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关于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问题的论述

关于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问题的论述

时间:2022-05-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关于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问题的论述(一)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产生的背景邓小平理论产生于资本主义由国家垄断向国际垄断过渡时代,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新的里程碑。这是在计划与市场的问题上,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

一、关于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问题的论述

(一)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产生的背景

邓小平理论产生于资本主义由国家垄断向国际垄断过渡时代,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新的里程碑。

从世界范围来看,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之后,每个国家都面临着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这其中虽有马克思、恩格斯基本观点的指导,但却缺乏行之有效的基本方法。于是,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建国初期纷纷使用“计划”经济理论,实行“计划”模式。应该承认,计划经济体制由于其能够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所以,在历史上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迅速奠定工业的基础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联系日益复杂,这种体制统得过多过死的弊端日益明显。再加上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的理解。把发展商品经济、发挥市场作用的正确做法统统当成资本主义的东西加以反对和排斥,使经济上过分统一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致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活力,拉大了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上的差距。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开始着手变革经济体制,最早进行改革的是南斯拉夫。1952年前南斯拉夫宣布废除指令性计划,代之以分散型的广泛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社会自治计划体制。此后,东欧其他一些国家及前苏联也先后进行了一些改革。我国从1978年开始,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也开始了改革。我国的改革主要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4年。这一阶段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开展了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在政治上拨乱反正,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提出改革开放的任务,这时期改革主要在农村进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第二阶段,1984~1991年。这一阶段以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否定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明确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要通过全面改革实现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这时期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在各个领域全面展开。第三阶段,1992年以来。这个阶段改革的理论有了重大突破和发展,以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讲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模式,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新时期。

(二)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

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探索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的结果。

传统观念认为,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计划经济,不能说是商品经济,更不能说是市场经济了。同时认为,商品经济只能以私有制为基础,市场经济是属于资本主义的范畴。人们是这样认为的: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是水火不相容的。前苏联的经济体制和我们改革前的经济体制就是以这个理论为基础的。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全党全国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决定对原来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当时形成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前苏联和中国实行的经济体制主要是只有“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条,没有“市场调节”这一条。(2)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必须分为两种经济,一是计划经济部分,这是基本的,主要的;二是市场调节部分,这是从属的,次要的。(3)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在不同的部门应占不同的比例。基于上述认识,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的提法是:在我们整个国民经济中,以计划经济为主,同时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1979年春确立的这种思路,在1982年9月召开的十二大报告中概括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提法,这个提法,实际是1979年到1984年期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的主导思想,它与原来把社会主义经济等同于完全的指令性计划经济相比,无疑是一个历史性的飞跃。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在计划与市场的问题上,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这次理论突破,适应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向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客观需要,它对此后我国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实践,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成了此阶段改革开放的理论指导。“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提出以后,人们的理解并不一致,对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命题,有些同志强调“有计划”的一面,继续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本质特征;另一些同志则强调“商品经济”一面,认为商品经济才是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并列的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这种认识的莫衷一是和实践上的来回摆动,表明我们在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上,尽管在摸索中不断前进,但毕竟还存在着难解的疑窦。这个问题之所以成为一个难点,还在于不仅我们自己过去曾长期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归诸社会制度的范畴,而且西方经济学家也往往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把“中央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我们一方面受到自己传统观念的束缚,另一方面,又不自觉地借用西方观念来收紧这根束缚绳索。

正是针对上述思想疑窦和难题,1990年12月间邓小平同志在与中央负责人谈话时明确指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区分不是计划、市场这样的内容,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调节,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不要以为搞市场经济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没有那么回事。1992年2月,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再次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正是在邓小平同志这一思想指导下,到1992年10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法通过组织程序在全党正式确定了,也标志着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日益成熟和完善。从而,解决了一个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

(三)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内涵的论述

观点1:

第一,市场经济概念具有中性含义。邓小平同志讲:“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文选》第3卷,1993年第373页)这说明,市场经济概念并不直接代表或反映社会的性质和特征,它仅仅是一种手段而已,为谁服务都可以,它既不姓“社”也不姓“资”。这在客观上解除了人们的思想禁锢,为市场经济改革目标模式的确立找到了依据。

第二,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3卷,1993年第148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邓小平文选》第3卷,1993年第373页)他认为,市场经济由于其本身内在的机制,能使企业内有动力,外有压力,促使企业不断进取,不断改进技术和生产经营管理,能够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实行市场经济,才能更快地把经济搞活,把人民生活搞好,才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邓小平认为,我们搞市场经济,就要实行市场经济的规则,按市场经济方法来操作。但同时要明确,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必须防止私有化,防止出现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现象,防止出现两极分化,如果那样就会招致新的社会灾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承认计划和宏观调控的有用性,要通过宏观调控,防止市场经济自发性带来的不良后果,坚持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观点2:

第一,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传统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一种经济制度,是资本主义的代名词,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代名词。邓小平同志突破了这些固有的认识,指出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范畴,不是区分姓资姓社的标志和分界线,而是经济手段和经济运行的方式。它存在于各种不同的社会形态,与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相联系,为不同社会制度服务。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具有社会经济制度的属性。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同志强调,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有力地发展生产力,这是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的核心。只要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又何必拘泥于哪一种手段呢?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办法才能更有效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只搞计划经济将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要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社会经济的发展表明,市场经济是发展生产力、实现经济现代化的有效方式。邓小平同志从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出发,确立了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重要位置,从而找到了更有效地发展生产力的方法。

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结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是指国家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为了促进市场发育、规范市场运行,对社会经济总体的调节控制,实现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和协调发展。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调节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又必须发挥宏观调控的指导作用。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在商品经济规律下,能够做到合理和优化配置。但同时又会出现市场主体为自身利益在资源配置上的自发性、盲目性和短期性,造成市场的功能性缺陷,导致“市场失灵”和“市场失衡”。因此,仍需要国家政府的宏观调控,以弥补“市场失灵”,校正“市场失衡”,充分发挥有限资源的作用。所以,市场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的主导。邓小平同志非常重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宏观调控的作用。明确指出,中央要有权威。改革要成功就必须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中央定了的措施,各地各部门就要坚决执行。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包含了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这一内容。

第四,坚持社会主义原则的市场经济。邓小平同志在指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同时,又十分明确地指出,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要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一是共同富裕。在改革中吸收外资,允许个体经济发展,不会影响公有制经济为主体这一基本点。相反的,吸收外资也好,允许个体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也好,归根到底,是要更有力地发展生产力,加强公有制经济。只要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就可以说明,我们搞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

(四)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特征

“中性论”是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的特征之一。如何为市场经济定性?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能否实施市场经济的关键问题。所谓市场经济,意味着市场是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的中心,市场机制是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的基本机制。市场机制并不以私有制为必要条件。只要存在社会分工和平等的不同利益主体,就存在商品经济,同时也就存在市场经济。尽管私有制条件下有过市场经济,但市场经济与私有制没有必然联系。正因为如此,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范畴,不是区分姓社姓资的标志,而是经济手段和社会经济运行的方式。它存在于各种不同的社会形态,与各种不同的所有制相联系,为不同社会制度服务,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只限于资本主义社会,这肯定是不正确的。”“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邓小平同志的这些论述把“计划”和“市场”从社会经济制度的属性中分离出来,明确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在理论上给市场与计划以“中性”的新界定,结束了长期以来计划姓“社”,市场姓“资”的教条主义观念,使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有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发展论”是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的特征之二。邓小平同志强调发展是硬道理,选择何种方式,何种手段发展,完全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只要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何必拘泥于哪一种手段呢?他说:“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哪一种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只搞计划经济将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不搞市场经济,连世界上的信息都不知道,是自甘落后。”(《邓小平文选》第3卷,1993年第148页)市场经济是发展生产力,实现经济现代化的有效方式。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有力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而现代市场经济促进生产力发展是以科学技术为本位,以科学技术进步作为社会生产发展的主导或第一因素。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直接后果形成了科学、技术、生产的双向运动,促成了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不断改革人的劳动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从总体上推动社会发展。邓小平在总结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实践基础上,认识到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不是资本主义制度优越,而是选择了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够理想,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丢弃了市场经济体制。因此要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就必须实现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在发展经济解放生产力上实现了统一。实际上二者是在发展硬道理的基础上实现了统一。发展是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内核。

“异同论”是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的特征之三。所谓异同,就是我们所搞的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所搞的市场经济有异有同。首先在解放生产力上是相同的。市场经济发展到资本主义时期,与其社会科技、意识相适应,使生产力在资本主义历史阶段得到空前的发展。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短短十几年,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发展,生产力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是有目共睹的。其次,解决资源稀缺和合理利用资源的问题上有其相同点。社会主义国家资源不是无限的,资本主义国家资源也不是无限的,共处于地球这个大家庭中,共同受制于资源稀缺这个既是相对又是绝对的事实。市场经济是现阶段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利用资源的首选经济手段。这同时也是人的问题,可以说在经济活动中的人都是“经济人”,在经济利益关系上,不能简单地求助于意识形态。在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问题上,实现着人的共性,即为自己的经济利益负责,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才有可能。另外,从现代市场经济的意义上看,在加强国家宏观调控这一点上,发达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在方法上也是相似的,都要依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税收等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正因为如此,所以邓小平说“方法上基本上和资本主义的相似”,即在其运行的形式上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相似的。

我们所搞的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所搞的市场经济也存在不同之处。这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我们是“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其实根本区别是所有制基础不同。要搞好市场经济,既要按市场经济一般规律进行操作,又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要“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坚持社会主义国家搞市场经济必须以公有制为主体,意味着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不是把公有制如何转化为私有制,而是如何将公有制经济推向市场,或者说如何在市场经济中实现公有制。美国经济学家约·斯蒂格利茨(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克林顿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成员)在他的新作《社会主义向何处去》一书中认为,在经济学中,也许没有哪个神话像产权神话这样居于支配地位了。这个神话认为,人们所要做的一切就是正确地确定产权。做到这一点就能保证效率。至于如何确定产权并不重要,因为如果人们对所确定的产权形式不满意,他们可以通过一次性转让轻而易举地加以改正。斯蒂格利茨教授提醒说:“这是个非常危险的神话,因为它使许多处于转轨过程中的国家错误地把重点放在产权私有化问题上,仅仅私有化是不够的,甚至可能是不必要的。”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是私有制,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私有制等于高效率的信条并不可靠。若着眼于国有产权关系的调整,并非一定要私有化。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同样可出高效率。从分配制度上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形式为补充,兼顾效率和公平,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而资本主义以私有制为基础却很难做到这一点。

中性论、发展论、异同论,是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特征。中性论使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有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发展论是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内核,只有发展才能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异同论划清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界限,明确了可借鉴与必要坚持的特色内容。

(五)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客观联系与矛盾及其解决

揭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客观联系,是邓小平理论的一大贡献。

早在1979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此后,又几次强调“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是社会主义利用这种方法来发展社会生产力。把这当做方法,不会影响整个社会主义,不会重新回到资本主义”。特别在1992年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进一步提出了“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的“两个不等于”论断。邓小平同志的这些论述是科学的,符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

19世纪80年代初,马克思提出了著名的飞越“卡夫丁峡谷”的思想,指出一些发展落后的国家可以越过资本主义走进社会主义,“它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吸取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如果它在现在的形式下事先被引导到正常状态,那它就能直接变成现代社会所趋向的那种经济体系的出发点,不必自杀就能获得新的生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451页)!马克思的这一科学论断已为俄国、中国等一些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实践所证明。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在社会制度上能够越过“卡夫丁峡谷”,并不等于它们在经济发展上也必然能够越过商品经济的“卡夫丁峡谷”,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来没有这样的表述和设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也充分证明,商品经济是那些经济基础薄弱、发展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前苏联如此,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中国更是如此。既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乃至整个社会主义阶段都离不开商品经济特别是发达的商品经济,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必然是相容的。同时,也正是基于这一根本原因,决定了《资本论》所揭示的科学原理,对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讲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能够相容的,并不等于说二者之间不存在着任何矛盾。同客观世界的任何事物一样,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也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彼此之间既有统一的地方,也有矛盾的地方。特别是从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来看,其与社会主义相矛盾的地方比与资本主义相矛盾的地方要更多一些。这是因为:

第一,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是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这种相伴而生的密切关系必然要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产生一定矛盾。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及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与商品生产规律的关系时指出:“不论资本主义占有方式好像同最初的商品生产规律如何矛盾,但这种占有方式的产生绝不是由于这些规律遭到违反,相反地,是由于这些规律得到应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40页)。“商品生产按自己本身内在的规律越是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商品生产的所有权规律也就越是转变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44页)。马克思的这些论述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由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是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的,而劳动力商品又是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创造了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并在流通过程中得以实现的,这就决定了商品生产规律的应用必然会导致资本主义占有方式的产生。同时,由于市场经济是高度社会化的商品经济,随着劳动力成为商品进入市场,市场经济就不再是一种单纯的经济运行机制或管理体制,而是一种具有两种功能的东西:它一方面产生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另一方面又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机制或管理体制依附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并为其服务。正是因为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得如此巧妙和浑然一体,由此而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相对立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产生了一系列不和谐的矛盾,并使得一些人由此而认定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经济。

第二,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之间也存在着一些不相和谐的地方,这种不和谐必然要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市场经济虽然有着自主经营、追逐利益最大化、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公平竞争激发经营主体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积极性、运用灵敏的经济信号及时对生产和需求进行协调等显著优点,能够比计划经济体制更快更好地发展社会生产力,但同时也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投机性、短期性、滞后性、不完全性和容易导致垄断行为等弱点,这些弱点不仅会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而且也同样会对社会主义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并将引发一些新的矛盾,诸如市场经济的自主性、逐利性、投机性与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原则产生矛盾,市场的竞争性必然导致经济垄断并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造成贫富差距的扩大,等等。

由此可见,市场经济作为一种与资本主义相伴而生的经济运行方式和管理体制,其内在的许多运行规则和特点是以如何适应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为立足点发展起来的,因此,就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关系而言,它对资本主义的适应程度明显地要高于对社会主义的适应程度。

从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要使市场经济能够像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那样推动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并不是一件自然而然就能发生作用的事情,绝不像摆积木那样放在一起或用外力将之硬性绑在一起那样简单。这也就是说,只有当二者能够像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那样相互融为一体的时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方面发挥出巨大作用。

要实现这种有机融合,就必须把握好三个关键环节:

一是要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越性与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有机融合起来。我们党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并为之而不懈奋斗,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正如邓小平同志所强调的那样,“过去行之有效的东西我们必须坚持,特别是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那是不能动摇的”。对市场经济也应持同样态度,不能将其优点与弊端不加区别地照单全收,搞“一锅烩”。而是要通过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越性与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之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方面发挥出巨大的“合力”作用。

二是要防止顾此失彼、“以偏概全”的倾向,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始终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由于受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因素的限制,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善于处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的问题,有的纠缠于姓“资”姓“社”的争论,在发展市场经济方面迈不开步子;有的则只记住了市场经济,忘记了社会主义,出现了重市场经济、轻社会主义的偏向;还有的习惯于“一手抓”或顾此失彼忙于“抓一头”等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辩证关系,及时克服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和盲目性,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和强劲的势头。

三是要纠正和防止新旧体制“劣势组合”的偏向,使新旧两种体制的转轨得以顺利实现。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一些部门和单位还出现了另一种偏向,也即把计划经济体制中一些对部门和单位的利益有着利害关系的东西,例如管理权力和近水楼台的便利等等保留下来,并与市场经济中那些便于扩大部门和单位利益的消极因素结合起来,致使正在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形失真。这种由两种经济体制的弊端形成的劣势组合,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均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必须及时纠正和防止新旧体制“劣势组合”的偏向,不仅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要坚决摒弃,而且对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消极因素也要及时予以消除,并努力将计划经济体制宏观调控的优点与市场经济体制合理配置资源、公开平等竞争、由价值规律调节市场供求关系等优点结合起来,促进新旧两种体制顺利实现转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