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综合国力的内涵和外延

综合国力的内涵和外延

时间:2022-05-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综合国力的内涵和外延要弄清综合国力的涵义还必须注意区分几个相近的概念。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在其综合国力评估系统评估报告中将综合国力定义为:综合国力是主权国家经济、军事、科教、资源等方面的实力和影响力的总和。

二、综合国力的内涵和外延

要弄清综合国力的涵义还必须注意区分几个相近的概念。

第一,要廓清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系。国际竞争力指的是一定经济体制下的国民经济在国际竞争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国力的强弱程度。它包括企业内部效率形成的竞争力和由环境左右而形成的竞争力两个方面,国际竞争力研究的重点是后者,即探讨外部环境或经济体制对一国企业形成国际竞争力的作用程度。因此从本质上说,一国国际竞争力的高低取决于经济体制的设计、改革和经济政策的选择。世界经济论坛(WEF)的“全球竞争力”(Global Competitiveness)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IMD)的“国际竞争力”(World Competitiveness)指的都是国家的竞争力而非综合国力。两个组织以各自的评价标准体系每年对世界主要经济体进行排名。在洛桑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2003年报告中,中国国际竞争力排名是第32位。

说到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区别,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周方银先生认为,比较而言,综合国力评价主要是对现实实力和影响力的评价,它以硬指标即统计数据为主,而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更多依赖于软性因素和指标。此外,军事因素在国际竞争力评价中是完全不考虑的,一国的总体经济规模、总体科技水平、总体军事实力、资源的多寡程度都不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在WEF最新公布的排序中,排名第二位和第三位的是新加坡和卢森堡,芬兰和瑞士也分别排在第六位和第十位,这在综合国力评价及排序中是不可想象的[1]

第二,综合国力与国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国情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的总称。它主要包括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资源环境、政治权力、经济情况、文化思想、民族和宗教、人口素质、历史、军事国防和对外关系等内容。属于国情的因素并不一定反映国力,如历史、民族和宗教、社会性质等因素;但有些因素既是国情又是国力,如人口众多、地大物博是我国的国情,同时又表明我国在人口、面积和资源方面所具备的实力;军事国防既是国情,同时也反映我国的军事实力。国情与国力从概念和内容上看虽有区别,但从综合国力的角度看,一个国家的国情包括历史、宗教、社会性质、文化意识形态等因素对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第三,综合国力不同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前者着重于从具体规模上描述一个国家的实力,后者则着重于从质量上描述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水平。但它们有联系,综合国力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势必高;反之,则发展水平低。同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对综合国力存在着正向影响,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在综合国力测定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方面,二者可能会运用一些共同的指标,如GNP指标。综合国力测定既可用人均指标,也可用总量指标,但作为国力指标,更多地应用总量指标。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更接近于用人均指标。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在其综合国力评估系统评估报告中将综合国力定义为:综合国力是主权国家经济、军事、科教、资源等方面的实力和影响力的总和。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由地理、人口、资源、经济、军事、科学技术、政治组织和社会意识形态等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所构成的具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并且有其自身运行规律的系统所显示的整体功能。其内涵是明确的,即综合国力是系统的整体功能,其外延是广泛的和模糊的,它包含组成和影响系统整体功能的各个要素和方面。从这一点看,描述综合国力外延无疑是困难的,而其内涵又决定了其外延的大小。因此,认识综合国力的途径就是对其进行综合测定,用综合测定值评价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水平和进行横向的国际比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