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价值评价

中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价值评价

时间:2022-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最后对整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他类型的旅游资源进行对比评价。本文拟以中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价值评价的新的尝试。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分两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部效应进行评价。

中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价值评价

孙 青 张 捷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南京210093)

【摘 要】本文对2006年国家公布的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和分省分布情况、旅游价值评价等进行了研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民间文学类、表演艺术类、传统技艺类、节庆民俗类、知识实践类五类,同时划分其旅游资源类型为观赏型、参与型、体验型、深层型和辅助型五类。针对已有的固定权重模型存在的缺陷,借用遗产的类型分类结构作为评价结构框架,首先按照遗产要素价值、遗产品位等级、遗产保护和旅游效应等评价指标进行遗产类型内的评价;然后采用能够反映遗产类型的可变权重的主成分权重优先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遗产类型间评价。最后对整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他类型的旅游资源进行对比评价。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价值;主成分权重优先法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口头或无形遗产,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它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的颁布,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与实践工作相一致,其理论研究工作也取得相应的进展。目前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一是基础理论知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问题,侧重于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缘起、概念、内涵与特征等基础理论;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措施及立法问题,研究每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与未来;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旅游资源的组成因子,还在旅游发展中起引领作用,文化的注入有助于提升旅游的质量和品位,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其中大多数研究表明,保护与开发是相辅相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有助于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同时只有保护好才能合理利用,才会使旅游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发展;在这方面研究较多是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有少数学者研究了宗教信仰和表演艺术等旅游开发。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评价目前的研究多是对遗产本身的评价及对其经济价值的评价,而对其旅游价值评价的研究目前尚属薄弱环节,仅有对区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定量评价和对民俗信仰文化旅游资源的评价,这些研究相对于目前国家颁布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针对性和可应用性尚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拟以中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价值评价的新的尝试。

1 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和分省分布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划分方法有多种。按照Burne(1914)对民俗的分类方法可以分为3类:(1)信仰和行为;(2)习俗;(3)故事、歌谣和俗语。我国颁布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将其分为民间文学类、民间音乐类、民间舞蹈类、传统戏剧类、曲艺类、杂技与竞技类、民间美术类、传统手工技艺类、传统医药类、民俗类10大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5个方面:(1)口头传说和表述;(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借鉴国内外的划分方法,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笔者将518项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分为五大类型(表1);而旅游资源类型的确定是旅游价值评价的基础,以往研究将民俗的旅游资源类型划分为观赏型、参与型、体验型、深层型和辅助型五大类,本文采用这种旅游价值的划分结构,对各个类型的遗产进行了旅游资源定位(表1)。

1.2 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省分布

对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类后,对每个省(直辖市)的遗产进行分类统计(图1)。首批遗产在全国34个省(直辖市、特别行政区)除台湾省之外均有分布,而且有些遗产有多个省市申请,如白蛇传传说在浙江和江苏两省均有;从每个省的数量来看,浙江、江苏最多,香港、澳门最少;表演艺术类在绝大多数省的数量均最多,而知识实践类(中医药)则是零星分布,大都是相关国家研究机构申请;每个省市具有自己的优势遗产类型,如云南、贵州等地典型的是节庆民俗类,文化遗产具有浓厚的民族地域特色。

表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划分及旅游类型

img54

图1 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的分省分布

2 评价模型

目前已有的旅游资源评价一般采用特尔菲法,建立固定结构权重模型。实际上,这些评价方法不适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价,因为这些模型往往忽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多样性特征,而仅将其作为一个笼统的整体来加以评价,这样容易以偏概全;并且非物质文化遗产突出的旅游地往往可以只有一两种非常具有特色的遗产,如果采用固定权重法,则实际上使得类型较少而特征非常突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分偏低,而类型多但平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组合评分偏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分两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部效应进行评价。首先对每种类型的遗产按照遗产要素价值、遗产品位等级、遗产保护和旅游效应4个大的评价指标分别进行遗产类型内评价,采用百分制,分别赋予各种类型的遗产一定的分值(图2);然后进行遗产类型间评价,主观确定5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权重值:民间文学类为15%,表演艺术类为25%,传统技艺类为20%,节庆民俗类为30%,知识实践类为10%,按照“主成分权重优先法”重新计算确定每个省市每种类型的遗产的权重,对所有类型的遗产分值乘以权重汇总得出每个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体价值。

图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价指标体系

3 结果和讨论

3.1 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评价结果

运用图2评价指标和主成分权重优先法对每个省(直辖市)的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进行评价,得出其总体价值(如表2)。浙江、四川、西藏等地由于拥有全部的遗产类型,分值较高;广西、贵州、云南与新疆等地的遗产体现了特有的民族特色,泼水节等节庆具有典型的地方性;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等地的遗产体现了中原文化特色,少林功夫等表演艺术类是中华文明的精髓所在。每个省市都具有其优势的遗产类型,与其所处的地域和拥有的地域文化密切相关。

表2 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评价

说明:表中权重值、得分值均为百分制。*为每个省的主导遗产类型权重。

根据对全国主要旅游路线统计分析,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比较好的类型是表演艺术类和节庆民俗类,开发比较好的地域则是具有浓厚民族气息的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具有悠久历史的富庶之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主要旅游路线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加,各种民族风情游旅游路线层出不穷。如到泸沽湖探索摩梭人“男不娶,女不嫁”的神秘走婚习俗;到内蒙古参加祭拜敖包和那达慕大会,亲临蒙古族牧民家庭,体验蒙古族特有的草原生活;到西双版纳傣家做客,观赏民族手工艺,参加泼水活动,欣赏纯正的傣族歌舞,体味浓郁的民族风情,了解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到苏州水乡风情民俗园品茶听苏州评弹等等,均吸引了大批的游客,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价值评价的基本目标是确定其旅游开发效用,与其他类型的旅游资源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类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究竟有多高。参照国家旅游局旅游资源评价的规范标准中的评价体系,对整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他类型的旅游资源进行对比定量评价,确定其旅游资源类型及其旅游开发价值。由于掌握资料有限,仅以江苏省为例进行对比评价。根据国家旅游局的分类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资源分类中主要属于旅游商品和人文活动两类。我们采用江苏省旅游资源普查中的资料、数据和结果。江苏省旅游资源类型丰富,拥有全部8类旅游资源,其品牌资源主要是水域风光(长江、运河与太湖)和建筑与设施(园林与水乡古镇),而非物质文化在其中也占有突出地位,其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中富有浓厚的六朝文化、明清文化与民国文化气息,这些文化底蕴提升了江苏省旅游资源的价值。同时,江苏省的旅游商品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如宜兴的紫砂陶器、扬州玉雕、镇江的香醋等驰名中外;江苏省的人文活动类资源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发祥于苏州的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列入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名录》,中国古琴艺术2003年又获此殊荣,而江苏的“扬州广陵派”和“常熟虞山派”古琴艺术在古琴艺术中占有重要位置,白蛇传的传说给镇江金山增添了神秘色彩。总之,江苏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他类型的旅游资源相比,其本身价值就很高,具有很高的品位。同时这些非物质文化还丰富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等物质文化的内涵,提升了江苏省旅游资源的品位。

3.2 讨论

3.2.1 从区域文化类型分析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通过一个地区的有形文化景观如建筑得以保存和表现。地区的文化特征越独特,其所产生的非物质文化氛围越强烈。也就是说不同文化类型的区域具有不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形成该地区文化类型的核心要素。如江苏省是吴文化的发源地,其所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即体现了阴柔的江南特色,江南音乐、丝竹等表演艺术类是其主要的遗产类型。而云南贵州等地由于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所以其文化遗产具有浓厚的民族地方特色。

3.2.2 从区域自然环境背景与遗产类型关系分析可持续传承和旅游开发

非物质文化的特征通常与自然景观相联系,其形成相当程度上与区域自然环境背景密切联系。如江苏吴文化的儒雅斯文等阴柔审美特征与江南水乡自然风光秀美的阴柔特征相联系。非物质文化对于区域自然环境的影响,可以通过一系列途径和方式,增加自然景观审美的文化内涵,如民间故事单独来讲,并不具有旅游价值,但是可以阐发与其相关的自然景观,使之具有较深的内涵。文化的注入有助于提升该地的旅游品位,增加吸引力,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同样知名度高了,文化遗产得到重视,也会得以延续传承下去。

3.2.3 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大量事实表明保护和开发遗产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会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到保护工作中,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提供更好的传承、保护、创新条件,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使之更加安心地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居于领先,政府重视遗产的保护工作,而且有能力为保护工作提供资助,因此江苏省的遗产保存良好,得以很好的传承下来。

3.2.4 从区域旅游发展和主要客源市场分析遗产的旅游开发潜力

现在文化旅游发展的如火如荼,文化旅游参与者越来越多,而且富有文化气息的旅游资源更具有吸引力。区域旅游发展态势良好,客源市场不断扩大,激励当地的旅游开发者愈加充分挖掘、开发和利用区域现有的和历史传统的民俗及文化旅游资源,使得该地的旅游发展潜力不断提高,促进了该地的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4 结 论

本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民间文学类、表演艺术类、传统技艺类、节庆民俗类、知识实践类五大类,并从旅游业角度将其分为观赏型、参与型、体验型、深层型和辅助型五类。518项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表演艺术类所占比例最大,节庆民俗类旅游发展价值最大;首批遗产中全国34个省(直辖市、特别行政区)除台湾省之外都占有份额,其中浙江、江苏最多,香港、澳门最少;每个省市具有自己的优势遗产类型,文化遗产具有浓厚的民族地域特色。鉴于以往评价模型的不足,本文借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分类结构作为评价结构框架,从而使评价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特征。考虑已有的固定权重模型存在的缺陷,本文首先按照遗产要素价值、遗产品位等级、遗产保护和旅游效应等评价指标进行遗产类型内的评价;然后采用能够反映遗产类型的可变权重的主成分权重优先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定量评价,最后参照国家旅游局的旅游资源评价规范标准中的方法,对整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他类型的旅游资源进行对比评价。所尝试的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普适性如何,尚有待于今后工作的进一步验证。本文的评价结果反映的是非物质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特征与区域的文化、自然背景密切相关,其发展现状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文化的研究和发掘以及旅游发展状况相关。像贵州、云南等边缘地区,虽然目前的评分较低,但是随着今后区域研究的深入,非物质文化旅游发展的整体分布格局有可能会发生变化,这些边缘地区凭借其独特的民族特色,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发展会更上一层楼,会在全国的旅游发展中占优势地位。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科文组织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第155届会议文件(1980.10.22于巴黎)附件Ⅳ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2003

3 宋俊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刍议.江西社会科学,2006,1:33-37

4 乔晓光.活态文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初探.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5 刘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名录的公布与学科建设(笔谈)——从第一批保护名录说开去.江西社会科学,2006(3):7-11

6 刘锡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性质问题.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1):31-37

7 宋俊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刍议.江西社会科学,2006(1):33-37

8 时吉光,喻学才.我国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综述.长沙大学学报,2006,20(1):9-11

9 宋才发.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规定.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4(6)

10 林庆.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云南社会科学,2004(4)

11 刘魁立.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理论反思.民间文化论坛,2004(2)

12 连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悖论与新路径.艺术设计论坛,2005(14)

13 陈天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区域旅游资源.经济经纬,2006(2):124-127

14 刘玉清.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休闲市场.市场观察,2003(3)

15 徐赣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式保护框架.广西民族研究,2005(4):173-180

16 刘茜.试用科学发展观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西北民族研究,2005(2):179-184

17 蔡文.从休闲市场开发的角度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宜宾学院学报,2005(9):64-66

18 马昂.甘肃历史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的几点思考.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5(1):33-36

19 MCKERCHER B,CROS H.Culture tourism.The Haworth Hospitality Press,2002

20 Xavier G.Is heritage an asset or a liability?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2004(5):301-309

21 Wiendu N.Heritage and postmodern tourism.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6,23(2):249-260

22 McKercher B.Relationship between tourism and cultural heritage management:evidence from Hong Kong.Tourism Management,2005(26):539-548

23 Herbert DT.Artistic and literary places in France as tourist attractions.Tourism Management,1996,17(2): 77-85

24 Hughes H.Cultural tourism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the views of induced image formation agents. Tourism Management,2005(26):173-183

25 Michael S.Aboriginal heritage art and moral rights.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0,27(2):412-431

26 杨丽娟.试议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昆明大学学报(综合版),2003(2):45-46

27 李悦铮,俞金国.我国区域宗教文化景观及其旅游开发.人文地理,2003,18(3):60-63

28 Li Y.Applicability of the market appeal-robusticity matrix:a case study of heritage tourism.Tourism Management,2004(25):789-800

29 Coeterier J F.Lay people's evaluation of historic sites.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2(59):111-123

30 Mazzanti M.Cultural heritage as multi-dimensional,multi-value and multi-attribute economic good:toward a new framework for economic analysis and valuation. Journal of Socio-Economics,2002:529-558

31 张捷.区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研究.人文地理,1998,13(1):59-62

32 韩卢敏,李爽.民间信仰文化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以闽台地区为例.旅游经济,2004(1):95-96

33 董晓萍.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评估.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43-49

34 (英)查·索·博尔尼.民俗学手册(程德琪等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35 国务院.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

36 张捷.区域民俗文化的旅游资源的类型及旅游业价值研究.人文地理,1997,12(3):20-24

37 Robb JG.Tourism and legends—archaeology of heritage.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8,25(3):579-596

38 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52-79

39 国家旅游局,中科院地理研究所.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40 全国主要旅游路线.http://snzh.com/thread/18.htm

Evaluation of Tourism Values of the First Circle List of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China

SUNQing ZHANGJie

(Department of Urban and Resources Sciences,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93)

Abstrac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ICH)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ultural heritage,which p lay an important part in human civilization.Protection of ICHhas become a focused issue recently. China has long history with rich and colorful ICH.In 2006,the first circle list of 518 national ICHs was launched.This paper studies the types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first circle lists of national ICH in China.A evaluation model for tourist values of ICH.IC Hare classified into five types named as folklore,folk art,traditional craft,festival and folk-custom,knowledge and practice,while the tourist attractions of ICHare classified into five groups named as watching,participating,experiencing,deep and assisting ones.It seems that evaluation method of ICHstill remain uncompleted so far.In order to evaluate ICH tourist attractions efficiently,firstly we evaluate all kind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eparately according to the value,grade,protection and tourist efficient.Then a new evaluation model with flexible structure weights is developed.Finally we compare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ith other tourist resources,and a provincial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ourist values of ICHwas also carried out.

Key word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ourism value;model of Dominator with prior weight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