间通过团结合作,合力创造价值的方法来产生变化;公司开发出新的合作经营方法,来协助企业取得前所未有的获利能力与竞争能力。这也就是所谓的“双赢模式”,它要求从传统销售关系中的非赢即输、针锋相对的关系,改变成更具合作性、共同为谋求更大利益而努力的关系。按照这种模式,在各个企业开拓市场方面,可以改变传统的“你死我活”的竞争观,在“双赢理念”支配下,共同开发广大的市场,实现“利益共享”,使企业由低层次的竞争向高层次的竞争转化。这就意味着,在现代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只有倡导“竞合”精神,形成合作文化,企业才能求得最佳的生存与发展。

(七)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

任何企业都存在内部要素、组织结构和外部环境的和谐问题。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组织中各子系统能动作用的发挥及系统整体功能的最大限度释放,并形成人、自然和环境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

可持续发展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在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模式下,企业在处理本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时首先要考虑“共赢”。共赢理念是双赢理念的扩展和延伸,它要求企业在处理双边和多边关系、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时,通过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等手段,共同努力把“蛋糕做大”,在不损害第三方利益、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前提下,力求取得各方都比较满意的结果。共赢理念要求企业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如尊重消费者权益,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讲诚信道德,维护社会安定,保护生态环境等。当企业普遍确立共赢思想和可持续发展观,就可能促进人类社会跃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使个人身心更健康,组织更持久,社会更融洽。

二、现代企业文化的发展趋势

(一)企业文化的发展水平将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哈佛商学院的著名教授约翰·科特在其著作《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中提出了一个重要论断: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的影响,在下一个十年内企业文化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企业文化是一种力,企业文化力首先是凝聚力,第二是激励力,第三是约束力,第四是导向力,第五是纽带力,第六是辐射力。企业文化的这六种力量,在未来企业发展中将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强烈地表现出来。人们将更深刻地认识到,企业中最具竞争力而且使企业长盛不衰的法宝,不是有形资源而是企业文化,企业用心创造的这种“自创型”资源会使企业文化不断发展,这必将会成为一种趋势。

(二)国际化对中国企业的文化沟通和管理方式提出新要求

世界上的交流必须以对文化的理解为前提。加入WTO后的中国企业,应该更多地站在世界的角度来考虑自身的发展,因为中国的企业将更加广泛地融入国际环境,与国外企业开展交流和合作。中国企业的对外交流在技术、物质层面上应该不成问题。因为科学技术在世界范围内是通用的,但中外文化的差异将成为我们与国际接轨的巨大障碍。

(三)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持续经营的成果

企业文化是企业历史的沉淀,是企业经营者在实践中用自己的行为方式和领导风格影响企业员工,逐渐形成的一种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企业经营的副产品,而非企业刻意追求的结果。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信息量急剧增大,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企业文化的生产力性质大大加强。市场经济下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激烈,拥有增强内聚力、提高竞争力的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制胜点。各企业不但高度重视原有的企业文化,并自觉适应新形势下本企业发展的需要而创造新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等,并在企业产品、企业成员、企业制度、企业环境中表现出来。

(四)把企业社会责任作为新时期企业文化整合和再造的重要内容,已成为国际企业文化发展的趋势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起源于欧洲,现在西方社会在对企业进行业绩评估时已经将社会责任作为一项重要指标。企业的社会责任要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资本与公众的矛盾和企业与消费者的矛盾。要搞清洁生产、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就要减少利润。企业是否诚实地为顾客服务,是否提供优质的服务产品,这都关系到企业的精神和文化。

(五)企业文化及企业形象的群体和个体设计应当增加并重视实际操作的内容

企业文化及企业形象的群体和个体设计包括文化建设咨询、宣传画册设计制作、影视专题片策划制作、形象咨询等。一个企业家的富有魅力的形象,是企业家内在自我修养的外在表现。企业家的形象直接代表并反映他(她)所领导的企业形象,而企业形象是企业重要的竞争要素,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不可忽视的无形资产。因此,企业家有必要关注自身形象。注重企业文化咨询的实际操作层面和可操作性是当今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