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农村就业结构的优化设计

农村就业结构的优化设计

时间:2022-06-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农村就业结构的优化设计一、农村劳动力供给量的预测建立模拟模型预测农村劳动力供给量,是根据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采用逐年递推法,分别建立了各年龄人口递推方程、出生率推算方程、城乡人口发展方程、劳动力转移方程,计算出农村劳动力的供给量,其结果如表17-5、表17-6所示。

第三节 农村就业结构的优化设计

一、农村劳动力供给量的预测

建立模拟模型预测农村劳动力供给量,是根据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采用逐年递推法,分别建立了各年龄人口递推方程、出生率推算方程、城乡人口发展方程、劳动力转移方程,计算出农村劳动力的供给量,其结果如表17-5、表17-6所示。

表17-5、表17-6的情况表明:

表17-5     山西省人口发展预测

表17-6     山西省劳动力资源情况预测

img76

(1)山西省如能实现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的计划生育政策,2000年全省人口可控制在3100万人以内。但20世纪60~70年代出生的人口,在90年代前将陆续进入生育期,形成新的生育高峰,人口增长到1996年以后才会度过高峰期。

(2)山西省在1990年前,为劳动力自然增长的高峰期,农村新增劳动力年龄人口在21万~30万人,根据1978~1984年平均每年可吸纳22.7万人的速度,1990年前的农村劳动力将始终保持供过于求的状态。

(3)按城市劳动力供求平衡来控制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城镇化的步伐将有所加快,但不会太大,城镇人口比重将由1984年的21.7%提高到2000年的25.8%,城市化水平仍然偏低。

二、农业劳动力需求量的预测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对劳动力的需求,通过建立农业非线性规划模型取得。

(一)农业非线性规划模型的建立

根据对山西省农业历史、现状分析以及农村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调整原则的要求,分析广义农业生产过程中投入产出的多因子动态相关性的变化,选择农、林、牧各业结构的变量,土地资源利用的变量,人畜机动力结构的变量,反映单产的主要投入的变量,反映粮食生产的变量等5类20个决策变量,以及土地、水资源、资金、机动力、粮食饲料需求等若干约束条件,以农业的最大盈利增量为目标函数,求出全省农业内部各业的发展指标,以及对劳动力的需求量。计算分三个规划期,即1985~1990年、1991~1995年、1996~2000年,第一个规划期的基年为1984年(模型略)。

运算结果,得出农业产值及劳动力结构结果,如表17-7所示。

表17-7     农业内部产值及劳动力结构预测

img77

以上结果表明,农业结构调整后2000年农业产值可增长到91.94亿元,比1984年增长54%,年均递增率为2.7%。同时,劳动力需求减少193万人,可逐渐转移到非农业部门,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到那时种植业的产值和劳动力占农业的比例分别下降7.8%和20.1%,林业分别提高1.9%和7.9%,畜牧业分别提高5.3%和13.4%,体现了农、林、牧、副、渔业综合发展,并突出林、牧和粮食的战略指导思想。

农业结构调整后的综合经济效益2000年比1984年农业累计增加盈利32.24亿元。农业劳动力生产率将由1984年的人均1084元提高到2000年人均2569元,提高了1.37倍。

实现上述目标的条件,即将最佳解代入模型的各约束方程,所得结果如表17-8所示。

表17-8     农业结构调整的保证条件

img78

由此可见,实现农业结构调整要求1984~2000年累计用于扩大再生产投资65.6亿元,年均4.1亿元。

(二)农村非农产业仿真模型的建立

农村非农业部门产值结构及劳动力需求预测,通过非农产业仿真模型求得。

非农产业系统的仿真模型是经过因果关系分析、绘制流图及设计仿真方程三步建立起来的。此模型是以各非农业部门不同的劳动力增加速度作为决策者的战略进行实验,寻求满意的结果,既能达到山西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又能获得劳动力和资金利用的较好效果。

通过对影响农村非农产业各部门发展的主要因素的信息流、资金流、劳动力流的分析,反映出几个主要的相关关系,即农村工业发展主要受投资、劳动力数量及其素质的影响;建筑业发展主要受农民生活水平和其他产业基建投资的影响;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主要受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和公路建设速度的影响;商业、饮食服务业主要受农民生活水平和第一、第二产业发展的影响。资金和劳动力数量当然也都是它们共同的主要影响因素。

仿真运算结果表明,到2000年农村非农产业部门的产值可达到288.7亿元,将比1984年增长3.9倍;可新吸纳劳动力344.2万人;劳动生产率可达到每个劳动力5097元,将比1984年提高91.8%。主要保证条件是累计投资需要142.1亿元。

根据以上农业和非农产业各部门实现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的优化方案的条件,总的劳动力是供过于求,以2000年农村可就业人口将达到1250万人计,届时农村劳动力剩余率仍将有26%左右。1985~2000年累计总投资额达207.7亿元,年均投资需16.9亿元。从历史上分析,山西省1950~1980年用于各业扩大再生产的投资每年约有5.64亿元,资金来源构成中国家投资占28%,集体和个人投资占72%。但从农村改革以来,投资总额有较大增加,年均投资能力约为20亿元,其中国家直接投资每年在2.5亿元左右,约占15%,农户自筹30%,其余55%来自银行和信用社贷款。另据山西省农业银行家计调查测算,到1984年年底,农民手持货币量在9亿~10亿元,这也是一个潜在的投资来源。由此看来,预测方案中提出的资金保证条件是有可能实现的。

(三)劳动力转移控制模型的建立

根据上述人口模拟模型、农业非线性规划模型和农村非农产业仿真模型得出的劳动力和资金的供给与需求信息,作为确定不同控制方案的主要参数,便可建立劳动力转移的控制模型。通过建立控制模型,找到产业结构变动与劳动力结构及其他有关因素的相互关系,对其中的相关指标进行动态判断,寻求劳动力结构、产业结构与其他生产条件的合理配置方案。为使控制模型更能反映实际情况的变化,便于决策者选择和应用,我们采用分段控制法对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处理。

(1)各业需要劳动力的预测模型即(状态方程)为:

Xi(t+1)=(1-ai)Xi(t)+biui(t+1)

式中:Xi(t)为状态变量,表示t年i业的劳动力数量(t取0~6,即代表农、工、商、建、运、服、其他七业,下同);ai表示i业的退休率,由人口模型运算结果得出,ai在0.012~0.014变化。设各业退休率相等,取中值得ai=0.013。ui(t)表示t年i业劳动力的变化量,bi表示i业劳动力变化的控制系数,根据人口模型,农业非线性规划模型,非农业仿真模型输出的结果确定,在1985~2000年,除种植业是向外转移劳动力外,其他各业均为吸纳劳动力。

(2)控制变量选择与约束方程。我们选择种植业转移出去的劳动力u(0,t)及林、牧、副、渔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增加的劳动力为u(1,t)-u(6,t),这些变量可以反映农村劳动力投入的再分配结构,同时也能反映农村各业投资的分配,因为这二者之间通常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为了反映政策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我们选择农村贷款HD(t),国家投资CT(t),乡镇企业利润SL(t),用于农村扩大再生产的比重[分别用KK2(t)、KK1(t),KK3(t)表示]以及农村新增劳动力NS(t)的就业率KK4(t)作为确定农村就业结构方案的参数。上述农村新增劳动力是人口模型输出的结果,农村贷款和乡镇企业利率是农村非农产业仿真模型输出的结果,国家投资是参照有关文献资料确定的已知数。KK1、KK2、KK3、KK4是历史资料分析确定的,并假设在各规划期内其值不变。

由以上控制变量便可分别列出各要素的约束方程。我们取总劳动力和总资金两个约束方程:

①总劳动力约束。

Cu≤KK4(t)·NS(t)

方程的含义为:农村劳动力可控量要在对应期农村新增劳动力中可就业部分的范围内。

②资金约束。

Pu≤KK1(t)、GT(t)+KK2(t)、HD(t)+KK2(t)、SL(t)

方程的含义为:国家投资、农村贷款和乡镇企业利润中用于扩大再生产部分的资金量要大于或等于各业劳动力总增加量所需要的配套资金量。

③目标函数的确定。

确定目标函数原则是寻求在劳动力和资金供求平衡的基础上,农村各业协调发展,发挥较高效益。目标函数方程为:

img79

方程左端表示各业劳动力、总劳动力、总资金的需要量和控制调整量的均方差最小,也就是使控制量最大程度地接近实际需要量。

方程右端第一项反映农村各业发展协调性和劳动力再分配的效益性,第二项反映农村劳动力供求平衡性,第三项反映农村资金供求平衡性。

将控制模型输出的结果Xi(t)即t年i业劳动力数量和Ni(t)即t年i业劳动力变化量反馈回农业非线性规划模型和非农业仿真模型,便可计算出各业产值、劳动力及各业所需投资。

执笔:韩亚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