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质量管理发展沿革

质量管理发展沿革

时间:2022-05-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1.1 质量管理发展沿革人类不同的生产实践阶段对管理产生了不同的要求,质量管理正是在这一动力的驱动下才可能得以发展。工匠既是操作者又是质量检验、质量管理者,且经验就是“标准”。质量标准的实施是靠“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口授手教进行的,因此,有人又称之为“操作者的质量管理”。

1.1.1 质量管理发展沿革

人类不同的生产实践阶段对管理产生了不同的要求,质量管理正是在这一动力的驱动下才可能得以发展。

1.1.1.1 20世纪前的质量管理

这一时期的生产以分散经营的家庭式手工业作坊为主。根据日本质量管理专家高木金地教授的考证,在1万年以前的石器时代,人类对器物不仅已有了质量的意识,而且对当时所生产的石器已能进行简单的质量检验,开始出现萌芽状态的质量管理。

在我国,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早在2400多年以前,就已有了青铜制武器的质量检验制度。《周礼·考工记》开头就写道“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名器”。所谓“审曲面势”,就是对当时的手工业产品作类型与规格的设计,“以饬五材”,就是确定所用的原材料,“以辨名器”就是对生产出的产品要进行质量检验,合格者才能使用。先秦时期的《札记》的“月令”篇,有“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究其情”的记载。当时的手工业产品主要是兵器、车辆、量器、钟、鼓等。由于兵器的质量关系着当时战争的胜败,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因此质量管理就更详尽、严格。如对弓箭的原料选择,对弓体本身的弹射力、射出距离、速度,以及对箭上的羽毛及其位置等亦有具体规定。这些规定都是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目的是要生产出高质量的弓和箭。到公元1073年北宋时期,为了加强对兵器的质量管理,专设了军器监。据古书记载,当时兵器生产批量剧增,质量标准也更具体。这些质量标准基本上还是实践经验的总结。

这段时期产品质量主要依靠工匠的实际操作技术和经验,靠手摸、眼看等感官估计和简单的度量器具测量而定。工匠既是操作者又是质量检验、质量管理者,且经验就是“标准”。质量标准的实施是靠“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口授手教进行的,因此,有人又称之为“操作者的质量管理”。

1.1.1.2 20世纪质量管理

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成功之后,机器工业生产取代了手工作坊生产,20世纪的一百年,质量管理的发展进入了成长时期,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1)质量检验阶段。

最初,人们对质量管理的理解还只限于质量的检验。质量检验所使用的手段是各种各样的检测设备和仪表,它的方式是严格把关,进行百分之百的检验。1918年前后,美国出现了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运动”,提出了在人员中进行科学分工的要求,于是执行质量管理的责任就由操作者转移给工长,有人称之为“工长的质量管理”。1940年以前,由于企业的规模扩大,这一职能又由工长转移给专职检验人员,大多数企业都设置专职的检验部门并直属厂长领导,负责全厂各生产单位和产品检验工作,有人称之为“检验员的质量管理”。专职检验的特点是“三权分立”,即有人专职制定标准(立法);有人负责生产制造(执法);有人专职按照标准检验产品质量(司法)。质量检验员从产成品中挑出废品,保证出厂产品质量。但这种“事后检验把关”无法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起到预防、控制的作用,废品已成事实,损失无法挽回,且百分之百的检验量大面广、耗费资源、增加成本,不利于生产率的提高。对于某些产品检验属于破坏性检验,如炮弹的射程检验,胶片的感光度检验等,检验一个就破坏一个,全数检验根本行不通。

(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早在20世纪20年代,一些著名的统计学家和质量管理专家就注意到质量检验的弱点,并设法运用数理统计学的原理来解决这些问题。192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工程师休哈特提出了控制与预防缺陷的概念,并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理论,发明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质量控制图”。这种新方法解决了质量检验事后把关的不足。后来贝尔实验室的另两名成员道奇和罗米格又提出了抽样检验法,并设计了可实际使用的“抽样检验表”,解决了全数检验和破坏性检验在应用中的困难。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提高军品质量和可靠性美国政府邀请了一批统计专家和技术人员,先后制定了三个战时质量控制标准,即AWSZl.1—1941:质量管理指南、AWSZl.2—1941:数据分析用控制图法,AWSZl.3—1941:生产过程质量管理控制图法,强制生产武器弹药的厂商推行,并收到了显著效果。“二战”后,美国许多民用工业也纷纷采用统计质量控制方法,美国以外的很多国家也都积极推行,并取得了成效。

利用数理统计原理,预防产出废品并检验产品质量的职责,由专职的检验人员转移给专业的质量控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承担。质量管理由事后的终端把关转到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由通过检验剔除不合格品,转到预防不合格品的产生。不论是对产品的抽样检查,或是对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都广泛地采用统计的思考方法和统计的分析方法。但是,由于过分强调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而忽视了组织、计划、管理等工作,使人们误以为“质量管理就是数理统计方法”,“质量管理是统计专家的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统计质量控制方法的推广和运用。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从20世纪50年代起,尤其是60年代后,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出现了很多新情况。如对产品的质量要求更高了,系统工程科学得到较快发展,更加重视人的因素,“保护消费者权益”运动兴起,市场竞争加剧,同时各国企业也越来越重视产品责任和质量保证问题。

在这些情况下,仅仅依赖质量检验和运用统计方法是很难保证与提高质量的,而且,把质量职能完全交给专门的质量控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显然也是不妥的。因此,许多企业开始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实践。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经理费根堡姆,1961年,在他的著作《全面质量管理》一书中,强调了执行质量职能是公司全体人员的责任,应该使企业全体人员都具有质量意识和承担质量的责任。他认为,如果制造部门得不到其他部门的帮助,完全孤立地工作,它一定生产不出高质量的产品。为了生产出让消费者满意的高质量的产品,需要从市场调查到设计、生产、检查、出厂等各部门都必须实行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概念逐步被美国和世界各国所接受,而且世界各国的质量管理专家学者在统计质量控制(SQC)的基础上,广泛汲取各种现代学科的理论,把技术管理、行政管理和现代经营管理方法结合起来,形成了一整套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者、员工、供方、合作伙伴或社会等相关方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该含义有如下要点:

①全面质量管理是对一个组织进行管理的途径。对一个企业来说,就是企业管理的一种途径,除了这种途径之外,企业管理还可以有其他的途径。

②正是由于全面质量管理讲的是对组织的管理,因此,将“质量”概念扩充到全部管理目标,即“全面目标”,可包括提高组织的产品的质量,缩短周期(如生产周期、物资储备周期),降低生产成本等。

③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是以全面质量为中心,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是追求组织的持久成功,即使顾客、本组织所有者、员工、供方、合作伙伴或社会等相关方持续满意和受益。

1.1.1.3 21世纪质量管理

综观今天世界各国质量及质量管理工作的发展,我们有信心相信,重视质量、发展质量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正如朱兰博士所论断的:“21世纪是质量世纪。”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驱动下,质量管理将显现出新的特点:

(1)知识成了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企业将更注重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充分开发和激励人员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

(2)基于质量在竞争中所起的关键作用,质量将被置于企业的战略层面。

(3)企业资源的重新整合和优化配置以及企业间合作得更加紧密,将促使企业与其供方、合作方和顾客之间构成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生存发展的系统。

(4)顾客价值观念的转变、对个性化的追求,也要求企业必须及时地向不同的顾客提供具有差异性和魅力的产品和服务。

(5)企业的经营管理将更需要文化的支撑,企业要精心培育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