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加大加工贸易中间产品的投入

加大加工贸易中间产品的投入

时间:2022-06-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节 加大加工贸易中间产品的投入加工贸易是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台阶。因此,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加工深度,扩大中间投入品的本地化比例,是实现加工贸易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这一新的投资浪潮会提高加工贸易产品和加工过程的附加价值,进而推动东道国的工业化进程。

第四节 加大加工贸易中间产品的投入

加工贸易是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台阶。发展加工贸易的主要目标之一,在于充分利用其波及效应,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日本、新加坡以及我国的台湾、香港都是在加工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加工贸易可以有效利用国外资金、技术、设备和销售渠道,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为促进本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参与国际分工提供一条捷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表明,加工贸易与本国工业发展之间不仅不是对立关系,相反,有可能通过中间投入品的本地化,带动上游工业品的生产和出口。不过,加工贸易的生产周期一般在25年左右,如果在生产周期内不能实现结构升级和提高本地化比例,随着本地加工成本的提高,加工贸易产业将成为短命的“无限”工业。因此,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加工深度,扩大中间投入品的本地化比例,是实现加工贸易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

一、潜力巨大

近几年来,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占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的比重都在50%左右,这种大进大出的模式表明,我国加工贸易尚处于典型的简单加工和组装型发展阶段。其特点是,产业链条短,生产能力集中于下游产业,而零部件和原材料过度依赖进口,这种初级阶段的加工贸易对中上游产业带动作用小,组装环节的加工环节的加工增值率比较低。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它会逐渐失去发展后劲。

根据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的调查,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电子工业在全国同行业中列第8位,1991年以后跃居全国第1位,十几年的高速发展主要依靠港澳加工装配业的转移。但是,广东目前的优势只体现在最终产品产量上,并不具备生产技术上的优势;设计、材料和零部件生产以及销售均过分依赖香港和海外。1995年广东主要电子和家电零部件进口额占广东电子工业产值的2/3,而且1995年电子零部件的进口总额增加4.55%。广东电子工业发展过度依赖进口的情况是比较典型的。实际上,沿海其他地区利用加工贸易发展起来的产业,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类似的问题。

不过,从问题的另一方面看,已经发展起来的加工贸易,在我国沿海地区形成了一个以电子、轻工、纺织为主的中间投入品需求市场。这个市场规模大,与潜在的供给企业之间运输距离短,需求面向中上游产业,最终产品销往国际市场。只要因势利导,把国内企业生产的产品打入这一市场,不仅可以为中上游产业提供巨大的市场机会,而且可以以加工贸易方式为载体,把中上游产业带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这对于整体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具有战略意义。

二、主要障碍

国际经验表明,加工贸易从下游装配业做起,然后再通过本地采购或投资生产原材料、零部件,逐步向中上游延伸,可以是一种市场导向的贸易和投资行为。例如,日本向东南亚的产业转移就是先从消费品的加工组装业开始,然后带动零部件制造业向外转移。有资料表明,日本制造业在海外的子公司为降低零部件的采购成本,正在增加其产品的当地成分。日本的零部件制造企业通过投资生产,也正在向亚洲地区转移。这一新的投资浪潮会提高加工贸易产品和加工过程的附加价值,进而推动东道国的工业化进程。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已有近20年的历史,与东南亚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工业基础较好,产业门类齐全,但是至今加工贸易的本地化采购比例不仅低于新兴工业化国家,也低于东盟。我们认为,体制和政策方面的障碍,可能是阻碍我国加工贸易从下游产业向中上游延伸的重要原因。

(一)外商反映的信息、政策、运输不通问题

加工贸易发展最早、规模最大的广东省,过去的工业基础较差,行业结构不健全,省内配套能力较差,非常希望吸引国外的零部件制造企业来投资。根据日本企业界代表提出的问题,要实现这一构想,还须解决“三通”问题。

1.信息通。即外商希望了解广东加工贸易生产基地对各类零部件的需求情况,日本的零部件企业也须通过有效的信息渠道,把自己的产品和供给能力介绍给潜在用户。广东虽然也有一些机构和信息交流渠道,但还没有为加工贸易服务的专业数据库和网络。

2.政策通。即中国对外商投资生产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政策应该透明。例如,由于生产的零部件并非直接出口,是否能享受出口退税政策,生产零部件所需的进口材料是否能实行保税,在向出口加工企业销售时是否办理转关手续。

3.运输通。日本电子零部件生产企业与最终产品生产企业之间多采用厂对厂的供货方式,即生产出的零部件直接送到装配线上。这就要有可靠的公路运输保障。

有调查表明,从事加工贸易的外商投资企业大半希望料件采购本地化,持这些观点的企业认为,这样可减少运输成本、缩短供货周期、避开复杂的进口手续、增加对配套企业的选择性、寻求低价位的料件以及避开跨国公司的控制等。当然,有的企业也反映,国内采购的料件出口不能全额退税、国内提供的料件在规格质量上不稳定以及对供货企业的信息不了解是目前影响它们料件采购本地化的主要因素。

上述情况表明,由于加工贸易的外销渠道大多掌握在外商手里,国产中间投入品能否进入这一市场,不完全取决于我国企业本身,也有一些跨国公司从技术垄断、市场垄断、价格转移等方面考虑,不愿转向国内采购料件。但对多数外商来说,决定其进口还是在国内采购或生产中间投入品的主要原因仍是产品的生产、采购成本、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供货周期等因素。

(二)国有企业的机制问题

加工贸易料件本地化,对国有企业来说并不是不具备加工能力。事实上,经过十几年的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国有企业的加工设备非常先进,加工能力也很大,甚至超过国外同类企业,而且这些企业普遍存在加工能力闲置、等米下锅的现象,问题在于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和融资渠道不能有效地推进加工贸易料件本地化。

外商投资企业从事加工贸易都有现成的零部件供货渠道,之所以希望转向本地采购,主要是希望降低采购成本,但前提条件是零部件和原材料的供应保证质量。因此,要求供货商提供样品、零部件样品通过检验后迅速制成产品送公司检验,然后再少量订货,经过一段时间方能大量订货。

国有企业对这样的订货条件都表示无法接受。一是绝大部分订货不是企业现成的产品,如果试制新产品,前期的投入大,没有资金来源;二是从试制样品到最终获得大量订货,需要半年、一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周期长、风险大,国有企业不愿承担,即使外商投资企业表示一旦样品达到要求,试制费用可由外方承担,国有企业也可能不愿冒此风险。

这一方面反映出国有企业缺乏开拓市场、开发新产品的积极性,宁可坐等国家为企业解困,也不愿承担风险;另一方面,也确有融资渠道不畅的问题,我国国有工业企业本来就缺少自有资金,虽然政策允许企业可据实列支科研开发费用,但对资金短缺的企业来说,这也解决不了问题。国家有关部门也有新产品试制费、新产品开发费、外贸发展基金,可是申请程序复杂,远水解不了近渴。国有商业银行对这类风险贷款,更是慎之又慎。

三、本地化对策

我们认为,扩大中间投入品的本地化关键在于政策引导。

1.提高国产中间投入品竞争力,首先要从产业政策的角度解决。我国的基础产业包括机械、电子、化工等行业的基础材料、元器件等生产发展滞后是一个长期未得到解决的问题,而价格、投资、税收、贷款等政策几乎都是向下游最终产品倾斜。因此,不从根本上扭转对中间投入品的歧视政策,就难以实现加工贸易中间投入品的进口替代。

有关部门应对现行政策、法规进行清理,对阻碍或限制加工贸易企业在国内采购料件出口的内容加以修订。例如,对产品全部供加工出口的项目,限制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似可网开一面。加工贸易企业采购国产料件出口生产企业享受同等待遇。这样可以引导资金(包括外资)投入中上游产业,以扭转目前下游产业发展落后的局面。

2.对企业直接从事出口生产和为加工贸易提供料件,在进口关税征收和海关监管方面应一视同仁。海关监管对保税进口商品在零部件厂与组装厂之间的流通应提供便利。

3.在加工贸易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建立中间投入品供求信息。由于目前企业对信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信息采集、更新的投入大,投资风险高,国家应对建立专业信息库和信息网络实行扶持政策。

4.为使国内企业生产的材料和零部件在质量、规格和成本等方面适应加工出口的要求,国家应扶植企业开发、试制新产品或者向用户提供试用品。有关部门可考虑在新产品试制费、新产品开发费、外贸发展基金中单列鼓励加工贸易本地化基金,简化申请和审批程序。不过,依靠政府直接融资,无论规模和效率都受到制约。因此,国家应鼓励建立民间的“风险融资”机制,例如,通过减免税改革,鼓励企业间成立“风险基金”,投资具有较高风险的新产品开发和试制项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