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对策研究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对策研究

时间:2022-06-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对策研究李文纲[1]摘要:农村劳动力流动不仅实现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还日益成为连接城乡经济的重要纽带。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关系到工农、城乡关系,关系到农村社会进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更是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调查显示,农村劳动力存量的平均文化程度相对较低。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对策研究

李文纲[1]

摘要:农村劳动力流动不仅实现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还日益成为连接城乡经济的重要纽带。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政治社会问题。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关系到工农、城乡关系,关系到农村社会进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标的顺利实现,更是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因此,认真分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中存在的主要特征与问题,并就如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提出可行性对策和建议,对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村 剩余劳动力 流动 对策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基本特征

1.剩余劳动力流动具有短期性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城市就业,绝大多数是部分家庭成员个人转移,大部分属于短期的流动性就业,而非长期迁移式就业。他们忙时务农,闲时务工,以寻求职业、增加收入为目标,能够得到比原本专一经营土地更多的实惠,同时还可以给家乡带来物质、文化、思想观念上的新信息,特别是经济发展的新理念,流动转移完全由农民自己决定,不存在社会强迫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外在压力,回流现象比较明显。

2.流动主体是文化水平较高的青壮年

由于受到需求结构的制约,从外出就业的主体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以年龄较轻、文化程度较高的劳动人口为主。而随着农村文化水平较高的青壮年劳动人口转移数量的不断增多,近年来留在农村的劳动力素质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调查显示,农村劳动力存量的平均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在外出就业劳动力中,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3%左右,而在非外出劳动力中,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8%左右。其中以从事农业为主的劳动力,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5%。尚未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趋于降低,农村劳动力存量文化水平偏低,年龄结构偏大,不利于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对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将构成严重制约。

3.主要集中在技术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

流动劳动力的就业行业主要为自营个体、制造业职工、建筑业、服务业等以手工操作为主且技术含量低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行业普遍具有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和技术含量低等特点,职业层次偏重体力付出。

4.流动机制以自发互助为主

现阶段劳动力流动主要以自发流动为主,并以各种社会关系为基础,沿着血缘、地缘、业缘的社会人际关系向外流动。外出方式主要是投亲靠友,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在流动到城市就业的剩余劳动力中,有一半以上的劳动者依靠亲友介绍和提供信息的方式来寻找工作,只有为数不多的劳动者依靠正规劳务中介来寻找工作,选择依靠亲友寻找工作的劳动者能以较高的效率实现就业。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剩余劳动力总体素质不高

通常情况下,文化程度越高,所能参与的社会劳动范围就越大,劳动力实现流动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也会提高。但是,当前农村文化教育事业落后,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较差,总体水平较低,直接导致我国农村劳动力总体素质普遍较低,同时,职业技能的缺乏以及接受再培训的可能性降低,只能承担技能比较简单的劳动,已经适应不了市场经济和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必然导致就业替代能力和转换岗位的适应性差,限制了城镇非农产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容量,使得一些农民虽然拥有从事非农产业所需的条件,但因缺乏必要的文化知识和技术水平而不敢贸然进入非农产业。

2.农村劳动力就业市场发育滞后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不断增长,从农村向城市人口流动的压力不断加大。不断增加的人口迁移压力在中国经济结构进行调整的今天,使劳动力流动、工作寻找、工作转移和工资决定等方面具有了和以往不同的特点。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很少通过中介组织来实现,具有盲目自发的特征,他们往往缺少及时的就业指导和获取信息,导致无功而返、徒劳损失。目前,其就业信息获取几乎全部依靠亲戚、朋友和同乡等社会关系的帮助。

3.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缺乏社会保障

在我国存在着户籍制度这样一个特有的制度环境,对于流动到异地城镇的农民工来说,他们的户籍仍然留在了农村地区,但由于在城里就业,他们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离开户籍所在地而生活在城镇里。但城镇有关部门的基于户籍的人口管理体系也没有将他们纳入所在地的管理范围内,而是仍然将他们当做外来人员对待,使得农民工依然处于城市和乡村的边缘。在城市就业制度方面城市各有关部门制定偏向于城市市民的歧视性就业政策,从而造成农民工在岗位获得和薪资报酬方面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三、中长期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对策

1.确立科学合理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

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应进行全面的、多层次的规划。要解决好农村流动人口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进城中的诸多问题,各级政府要把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作为大事去做,不能只将其看做是农民自身和农村内部的事,采取放任或不作为的态度。要进一步更新思路,确立科学合理的宏观思路与长远筹划,尤其需要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不能把农村流动劳动力等同于农民而排斥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之外;不能将农民工问题看成是一种长期固化的社会现象而对其权益受损视而不见;不能对农村土地的生活保障功能估计过高而忽略农民工的经济、政治权益诉求;不能因财力不足而对农村流动人口的问题加以漠视;更不能在制度安排与政策实践中固守城乡分割、分治的思维模式。要积极拓展劳务出口,就地转移与异地转移相结合,确立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的发展思路,根据农村流动劳动力的群体性、特殊性、过渡性特点,科学合理、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步伐。

2.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当前在农村教育政策方面,国家已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力度,着力进行新农村建设,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特别是针对中西部地区的贫困农村地区,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知识能力素质,为农村劳动力流动创造必要的条件,为此国家每年也都安排了相应的财政配套资金来支持。农民科学文化知识和就业技能培训对推动农村劳动力流动起着很大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为了顺应市场的需求,想要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就必须加强农村人口的教育,着力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使农村劳动力由体力型向高素质、高技能型转变。因此,要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大力发展农民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增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改善劳动就业的软环境

3.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就业市场

农村流动劳动力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把其纳入法律法规和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他们劳有所得,不受歧视,不仅有利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流动,而且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构建并完善以政府为主导,以社会化服务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培训和管理体系,以较为完善的服务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流动就业。同时,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完善土地承包责任制,加快土地有序流转,实行土地承包权与耕作经营权的分离,支持农民进城打工就业。在国家政策到位的前提下大力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普及,使农村流动劳动力能够享受到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并逐步过渡到城乡劳动者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4.大力推行户籍制度改革

由于户籍观念在中国已深入人心,只有获得一个地方的户口,才能被自己和社会视为某地人,才有生活的稳定感。因此,户籍制度改革总体上应采取渐进式的方式,保持制度的连续性,在保留户口管理的同时,逐步淡化户口的作用。并且使户口迁移变得容易,包括放松大中城市对户口迁入的管制以及降低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的门槛。当户口迁移成为举手之劳而且户口又变得价值不大时,户籍制度对限制人口流动,从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限制作用也就自然消失。

户籍改革是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能现实的,可根据现有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管理水平状况,先在城市实施户籍管理和身份证管理并重的办法,逐步弱化户籍管理、强化身份证管理,最终取消户籍管理,以经济利益、卫生环境、人文环境、生态环境等经济和社会因素为导向,引导农村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实现良性流动。要发挥农村劳动力缩小流动对地区差距的作用,必须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体系,转变流动人口管理的理念,深化改革人口流动的管理制度,促进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发育以及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实现促进农村劳动力真正自由充分流动,使区域经济得到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宝树.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和农村人口城镇化新问题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5).

[2]闻仲勇,杨纳华,王丽红.中国农村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6(11).

[3]陈晓华,黄延信,姜文胜.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5(8).

[4]王美艳.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机会与工资差异——外来劳动力就业与报酬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5(5).

[5]段平中,刘传江.人口流动对经济增长地区差距的影响[J].中国软科学,2005(12).

【注释】

[1]李文纲(1972—),男,山东安丘人。中国海洋大学2011级农村与区域发展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与区域经济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