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知识演化研究

知识演化研究

时间:2022-06-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3 知识演化研究2.3.1 知识的内涵1.知识的界定很多研究者在文献中认为,要了解知识的内涵,必须要先对信息与知识做一区别。将技术定义为技巧知识或技术知识,与技巧科学或技术科学。相对其他知识而言,技术知识有着更为强烈的内在自我更新要求。

2.3 知识演化研究

2.3.1 知识的内涵

1.知识的界定

很多研究者在文献中认为,要了解知识的内涵,必须要先对信息(Information)与知识(Knowledge)做一区别。在日常生活中,两者通常在一起出现,甚至在运用过程中,有人将其相互替换。但实际上,它们是有差异的。

Huber(1991)认为,“信息”是指可产生降低模糊性或不确定性的资料,或是指可显示出状况并非是事先所假定的资料;而“知识”是指学习后的复合产物,如对信息的解释、因果关系的信念、或一般所谓的“know-how”[77]。Nonaka和Takeuchi(1995)认为信息是诱发和创造知识的必要媒介,能提供诠释事物的新观点、突破原来隐藏的意义、或启发原本没想到的关联性;而知识是有充分根据的真实信念[78]。按照Hedlund和Nonaka(1993)的说法,信息是指比较简单及分离的资料,知识指高度结构化、复杂的资料组合[79]。Beckman(1997)也认为知识是对信息资料的逻辑推理[80]。上述学者的观点整理如表2-3。

表2-3      知识与信息的区分

续表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综合上述学者的观点,信息与知识的主要差异在于:①知识比信息在概念上更宽、更深和更加丰富;②信息基本不涉及个人主观的诠释或判断;而知识则是信息经过诠释或判断后,为个人所相信的信念。但因涉及个人主观认定与信念,两者的实质内涵在客观上难以明确区分。

按照Davenport和Prusak(1998)的说法,知识是一种流动态的混合物,随时随着刺激与学习而改变更新,它包含经验、价值观、情境信息以及专家的洞察力等要素,能提供一个参考架构来评估与整合新刺激所产生的信息与经验,形成新的架构并可指导决策与行为;在组织内,知识不仅存在于文档和知识库中,而且嵌入在组织的例行工作、流程、实践和规范中[81]。这种定义阐明的是,知识不是单一的,它是各种元素的混合物;它既是流动的又是结构化的;有时它是直觉的,所以难以言传、难以用逻辑语言完全表达。知识既可以看成过程也可以看作存量。

2.技术与技术知识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UNCTAD)对技术的定义是:被应用于产品制造、工艺流程与产品提供,以及包括不可或缺的管理和营销技巧等有系统的知识。谢文凯(1993)将技术的定义分成狭义与广义,狭义的技术定义为“大体上包括新的生产方法、生产设计、工艺流程等新的硬体知识,着重在生产过程描述”;广义的技术定义为“除了专指生产方面的应用知识外,还需包括对企业体系来说有积极意义的管理技术,包含营销、组织等方法”[82]

Autio(1995)从古典希腊字根将技术(Technology)分成techne与logos,其意义分别为手工技巧(Skills)或技术(Techniques),知识或科学。将技术定义为技巧知识或技术知识,与技巧科学或技术科学。Burgelman等(1996)将技术定义为理论和实务的知识、技巧,这些知识与技巧被运用于发展产品与服务,甚至运用于生产系统与运输系统。

从学者对知识与技术的定义可发现,技术与知识是密不可分的,知识是技术的无形本体,而技术是知识众多不同形式的包装、组织与整合(游雅琪,2001)。Jeremy等(2003)提出技术知识一词在较宽泛的意义下被使用,技术知识包含基本科学知识被适宜地运用、实验发展、设计和先期作品(Protype Work)。

Nelson和Winter(1982)总结了技术知识的主要特性:

(1)生成性。组织的技术知识并非一种静态的存在物,而是具有生成性的动态知识交流网络,具有自发的扩展机制,有其内在的成长逻辑。组织内新的技术知识的生成,一方面是内生的,通过组织内部知识的交互作用产生;一方面是外源的,通过各种技术活动从组织外部引入。

(2)累积性。一个良好发展的组织从其成立开始,就不断的积累自己的生存知识和技能。形成技术知识获取、传递、创造、积累的良性循环机制,促进技术知识不断积累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技术知识的扩展立足于现有的知识基础,在与当前实践紧密相连的领域学习中得到积累。由于知识的觅取者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技术基础,知识的获取会受到企业以前获取的知识种类与存量的限制,即企业目前所能做的决定于企业以前所做的。随着企业知识存量基础的增加,所能接受与加工的知识愈加高级化,而这对于企业吸收新的知识创造了条件。

(3)路径依赖性。由于组织以往积累的技术知识会对其以后的技术活动的选择和进行产生影响,因此,组织在现有技术知识基础上的局域创新搜索,使企业知识的积累表现出很强的路径依赖性。这种路径依赖是企业理性选择的结果,它造成相反的两种效应:使企业保持长期竞争力;使企业步入技术锁定的困境。

(4)更新性。技术知识的更新性由以下原因造成:当组织技术知识不断积累和膨胀,会生出许多分支而显得散乱;知识的变化如此迅速,以致昨天专家级的技术知识仅仅是今天行业进入的基础知识;组织的专利和技术秘密会随着时间推移和广泛流传而贬值。相对其他知识而言,技术知识有着更为强烈的内在自我更新要求。

(5)组织依赖性。技术知识也是依赖于组织资本而存在的,比如企业文化、组织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形成特有的对问题的处理方式和知识表达方式。相对而言,显性技术知识的格式化倾向比较明显,而隐性知识则不明显。因而,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若要从组织外部引入所需知识,仅提供数据和信息往往是不够的,还必须提供知识的联结模式,或促使组织发展自己的知识联结模式。组织中技术骨干人物的主要作用就是对外源知识进行格式转换[83]

2.3.2 知识的分类

研究者一般从以下三个不同角度对知识类型进行划分:

一是依据知识的可呈现程度来划分。从这个特性出发可把知识区分为显性(Explicit)/可明言(Articulated)知识,以及隐性(Implicit)/无法言传(Tacit)知识两类(Polanyi,1966;Nelson和Winter,1982; Nonaka和Takeuchi,1995)。显性知识是指可以用符号形式和/或自然语言描述、转移和学习的知识,即如果某种知识能够被清楚地表达出来,学习者(接受者)也能够通过这种表达获得这种知识的话,这种知识就属于显性知识;只要具备相关基础的知识,显性知识容易被了解、沟通与分享,如营销资料库、技术性知识、设计图等。相对而言,隐性知识难以编码化,通常具有高度的情景依赖性,一般依附于个体存在、难以表达、沟通与分享[84];隐性知识的取得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亲身体验、直觉和洞察力。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不是知识的两个对立面,而是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隐性知识构成了发展和解释显性知识的分配结构所需的背景(Polyani,1975)。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这种难以割舍的联系表明,只有具有必备水平的共享知识的个体才可以真正交换知识。

二是依据知识的载体或是所属的组织层次来划分,可把知识划分为个人知识和组织知识。个人知识由个人创造并存在于个人中。知识来自于人的实践与认识,知识是由个人产生的,离开个人,组织无法产生知识。组织知识是由一个团队的集体行动——经由个人间知识的交流——而产生,并在集体行动中得到内化。

Kogut和Zander(1992)[85]、Nonaka(1994)[86]、Hedlund和Nonaka(1993)[87]等将企业所拥有的知识区分为个人(Individual)知识、群体(Group)知识、组织(Organization)知识及组织间(Interorganization)知识等四个层次。不同层次的知识同样具有外显及内隐两种知识类型(见表2-4)。一般来说,愈高层次的知识愈不易进行学习、转移及模仿。

表2-4      知识层次与知识类型

资料来源:Hedlund和Nonaka(1993:p119).

三是从知识可移动程度把知识分为可移动性知识与嵌入组织性知识[88]

可移动技术知识可以细分为三项:①存在于设计中的技术知识。即有些技术知识以技术规范或设计等形式出现,有些学者称为蓝图(blueprints)。这种知识是可以清楚地表述,只要是受过适当训练的人员就能清楚地叙述与展现出来。②存在于机器中的技术知识。Boulding(1966)曾将机器视为是一种“凝结的技术知识”,意思是指技术人员可以通过“逆向工程”的方式,将机器拆解以了解其制作方式与运作内容,以此取得制造技术知识。同时,技术人员能够因此过程修正及提升自我知识,以创造出更好的机器产品。③存在于脑海中的技术知识。即某些技术知识的取得来自于组织成员多年工作经验的积累。由于这类知识存在于个人头脑中,所以可以随着人员的转移而转移。

嵌入组织性的知识无法通过技术规范或蓝图等方式转移,而是通过已经建立的工作团队、组织例行事务、关系企业等所形成,这类知识不易获取。①工作团队:组织内各部门、群体、单位因任务关系及团队相处而发展出来的知识。知识是来自于团队中的每一份子,必须通过团队凝聚的方式才能得到完整的知识,所以它不能移动、也不易移动至其他部门、群体及单位。②组织例行性事务:某些知识是存在于组织日常事务、制度、工作规定中,通过组织正式规定或组织成员间非正式关系日积月累所形成,不易移动。③关系企业:即嵌于组织的知识是存在于组织之外,通过与其他关系企业所建立的。通过这种关系,使得组织得以积累其特殊知识或技术。

2.3.3 知识的演化

Kogut和Zander(1992)在组织知识成长的研究中提出,组织知识的成长是以组织现有的知识资产为基础,通过组织内部学习(如组织内的重新改组、意外事件、经验等)或是外部学习(如知识的取得、合资企业、新进人员的加入等),进而产生建立新技术的刺激,达到组织知识的成长[89]。在建立这些新技术或是方法上的投资,被视为是产生未来市场契机的摇篮。不过组织在产生新技术的能力上,有一个重要的限制:组织规范以及组织原有技术的潜在发展。组织知识成长过程如图2-2所示。

图2-2 组织知识的成长

资料来源:Kogut和Zander(1992).

Nonaka(1994)从Polyani(1975)提出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出发,构建了一个知识螺旋模型(Knowledge Spiral)[90]。这个模型通过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转换过程来说明组织知识的成长过程,包括四个知识转换模式:社会化(Socialization),由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换,实质上就是通过分享经验(如思维模式或技能),将个人的隐性知识汇集到组织中去的过程。因为隐性知识具有特定的背景依赖性、难以公式化和明晰化,所以获取隐性知识的关键是经验的体验,即需要通过共同活动来体验相同的经验;外部化(Externalization),由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换,在这个阶段,被大家分享了的想象和创意,能够通过语言、图像、模型、概念等显性知识的形式得到表达,并在成员之间传递;组合化(Combination),由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换,指个人的、小组的零散显性知识整合为企业的知识体系;以及内部化(Interalization),由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换,也就是将经过社会化、外部化、组合化而成的知识转化为成员的经验与心得。Nonaka(1994)把知识的层次分为个人、群体、组织及组织之间等层次,企业通过四种知识转换程序,由个人层次的知识推演至更高层次的知识,以创造新的组织知识(如图2-3)。Nonaka的SECI模型主要阐述的是组织内部显性、隐性知识的转换,没有探讨如何借重外部知识进行学习。

图2-3 Nonaka的SECI模型

资料来源:Nonaka(1994).

Zollo和Winter(2002)提出的知识演化循环模式以演化的观点来描述组织知识成长会经历四个阶段,分别是产生变异(Generative Variation)、内部选择(Internal Selection)、复制(Replication)、保持(Retention)等四个阶段[91]。在产生变异阶段,组织会进行现有知识的审视、重组等活动,以产生初步的新知识;在内部选择阶段,会进行新知识的评估与合法化等活动;在复制阶段,将会进行新知识的分享/转移、组织内各单位选出适合的新知识、并用以解决问题等活动;在保持阶段,将会进行新知识的标准化,并将其惯例化等活动。外在环境在这个知识演化循环模式里具有两个功能:一是提供一些刺激以及针对内部现有程序或者知识的应用产生反馈,以改进现有程序或知识;二是作为一个选择机制,针对组织现有的活动/行为的价值或可行性,提供反馈与评价。如图2-4所示。

图2-4 知识演化与循环

资料来源:Zollo和Winter(2002).

芮明杰等人(2004)认为Nonaka的SECI模型不仅没有考虑社会知识的作用,也没有区分知识的创造与创新。他们通过引入知识价值链的概念[1],对SECI模型进行了修整和扩展,认为企业知识价值链的主要环节包括知识获取、知识融合、知识创造、知识保护和知识扩散;同时,引入知识在企业同一或不同层面之间共享的过程,使知识创新形成一个具有反馈机理的动态知识价值链。芮明杰等人(2004)并借用Nonaka知识创造模型的三个基本模块,即知识场、知识创造过程和知识资产,提出了企业知识创新模型[92]。这个模型将知识创新过程划分为获得、选取、融合、创造、扩散和共享6个阶段,认为知识创造和共享是知识创新的核心阶段,同时考虑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创造。本研究对该模型的部分观点持保留意见:一是知识的融合(整合)与创造是难以分开的;二是获取外部知识后,先要经历传播/分享,才有下一阶段的整合创新。

【注释】

[1]系统的知识价值链概念是美国学者C.K.Holsapple和M.Singh在1998年提出的。其将知识价值链划分为知识获取、知识选择、知识生成、知识内化和知识外化五个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