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生态城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

生态城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

时间:2022-06-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生态城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建设生态城市是在总结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基础上,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思想,为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找到了一条根本的道路。这些就决定了生态城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生态城市是营造满足人类自身进化需求的环境,因此

一、生态城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

建设生态城市是在总结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基础上,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思想,为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找到了一条根本的道路。第一,建设生态城市能够合理利用资源,正确处理资源有限与经济发展无限的矛盾;第二,建设生态城市能够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矛盾,实现局部、眼前利益与整体、长远利益的统一;第三,建设生态城市能够深入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的进步。这些就决定了生态城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在西部大开发的城市建设中采用生态城市的模式,对缓解城市建设中人口、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实现城乡生态经济协调和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将起到重大的作用。深刻认识这一点,首先需要对生态城市的概念、特点和建设的原则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1.生态城市的概念和内涵

城市生态系统的实质是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它是由自然再生产过程、经济再生产过程与人类自身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系统。不同城市系统受各城市地理、空间、位置的限制,其规模、资源和环境的特征各异,很难用一个标准来定性。但有一个共同的标准,就是必须保持系统的健康和协调,具有高效率的物流、能流、人口流、信息流和价值流,具有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的能力,并具有高度生态文明的生活空间。生态城市的概念可以简略地表述为: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在生态系统承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去设计或改变城市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决策和管理方法,挖掘城市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建设经济增长、生态高效的产业;人口流动,组织协调的社会;景观布局合理的环境,以及统筹人与自然关系的健康文明的生态区域。

根据生态城市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到其内涵包括如下主要内容:①生态是人与环境间高效和谐的关系,但不是回归原始的自然生态。生态城市建设既要立足于生存环境的保护,更要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全面提升和进步,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可持续发展。②建设生态城市,要以人为核心,把经济、社会、自然资源进行合理整合,将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融合,促进有效的和持续的自然资源利用,形成运转高效、协调发展、资源合理利用的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③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促进经济结构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发展,实现国民经济由资源型向知识型、网络型高效持续生态经济的转型,以生态产业为龙头,带动区域经济腾飞。④建设生态社会,发展生态文化,促进城乡居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向环境良好、资源高效、系统和谐、社会融洽的生态文化转型,培育一代有文化、有理想、高素质的生态社会建设者。⑤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向绿化、净化、美化、活化的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演变,为社会经济发展建造良好的生态基础。

2.生态城市的特点

生态城市从广义上看,是社会、经济、文化和自然高度和谐的复合生态经济系统,其内部的物质变换、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构成环环相扣、协同共生的网络,具有实现物质循环再生、能量充分利用、信息反馈调节、经济效益良好、社会高度和谐、人与自然协同共生的机能。综合有关专家的研究,生态城市大体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的十二个特征。

(1)能充分利用可持续供给的清洁能源。能量是包括生命运动在内的一切运动的源泉。一般说文明发展水平越高,所耗的能量越大。目前矿物能源面临枯竭且污染严重,核裂变能的利用存在着污染风险,核聚变能仍可望而不可即,太阳能、风能、水能、氢能、地热是可持续利用的清洁能源,生物能用之有度也是可持续的。能量不可能回收利用,最终都会转化成废热,但可以根据它的转化形式而逐层加以利用。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特色的生态城市在能量运转上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能量来源是可持续供给的,使之无枯竭之虞;二是能源本身是清洁的,在生产和利用中不对环境产生污染;三是能逐层充分利用,能把废热污染减到最低,这一点既是充分利用能源的要求,又是避免热污染灾害的要求。

(2)能充分利用可持续供给的清洁材料。物质材料是支撑文明大厦的骨架和砖瓦,文明越发达,对材料的要求也越高。由于金属矿物大多面临着枯竭,人工合成材料又大多含有毒素,因而物质材料的生产和利用都要有根本性的变革。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特色的生态城市,在物质运转上也具有三个特征:一是材料本身是高性能和清洁安全的,不含有害毒素;二是有完善的材料循环再生利用系统,最终的废弃物可以降解或对环境无污染;三是材料的替代研发和应用能实现材料的可持续供给。

(3)能形成全面协调的共生网络。由于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形成一个共生网络。因此从系统的全面协调上又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网络运转的趋向是整体系统功能的不断完善,而不是某个组成部分的“一枝独秀”式地增长;二是网络所提供的产品有不断增进人类身心健康和生态平衡的功效,而不是数量的盲目增长;三是网络系统在演替中不断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样性的发展,达到生态学上持续力最强的稳态,而不是多样性衰减的系统脆弱平衡。

(4)能始终具有最佳的生态位和最强的自组织力。由于生态城市也是一个永远运动着的系统,因此在它的长期发展中还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整个生态城市系统与各种承载力和限制因素的上下限保持足够的距离,使风险始终处于最小;二是在正常范围内具有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强化系统的功能;三是有不断增强的承受冲击力、利用外力、同化异力的转换融合功能。

3.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和原则

(1)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生态城市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将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融合,在生态系统承载力允许的范围内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发展政策和生态格局,以优化产业结构,减少环境压力,促进有效的和持续的自然资源利用。根据生态城市的特点,其具体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促进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生态城市的和谐性首先应该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要做到人与自然共生,人回归自然、贴近自然,使自然融于城市。与此同时也应该反映在人与人的关系上。生态城市是营造满足人类自身进化需求的环境,因此要充满人情味、文化气息浓郁,成为能够强有力的互帮互助的群体,富有生机和活力。生态城市要成为“绿色城市”是非常重要的,但不应是一个单纯用自然绿色点缀而僵死的人居环境,应该是一个关心人、陶冶人的“爱的家园”。

第二,建立高效的资源利用机制。生态城市一改现代城市“高耗能”、“非循环”的运行机制,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利用,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的共生关系协调。

第三,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兼顾不同时间、空间,合理配置资源,公平地满足现代与后代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保证其发展的健康、持续、协调。

第四,形成自然—经济—社会的有机整体。生态城市不仅仅是追求环境的优美,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更注重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在整体协调的新秩序下寻求发展。

第五,建设分片组合、相对集中的城镇区域体系。生态城市作为城乡统一体,本身就是一个区域的概念。它是建立在区域平衡基础之上的,只有平衡协调的区域才有平衡协调的生态城市。

(2)生态城市建设的原则。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实现自然生态化、经济生态化和社会生态化的平衡发展和良性循环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原则。在这个原则指导下,现有城市的价值观念、经济结构、生活方式等都要发生根本性转变。在实践中,西部地区的生态城市建设和其他地区的生态城市建设一样,都必须遵循以下具体原则:

第一,强调和谐性。生态城市的和谐性,针对当前的不足,首先要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要回归自然,贴近自然,使城市融于自然。同样重要的,也要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现代社会人一度想主宰自然界,滥用技术,企图征服自然,反过头来却破坏了赖以生存的环境,危及自身的生存,也破坏了社会的稳定。生态城市则要求在营造人们追求物质文明的环境的同时,更要造就追求精神财富的环境。城市中也要充满浓厚的文化气息,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人们富有生机和活力,文化和科技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第二,追求持续性。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目光长远,合理配置资源,不因眼前的利益而采用“掠夺”方式来促进城市暂时的“繁荣”。因此,对有限的资源和能源高效利用,最大限度地获得效益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

第三,保持整体性。生态城市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有完整的架构,是自然、社会、经济三个子系统的完美结合。生态城市不单单追求环境优美或城市繁荣,而是兼顾三方面的整体效益。因此,建设生态城市应注重各个组成部分的平衡性,使得整体绩效最高。为了树立全局观念,完善城市的总体规划设计,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高质量的生态环境相结合。

4.生态城市建设的层次

有的专家提出,“生态城市建设是基于城市及周围地区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走向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自适应过程”。进行生态城市建设必须通过政府引导、科技催化、市场推动和社会参与,促进生态卫生、生态安全、生态景观、生态产业和生态文化等不同方面的进化式发展,实现环境、经济和人的协调发展。并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的以下五个层次。[1]

(1)强化生态卫生。污水横流、垃圾遍野、蚊蝇孳生、异味冲鼻是大多数发展中城镇特别是其城郊结合部的通病。改善卫生状况、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保障环境健康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首要任务。推广生态卫生的关键因素在于生态意识和激励措施、示范案例、咨询、培训、配套产品和零部件供应、规划与设计、上门技术服务和维修、政策法规、经济可行性,以及周边生态系统条件。

生态卫生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通过水、火、能、生物和营养物质循环相联系,同时又通过人的经济条件、体制政策、居住状况、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因素与社会系统相关联。生态卫生是一种培养人们良好生活习惯和生态意识,不断改善环境卫生状况和促进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过程,要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采取适应性进化式发展战略。

(2)保障生态安全。生态城市的第二个层次目标是为市民提供基本生活的安全保障,包括清洁安全的饮水、食物、服务、住房及减灾防灾等。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生态安全包括水安全(饮用水、生产用水和生态系统服务用水的质量、数量和持续供给能力的保障程度);食物安全(动植物食品、蔬菜、水果的充足性、易获取性及其污染程度);居住区安全(空气、水、土壤的面源、点源和内源污染状况);减灾(地质、水文、流行病及人为灾难);生命安全(生理、心理健康保健,社会治安和交通事故)。这些问题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尤其是其城郊结合部的边缘地带和贫困家庭中尤为突出。

(3)产业生态转型。城市运行的实质是资源从自然流向城市再回到自然的循环过程,以及能量从太阳能及其转化而来的化石能的消费及耗散过程,其主要活动包括生产、流通、消费、还原和调控。产业的生态转型强调产业通过生产、消费、运输、还原、调控之间的系统耦合,从传统利益导向的产品生产转向功能导向的过程闭合式生产。这对于那些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需要进行提高和改革而又缺乏经济增长动力的城市尤其紧迫。环境污染源于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取用又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在环境中的滞留,即系统的输入比起输出来或者过少,或者过多。为解决此类问题,生态城市建设应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产业的生态转型应遵循以下原则:以功能服务为导向而不是以产品生产为导向;企业间及部门间业务联系的横向耦合;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纵向耦合;工厂生产与周边农业生产及社会系统的区域耦合;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和适应性的工艺和产品结构,软件、“心件”优于硬件,进化式的管理,增加研发和售后服务业的就业比例,尊重人格和知识经济等。

(4)景观生态整合。景观破碎与板结、过程滞留与耗竭、自然退化与灾变是当前我国大多数城镇共同面临的危机。景观生态强调通过景观生态规划与建设、优化景观格局及过程来减轻热岛效应、水资源耗竭及水环境恶化、温室效应、污染效应等环境影响。为了使破碎与板结的生态系统得到恢复,人类必须借助景观生态规划提高生态整合度。这里的生态景观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多维景观,包括地理格局、水文过程、生物活力、人类影响和美学上的和谐程度。生态景观规划是一种整体论的学习和建设过程,用以使人们认识生态景观是如何耦合、行使功能和具有生命活力的。它是一种整体性的设计过程,用以达到物理形态、生态功能和美学效果上的创新

(5)诱导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生态城市建设的灵魂,涉及人的意识、观念、信仰、行为、组织、体制、法规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文化形态。生态文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表现,是生态城市建设作用力的源泉。它是人与环境和谐共处、持续生存、稳定发展的文化。

生态文化建设的宗旨是以整体、协同、循环、自生的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培养一类具有生态意识、文化素质、合作精神、健强体魄和道德修养的群体生态智人。这是在生态城市建设中最重要和最困难的工作,需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双向方法以及科学和行政上的诱导,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社会行为。

生态文化建设在宏观上要逐步影响和诱导决策行为、管理体制和社会风尚,在微观上逐渐诱导人们的价值取向、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的转型,塑造一类新型的企业文化、消费文化、决策文化、社区文化、媒体文化和科技文化。

对以上五个方面,各个城市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发展目标。西部基础比较差的城市应从前三项抓起。一些发达的城市则应重点抓好后三项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