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冀中有个捞油队

冀中有个捞油队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还有的地方有关部门受利益驱动,也来进行干预,横竖就是不让捞油队进井场。1月2日晚9点多,捞油队队员郭晓明带领收油队前往几十里外的泽10-17井收油。据不完全统计,从去年捞油队成立之日起,到今年10月初,他们已“捞”油2500多吨,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报记者 岳双才 通讯员 赵章印

华北油田采油五厂采访时,听说这个厂有一个捞油队,专门回收油井施工作业时掉在地上的一点一滴的落地油,尽管“捞”油的吨油成本比生产原油的成本费用还要高,干的是“赔本”的买卖,但他们却干得有滋有味。提起他们,厂领导情不自禁地伸出大拇指,员工们更是不约而同地对此称赞不已,夸他们“捞”油一举多得,特别是产生的社会效益不可估量。

位于冀中腹地南部的采油五厂,已投入开发的油藏有27个。随着油田进入中后期开发,为提高开发后劲,在搞好油井日常维护的同时,新井投产、油井作业就成了该厂增储上产必不可少的手段,而在施工作业时不可避免地要出现原油落地的问题,多时十几吨,少时不足一吨。

过去由于对落地油回收的重视程度不够,引起了一些不良后果。一是不仅造成土地污染,油田还要拿出一笔污染费;二是有时落地油通过不同渠道流入社会,给土炼油的滋生蔓延提供了可乘之机,后患无穷;因回收不及时,还有的当地村民把落地油和泥后用于抹房顶,造成安全隐患。

经过深入的调研,这个厂领导越来越感到这个问题的迫切性和严重性。厂长董范一锤定音:落地油同样也是油田资源,必须全部回收!他们说干就干,在重组后一线人员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从各队抽调14名精干人员,于去年初成立了专门负责落地油回收的捞油队,并配备了车辆和必要的收油设备。

回收落地油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干起来难度很大。首先是来自地方上的阻力。刚开始收油时,有的村民说,这口井占的是我们的地,落地油得我们自己处理。还有的说你们油田家大业大,还在乎这点落地油?还有的地方有关部门受利益驱动,也来进行干预,横竖就是不让捞油队进井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总是据理力争,并在厂公安等部门的配合下,毫不迟疑地回收落地油。为了及时回收落地油,捞油队还常常与地方一些村民打“游击”,白天不让进井场,他们就趁夜幕降临后去收油。如今,由于这个厂捞油队回收落地油的决心很大,措施得力,加之厂公安部门集中行动,一举把周围的28座土炼油炉取缔捣毁,打断了偷油不法分子的后路,当地一些村民也逐渐开始适应,感到再不让捞油队收油是不行了。

在捞油队采访时,记者还听到他们今年年初智斗“假支油”的故事。1月2日晚9点多,捞油队队员郭晓明带领收油队前往几十里外的泽10-17井收油。当他们到达井场时,夜幕中隐隐约约看见有十几个人正在往编织袋里装油,旁边还停着一辆小面包车。郭晓明立即上前大声问道:“你们是哪里的,来井上干什么?”对方回答:“我们是深州市支油办派来收油的。”郭晓明见情况十分可疑,迅即用手机向队长何宝杰作了汇报。厂公安分处接到报案,迅速出警赶到现场,那十几个人见势不妙,只得仓皇逃散,现场留下已装好的几十袋落地油。经调查破案,泽10-17井是一口刚完钻的新井,井下作业公司正在试油,十几个盗油分子打着地方支油办的幌子前来盗油,没想到在警惕性很高的捞油队员面前露了马脚。

作为一名捞油队员,劳动强度大,平时非常辛苦。回收落地油没有特定的时间,只要是油井上需要,就得马上上井,随叫随到,有的一口井要反复去几次才行,最远的赵61井离队部有100多公里。他们工作起来不分白天黑夜,更没有什么节假日、星期天,三更半夜收油回来是常有的事儿。而遇到雨雪天气,收油就更加艰难。特别是冬天上井收油时落地油冻得梆硬,要用蒸汽锅炉一点一点地融化后才能回收,在现场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有时遇到大雾天气,上午9点出发,到下午两三点才赶到井场,等收完油回到驻地,已是深夜两点多钟。夏天收油时同样难耐,任凭蚊虫叮咬,汗流浃背。雨季到了,哪怕道路泥泞,大雨如注,他们都全然不顾,直到把落地油回收完为止。

这个厂部分油井进入后期开发后,因含水高、产量低,开采成本费用很高,算起账来不划算,得不偿失,无奈只有停止生产。但井里还有少量的原油,这样的井在全厂有几十口。在这种情况下,捞油队要采取必要手段,把油井里剩余的油一点一点地“吸”出来,做到斤两必争。为此,他们动了不少脑筋,不断摸索最佳捞油周期,使这一难题得到了解决。

尽管捞油队员工作异常辛苦,而“捞”油的吨油成本要远远高于常规吨油生产的成本。但他们感到这件事干得非常值得,带来的社会效益远远大于经济效益。由于落地油回收及时、彻底,杜绝了落地油流入社会,净化了油区社会环境,并减少了对土地的污染。以前油井施工现场油乎乎、黑乎乎的现象不见了,提高了井场规格化水平,油田环保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据不完全统计,从去年捞油队成立之日起,到今年10月初,他们已“捞”油2500多吨,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载于2001年10月28日《中国石油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