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集群经济衰退

集群经济衰退

时间:2022-05-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集群经济衰退、死亡过程集群经济由鼎盛走向衰退、死亡,或在成长中“夭折”,这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较普遍。集群经济衰退、死亡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生态过载表现为企业集群区域的土地空间“再也容不下人类的巨脚”,出现拥挤效应,导致原有的集群企业“迁徙”,新企业“无立足之地”诞生。

三、集群经济衰退、死亡过程

集群经济由鼎盛走向衰退、死亡,或在成长中“夭折”,这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较普遍。如德国里切藤伏尔地区的柳条制品编织产业集群,在20世纪50年代其产品被塑料制品替代,产品市场萎缩,导致企业群衰退。我国湖南省邵东地区的小企业集群,也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竞争优势。集群经济衰退、死亡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生态过载

表现为企业集群区域的土地空间“再也容不下人类的巨脚”,出现拥挤效应,导致原有的集群企业“迁徙”,新企业“无立足之地”诞生。日本机械工业中心的变迁就属于这种类型。二战以前,日本机械工业的中心位于东京中心商务区。20世纪60年代后期,日本国家和地方政府认为制造业是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强迫制造业企业迁出东京内城。大型企业的迁出使得东京空心化,作为这种现象的延续,中小企业也开始搬离东京。工业逐渐迁移到了川崎、横滨和东京的西南郊。面对大量的企业从内城地区迁出、东京地区萧条的形势,甚至许多经济学家、地理学家和城市规划者都产生了制造业将在东京消失的预言,并得到了政府的认同。现在日本的机械工业中心位于东京南部,它是以东京大田区为中心的产业综合体,是日本机械产业体系中最重要的技术创新中心。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近年来大田区的企业数量也明显下降。东京南部现在生存下来的制造业企业,几乎所有的企业占地面积都小于50平方米。

2.超过了“生态极限”(Ecological Limits)

主要表现为集群经济对自然资本的透支。如资源型区域的产业集群。以瓦克纳戈尔为代表的加拿大“发展重定义组织”(Redeflning Progress)指出:市场上并不会存在物质的短缺,这似乎表明出现生态极限的情形被夸大了。越来越容易获取资源的能力很容易让人产生疑惑。但是,更多的消费并不意味着没有极限——它们往往被先进的技术所掩盖了。这好比加速从蓄水层里向外抽水,但并不会改变其最终容量和更新速率。生态极限不是一面能阻挡汽车行驶的硬墙。相反,这个极限很容易被超过,甚至能保持一段时间。如果向自然界索取的速度超过了其能够再生的速度,可再生资源同样也会耗竭。可再生资源耗竭的后果,往往比不可再生资源耗竭的后果还要严重得多。澳大利亚的Styria地区在20世纪50、60年代曾一度繁荣的钢铁产业群,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衰退,以至到了80年代彻底衰败。我国以矿山资源优势而集聚形成的产业群,不少就因矿山资源开采到了枯竭期,而面临不可再生资源“粮尽弹绝”,走向衰落。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西部大开发,要借鉴经验教训,树立生态发展观,防止生态过载、超越生态极限,走可持续型的资源型区域集群经济发展模式,这不失为一种新的战略举措。

3.缺乏集群核心竞争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产业集群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在竞争加剧的环境中,具有核心竞争力优势的产业集群往往处于有利地位,成为赢家。尤其是当两个或以上的同类产业集群处于同一条产业价值链的不同生态位上竞争时,其结果往往是那些处于产业链非主导地位上、产品附加值低、成本大的集群面临生存发展危机。以IC产业为例。在IC产业价值链上,中游“芯片制造”所占的成本最大,但其价值却不是最高的。美国许多IC企业都集中在IC价值链中附加值高、最值钱的上游,包括系统规格、系统整合、IC设计等部分,如图5-14所示。因此,在全球的IC竞争舞台上,美国IC产业群是最具竞争力的,它们是全球IC市场产品、技术的主导力所在。我国广东东莞出口加工型计算机产业集群,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下游,产品附加值低,以“三来一补”加工贸易为主,是没有“根植性”的“沙滩经济”,目前正面临发达国家转嫁市场动荡的风险,如许多PC机生产企业开始进行产业区位转移,由东莞迁移到苏州、昆山等地。如不及时采取有效对策,东莞市面临着产业集群走向衰退的危机。

4. 持续发展能力弱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巨型跨国公司、区域性产业群的兴起,市场竞争升级,由过去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跨国公司之间、跨国公司与企业集群之间、企业集群与企业集群之间的竞争。竞争的“吨位”与以前相比,大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不同竞争集团,当它们的四大可持续发展要素即自然资本、生产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发生了转变时,原来曾经占有优势的企业集群就可能被“后起之秀”所打败,从此一蹶不振,走向衰亡。20世纪80、90年代美国的128公路地区,其衰落不能说与其可持续发展力变得衰弱无关。而同一时期经受同样危机的硅谷,则由于其有顽强的生态力而挺过了难关。

img78

图5-14 IC上下游价值/成本

资料来源:《高科技创新与竞争》

5. 集群过度竞争、恶性竞争

产业集群内部如果出现过度竞争、恶性竞争,往往会导致产业集群的瓦解、衰退。以共生型产业集群为例。

在大量的同业企业在本地集中的共生型产业集聚中,虽然企业之间由于产品差异、根植性等因素存在着一定的协作关系,但是本地的资源是有限的,因为在技术等外生条件稳定时,本地可容纳的同业企业数量是有限的,因此随着产业集聚的规模的扩大,本地的要素资源将日趋紧张。而且集聚企业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在整体上具有一致性,因此,无论集聚企业之间存着何种特殊的合作因素,集聚企业之间在终极意义上将产生对资源的争夺行为。这将诱发本地集聚企业之间的争夺,导致集聚企业之间的兼并等现象,最终致使集聚瓦解。[23]

6. 产业集群更替导致衰亡

集群更替是指由原来的某个产业簇群向另一个产业簇群转变,是决然不同的两个产业簇群的变更。产业簇群更替的主要原因是原有产业簇群已没有发展空间,为了获得生态发展空间另辟蹊径,在逐步淘汰原有产业簇群的同时发展全新产业并形成新的簇群,在新的产业簇群中还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经济资源和销售渠道等。产业簇群的更替,在促进社会经济稳定、资源充分利用等方面产生积极的作用。产业簇群更替的主要特征是,产业转型、簇群整个转型,新的产业簇群对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仍有重大的影响等。如近几年广西水果从原先的柑橘生产基地演变为香蕉、芒果、龙眼、荔枝生产基地,又如香港的玩具从原先的生产型产业簇群向出口贸易型产业簇群转变等。[24]

7. 经济危机所致

集群经济同企业一样,也存在产业风险。在发展过程中,当受到产业外部各种风险因素的影响,尤其是面临区域性、全国性甚至全球性金融风险、政治风险的冲击,而不能有效规避风险时,就会引起集群产业衰退。曾经著名的“汽车城”——底特律,由于未能经受住全球汽车工业危机的冲击,如今已衰落成所谓的“老工业区”。

此外,一些对社会有公害的产业集群也会自动或强制性消失;一些集群内部机制僵化、缺乏持续创新激情的产业集群亦会失去市场竞争力,如美国128公路地区;经济周期、产业集群生命周期、产品技术生命周期等也对集群发展造成重大风险等。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集群经济经历复杂的生态进化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