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把握农业经济发展新特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把握农业经济发展新特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时间:2022-06-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把握农业经济发展新特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平媛媛[1]摘要: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新特征日益凸显。适应农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应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长期目标,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打破城乡二元体制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根本要求,推动农村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把握农业经济发展新特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平媛媛[1]

摘要: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新特征日益凸显。面对金融危机可能存在的长期的、潜在的影响及日益趋紧的市场和资源约束,保持相关政策的基本稳定的同时增强政策调控的灵活性,已成为促进农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农业经济 区域性 结构性 不确定性

一、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特征

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错综复杂,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新特征日益显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结构性特征

一是不同产品和产业受到的影响不同。园艺类产品和部分水产品所受冲击最大,而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价格变动和所受冲击不大。二是不同区域受到的影响不同。沿海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受到的影响大于内陆地区。三是不同群体受到的影响不同。收入来源以打工收入为主的农户所受影响较大,以家庭经营收入为主的农户所受影响较小。

2.阶段特征

首先从农产品供求格局看,耕地水源等资源快速减少,粮食产品需求却刚性增长,主要农产品供求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其次从农村和农业发展环境看,“受市场约束越来越大”已经成为现实,受“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影响的局面日益深化。再次从农业发展规律看,我国已进入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时期。最后从城乡格局、工农关系转变看,我国已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面对新的形势,要实现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必须推动政策创新,提高政策的调控水平。阶段性特征要求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制定出台有利于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措施;结构性特征要求针对不同产品、产业和区域采取差别性的应对措施。

二、推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1.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推动农业经济发展上水平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农村农业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产品供给从长期短缺变为供求平衡、丰年有余,但是农村农业发展环境由主要受资源约束变为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经过10余年发展,这仍是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性特征。从农产品供求格局看,耕地资源快速减少,产品需求却保持刚性增长,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求一直处于“紧平衡”状态。从农村农业发展环境看,“受市场约束越来越大”已经成为现实。同时,近年来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又出现了一些重要变化,阶段性特征表现得更加突出。从政策理论角度看,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高瞻远瞩,作出了统筹城乡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等重大决策,形成了新时期“三农”工作的制度框架和政策理论体系,开创了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局面。从发展背景看,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2008年时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而第一产业只占GDP总量的11.3%,农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的39.6%;城镇化率达到45.68%。从这些指标可以看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已达到新的发展水平,城乡发展的互补性、互动性增强,当前已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与其他产业以及世界农业的关联度不断增强,农业经济发展的内涵不断丰富,已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

适应农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应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长期目标,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打破城乡二元体制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根本要求,推动农村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从今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来看,要求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进一步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加快农村人口在城镇的转移就业和落户;进一步扩大内需增长空间,夯实“三农”发展基础;要求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从总体上看,把握好政策机遇,就能够加速农村农业发展向更高阶段迈进。

2.把握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性特征和农业产业布局,发挥各地优势

受自然资源、市场经济的影响以及区域发展战略的引导,我国农村农业发展的区域化特征日益明显。一是农业产业布局的区域性。东部沿海地区重点围绕国际市场和城镇需求发展效益农业,中部地区定位于粮棉等大宗农产品的主产区,西部地区重点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形成了明显的产业带和块状生产布局。二是劳动力流动的区域性。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就地就近就业的区域性特征开始出现,改变了农村劳动力主要由中、西部向东部流动的传统走势。三是农民增收的区域性。比如,我们本地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是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四是城乡统筹的区域差异性。经济发达地区如上海、江浙等地,统筹城乡迈出实质性步伐,而我们这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乡统筹基本处于规划阶段。

3.增强宏观调控政策的灵活性

一是政策目标的灵活性。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确保实现农民增收目标,同时综合权衡农民就业、农业竞争力、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目标。二是调控时机的灵活性。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和价格的监测,建立农产品贸易预警机制,灵活把握调控时机,由事后调节为主向事前、事中和事后调节并重转变。三是政策手段的灵活性。善于运用价格、补贴、税收和进出口调控等多种手段打“组合拳”,克服单一政策工具的局限。

三、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对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仅靠农村经济水平的发展提高,还包含全面改善农村社会环境和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等要求。

首先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环境紧密结合,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不断改善农村社会的治安、文化、公共设施等外部条件。建设新农村,要努力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造就具有一定专业技能、较高思想道德水平和良好守法素养的新型农民提,这是把农村人口压力转化成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也是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力量。这就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1)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普及高中教育,统筹发展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和成人教育。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新建、扩建和改建农村校舍,彻底改变农村学校小、散、差的状况。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学生的帮助力度,避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进一步完善城乡学校帮扶制度,组织城市学校选派校长、教师到农村中小学来任教,不断提高农村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2)大力推广农业适用技术,增强农民致富本领。充分发挥城市的教育资源优势,依托农业科技企业、农业科技示范园,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积极推进实用技术的普及,定期选出一批科技示范户。积极探索建立农民专业技术和技术职称评定制度,对具备技术职称条件和达到一定专业技术水平的,颁发专业技术职称证书,并优先扶持其产业项目发展。积极引导广大农民加快由体力型向技能型、专业型、知识型转变。增强广大农民走向市场的信心和决心,成为自我创业、自主经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动者。

(3)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当前的重点是解决就医及养老问题。加强县级医疗机构、乡镇中心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建设,创新卫生支农和扶贫机制,加快形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的保障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生存、发展和老有所养问题。

(4)要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农民素质修养。扎实开展普法教育,提高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和信用村、信用户的创建水平,加强村镇文化设施和文体队伍建设,不断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农民树立新风,破除陋习,远离迷信,自觉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从五个方面可以清晰勾画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前景和实现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初步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广大农民群众在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创造了无数奇迹,迸发出无穷智慧。当前形势错综复杂,国内国际形势瞬息万变,只有我们把握时代特点,结合自身实际真抓实干、不懈奋斗,真正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好,才能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灿明,刘京焕.中国地方财政发展研究报告——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农业部课题组.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科学发展重大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3]宋洪远.中国农村改革三十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注释】

[1]平媛媛(1980—),女,山东郯城人。中国海洋大学2011级农村与区域发展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与区域经济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