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时间:2022-05-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10篇 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1]吴敬琏先生是当今中国著名的资深经济学家,改革开放初期以大胆宣传市场经济而得“吴市场”的美名;后来因对股市的尖锐批评获得了广大股民的支持。吴老师又提出了向职工划转国有资产的问题。目前的做法是企业“各自为战”。

第10篇 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1]

吴敬琏先生是当今中国著名的资深经济学家,改革开放初期以大胆宣传市场经济而得“吴市场”的美名;后来因对股市的尖锐批评获得了广大股民的支持。最近。吴老师又提出了向职工划转国有资产的问题。由于这个问题过于敏感,以至于一些网站不得不把这条消息撤换下来。实际上,完全不必如此神经过敏,因为这样一来,就会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吴老师又“升值”了。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个口号或者衡量标准叫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这个口号看上去没有什么错误,但是,我们是处在一个经济体制转轨的历史过程之中,不仅要用一只眼睛看着资产,而且还要用另一只眼睛看着人。在计划经济时期,人们普遍实行的是低工资,养老保险部分被国家包起来,变成了国有资产。比如说二汽的建设,说是国家投资,在那之中不也有一汽或其他国有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成分吗?因此,仅仅考虑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还是不够的,还必须解决职工身份的转换,还必须将一部分国有资产转换为职工的养老保险。

在实际操作中的相近概念叫做“买断工龄”。这在一些地方和企业早就在进行了,只不过没有全国统一规定和标准,总的来说,态度是比较消极的,比如在出售国有企业或资产时,往往是将职工一起“出售”,有一些像商品“搭售”的意思。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不完备,既然出售国有资产谁说了算都不清楚,那又如何考虑人的问题呢?北京有个隆福大厦,已经停业快两年了,每年干发工资就1000多万元,大厦说是该其上级一商局公司管,一商局公司说要纳入北京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打包”处理,反正是没有人管,资产没人管,人更没人管。

相对于将国有资产变现充当职工养老保险部分,吴老师以及其他一些人提出的给职工股权的办法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其特点是没有现金的流出,而是将国有股权转换成职工的股权。这是一种“国有企业部分资产变现——职工得到养老保险金——职工用这部分资金购买国有股权”的“置换性”操作。但是,这种做法必须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从保险金变成股权可能会增加风险。虽然养老保险金与股权共同之处是长期收益,但是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养老保险金的收益是稳定的,而股权收益却存在着极大的风险性,假如没有分红,就将得不到回报,那还如何生活?

第二,实施范围问题。是本企业、本行业还是全国?目前的做法是企业“各自为战”。由于企业之间的差异很大,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操作结果差异很大。比如石化行业20万人买断身份花了200亿元,平均每人10万元,其他行业和企业没有这个条件,有的企业破产了,没有多少国有资产了,可能每人1万元就打发走了。

第三,价格问题。如上所述,实施范围的不同,“买断工龄”的价格自然不同。就是在一个行业内,价格差距也很大。如果在全国范围内操作,把所有工龄统计出来,再把应该转换出来的资产合计出来,就可以得到全国平均的年买断工龄价格。或者变成每个人应该得到的股份。但是,究竟应该是把全国所有企业资产分别拿出来一部分卖掉还是将一部分国有企业或资产全部卖掉?操作起来非常困难。

总而言之,吴老师等人提出的“资产换股权”的办法面临着“保险金变股权的风险、实施范围、价格确定”三个基本问题。假如不考虑操作性,就仍然是一个空想。

一个值得探索的出路是透过全国性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操作,具体来说,就是“设立专项社会保险基金——将一部分国有股权划给保险基金——职工解除与企业的原合同——职工与养老保险基金签订合同”。当然,保险基金入股后上市公司以及其他国有企业得有分红才行,像现在这种“穷的富的都不分”的情况自然无法运转。

在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职工不仅加入社会养老体系,而且还购买商业保险,在日本,生命保险公司为企业的大股东,这样,个人长期的资金变成了企业长期资金来源,其结构是非常科学合理的。我国也应该完成这种转变。

总之,我们的初步印象是,到目前为止的“重资产轻人”的观念必须改变;将一部分国有资产变成职工的养老保险;养老保险再转换成企业的股权。这些比吴老师单纯的“资产变股权”的提议要复杂得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