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模型的基本分析思路

模型的基本分析思路

时间:2022-06-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5.2 模型的基本分析思路上一章分析的结论是,随着水平分工的深化,每个地区最后会只生产一种农产品,每个农户独立地把农产品出售到城市和对方农村地区,农户同时从事农产品种养、销售、加工等各种活动。本章的分析分为三个阶段。阶段的演进代表着农业产业区内垂直分工的深化,具体表示在图5-2之中。这是产业区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产业区内垂直分工得以顺利推进的一个重要条件。

5.2 模型的基本分析思路

上一章分析的结论是,随着水平分工的深化,每个地区最后会只生产一种农产品,每个农户独立地把农产品出售到城市和对方农村地区,农户同时从事农产品种养、销售、加工等各种活动。这是一种兼业化的生产方式,存在着改进的余地,可以通过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分工,创造出分工的剩余。正是这种剩余的存在,吸引了农户外的其他主体参与。这种分工,是沿着产业链进行的垂直分工,分工后农户从事活动的种类越来越少,农产品销售、加工等活动被转移到其他经济主体上,最后集中到单纯的种养。在销售加工环节,在企业和农户之间会出现中介组织。这种垂直分工的过程,就是安德森(Esben Sloth Andersen,2002)所认为的“有机体”从原始社会现代社会的演化规律:即由于竞争与合作的联合作用,最初的单一型“有机体”(自给自足的生产者-消费者家庭)逐渐演化成当今复杂的“有机体”(专业化生产组织-家庭)。(4)

本章的分析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分析交易环节,通过流通环节的分工,由专门的中介组织从事农产品流通,实现流通的规模经济,创造出流通环节的剩余,形成“中介组织+农户”的格局;其次分析加工环节,即通过引入农产品的加工,实现加工环节的增值,创造出加工环节的剩余,形成“公司+农户”的格局;再次分析监督环节,通过引入合作社等组织形式,实现监督的规模经济,创造出监督环节的剩余,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以及中介组织合作的格局。这三个阶段是一种递进的关系,产业链条逐步延长,参与分工的主体逐步增多,创造出来的剩余逐步增加。阶段的演进代表着农业产业区内垂直分工的深化,具体表示在图5-2之中。需要指出的是,在图5-2所示任何一个阶段,无论是农户还是中介组织与加工企业,它们在产业区内的数量众多。这是产业区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产业区内垂直分工得以顺利推进的一个重要条件。

图5-2 垂直分工演进图示

经济主体的加入是有条件的。从制度设计的角度而言,必须保证既有的和新参与的各方效用水平能够得到增进,即满足“参与约束(participation constrain)”条件。从效率的角度而言,就是要实现帕累托效率(5),必须保证各方利益至少不受到损害。当然,也可以放松到希克斯效率,即能通过补偿等其他手段保证各方利益不受到损害即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