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区域国际合作驱动

区域国际合作驱动

时间:2022-05-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区域国际合作驱动两个国家相邻地区,在区域国际合作的推动下,也会形成边境型国际性产业集群。迈克尔·波特在谈到产业集群的边界问题时指出,产业簇群的边界通常与行政上的疆界吻合,但是它们也会有可能跨州或跨国家。整个产业簇群中大约150家紧邻马萨诸塞州边界。[7]参考吕玉印:《城市发展的经济学分析》,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第22页。

三、区域国际合作驱动

两个国家相邻地区,在区域国际合作的推动下,也会形成边境型国际性产业集群。迈克尔·波特在谈到产业集群的边界问题时指出,产业簇群的边界通常与行政上的疆界吻合,但是它们也会有可能跨州或跨国家。在马萨诸塞州,一个欣欣向荣的光电子(或称为电子光学)产业簇群,是以史塔布利基(Sturbridge)为中心,一路延伸到康涅狄格州,而且在康涅狄格州又有135家公司。整个产业簇群中大约150家紧邻马萨诸塞州边界。在另一例子中,一个欧洲化学工业簇群,包含德国与瑞士德语区的企业。产业簇群比较可能从政治疆界做辐射状扩散,这些地区的特性是具有共同语言、短程的地理距离(如在产业地点方圆两百里内)、相似的法律体系和其他机构,以及最低限度的贸易或投资障碍[10]

【注释】

[1]周国丰:《北海现象》,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1页。

[2][美]迈克尔·波特:《竞争论》,中信出版社,2003年,第336页。

[3]杨小凯:《发展经济学——超边际与边际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187~188页。

[4][瑞士]苏伦·埃尔克曼:《工业生态学》,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年,第13~14页。

[5]参见许宁宁:《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红旗出版社,2003年,第214页。

[6]参考吕玉印:《城市发展的经济学分析》,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第21~22页。

[7]参考吕玉印:《城市发展的经济学分析》,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第22页。

[8][英]k.j 巴顿:《城市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84年。

[9]金祥荣,朱希伟:《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与演化》,《经济研究》,2002年第8期。

[10][美]迈克尔·波特:《竞争论》,中信出版社,2003年,第24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