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滤除不和谐音符

滤除不和谐音符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新春佳节的到来,人们仿佛进入了生活旅程中的一个驿站,在劳劳碌碌中,迎来了一个放松抑或挥洒一回的机会。不知起于何时,春节中的一些令人不敢恭维的现象,如今已深化到了值得我们警觉与深思的程度。据悉,腊月二十前后,有人在婚礼之日居然还在家属区燃放鞭炮,被有关部门处以罚款;钻井一公司对违法存放烟花爆竹的商店进行了处罚。

随着新春佳节的到来,人们仿佛进入了生活旅程中的一个驿站,在劳劳碌碌中,迎来了一个放松抑或挥洒一回的机会。不论咋说,年,在人们心目中都是个重要的话题。年怎么个过法,又可谓各有各的招数。有人说,时代在发展,过年也该不断地翻翻新花样。潇洒自如地过一回,是人们情理之中的追求。不过,事物总有个正负面,这过年似乎也不例外。不知起于何时,春节中的一些令人不敢恭维的现象,如今已深化到了值得我们警觉与深思的程度。

(一)

也许是因为生活的宽裕和人们腰包的日渐鼓胀,此起彼伏的“哗啦啦”麻将声,如幽灵般时常在一栋栋楼房里回响,而到了节假日,通宵达旦的“修长城”,更成了一些瘾头十足、陶醉其中的人的活动项目。

“老王,今晚上你家,哥儿几个凑一桌!”“小张,明儿到我这来,别忘了告诉姐妹们!”热情相邀,准时赴约,消遣消遣,心照不宣。如果到时“三缺一”,扫了众人的兴,回头可要吃不了“兜着走”。平时的周末都不含糊,如今过节几天不上班儿更得大干一场。于是乎,夫妻同桌,父子上阵,有的一连几个夜晚挑灯夜战,有的饭碗一推“连轴转”,真是“夜来哗啦声,长城修多长”。

实际上,打麻将本是一种娱乐形式,适当玩玩无可非议,可如今有的“修长城”修出了“国”界,越打越变味,实实地把麻将给赌博派上了用场,与赌害画上了等号。有的彻夜狂赌,一掷千金。几角钱、几元钱地玩感到不过瘾,几十元、几百块方觉痛快。为赌博,有的夫妻反目,有的因此走上了犯罪道路,这样的事例已早不是什么新闻。

近年来,一些娱乐场所应运而生,家庭文化生活也不断向高层次发展,录像机、卡拉OK、家庭舞会等已悄然进入千家万户,为什么就不能改变一下过节方式,从这个“长城公司”中解脱出来呢?

(二)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过年了,难得消闲,备下美酒,不喝点,这年也就缺了些滋味。没有酒助兴,节日的喜庆气氛也逊色,无酒不是节,无酒不是客,无酒不请客。

依常理而论,节日里家人团聚或亲朋好友相会,适量而饮,以酒助兴,实为一乐。然倘若饮酒过量,抑或纵酒无度,则会乐极生悲,美酒成苦酒。中国人好客、要面子、爱热闹,这些往往集中体现在节日的酒宴上,也因此不断丰富着中国的酒文化(姑且这么说)。什么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点一点;什么开始甜言蜜语,一会儿豪言壮语,然后胡言乱语,最后默默无语等等,确是过量纵酒的生动写照。

“过年不就是那么回事儿?还不就是吃好点、喝好点。”“有钱过年不花,还待何时?”这反映了一些人过年大把大把花钱时的心态。既要引客登门,又要礼尚往来,真是吃吃喝喝无尽头。主人一味劝酒,客人一味豪饮,喝不好主人觉得脸上无光,不喝好显得不给面子。杯子嫌小换大的,啤酒没劲来白的,不喝个一醉方休、昏天黑地不算圆满。

本报1月7日一版以“醉汉雪夜卧街头,民警相救免意外”为题的报道,说的是一生意人因夜里喝酒过量,途中滑倒脑震荡导致昏迷,要不是被好心民警遇上,怕是此命休矣。过量用酒的危害不言自明,但愿人们不要“新节老节节节醉,喝坏了身体喝伤了胃,花钱硬是找受罪,欢颜之后自品苦滋味”了!

(三)

爆竹声中一岁除。自古沿袭至今,好像过年放鞭炮是天经地义之事。有人说节日放鞭炮是辞旧迎新的前奏曲,有人说放鞭炮是渲染气氛的主旋律,也有人说放鞭炮驱灾免祸实在值,似乎唯其这般才能“炸”出一个“吉祥”的明天来。

在不少地方,放鞭炮的讲究五花八门,除夕之夜要放,大年初一要放,初五“迎财神”要放,十五闹元宵要放,特别是除夕,那个响,那个噪,好似万炮齐鸣。可惜的是,在这雷鸣之声中,也夹杂着那穿行于大街小巷的救护车、消防车之声,更夹杂着伤者的呻吟声。每逢春节,究竟“炸”飞了多少钱不说,光那些因放鞭炮引起的火灾,造成的人身伤害就有多少!

令人欣慰的是,今年我局已颁发了关于燃放烟花爆竹的具体规定,并加强了检查。有的人对此不以为然,鞭炮不过是鞭炮,玩的就是心跳、热闹。据悉,腊月二十前后,有人在婚礼之日居然还在家属区燃放鞭炮,被有关部门处以罚款;钻井一公司对违法存放烟花爆竹的商店进行了处罚。人们要引以为戒,且莫再请回“雷公公”。

陈规陋习只能给欢乐、祥和的春节以沉重,生活并非大起大落,大喜大悲,过大年,切不可我行我素地“潇洒”走一回,你说是吗?

(载于1998年1月22日《中国石油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